第116章 場務戒嚴

紅彤彤的夕陽像個大火球一般,斜掛在西天上,嫣紅的霞光塗摸着世間的一切,帶着一種溫馨的感覺。

徐平的小院裡,在這晚霞中擺了一張桌子,上面放了一個大籮筐。

一家三口圍坐在桌子旁,閒來無事搓湯圓玩。

這個年代的湯圓叫作“圓子”,與後世還是有些不同,陷料也遠不如後世豐富。徐平雖然手藝不行,見識還是有的,今年徐家的湯圓餡格外豐富。

林素娘安靜地坐在桌旁,看着手裡的湯圓慢慢成形,嘴角帶着淡淡的微笑。

經過徐平一再地追問,林素娘終於承認自己可能又有了身孕,只是日子太短還不確定,所以沒有說出來。家裡只有張三娘知道,天天盼着抱孫子。

盼盼蹲在一邊,一雙嫩白的小手在雪一樣的糯米粉裡攪來攪去,玩得不亦樂乎。

離着桌子不遠,徐昌站着向徐平訴說自己下午與孫望樓交談的情況,報告城西北工場選址的進度。最後,說起了從孫望樓那裡聽來的交引鋪販賣茶引的消息。

徐平的臉上帶着笑意,神色一直未變,等到徐昌說完,才淡淡地道:“我們家裡清清白白地做生意,託人買的地你自己可要上心,一定要檢查清楚沒有什麼隱患。現在不比當年在中牟裡,我們也是官宦之家,言官御史盯着,不要落人把柄。”

徐昌答應,小心問道:“那交引鋪那裡——”

“你有這些消息回來告訴我是對的,其他的就不要管了。記着,凡是牽涉到我官職的生意,都絕不要沾惹。平時與他們生意往來,也留點心,公平交易,不要貪小便宜。”

徐昌道:“我記着了,平時會小心。”

徐平點點頭:“我們官宦人家,要佔便宜到處都有,但是呢,人家讓我們佔了便宜自然會想辦法千百倍撈回去,吃虧的還是自己。”

徐昌離去,徐平又搓了兩個湯圓,站起身來道:“我有點事要去衙門一下,你們兩個在這裡慢慢玩吧。晚上如果有事,今夜便歇在城裡,不回來了。”

盼盼道:“阿爹你怎麼過節了還去衙門?不是說朝廷都放假了嗎?”

徐平拍拍盼盼的腦袋:“就是因爲放假,我纔要回去吩咐一番,不然假期出了亂子怎麼辦?明天你隨着婆婆和媽媽到宣德門城樓觀燈,記着可不要淘氣。”

盼盼不停地點着小腦袋:“我記着了!太后也要一起觀燈嗎!盼盼如果淘氣,惹惱了太后,阿爹你的官就當不成了,我們家就沒有飯吃了!”

徐平笑着搖頭,擡步出了院門。

到正房向父母告辭,徐平帶了兩個小廝,騎馬徑直進了萬勝門。

御街上熙熙熙攘攘,宣德門前已經紮好了燈山,宮裡的小黃門正指揮着匠人忙碌。

徐平從掖門進了皇城,來到三司衙門,讓小廝等在外面,進了自己的官廳。

此時衙門裡顯得比平時雜亂,都在準備着明天過節的事情,哪裡還有人有心思處理公事?更有被安排了節日輪值的官吏吵吵嚷嚷,在那裡鬧情緒。

徐平叫個軍將過來,問道:“韓判官在不在衙門裡?”

軍將叉手行禮:“稟副使,韓判官一個時辰前已經離開衙門回家去了。”

徐平拿起一張貼子,隨手寫了幾個字交給軍將:“你去韓判官家裡,讓他到衙門裡來一趟,就說是我找他有事情商量。”

軍將應諾,轉身去了。

徐平在案几後坐下,隨手翻看着案卷。

等到上元節後,有好多事情要忙。錢法的事情要張羅,還有一些新的場務要開辦,都要徐平操心。再過些日子,邕州的橋道廂軍入京,還要忙修路的事情。

在天將將要黑下來的時候,韓綜到了三司衙門,來到徐平官廳。

向徐平行過了禮,韓綜道:“副使喚我回衙門,不知道有什麼緊急公事?”

徐平道:“明天就是上元節了,全城觀燈,開封府上下都要忙着防出亂子,還要忙着防燈燭起火,好多地方顧不過來。你手下管着兵案,分派人手,看緊了三司屬下的各處場務,不要在節時出了亂子。”

韓綜恭聲道:“副使安心,按往年慣例,每到這個時節各場務都有軍吏加強輪值。他們都知道要緊時節,不敢掉以輕心。”

“慣例?”徐平笑着搖了搖頭,“韓判官,我當副使是第一次碰到上元節,對以前的慣例不放心,你從三司管下的廂軍裡另外抽調人手,到各處場務去。這一撥人由兵案自己管轄,不要與各場務自己的人馬混在一起,你也辛苦一下,日後我自會彌補。”

韓綜一家父子數人在京城爲官,親戚朋友又多,家裡不知有多少事情,從心底裡不願在過節的時候還忙公事。不過自從在邕州跟着徐平,這麼多年都已經習慣了,心裡也知道徐平不是個隨便多事的人,最終還是沒有開口推託。

三司兵案管着一部分廂軍,還管着天下公吏,人手相當充足。在開封城裡,不算作戰的軍隊,就是皇宮樞密院和三司能夠調動的人力最多。韓綜雖然只是一個判官,手下卻有千軍萬馬,不是一般的京官可比。

看着韓綜離去的背影,徐平無奈地搖搖頭。慣例,下邊小吏玩弄官員靠的就是這些慣例!這些慣例都是小吏們定出來的,從一開始就留下了後門,按照他們的套路做事,官員只有被耍得團團轉。

徐昌一說徐平就大致明白了事情的過程,在邕州六年,蔗糖務管下的倉庫和交易場所也有不少,這種事情徐平見得多了。天下小吏都是差不多,就是在這些他們爛熟於胸的慣例中找尋漏洞,填滿自己的腰包。

破他們的法術很簡單,只要不按照套路出牌就好了,真有不怕死的,那就正好一鍋端掉。不過小吏們大多謹慎,輕易不會給官員這種機會。

打時間差用茶引換茶,無非是乘着這種節假日,場務裡監管力量疏鬆,內外勾結迅速把事情做完。平時換茶引得等上一兩個月各種程序才走完,這種謀私利的時候小吏們能夠用一兩個時辰就把事情做得天衣無縫,包括各種賬籍一起做好。

只要這個時間窗口過去,哪怕官員們有了確切消息也無可奈何,因爲所有的漏洞已經全部堵上,一點把柄也不留給你。

很多官員對小吏們頭疼無比,往往藉助於嚴刑崚法,對衙門的慣例深惡痛絕,可偏偏一離了這些慣例衙門就運轉不靈,最後還是被耍得團團轉。

真正能夠制服這些小吏的,還是那些對小吏們的套路清清楚楚的官員。可惜很多官員自命清高,有的是能力有限,只會喊打喊殺,卻伏不下去身子做事。

到三司幾個月了,徐平也覺察出了一些弊端。可開封不是邕州,三司也不是徐平能夠完全掌控的蔗糖務,這裡面的公吏成千數,很多從祖上傳下來,家族五代時候就在三司裡面做事,人際關係盤根錯節,哪裡是那麼好動的?

徐平也只能慢慢熟悉,耐心地等待機會,等到有了確實的把握,纔敢向三司裡的人事開刀。現在,徐平也只能維持着不出亂子。

韓綜出了徐平的官廳,思索一下,就知道徐平這樣吩咐,必然是查覺到了某些事情不對勁。在邕州配合多年,韓綜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徐平特意說了要找廂軍到各場務巡防,韓綜便直接回到自己官廳,連兵案主事都沒有知會,直接命雜吏去叫了幾位軍官過來。

三司屬下的庫務在京城裡有近百處,不過有不少只是清閒衙門,只是象徵性地派幾個人去就好了。真正可能出事的不過一二十處衙門,韓綜一一派了得力的人手去看管,並特意吩咐直屬自己指揮,不得與場務的原有官吏混雜。

夜幕漸漸降臨,開封城籠罩在一種熱鬧的氣氛中,滿城的人都在等待明天那個大日子的到來,處處花燈,另人眼花繚亂的諸般雜耍,就連皇帝也出來與民同樂。

汴河邊榷貨務旁邊的交引鋪顯得異常的安靜,衙門放假,他們沒有生意可做,也只能關門消息,等到節慶過去再重新開張。

還有幾家交引鋪,外面看起來一樣地寂靜無聲,裡面卻擠滿了人。

這是從外地州縣招來的苦力,專等着明天全城狂歡的時候,他們就悄悄地混進榷貨務裡,從裡面搬茶出來。一應手續早有負責的公吏打點好,就等這些人做事。

不遠處的汴河上還停着好幾艘漕船,各種出城手續都已經辦齊,不過裡面的貨物都被悄悄地卸了下來,等着明天裝茶。茶一裝好,直接從水門出城沿汴河南下。

而徐昌曾經去過的那個外表寒酸的酒樓,此時後院裡燈火通明,酒筵已經擺好,就等着明天好消息傳來,劉太師與手下一起慶功。

在這個時候,韓綜調集三司屬下廂軍,開始連夜分派任務。

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59章 致太平(一)第109章 補天裂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47章 一年一考第40章 清香白酒第56章 錢入戶等第45章 追來了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250章 修兵書第15章 閒事第23章 誥命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23章 蔡襄之錯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214章 蠟丸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38章 軍法第13章 蠻人第38章 兩地第3章 護衛鐵騎第48章 風波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39章 黃師宓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1章 人選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26章 慶祝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93章 新鐵錢第32章 位極人臣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02章 幫一把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7章 盼盼第71章 意外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89章 唐龍鎮第318章 解甲第179章 意外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265章 瀚海第124章飛來橫財第84章 南線北線第20章 早朝第36章 釀酒第7章 雜談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214章 僵局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71章 戰場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75章 人質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92章 鑿齒蠻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99章 刻書準備第56章 驚變第55章 官衙送別第62章 這有何難?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80章 轉機第132章 柳八娘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165章 試探第20章 稅賦何所出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47章 應對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1章 治術(二)
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59章 致太平(一)第109章 補天裂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47章 一年一考第40章 清香白酒第56章 錢入戶等第45章 追來了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250章 修兵書第15章 閒事第23章 誥命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23章 蔡襄之錯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214章 蠟丸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38章 軍法第13章 蠻人第38章 兩地第3章 護衛鐵騎第48章 風波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39章 黃師宓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1章 人選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26章 慶祝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93章 新鐵錢第32章 位極人臣第70章 南下大道第102章 幫一把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7章 盼盼第71章 意外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89章 唐龍鎮第318章 解甲第179章 意外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265章 瀚海第124章飛來橫財第84章 南線北線第20章 早朝第36章 釀酒第7章 雜談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214章 僵局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71章 戰場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75章 人質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192章 鑿齒蠻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99章 刻書準備第56章 驚變第55章 官衙送別第62章 這有何難?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80章 轉機第132章 柳八娘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165章 試探第20章 稅賦何所出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47章 應對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1章 治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