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

bookmark

大同節度使耶律仁先看了西南面安撫使司來的移文,心中的火騰地一下起來,猛拍一下桌子站了起來,對來的人厲聲道:“宋軍數萬大軍前出,安撫使司不去交涉,移這麼一封書來知會我,是什麼意思?!要是宋軍趁勢破了豐州,如何交待!”

前來送信的小官只是連連作輯:“節度息怒,安撫使讓節度酌情處置。”

耶律仁先恨得牙癢癢,命人把送信官吏轟出去,坐回案後沉思。

宋軍移文,說是駐雲內州以北的劉兼濟部別有任務,由勝州的折繼閔部接防。耶律仁先緊急派人探聽來的消息,折繼閔三萬餘人已經整裝待發,不日東進。而劉兼濟部卻一點動靜都沒有,完全沒有要調走的樣子。

兩國剛剛和平了幾個月,誓書用完印正式成爲雙方盟約只有一個月,耶律仁先不相信宋軍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要撕毀誓約再次挑起大戰。但是信不信是一回事情,對方有大軍調動,契丹必須作出應對。不然就會成爲狼來了的故事,契丹一直不應對,整個邊境防守懈怠,終有一天會被宋軍突然襲擊打個措手不及,後果難以預料。

所謂日拱一卒,一直不應對,這拱過來的小卒子早晚會變成一杆橫衝直撞的車。

思索良久,耶律仁先只好修書一封,派人快馬送耶律宗真所在的行營。信中要求自雲州向前線的豐州增兵,應對宋軍的軍事調動。同時命人點集兵馬,準備前出豐州。

慶曆二年正月二十二,雨水節氣,折繼閔帶本部兵馬前出,進抵雲內州以北。劉兼濟以交接防務爲名,沒有及時換防,而是留在了駐地。剛剛平定下來的西北,再次風起雲涌。

二月初一,契丹派馬步五萬人,分由雲州和奉聖州進兵豐州。二月初二,契丹升雲州爲西京府,統管山後軍政事務。耶律仁先由大同節度使升任西京留守,在西京大同府駐紮重兵,應對宋朝河東路和豐勝路的夾擊之勢。

二月初八,驚蜇節氣,消息傳到開封府,趙禎急召宰執入崇政殿議事。

徐平帶中書官員,呂夷簡帶樞密院官員,自垂拱門入大內,到崇政殿行禮如儀。

趙禎吩咐賜座,對衆人道:“折繼閔帶本部兵馬離了勝州,到了雲內州以北,接替要去河西甘肅路的劉兼濟。本朝雖已移文契丹,只是他們不信,派了大軍入豐州。安撫使范仲淹與契丹交涉,契丹言劉兼濟部離開,他們的援軍便就離開豐州。”

龐籍捧笏道:“此次兵馬調動,是本朝在邊境增兵在先,契丹增兵豐州當無可厚非。”

見趙禎看向自己,徐平道:“增兵之後,契丹在豐州約十一萬兵馬,還不足以威脅本朝的雲內州一線,不需過慮。他們只是增兵五萬,顯然甚有節制,不想把事情鬧得無法收拾。此次確是本朝增兵在先,可着豐勝路與契丹交涉,雙方把超出誓書約定的兵馬,在數月內徐徐從前線撤出。讓范仲淹一切求穩,最好在雨水來臨的時候,才把兵馬撤完。”

呂夷簡暗暗嘆了口氣,知道徐平這樣做不是什麼好心思。宋朝已經重修了秦朝遺留下來的直道,糧草運往前線極是方便。勝州以東,可以利用黃河和支流金河的水利,糧草調運成本比契丹不知道便宜了多少。非要拖到雨季才把兵馬撤完,就是欺負契丹調去的五萬兵不是常備軍,拖上幾個月影響雲州周邊的農牧業生產。

契丹沒有能力在邊境保持數十萬的常備軍,春夏季節點集兵馬,必然會影響他們當年的生產。隔幾個月來一次,年年如此,契丹沿邊州郡會難以支撐。

徐平又道:“邊境依誓約駐軍,必然有換防,有演練,雙方各有應對,人之常情。只是此次契丹藉機把雲州升爲西京,高其地位,已是改變雙邊態勢,本朝不得不應對。”

前出的軍隊可以撤回去,契丹把雲州升爲京府,卻是永久性的舉措。升京府不是換個名字那麼簡單,相伴隨的是一系列行政和軍事地位的改變。以前,從制度上說,契丹的山後地區,受山前南京府的轄制。西京府設立,可就獨立出來,靈活性大大增強了。

說得極端一點,在改雲州爲西京之前,契丹想從那裡進攻大宋,需要進行一系列的佈置。設西京之後,行營的架子已經搭了起來,緊急時候把架子充實就可以。

龐籍沉吟道:“雲州已升京府,契丹必然不肯裁撤,此事有些難辦——”

徐平對呂夷簡道:“党項之亂未平之前,契丹乘機要挾,樞密太尉提出來,升河北大名府爲北京。後來党項之亂迅速平定,契丹兵敗,北京雖設,宮殿衙署未立——”

呂夷簡拊掌:“不錯,昭文相公此言說得是!契丹設西京,本朝就把大名府這北京真地坐實!甚至在大名府增些兵馬,也未嘗不可!”

趙禎沉吟一會,道:“如此倒也可行,只是要花錢糧,兼且耗費民力。”

徐平道:“今年中書要裁撤民間一切雜稅科捐,錢糧必然要少收不少。不過,實在錢糧緊張,可以從銀行支借一些。民間出工,朝廷花錢,這些錢糧入民之手,也不是白白耗掉了。以後朝廷理財,要從收賦稅,慢慢轉到治生產上來,不似以前那麼怕花錢。”

趙禎看着衆人,試探地問道:“如此,真在北京建宮殿衙署?”

衆宰執一起捧笏稱是。契丹建西京,大宋就營北京,大家誰也不吃虧。而且西京面臨豐勝路和河東路的兩面夾攻,實際上無力以那裡爲基地南下。但大宋建好北京之後,是真地可以憑此北上的。契丹威脅大宋,最有價值的進攻方向還是沿河北路,走太行山東麓的真定府南下。宋朝有了豐勝路後,就有了雲州和幽州兩個進攻方向,北京可攻可守。

衆人商議一會,龐籍道:“一不做二不休,不如在夏秋之交,陛下去北京走一遭!一是提振軍民士氣,二是狠狠嚇一嚇契丹!”

趙禎嚇了一跳:“如此有些不妥!朕倒不怕辛苦,只是契丹可能誤會。”

呂夷簡捧笏:“正是要契丹誤會。自澶州之盟後兩國和平四十年,真宗皇帝爲天下生靈計,許給契丹每年助其太后之費銀絹若干。去年本朝平党項之亂,契丹竟然欲要趁此機會勒索,真可謂狼子野心!如今党項已滅,本朝兵精糧足,如何能不出這一口氣!不如趁此契丹設西京之機,揚言本朝不憤,陛下北上大名府欲要親征,看契丹如何應對!”

第13章 治術(四)第198章 演練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20章 定計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86章 有錢人第28章 殿中議事第56章 驚變第39章 按律當斬第67章 晾到一邊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1章 黃白朮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34章 移民第59章 掃雪第3章 進城第93章 王師北來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57章 原則第47章 應對第38章 出仕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56章 驚變第6章 酒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39章 黃師宓第11章 德政第98章 民思無邪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25章 新消息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4章 富貴田園第20章 匪訊(下)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75章 弒父第138章 憤怒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38章 出仕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31章 牛官司第53章 萬民雲集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195章 大變第96章 貴客盈門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44章 僵局第6章 召對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75章 弒父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35章 衆說紛紜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59章 夜戰(下)第6章 知州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67章 猜測第38章 統計學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27章 超市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67章 海外琉璃第279章 破城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79章 破城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49章 應有權變上架感言第1章 徐家莊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9章 生活不易
第13章 治術(四)第198章 演練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20章 定計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86章 有錢人第28章 殿中議事第56章 驚變第39章 按律當斬第67章 晾到一邊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21章 黃白朮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34章 移民第59章 掃雪第3章 進城第93章 王師北來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57章 原則第47章 應對第38章 出仕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56章 驚變第6章 酒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39章 黃師宓第11章 德政第98章 民思無邪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25章 新消息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4章 富貴田園第20章 匪訊(下)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75章 弒父第138章 憤怒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38章 出仕第232章 李覯出仕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31章 牛官司第53章 萬民雲集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13章 茶引商人第195章 大變第96章 貴客盈門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44章 僵局第6章 召對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75章 弒父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35章 衆說紛紜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59章 夜戰(下)第6章 知州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67章 猜測第38章 統計學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27章 超市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67章 海外琉璃第279章 破城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79章 破城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49章 應有權變上架感言第1章 徐家莊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79章 坐觀成敗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9章 生活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