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51章 春狩

bookmark

登上一座小山,看着遠處綠蔥蔥的原野,賈逵懊惱地對楊文廣道:“指揮,難道我們就這樣回去?這次可是虧得大了,連路上帶的糧食都沒有賺回來,回去怎麼交待?”

“怎麼交待?自然是如實交待。來前副指揮使說得明白,我們只搶牛、馬和駱駝等大的牲畜,牧民的羊不動。走了二百多裡,沒有什麼大牲畜有什麼辦法?”楊文廣面上沒什麼表情,語氣中卻有些無奈。“軍法不可違,說是不讓我們搶牛羊和糧食,我們就一定要照做。沒有繳獲,這一次白白出來一趟,我們認罰就是。”

賈逵看着遠方的原野,恨恨地道:“我們出來是搶,卻沒想到番賊只靠買,比我們搶的還乾淨!這是他們自己的百姓,真真是喪盡天良!”

楊文廣也只能嘆氣,搖頭,無可奈何。

往年都要防秋,徐平到了秦州之後,定下來不但要防秋,還要進行春狩。前兩次大勝把周邊的党項勢力一掃而空,也爲春狩打下了基礎,秦州軍前出,基本無人阻擋。

中原王朝本來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宋軍是以王師的身份重新回到這裡,自然不會跟番胡一樣燒殺擄掠,無所顧忌,春狩的目的是儘量削弱党項秋後的進攻能力。

徐平定下的原則,除非遇到抵抗,不殺人,搶也以牛、馬和駱駝這些大牲畜爲主,還有金銀銅錢等浮財,而牧民賴以生存的羊和糧食不動。這片土地上你實際分不清楚哪些族帳是党項人,哪些族帳是漢人,哪些族帳是吐蕃人,現在是党項人作主,便就有很多族帳冒認自己是党項人,以前吐蕃人作主,同樣很多冒認是吐蕃人,等到大宋收復這裡,自然還會有很多冒認自己是漢人。這是沒辦法的事,漢、藏、羌三族本來就是同源,也不可能分清楚。重要的不是他們本來是什麼人,重要的是要改變這裡的經濟基礎,從而重建新的政治制度,讓這裡的人說漢語,改華俗,變成跟中原一個樣子。

基於這樣的政治目標,春狩便就不能把事情做絕,既要打擊党項的軍事潛力,又要穩定民心,把事情的性質跟被搶的牧民講清楚。至於他們理解不理解,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他們不理解,他們的子孫會理解的,強行反抗的只能面對刀槍。

剛開始的春狩進行得很順利,特別是蘭州周邊,卓羅城一戰之後,數百里內已經沒有了大的蕃部,榆中駐軍很快就掃蕩了一遍。再向北就不行了,現在卓羅城周圍數十里內都沒有人跡,徐平一把大火讓那一帶的人心膽俱裂,再沒有人靠近那裡。

沒辦法,榆中的駐軍春狩的方向慢慢移往了天都山一帶,甚至向東北越過黃河,翻過零波山、柔狼山和殺牛嶺,進入了党項鳴沙縣的範圍,真正進入了党項腹地。可是他們很快就沮喪地發現,党項腹地能搶到的物資還不如天都山一帶多,終於在今天,楊文廣和賈逵所部遇到了很尷尬的事情,按照春狩原則,他們連來的路上吃掉的糧食都搶不回來。

這跟宋軍的情報不足有關,徐平一直認爲,党項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應該是興靈兩州所在的灌溉平原。那裡土壤肥沃,溝渠衆多,已經開發了千年之久,在他前世可是有名的“塞上江南”,西北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可實際上經過晚唐五代的破壞,根本不是那回事。党項人並不擅長髮展經濟,對農業一竅不通,哪怕從趙德明起便就看到了那一帶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把都城遷到那裡,到元昊父子兩人也沒有在那裡建設出個名堂來。歷史上興靈兩州發展起來,是元昊死了之後,漢人地位上升,党項崇尚文教纔開始的。後人與其興致勃勃地討論是不是因爲党項尚文才導致戰鬥力下降,不如先想一想,不崇尚文教,他們失去天都山和橫山被宋軍打爛之後,剩下的人早就已經餓死了。

現在党項經濟最發達的地方,恰是跟大宋接境的橫山和天都山地區。這裡有優良的牧場,適宜党項人發展遊牧經濟,還有山間的盆地,適合漢人農耕,耕牧結合,爲党項提供了主要的戰爭物資。興、靈兩州是好地方,但在這個時候只是有潛力而已。

最要命的,是党項開始發行紙幣,優先搜刮的就是興、靈兩州。這次楊文廣和賈逵一頭闖進這處山間的牧場來,不幸地發現,這裡牧民的大牲畜已經被當地豪酋買走了,當然他們支付的是新印出來的紙幣。

想起這一族的首領,手裡捏着厚厚一疊紙幣,眼淚汪汪地道:“大人,我們的金銀和牛馬、駱駝已經被官家收去了,給了我們這些錢。聽說烏珠印紙幣是跟大宋學的,大宋用的也是紙的錢,你們若是一定要得些東西回去,便就把錢收了去吧。我聽人說,宋軍入境只是搶牛馬駱駝,並不殺人,你們拿了錢放我們一條生路。”

每每想到這裡,賈逵就覺得晦氣無比。党項印的錢他要來做什麼?大宋的錢可以買來任何貨物,党項的錢則跟廢紙一樣,一無是處。來之前軍中就講過,搶什麼都好,就是不能搶党項印的錢,要全部原封不動地留在番境。

與楊文廣兩人在小山上生了一會悶氣,賈逵道:“指揮,不管如何,我們不能這樣兩手空空地回去。惹人恥笑不說,只怕這種事情以後也輪不到我們頭上了。”

楊文廣點了點頭,向南看着遠方的羣山跺了跺腳,道:“你說的不錯,我們是不能就這樣回去。好吧,暫時先不渡河,我們折向南,到天都山去走一遭!”

賈逵猛地擡起頭來:“指揮說的是,富貴險中求,腦袋掉了不過碗大的疤!天都山那裡有西壽監軍司,有昊賊的南院,支撐這麼多軍隊,必然是富得流油!到那裡搶一把,強似在大山裡瞎轉十幾次!大不了我們搶了之後,翻過柔狼山到會川城去!”

楊文廣瞪了賈逵一眼道:“你說的什麼渾話!你的腦袋掉了碗大的疤,屬下的數千兄弟怎麼辦?作戰最忌魯莽,說過多少次了,還是改不掉這毛病,早晚要闖大禍!我們往天都山去,只要不過屈吳嶺,便就不會跟党項的大軍相遇,並沒有多大風險。前幾個月的卓羅城一戰,把昊賊打得怕了,在會州並沒有留多少兵馬,那一帶空虛得很。我們幾千人遠路而來,怎麼可能真往西壽監軍司那裡撞?避實就虛,纔是兵法要義!”

賈逵連連稱是,他跟楊文廣在一起最久,訓得多了也就習慣了。

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75章 弒父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1章 酒精燈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1章 德政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54章 心有不足第74章 埋伏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58章 步步爲營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49章 舊部第129章 新場務第160章 呂公綽第25章 追捕逃亡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34章 亂局第18章 草市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59章 掃雪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00章 鑄錢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6章 手段第73章 童大官人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3章 盡頭牙第71章 戰場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61章 轉機第239章 馬帥第194章 立場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75章 僵局第132章 柳八娘第172章 農事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3章 流民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43章 賜姓第310章 死局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62章 劉員外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74章 春光第66章 新鮮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01章 提舉官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4章 賭鬥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153章 攻城(上)第103章 事發第132章 柳八娘第31章 造紙第11章 人選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26章 峰迴路轉第332章 建節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180章 投名狀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174章 砲戰第63章 放生池第169章 自打嘴巴
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75章 弒父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1章 酒精燈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11章 德政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54章 心有不足第74章 埋伏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58章 步步爲營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49章 舊部第129章 新場務第160章 呂公綽第25章 追捕逃亡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34章 亂局第18章 草市第214章 內朝外朝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59章 掃雪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00章 鑄錢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6章 手段第73章 童大官人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3章 盡頭牙第71章 戰場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91章 猛虎入狼羣(九)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61章 轉機第239章 馬帥第194章 立場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75章 僵局第132章 柳八娘第172章 農事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3章 流民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43章 賜姓第310章 死局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62章 劉員外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74章 春光第66章 新鮮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01章 提舉官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4章 賭鬥第39章 文理荒謬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153章 攻城(上)第103章 事發第132章 柳八娘第31章 造紙第11章 人選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26章 峰迴路轉第332章 建節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180章 投名狀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174章 砲戰第63章 放生池第169章 自打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