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落井下石

徐平伏閤請對,堅決反對樞密院遣返投宋的山遇惟亮等人,之後翰林學士夏辣等人接連上章,一起反對。趙禎只好收回成命,讓樞密院與衆大臣在崇政殿御前集議。

張士遜臉色鐵青,把山遇惟亮事件前因後果說了一遍,便就閉上了嘴,一言不發。王德用留在西府當值,杜衍尚未回京,身軀肥胖的盛度如一尊大佛,肅容安座,對周圍不聞不看,同樣也一句話不說。

韓億沒有辦法,只好說道:“據山遇惟亮言,他先曾派人帶党項元昊所發誥、敕,到金明縣見都監李士彬,並曾送給其珠寶。只是後來不知何故,李士彬矢口否認——”

徐平起身問道:“敢問樞密,山遇惟亮送的党項誥、敕是否還在?”

“此是小事,不必深究。李士彬說並沒有與山遇惟亮的人見面,自然也就沒有這些。”

韓億有些無奈,今天張士遜不高興不想說話,什麼都落到自己身上,哪裡還有好心情。

徐平卻道:“事涉邊地軍情,怎麼能是小事呢?誥、敕若有,可以看党項元昊有沒有僭越之情。邊地多有人奏報元昊不臣,他發的誥、敕就是鐵證。有了這等證據,山遇惟亮投本朝就名正言順,元昊若要朝廷放人回去,我們放不放人就先佔住了一個理字。”

張士遜冷冷地道:“蕃邦小國,見識淺薄,又不知禮儀,僭越之事不知道有多少,當不得真。就是拿到了誥敕,有不臣之處,難道就能憑此問罪元昊了?”

徐平拱手:“樞相,對於党項不臣僭越之事不聞不問,而本朝邊地州軍與黨項有關的事情則小翼翼,生怕一個不好引起元昊的不高興,這樣做不對吧?君臣之禮天下大義,蕃邦小國無知樞密院便就當教導他們,教了不學,是他們的錯,朝廷師問罪別人也說不出什麼。”

張士遜冷笑:“無故興師,勞民傷財,非朝廷之福,智者不爲!”

“興師以伐不臣,怎麼可能是無緣無故呢?軍隊食國家之祿,爲朝廷臂膀,正該做這些事情。本朝待党項如父待子,兒子學不會,做父親的打罵教導是應該的。”

見剛開始不久,徐平就與樞密院的人頂了起來,這樣下去不是了局,晏殊道:“自澶州之戰後,天下承平數十年,軍備不修,禁軍能不能戰尚在兩可之間,豈可以動不動就喊打喊殺?徐平,且聽樞密把事情原委講清楚,再從容議論不遲。”

徐平向晏殊拱手:“相公既如此說,那下官便只着就是。不過,禁軍能不能戰不可作爲對外苟且偷安的理由。在這種國家大政上作爲朝廷的依靠,正是禁軍的本分。若是擔心禁軍不能戰,那便就要早修戰備,讓他們能打善打,纔是常理。”

說完,徐平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正容危坐,等着樞密院講下去。

章得象小聲道:“事情應當爲何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一回事,今天只論山遇惟亮的事情,不可再多生枝節。”

韓億見徐平再沒有說話,稍鬆了一口氣,接着道:“山遇惟亮自言曾派人見過都監李士彬,而李士彬則說沒有此事。到底如何,樞密院正在查,還沒有定論。”

說到這裡,韓億自己都有些心虛。幾個月過去了,連這種小事都查不清楚,這件事樞密院處理得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偷眼看徐平,見他肅容安坐,沒有再乘機發難,韓億的心裡鬆了一口氣,接着道:“此事最終被邊帥知曉,鄜延路上報朝廷,已令李士彬推卻,不接納山遇惟亮。樞密院也行文鄜延、涇原、環慶等路,謹備斥侯,如果山遇惟亮不待招而自來,則好言撫慰,令其返回即可。”

見衆大臣沒人說什麼,韓億接着道:“樞密院已着人知會山遇惟亮,自真廟時趙德明稱臣納貢,四十年朝廷不招納党項亡臣,不可能對他破例。但山遇惟亮因爲與元昊有隙,還是不顧本朝所說,把家室焚燒一空,帶子女族人三十餘人投到保安軍。郭勸和李渭因爲山遇惟亮不請自來,如果納他,則與黨項交惡,不可因一人而使兩國交兵,所以上奏請送回惟亮。樞密院覺得他們通曉邊情,說得也有道理,便傳宣務令邊防安靜。”

翰林學士夏竦問韓億:“務令邊防安靜,樞密院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授權給邊將,如果山遇惟亮不願回,就械錮起來,強行送回去。”

韓億道:“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山遇惟亮也總是講情理的人,會明白朝廷苦心的。”

夏竦冷笑:“在下只是問,如果山遇惟亮一定不願回,樞密院打算怎麼處?”

左右看看,張士遜和盛度都像沒有聽到一樣,垂目靜坐,顯然不想回答,韓億隻好硬着頭皮道:“樞密院當然不想發生此種事,惟亮實在不回,邊將自行處置即可。”

“什麼叫自行處置?把人抓起送回党項是自行處置,把人殺了也是自行處置,在邊地妥善安置也叫自行處置!密院如此說,就是把事情推給邊將,尸位素餐了?”

夏竦問得尖刻,讓徐平也覺得意外。夏竦奸詐,人人皆知,與胡旦、丁謂、王欽若等人類似,俱都是有才而無行。這種人,不關係到他自己切身的利益,按說不應該關心這種朝政,今天怎麼一反常態?想了好一會,徐平纔有些猜到夏竦的心思。

趙禎親政之前,夏竦曾經做了七年之久的樞密副使,那時他尚不滿五十歲,宰相唾手可得。哪裡知道皇帝親政之後,被貶出朝堂,就此與宰執的位子無緣。這次回到京城任翰林學士,夏竦眼巴巴的看着政事堂裡的位子呢。只是現在政事堂裡的人輕易動不得,只好先把眼光放到了樞密院。乘着徐平要求重議山遇惟亮之事的機會,夏竦打的主意是藉機讓樞密院的人下不來臺,好把別人踢出去,自己坐進去。

夏竦二十歲那一年,與契丹的戰事中父親夏承皓戰歿,他被補錄爲三班差使。他不想做武職,以自己的詩文謁李沆,其中一句“山勢蜂腰斷,溪流燕尾分”爲李沆激賞,改爲丹陽縣主簿。這一句也是夏竦詩作的傳世名句,充分代表了他的風格。景德四年,夏竦二十四歲,中賢良方正制科,從此官路步上坦途,剛過四十歲就做到執政。

如果單單以才能論,夏竦可謂出色。詩自成一格,文專精四六,爲集歷代四六文之大成者,與晏殊同爲此時的時文領袖。在地方爲官,政績傑出,與同齡人比起來可謂鶴立雞羣,入樞府爲宰執算衆望所歸。壞就壞在,他的小心思太多,而現在不是丁謂、王欽若的時候了。大家被那兩個人禍害慘了,現在滿朝上下都防着這種人,讓夏竦有志難伸。

夏竦有資歷,有才能,可偏偏每次宰執出缺,他望眼欲穿,就是落不到自己頭上。這次終於明白過來,徐平既有皇帝支持,現在三司又勢大,不如借一次他的勢,對樞密院落井下石,說不定就能重新回到樞密院的位子上去。

第64章 三路出擊第298章 試用期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217章 追獵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00章 鑄錢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17章 僵持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章 徐家莊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29章 邕諒路第214章 僵局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6章 買書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89章 魑魅魍魎第93章 王師北來第16章 難處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09章 楊文廣第21章 黃白朮第26章 不要失職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19章 星空(上)第3章 洞房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1章 酒精燈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219章 星空(上)第117章 僵持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29章 刻漏社第1章 宰相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36章 組織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2章 星第10章 野味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15章 奇觀第1章 桂州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83章 擒獲第239章 馬帥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38章 兩地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6章 手段第57章 夜戰(上)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11章 根源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58章 升任副使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33章 有錢纔好第72章 夜襲第51章 大案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75章 弒父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21章 矛盾第215章 妥協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04章 話從前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225章 新消息
第64章 三路出擊第298章 試用期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217章 追獵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100章 鑄錢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17章 僵持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章 徐家莊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29章 邕諒路第214章 僵局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6章 買書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89章 魑魅魍魎第93章 王師北來第16章 難處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09章 楊文廣第21章 黃白朮第26章 不要失職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19章 星空(上)第3章 洞房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53章 順勢而爲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1章 酒精燈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219章 星空(上)第117章 僵持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129章 刻漏社第1章 宰相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00章 聯袂而來第36章 組織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33章 得失之間第22章 星第10章 野味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15章 奇觀第1章 桂州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83章 擒獲第239章 馬帥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38章 兩地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6章 手段第57章 夜戰(上)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11章 根源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58章 升任副使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33章 有錢纔好第72章 夜襲第51章 大案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75章 弒父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21章 矛盾第215章 妥協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304章 話從前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08章 彎弓射箭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225章 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