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

“一月七百文,官人,你敢信?”

孫七郎一路上嘴幾乎沒有停過,翻來覆去的就是這一句話。徐平剛開始還給他分說兩句,可孫七郎對事情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根本沒有興趣,他就是被這個數字刺激到了。

匆匆地在王素家裡指導着修好了暖房,孫七郎就被召到宮裡去,在後苑裡規劃暖房火道。天天御膳吃着,千嬌百媚的小宮女看着,孫七郎過得還挺開心。可等到修完了,給孫七郎的獎賞就是小黃門來代傳的皇上一句口頭褒獎,還有一道三班借職的官告。

有官做,有官服穿,孫七郎本來還挺高興的,以後自己再去找高大全,也是同僚見面了,省了好多尷尬。可等到問清楚這三班借職每月俸祿只有七百文,而且還有折支,到手還不知道剩幾個銅錢,孫七郎就被刺激了。

在王素府上忙完,人家還封了整整五十兩銀子的謝儀,上好一鋌足色官銀。這到了皇宮裡幹完了活,乾的活還更多更累,完了就給一個每月七百文的小官做?孫七郎現在在徐平莊上,每個月到手也是這個數目的十倍。

孫七郎記得徐平剛一當官,每月到手的俸錢,由着自己和高大全兩個花天酒地,還是花不完,秀秀那裡每月都存着呢!到了自己,竟然每月只有七百文,吃飯都不夠!

徐平由着孫七郎嘮叨,這個年代的小官可不就是這樣,七百文也不少了,在京城勉強夠一個人吃住。再說真地領了職事,還有錢加,每月還能喝兩回酒呢。

孫七郎搖着頭嘆着氣,忍不住問徐平:“官人,你說就這麼點俸錢,真能在京城裡面活下去?一個人吃飽都難,再有家室拖累,還不得喝風啊!”

“怎麼不能?石延年當年初來京城,就是三班借職,還奉養老母呢!一天二十文,儘夠買米煮飯了,每月還剩下百八十文的。”

“不信,他們難道不要賃屋住?一月一百文也不夠啊!”

孫七郎嘴上說着,心道怪不得當年看着石官人一副落魄樣子,到處蹭酒喝。一個月才七百文錢,他是買不起。

徐平沒有再回答,這就要有其他門道了。

石延年少年時詩名已盛,經常參加飲宴什麼的,能省好多飯錢。再加上有錢人附庸風雅,也會經常請他,並沒有那麼苦。

至於住就更好辦了,有張知白照應,怎麼也能租到官房住。官房一個是便宜,再一個實在沒錢了可以拖着,拖得時間久了不定就能免掉。

出租房屋是東京城裡的大產業,而最大的出租戶就是官府。不但三司屬下有成千上萬的房屋專門出租,很多衙門還有自己的產業,年年收租。特別是汴河兩岸,很多旅店和貨場都是租的官房。官房的租金相對便宜,官員租更便宜,而且還能欠租,很多低級小官就是靠着官房才能在東京城裡安下家來。

石延年最早就是這麼過來的,後來娶了王質的女兒作妻子,帶的有嫁妝,生活才慢慢有點改善。

聽着孫七郎絮絮叨叨了一路,終於到了三司衙門。徐平下馬,讓孫七郎牽馬回去,自己去衙門視事。

剛剛放完長假沒幾天,衙門裡的氣氛還是有些鬆散。

徐平回到自己的官廳,喝過雜吏上來的茶,慢慢研究這些日子整理上來的三司積壓的案卷情況。

石全彬在宮裡已經有些待不住了,徐平必須把編修三司條例的準備奏章儘快上去,讓石全彬從宮裡找個理由脫身出來,免受有可能到來的風暴的牽連。

此時帝后不和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外朝,有的言官開始上奏章,要求皇上保持克制。

事情其實很明顯,由於劉太后在世時的壓抑,皇上趙禎對現在的郭皇后很不滿。而郭皇后自小被奉承慣了,性情也有些善妒,性子又倔強,兩人關係現在很緊張。

若是在後世,女人善妒是大忌,這個年代還不怎麼計較。言官所上奏章,大多都是要皇上剋制,遠離女色,維護好後宮與皇后的關係。

可問題是越是這樣,皇上趙禎的逆反心理越重。明明是自己捱了皇后一巴掌,臣僚卻紛紛指責自己不對,這道理怎麼也說不過去。再加上郭皇后在劉太后在世的時候在後宮跋扈過甚,新仇舊恨加在一起,便就慢慢有了換個皇后的心思。

這些事情外朝不知道,石全彬也不敢亂說,只是求着徐平快點想辦法給他在外朝弄個機會出來,好申請出外,免得被皇后牽連。

三司太過寵大,僅僅是整理積壓的各種資料文卷,沒個一兩年都整理不完。徐平現在做着鹽鐵副使,卻連本司這幾年的情況都搞不清楚。沒辦法,那些歷年資料動輒就裝滿一整個屋子,就是坐着不動一直看,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看完。

若不是自己身處其中,徐平也很難相信三司竟然管着如此龐雜的事務。

不說平常的賦稅、全國府庫、收支平衡這些大的方面,僅僅是三司名下管着的具體實業,在京城裡就有各種司庫近百,出租房屋數千。油鹽醬醋,吃穿住行,無所不包。還有各種交引,甚至借貸質庫,幾乎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地方上三司參與的更深,以酒爲例,凡是利潤稍好一點的酒樓,都是官營,在三司這裡登記在案的。只有那些一天收入幾十文之類的小酒店,才允許民戶撲買。而至於各地的優勢產業,不管是地裡的礦產鹽鐵,還是地上長的竹木茶馬,都設監專營。全國各地不隸地方州縣而在三司名下的場務鎮監,有數千處之多,幾乎是無所不包。

這樣一個把觸鬚伸到全國各地的大怪物,用這種這個時代事無鉅細的記賬法,每年送到三司的賬冊都堆成山一樣,怎麼能夠理得清楚?

徐平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把這筆爛賬理清楚,然後定出新的賬目格式來,形成具體的條令,能夠讓需要知道數據的人一目瞭然。

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3章 盡頭牙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88章 紙醉金迷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34章 亂局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25章 官身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135章 **未遂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32章 柳八娘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3章 屬下第35章 災民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67章 情報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35章 災民第18章 農田輯要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4章 郊迎第195章 衝突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78章 要知恥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63章 工場第4章 郊迎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3章 秀秀(下)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73章 地方反應第5章 公路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67章 找盟友第83章 炸城門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70章 風波起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章 馬政第38章 再見故人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31章 攻略(三)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46章 收割機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9章 科舉冤家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89章 魑魅魍魎第33章 我有秘法第5章 家的味道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27章 夜宴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56章 緊急措施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7章 衝突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72章 最後處置第98章 破上思寨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96章 補丁第155章 接風
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3章 盡頭牙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88章 紙醉金迷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134章 亂局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25章 官身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135章 **未遂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32章 柳八娘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3章 屬下第35章 災民第12章 知己知彼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67章 情報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35章 災民第18章 農田輯要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4章 郊迎第195章 衝突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78章 要知恥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63章 工場第4章 郊迎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176章 靜守歲月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3章 秀秀(下)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73章 地方反應第5章 公路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67章 找盟友第83章 炸城門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70章 風波起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章 馬政第38章 再見故人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31章 攻略(三)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46章 收割機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9章 科舉冤家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89章 魑魅魍魎第33章 我有秘法第5章 家的味道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27章 夜宴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56章 緊急措施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7章 衝突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72章 最後處置第98章 破上思寨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96章 補丁第155章 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