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

年底總是三司最忙的時候,特別今年。下年開始正式執行預算制度,今年年底還要進行決算制度的演練,各個衙門的公吏忙得要飛起來。徐平一樣要忙,每天要處理山一樣的公文,還要指導各種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每天都是早出晚歸。

這一天正在長官廳裡與鄭戩討論預算執行的審計,劉沆等不及通報,跟着門口的衛士風一般地捲進來。到了案前,看着徐平張着嘴巴愣了一會,才道:“省主,大事不好!京師銀行向禁軍裡借貸的追債,追出人命來了!”

“什麼!”徐平猛地站了起來,“你不要着急,慢慢說,到底怎麼回事?”

鄭戩是讓公吏倒了一杯茶來,遞給劉沆,讓他喝了慢慢說話。

喝了一口杯,劉沆讓自己強行平靜,才道:“昨夜風雪,衙門緊閉。今天一早開門的時候,發現有人吊死在京師銀行門前。那人身前有一張紙,寫他本是殿前司拱聖軍騎卒,前幾個月因爲貪心,私開了公司向京師銀行借貸。如今錢都揮霍完了,無錢還債,只好拿自己的命抵債,吊死在京師銀行門前。”

鄭戩一皺眉頭:“不對!一個騎卒,何德何能開公司從銀行騙出貸來!若是這樣一個人都能做到,東京城裡的百姓不都開銀行騙貸發財了?此事必有蹊蹺!”

劉沆道:“有沒有蹊蹺先不說,現在出了人命,而且就在京師銀行門口,東華門外,上朝的文武大臣都看着呢!省主,出了這種事,若是脫不了嫌疑,京師銀行開不開得下去都難說了!我們自然知道事情不會這麼簡單,但要有人主持,一查到底啊!”

徐平想了一會,對劉沆道:“現在不要急,最重要的是先查清楚那人是什麼身份,有沒有從京師銀行借過錢。——最重要查清楚,到底是自殺,還是被人殺了掛到東華門外!”

從案後出來,在官廳裡來回踱了一會步,徐平對劉沆和鄭戩道:“一會我進宮,不管怎樣把案子查清楚,盡最大能力保住京師銀行。你們兩個,各自安排人手——記住千萬不要超越職權,落人把柄——盡力去查清楚這個人是什麼身份,平時爲人如何,家裡還有哪些人,一應事情。對了,還要拿到他平時寫的字,看看跟死前寫的能不能對起來!”

劉沆和鄭戩兩人應諾。

徐平又對劉沆道:“去找跟你一起提舉京師銀行的張惟吉,讓他託皇城司的人,徹查此案。人是禁軍的人,其他衙門不好動手,此事關鍵還要看皇城司是個什麼態度。”

吩咐了兩人,徐平便命公吏給自己準備朝服,準備進宮。

剛出三司衙門,便就碰到皇宮裡來的小黃門,宣口詔讓徐平立即進宮,崇政殿議事。

三司距離大內比較遠,徐平到了崇政殿,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宰執大臣已經端坐,包括御史中丞張觀和翰林學士程琳和夏竦,都已經到了。

行禮如儀,趙禎道:“今日在東華門外,京師銀行衙門前,出了人命官司。徐平,你可知曉?——太平盛世,皇城門外出人命,豈有此理!”

趙禎氣得額頭青筋直跳,說到最後,猛地拍了一下御座。

徐平躬身捧笏:“回陛下,臣剛剛聽說,急急忙忙趕來,路上接了口詔。”

趙禎哼了一聲,吩咐賜座。顯然是剛纔不知道有人說了什麼,趙禎對三司有些意見。

徐平落座,御史中丞張觀道:“太平盛世,皇城之外出現人命官司,駭人聽聞!臣已經派人前去查探過,那人身前寫了一份書狀,自述是被京師銀行追債,無力償還,只好以命抵債。最近京師銀行追前些日子放出去的貸,鬧出不少風波,現在又出了人命官司。依臣之見,可命京師銀行暫停追債,不要鬧出更大的事來。現在臨近年關,不能在新春佳節之際出現什麼動盪,有損陛下聖明!那些債務,左右不過是錢,錢如何比得了人命?”

李迪看了看張觀,有些不耐煩地道:“京師銀行就在東華門外,鄭向怎麼還不到?”

張觀道:“相公,鄭待制染了風寒,已經好些日子不上朝了,請得有假。”

趙禎舉手止住李迪,對徐平道:“御史剛纔說得有道理,京師銀行追債,才惹出人命官司,不如暫停追債。已近年關,萬事求個太平,就由三司出錢把剩下的債抵了如何?”

徐平捧笏,沉聲道:“稟陛下,三司出錢沒有什麼,只要真地太平。臣怕的是,死了一個人,三司便就幫着其他人把京師銀行的債償了。京城裡凡是欠債的人,都有樣學樣,隨便找個人到債主家門前一死了之,甚至更惡劣,把人打死屍體掛在債主門前,又該如何?”

趙禎嚇了一跳:“不會如此吧?天下還有這麼歹毒的人?”

“現在京師銀行衙門前的人是怎麼死的,還沒有定論呢。萬事就怕糊塗,不管是人怎麼死的,朝廷怎麼做,都要查個清清楚楚。這次糊塗過去,只怕會逼出更多人命來!”

說完,徐平捧笏,在位子看着前方,目不斜視。

聽了徐平的話,趙禎一時猶豫不決,問一邊的李迪:“相公以爲該如何?”

李迪捧笏道:“臣以爲,可先命京師銀行暫停追債,以示陛下仁心。然後立即指派強幹大臣,把這人命官司查清楚,以示陛下聖明!”

趙禎點頭:“好,如此最好。讓劉沆和張惟吉進殿,再派人去催!”

吩咐完,趙禎又問徐平:“已到年底,府庫空虛,三司那裡能不能拿出錢來,補了這個窟窿?若是沒有餘錢,便由內庫把這錢墊上。”

徐平道:“暫停追債即可,少了這些錢,京師銀行也不會關門。事情查清楚了,若不是京師銀行的過錯,債還是要追的。如果這債真地要免,自然由三司出錢。”

見徐平口口聲聲要追債務,張觀再也忍不住,站起身來厲聲道:“徐諫議,你作爲三司省主,管一國錢糧,在錢上認真是分內的事。可現在皇城之外出了人命官司,何不暫且放下錢糧的事,稍顯仁心,把那債務免了又如何?如此做,才能顯陛下宅心仁厚啊!”

徐平冷冷地道:“要顯陛下宅心仁厚,更應該把錢追回來。京城百姓百萬之多,多少人衣食無着,飢寒交迫!銀行貸錢只給公司,哪個貧苦百姓能貸出錢來?追回這些錢,去給貧苦百姓發吃的,發穿的,這纔是聖明之主!什麼事情都糊塗過去,總有糊塗不了的時候!”

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134章 亂局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47章 破綻第30章 攻略(二)第302章 青冢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37章 何爲神?第31章 牛官司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45章 白砂糖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35章 我有三策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章 分工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18章 突圍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73章 童大官人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15章 分工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37章 逼迫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67章 晾到一邊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00章 鑄錢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57章 原則第124章飛來橫財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09章 補天裂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7章 夜宴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1章 黃白朮第4章 炒花生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298章 夜襲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6章 折騰契丹第66章 無所建明第58章 軍政結合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9章 名人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75章 火海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217章 銀行(上)第59章 夜戰(下)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52章 虛開中路第47章 生意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80章 小人難纏第295章 強兵策第11章 潑皮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66章 同年知縣第18章 種士衡第103章 事發第62章 這有何難?第23章 秋意第98章 三人成虎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66章 金光洞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98章 定策第16章 嶺南故人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228章 人事變動
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134章 亂局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47章 破綻第30章 攻略(二)第302章 青冢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37章 何爲神?第31章 牛官司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98章 勞動創造價值第45章 白砂糖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35章 我有三策第68章 別跟着我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章 分工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18章 突圍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73章 童大官人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15章 分工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37章 逼迫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67章 晾到一邊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00章 鑄錢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57章 原則第124章飛來橫財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09章 補天裂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7章 夜宴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1章 黃白朮第4章 炒花生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298章 夜襲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6章 折騰契丹第66章 無所建明第58章 軍政結合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9章 名人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75章 火海第28章 意外之喜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217章 銀行(上)第59章 夜戰(下)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52章 虛開中路第47章 生意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80章 小人難纏第295章 強兵策第11章 潑皮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66章 同年知縣第18章 種士衡第103章 事發第62章 這有何難?第23章 秋意第98章 三人成虎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66章 金光洞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98章 定策第16章 嶺南故人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228章 人事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