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富貴田園

石延年在京城沒有親人,朋友也不多,趕到徐平家裡與他一起慶祝一番,還幫着徐平寫了謝恩的奏章。

一場大醉,第二天兩人一起離開了京城,林素娘帶着秀秀高大全等一干人後面慢行。

學士院的結果,徐平成績最好,直史館也是比較高地位的館職。韓琦次之,爲直集賢院。石延年與趙諴差不多,均爲秘閣校理。館職也有逐年遞升,徐平只是領先了一步。但不管怎樣,只要得到了這個地位,便就收穫了巨大的聲望,躋身學士行列。

一般來說,帶館職都可稱學士,但除非一些特殊場合欲突出這個清貴身份,除了兩制真學士外,其他雜學士和低級館職並不會直接稱學士。比如徐平直史館,稱呼起來應是徐史館較多,雜學士如包龍圖,也不會稱其爲包學士。

此時正爲秋季,收穫的季節。出了開封不多遠,兩邊便就是連綿的稻田。自徐平在自己莊園推廣種稻,數年來,開封周圍的稻田已經增加了很多。

徐平和石延年在城外自家酒樓裡簡單用了點酒菜,便打馬急行。京城裡的幾個人分別出發,時間相差不會太多,許州的王素卻還沒得到消息,可能在田莊裡等久了。

城外徐家的這處酒樓現在都由劉小乙打理,主營的還是批發生意。如今徐家制白酒的法子已經傳出來,京城裡也有幾家賣起了白酒,尤其是幾家有權有勢的人家。白酒生產衝擊了開封主要依靠曲專賣的酒稅收入,主管的度支司正在想辦法。

不過徐家一直保持先機,從選料到制曲到陳酒,這是其他家沒辦法短時間趕上的,高檔白酒還是徐平家裡壟斷着。

中午時分,兩人趕到白沙鎮。

徐家酒樓前面,當年的“酒鬼亭”依然在,石延年手書的對聯早已換成了依字刻成的木匾,如今成了白沙鎮一處名勝。從西京洛陽趕往東京汴梁的文人雅士,都要在這裡停下來,喝上一杯徐家的酒,欣賞一下當世詩名第一的石延年的手跡。

徐平和石延年看了看河邊的酒鬼亭,此時裡面已經滿滿擠了三桌,都是文人士子,不過並沒有兩人認識的官員在裡面,便沒有過去湊熱鬧。

徐昌不在,譚本年在店裡管着,見了徐平到來,忙驚喜地上來見禮。

徐平看看店裡,除了譚本年,當年自己熟悉的人再也不見一個,就連小廝也都全部換掉了。六年時間,徐家的產業一年大似一年,這裡的老人都慢慢分流了出去,到其他地方當個小主管,娶妻生子,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石延年是隨性慣了的人,到了店裡只管叫酒,連譚本年安排的小閣子也不去,就與徐平兩個站在櫃檯邊,就着一盤熟羊肉和幾樣滷菜,連喝了三碗陳年烈酒。

“痛快!這幾年在京東,口裡淡出個鳥來!此次到雲行莊上,定要喝個天翻地覆,把這幾年漏下的酒都補上了!”

覺得有了酒意,石延年拍拍手,停杯不喝。他還要留着肚子,到徐平莊子上才放開酒量好好解解這幾年的酒癮。在京東路的時候,開始三年林文思與他離得不遠,時常會送幾壇家裡帶過去的好酒給石延年,略微解解饞蟲。後來兩人都換了地方上任,石延年便就沒了烈酒的來源,水酒對他來說真像水一樣,有什麼意思?

喝了幾碗酒,渾身都充滿了力氣,徐平和石延年兩人再度上馬,直往田莊馳去。

隨着徐家莊的規模越來越大,這條通往白沙鎮的路也拓寬了許多,來往行人更是多了不少。甚至徐平田莊的不遠處,還出現了一處草市。

沒到莊前,就有在外面放牛的莊裡人看見,認識徐平的遠遠高聲打招呼。

徐平一路迴應,不一會就到了莊子前面。

看莊的徐昌得了稟報,急急從莊裡面迎出來,見禮過了,接過徐平和石延的馬,對徐平道:“官人回來得好,其他幾位官人已在莊裡久等了。”

徐平問道:“他們現在在哪裡?沒到莊子周圍轉轉?”

徐昌苦笑:“怎麼沒轉?自從許州的王官人前天到了,便一天幾次到莊子旁邊的水塘邊去。昨天其他幾位官人來了,今天一早就隨着王官人又過去了。”

徐平和石延年兩人對視一眼,心說王素這幾個人也不像是喜歡釣魚的,沒事到水塘邊看什麼?到了莊裡,還不好吃好喝地歇着。

吩咐了徐昌幾句,徐平便和石延年兩人一路尋到莊邊的水塘。

只見王素在前,韓琦幾個人站在後面,在水塘邊指指點點,不時還用木棍在地上比比劃劃,也不知在說些什麼。

徐平咳嗽一聲,與石延年上前與衆人見過了禮。

徐平好奇地問王素:“仲儀,什麼事情讓你們幾個人在這裡流連不去?”

王素拉着徐平的胳膊到水塘邊,指着水塘周圍說道:“雲行啊,你這處田園我四處看了,這幾年打理得好生興旺。不過就是太俗氣了些,沒個遊玩的地方。這處水塘離着莊子極近,水面也廣闊,若是好生打理,移些奇花異草,別樣山石在這裡,與莊子連起來,不難整治成一處勝景。水裡栽些少見的蓮花,岸邊植些梅樹竹林,足以修養心神。”

徐平聽了這話,愣了好一會。他還想着在這裡養魚種藕種菱角呢,沒想到王素這些人琢磨的竟是花花草草,荷花假山,人和人果然不一樣。

想想也是,王素自小生在宰相家,真正地一出生就在富貴窩裡。幾個哥哥除了一位在家裡主持家業,其他也都早早出仕,這一代數位進士,三槐堂王家正在蒸蒸日上的時候。

王素本人早已超越了富貴這個初級階段,崇尚奢靡,在他的眼裡,莊裡沒有一處精緻的花園,那還能叫莊子嗎?最好再養上幾十上好歌妓,沒事聽聽小曲,美人環繞,那纔是應該過的日子。至於滿莊的牛羊,那些東西要來有什麼用?

徐平理理思緒,對周圍的幾人道:“我家裡原是酒戶出身,小戶人家,對這些一向並不精通,讓幾位見笑了。這幾天有閒,便幫着我規劃一下,建就建座上好花園在這裡!”

吳育笑道:“我們自然可以幫着雲行參謀,只是怕你不捨得使錢。”

徐平嘆了口氣:“我做許多事情都有難處,世上對我最容易的,就是花錢。這處莊子雖然俗氣,但牛羊滿欄,谷麥如山,愁的就是怎麼把賺的錢花出去!”

衆一起大笑。

徐平家裡有錢,當年中進士的時候衆人就知道。在這莊子裡他們呆了一兩天,也四處看了看,除了王素外,其他幾個人對錢還是有印象的,知道這處莊子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產出驚人,徐平說自己錢花不完倒不是誇張。

尤其是趙諴,雖然出身官宦家庭,但卻是小戶人家,比不了其他幾位父輩都曾任過高官,對徐平這處莊子羨慕得不行。開封城裡物價貴,他一個小官,過得甚是艱難,都在京城裡任職幾年了,還沒錢把家人搬過來。要是自己也有這麼一處莊子,那當官就容易得多了,不用再天天爲那幾鬥祿米發愁。

開封城裡住着不容易,但一旦住下來也有無數好處。別的不說,就是作爲開封土著參加科舉發解就比其他地方容易得多,這多少錢也買不來。

韓琦對王素道:“既然雲行如此豪富,我們便幫着他一起出主意,便在這水塘邊建一處勝景。京裡同僚得閒,也有個放鬆身心的地方。”

王素連連稱是,對徐平道:“我已命隨身僕人回京,從我家裡給你挑些上好的花木過來,慢慢培植。再費些工夫,尋訪上好工匠,慢慢整治就是。”

徐平點頭道謝。

說來說去,果然還是韓琦是個會當官的,其他人都只想着雅俗,只有他一下就想到把這裡弄好了,可以作爲一處同僚聚會的場所。有了這麼一處場所,就能慢慢聚集人脈,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會起作用。

徐平也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才附和這幾個人的想法。不然這莊子按他的意思,當然是種莊稼養牲畜,搞農業的莊子纔是莊子嗎!什麼松下撫琴,水邊石臥,可惜了,他兩世爲人,也還沒學會這個調調。

但這個年代的官員士大夫,蠻喜歡到處遊玩,同僚們來了,沒處像樣的地方,難不成領着他們看自己的牛羊豬圈?還是去看種水稻種牧草?

石延年這種人無所謂,把他領到制酒的地方,他能在那裡喝上三天三夜。但別人就不行了,人家要賞花賞月,吟詩作詞,又不是來這裡體驗農家生活的。

回到京裡做官,不再是在邕州那山高皇帝遠的地方,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完全不必考慮屬下同僚的想法。那個時候他把整個邕州打造成一處大農場,再是文人雅士,也沒有說他俗的,紛紛誇他重視民生,爲百姓之福。

在京城裡,自己也要學着沒事賞賞花,看看月,吟吟詩,作作詞。自己喜歡不喜歡另說,總得與身邊的同僚等人打成一片才行。

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45章 安撫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26章 龍門酒家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08章 怪物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60章 騷亂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37章 月夜雜談第67章 找盟友第14章 茶法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91章 大勢第33章 家信第84章 南線北線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32章 柳八娘第34章 同年歡宴第8章 讀書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56章 緊急措施第40章 炸山第31章 攻略(三)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40章 軍令之外第49章 事發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11章 李覯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5章 理政(一)第10章 詔旨回京第65章 永寧侯府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11章 根源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36章 釀酒第58章 升任副使第48章 做假貨的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33章 矛盾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6章 酒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83章 以打促和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4章 邕州城外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54章 官與民第5章 家的味道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35章 三輪車第316章 大火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10章 小大人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54章 家賊第34章 期集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71章 北巡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章 徐家莊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41章 中間派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24章 留客第242章 交涉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3章 糉子
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45章 安撫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26章 龍門酒家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308章 怪物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60章 騷亂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37章 月夜雜談第67章 找盟友第14章 茶法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91章 大勢第33章 家信第84章 南線北線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32章 柳八娘第34章 同年歡宴第8章 讀書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56章 緊急措施第40章 炸山第31章 攻略(三)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40章 軍令之外第49章 事發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11章 李覯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5章 理政(一)第10章 詔旨回京第65章 永寧侯府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111章 根源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36章 釀酒第58章 升任副使第48章 做假貨的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33章 矛盾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6章 酒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83章 以打促和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4章 邕州城外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54章 官與民第5章 家的味道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35章 三輪車第316章 大火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10章 小大人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54章 家賊第34章 期集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71章 北巡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章 徐家莊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41章 中間派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24章 留客第242章 交涉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3章 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