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官與民

到了二十六這一天,天氣依然陰沉沉的,雖然再也沒有落雪,北風卻凜冽,就連汴河都封凍起來,人馬可以直接在上面行走。

邕州來人已經陸續返回,惟有韓綜留了下來,將另有任用,解了邕州通判的職事。他在蔗糖務當同提舉一任,資歷已經足夠,無需再回嶺南吃苦。這就是出身世家的好處,在最合適的時機擔任最合適的職務,只要不捲入政治風波,仕途就順順利利。

該拜訪的親友已經拜完,當年的屬下已經遠去,徐平百無聊賴,一大早起來拜過父母之後,便一個人站在院子裡看雪。

北風盡吹,表層的雪已經成了小冰粒,吹在人臉上生疼。

城門外看酒樓的劉小乙急匆匆地從外面進來,見到徐平在院裡,急忙上前行禮。

徐平問他:“你今天怎麼到城裡來,酒樓那裡沒有事情嗎?”

劉小乙道:“老朝奉今天要去會客,要我隨行。再一個開封府在汴河邊置場賣炭,每稱才三百文,滿城的人都去搶。咱們府里人手不多,我帶了兩個酒樓裡的小廝來,也去買一車回來運回府裡,去得晚了只怕沒有。”

徐平聽了道:“你只隨阿爹去會客吧,炭就不要去買了。那是宮裡拿了存炭出來發賣,救助窮苦人的,我們這種人家怎麼好去搶?平白惹人閒話!”

劉小乙聽了一想也就明白,徐家是新貴之家,跟窮苦人家去搶便宜的炭,不知怎麼就會惹起閒言碎語。急忙答應,到屋裡去找徐正去了。

如今徐平封了郡侯,徐正跟着也升了兩階官,不過他沒有具體職事,徐家也不差那一點俸祿,官階已經沒有多大意義。現在家裡的下人一律稱徐正爲老朝奉,這個稱呼來自現在的文散官,因爲到正五品的朝奉大夫就入通貴官,富貴人家都這樣稱呼。

其實徐平自己的散官纔不過是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還是特別加恩升上來,徐正的朝奉不過是泛泛美稱。

而且此時爲了安位卑事繁的公吏和低階選人的心,往往給他們加空頭散官和沒有實際意義的勳。吏人謂之“帶銜”,選人謂之“階緋”“階紫”,那個虛名頭更加嚇人,一個州吏帶的散官有可能比宰相都高,完全沒有意義,朝奉這種稱呼就更加濫了。

徐正今天要去作客的人家可不簡單,是八大王趙元儼家裡,當朝第一貴室。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徐正雖然沒有管過什麼事,但好歹當官也有幾年了,只要人在京城,就風雨無阻去上朝,也認識了幾個人。

滿朝在外殿上朝的不匣務官,惟有一人有徐正如此的毅力,便是八大王趙元儼的幼子趙允初。他比徐正還神奇,徐正好壞每年夏冬兩季經常去中牟莊園,便斷了上朝,趙允初家在京城裡,一年到頭不管颳風下雨,每次早朝必到。這孩子上朝如此認真,平時又對錢物沒什麼概念,沒事就念唸經什麼的,也沒別的愛好,京城裡人都認爲他有點憨。

早在徐平回京之前,徐正和趙允初就惺惺相惜,雖然私下沒有往來,但在文德殿裡沒事的時候經常聊聊天。如今徐平爵封郡侯,與親王自然是沒法比,但門第也不算低。反正趙允初是沾爹的光,徐正是沾兒子的光,兩人覺得挺好,便特意邀徐正到府上作客。

不多久,徐正從正屋出來,身上嶄新的硃色官袍,滿面紅光。

這紅色官袍是沾兒子的光,皇上賜下來的,自大典之後,這還是第一次穿。到皇叔家裡作客,自然要穿得體面點。就連帖子也專門重新設計,讓徐平託了天聖八年進士,如今在京任館閣校勘的蔡襄寫的,真正的名家手筆。

徐平到面前問候過了,徐正扯扯袍袖,左右看看,對自己甚爲滿意,對徐平道:“我去見客,今天回來得可能晚一些,家裡不用等了。”

徐平應了,徐正又道:“還有一件事,我那件手爐,這幾天都被盼盼要去把玩,也沒見她拿着,不知道被這丫頭丟到哪裡去了。你沒事問問她,看看能不能找回來。我這到王府作客,手上連件像樣的手爐都沒有,多少尷尬。”

徐平急忙答應,心裡卻覺得有些奇怪。要不是父親提起,自己還不知道盼盼要了他的手爐去了,這兩天盼盼都在自己面前晃悠,也沒見她把手爐拿在手裡。

徐正看看東方,對劉小乙道:“天時不早,我們這便上路吧。”

說完,帶着劉小乙和兩個小廝出了家門。

今天陰天,東方沒有太陽,也不知道徐正是怎麼看出天時的,徐平只是納悶。

如今徐家成了侯府,大門已經加寬,從外面看着甚是威風。但是整個宅院都顯得侷促,小小院子配上這麼一個大門,從裡面看就有很滑稽的感覺。

徐正買這處宅院的時候哪裡想到不到十年兒子就升到郡侯,那時只覺得寬敞舒適,怎麼也預料不到這院子竟會配不上兒子的身份。這裡正是繁鬧民居,想擴建也沒有地方,等周圍鄰居賣房子,還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去。想當年皇宮要擴建,都因爲搞不定周圍的拆遷戶不得不作罷,徐平一個剛封的郡侯,那是更沒辦法可想了。

徐正這些日子都在爲房子發愁,到處託人看看京城裡哪裡有大一點的宅院出賣。徐家如今家財萬貫,只要有人賣就買得起,可一時哪裡有合適賣房的人家?

離徐家不遠就是汴河,河面已經封凍,往日來來往往的船隻不見了蹤影,就連河邊的大道,在凜冽的北風中也沒有什麼行人。

汴河上興國寺橋的不遠處,一座不大的酒樓,因爲天冷沒有生意,平日在門前招呼的小廝躲到了門裡避風寒,平日聚在這裡的女妓更加沒了蹤影。

酒樓後面一座小院,本是平時招待貴重客人的去處,絲竹不絕,今日卻沒有了往日的那份清雅,裡面散坐着的正是炭行的五六家大行戶。

幾個人中間放着一個大炭盆,裡面炭火紅通通燃得正旺,映得周圍的人面色也透着紅光。不遠處靠門的地方坐着一個女妓咿咿呀呀唱着小曲,身後幾人有的彈琵琶,有的彈琴,還有操着笛子等各色樂器。

行頭劉大官人坐上首,舉起酒杯粗聲粗氣地道:“衆人且靜下來,滿飲一杯,吵吵鬧鬧得連曲子都聽不明白!”

衆人喝了酒,一個五十多歲山羊鬍子的行戶尖聲道:“大官人還有心情飲酒?現在開封府新開的炭場那裡人山人海,我們的店鋪沒人問津,價錢降是不降,大官人還是趕緊定一個章程出來。沒有生意做,我們這些人難道喝風?”

話音未落,周圍的幾人一起附和。

劉大官人斜眼看着山羊鬍子,漫不經心地道:“那你說降是不降?”

“在下覺得應該跟着開封府降價,一樣的價錢,官家的臉色難看,要用的炭的人還是到我們這裡買,不愁沒有生意做!”

劉大官人面帶譏笑:“降?那降到多少合適?”

山羊鬍子雖然被劉大官人看得心虛,口中還是道:“自然是跟着開封府的價錢來,他一稱賣三百文,我們也賣三百文好了,還是有些利息好賺!”

“呵呵,”劉大官人冷笑,“你今天跟着開封府降到三百文,明天他們場裡賣一百五十文一稱,我們大家是跟還是不跟?”

山羊鬍子道:“那便跟着一起降好了,往常不都是這樣?也沒吃虧到哪裡!左右不過是降到平常炭價,開封府就會罷場,我們賣幾天高價也值了。”

劉大官人只是冷笑着搖頭,也不說話,周圍幾個人見他這副樣子,不由心虛。

坐在旁邊一個白白胖胖的員外陪着小心向劉大官人拱手:“大官人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讓我們參詳,宋大郎見識淺薄,自然有諸多想不到的地方。”

劉大官人掃視了衆人一遍,冷聲道:“我只問你們,一稱少到多少錢你們就覺得這生意還做得?不會虧了本錢?”

山羊鬍子小聲道:“雪前每稱不過三十文,如今漲到五十文也勉強做得了。”

“五十文?”劉大官人看着山羊子不由笑出聲來,“宋大,你鋪裡有多少炭,全部算五十文賣與我好了,有多少我要多少!”

山羊鬍子宋大自然不肯答話,他還想跟着衆人賣幾天高價呢。

白胖員外陪着笑問劉大官人:“大官人如何這樣說?莫不是炭價跌不下去?”

“自然是跌不下去!現在什麼時候?十月而已,漫漫冬季剛剛開始!再者說了,現在京城裡什麼沒有漲價?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哪樣不漲!只有米麪,有開封府大開着糧倉在那裡,無論如何也漲不上去,其他的各種貨物都已經漲了,我們炭價憑什麼不漲!”

白胖員外小聲道:“可我們炭行,也有開封府在城裡開了好幾處炭場——”

劉大官人冷笑:“開封府有多少炭?我就不信能一直這樣賣下去!城外炭窖送貨到開封城裡來,每稱已經漲價到五十文,你們莫不是不知道?跟你們講,只要我們不跟着開封府降價,今年的炭就要賣六百文一稱,做這一季,夠吃幾年了!你們信是不信?”

幾個行戶面面相覷,仔細琢磨着劉大官人的話,這話是越咀嚼越甜,一個一個的眼睛都慢慢亮了起來。

(備註:此時的官稱還有散官和勳,因爲基本沒有實際意義,書裡略過不表。)

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8章 種士衡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293章 敕勒川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86章 兩全其美第146章 泉布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39章 朝爭第98章 民思無邪第66章 金光洞第167章 獵犬第215章 合夥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0章 野味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63章 官聲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207章 離別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93章 敕勒川第49章 串連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56章 國柄第62章 政壇動盪第51章 菩薩轉世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62章 這有何難?第41章 亂局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46章 收割機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15章 奇觀第218章 銀行(下)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32章 五等戶制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36章 組織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45章 京城故事第64章 三路出擊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32章 東華門第151章 春狩第125章 歸正人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5章 擺攤第265章 瀚海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65章 試探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22章 甩鍋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11章 清貴之選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95章 遷隆峒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81章 錢明逸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74章 砲戰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
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8章 種士衡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293章 敕勒川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86章 兩全其美第146章 泉布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39章 朝爭第98章 民思無邪第66章 金光洞第167章 獵犬第215章 合夥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0章 野味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63章 官聲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207章 離別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93章 敕勒川第49章 串連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56章 國柄第62章 政壇動盪第51章 菩薩轉世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62章 這有何難?第41章 亂局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46章 收割機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15章 奇觀第218章 銀行(下)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39章 兄弟夜話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32章 五等戶制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36章 組織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45章 京城故事第64章 三路出擊第68章 冬日牡丹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32章 東華門第151章 春狩第125章 歸正人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5章 擺攤第265章 瀚海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65章 試探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22章 甩鍋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11章 清貴之選第44章 白酒代言人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95章 遷隆峒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81章 錢明逸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74章 砲戰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