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中間派

禁軍的管理比較粗放,平時管理的軍法不多,主要就是階級、逃亡、擅興這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階級法和擅興律,階級法給予統兵官幾乎無限的權力和對下級絕對的權威,擅興律則是對統兵官權力的約束,他們沒有用兵的權力,發兵必須經由樞密院。這種管理體制下的士兵逃亡是必然,逃亡法便是針對士卒逃亡的懲罰。

統兵官一方面是對下屬絕對的權力,軍中管理的所有事務都委託給了他們,一方面是作戰時用兵動輒得咎,大部分人寧可選擇消極避戰。這是問題的一體兩面,理論上講兩者相輔相成,不可能偏廢。對軍隊的絕對控制,就必須限制他們使用武力的權力,不然五代驕兵悍將擅自擁立的景象很難避免。處處限制就讓統兵官在戰爭中失去了主動性,對朝廷的命令消極應付,約束他們的是擅興律,消極避戰總不犯軍法了吧。

軍隊終究是用來打仗的,爲了嚴懲消極避戰的行爲,又有了在軍事行動中才適用的罰條。宋朝軍法的細密嚴酷,主要是在罰條中體現出來。

歷史上丁度和曾公亮編成的《武經總要》,收集的罰條一共七十二款,幾乎全部都是犯者即斬。背軍走者斬,詐病者斬,自傷殘避役者斬,期而後到者斬,不救友鄰者斬,聞鼓合發弓弩而不發者斬,違主將一時軍令者斬,惑亂軍心者斬,賭博涉及錢者斬,私議軍中事宜者斬,失去衣甲器械者斬,粗略例舉幾條,就知道到了幾乎無所不包的程度。

平時的粗放式管理,對上戰時細密嚴酷的罰條,怎麼想都知道執行性極低。徐平前世的經驗,知道管理是科學的系統工程,管理要貫徹到每一個環節中。禁軍的這種平時粗放戰時高壓的管理方法,恰恰是最愚蠢的。

這樣的軍隊,要想能戰對統兵官的要求極高。要麼是與衆同樂,大把的錢撒出去大家開心,平時好吃好喝同歡樂,戰時身先士卒帶頭衝鋒陷陣。要麼就是嚴於律己,從自己做起,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戰時一樣身先士卒。

這樣優秀的統兵官,一百個中也出不來一個,打上幾十年仗,才能撞上大運。可禁軍的體制,國家財政根本支撐不了他們打上幾十年仗。這便形成了一個悖論,實際上無解。

徐平一再向朝廷表示現在的軍隊是體制問題,必須改革軍制,才能夠應對戰事,但卻沒有人支持。朝廷中對党項主戰的多是擁護舊軍制的,認爲軍隊作戰不力,是軍法還不夠嚴酷,殺的人太少。只要嚴格按照軍法行事,把那些懦弱不戰,或者擅違軍令的誅殺,殺一儆百,自然就能夠人人奮勇爭先。要麼懦弱不戰,要麼擅違軍令冒進,統兵官要想把握其中的火候何其難也。相信徐平的多是跟隨他在三司事務中改革經濟的官員,但對於徐平軍制的改革並沒有把握。尷尬的是這些人多是主和派,認爲不需要跟党項一般見識,等到再發展幾年,朝廷錢糧充足,用錢砸也砸死元昊了。

做官這麼多年,曾經任三司使主持天下錢糧,徐平的身邊是有一些人。但現在這個時候,這些人卻幫不上忙,他們不扯徐平的後腿就不錯了。

向王守規和甘昭吉發泄了一通,徐平的心情不錯,對面前自己四位最重要的手下仔細分析着軍中的事務。告訴他們軍制爲什麼要改,怎麼改。

張亢就是擁護舊軍制的主戰派中的一員,聽了徐平的話,還是覺得無此必要,口中說道:“節帥,朝廷養兵,自生到死,讓他們錢糧無缺。觀歷代軍事,沒有哪一朝如本朝一般待士卒如此之厚。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到了戰時,只要這些人肯用死力,何怕西賊元昊!党項小國,元昊不過逞一時之兇,只要將士用力,一戰可擒,何必費如許功夫!”

徐平搖了搖頭:“你和景泰都做過鎮戎軍通判,對党項並不陌生。說一說,在你們的眼裡,元昊跟他的父祖比起來如何?是現在的党項更強,還是繼遷和德明時的党項強?是現在的禁軍能打,還是太宗皇帝時的禁軍能征善戰?”

張亢張了張嘴,沒有說出話來。

這就是主和派和主戰派的兩個觀點,主戰的認爲朝廷對党項恩重如山,元昊反叛絕對不對饒恕。而且党項終究是小國,只要發傾國之兵,必然能夠一戰而滅。特別是現在的党項同時得罪了大宋和契丹,暫且不用顧忌北邊,可以全力對付党項。主和派則認爲此時的党項強於前幾十年,而禁軍則不如前幾十年,太宗和真宗時沒有打贏的敵人,現在同樣沒有取勝的把握。主張用經濟手段壓迫党項臣服,重新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徐平是贊同主和派的分析,但卻是讓戰派的主張,兩邊不靠。他承認現在朝廷遇到的困難,但主張改革軍制,重新編練軍隊,邊改邊打,徹底消滅党項。

見張亢還是滿臉不服,徐平道:“公壽,我們都是讀聖賢書,考過進士的人。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忠恕而已矣。道之所以爲道,一忠一恕,一體兩面,不可偏廢。如果只強調一面,便就失道,敗亡不遠。軍中只強調要士卒拼死上前,卻從來不爲他們考慮,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奮勇向前,便就失了忠恕之道。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儒生,怎麼談起兵來,卻跟暴秦的法家一個論調,你覺得可笑不可笑?”

張亢腦袋一擡:“然而暴秦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宇內,北逐匈奴,南驅百越,立不世之武功!若要談兵,自然還是學暴秦的好,難不成學那些被滅掉的幾國嗎?”

“不學秦,便就要學那些敗亡的,這是個什麼道理?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比前人更強不是應該的嗎?爲什麼不能自己有所發明呢?秦一統宇內是不錯,但也二世而亡。本朝初立國,一統宇內,也如秋風掃落葉一般,現在呢?”

見張亢依然不屈不撓,堅持自己嚴原來軍法的論凋,景泰道:“公壽,我們現在節帥屬下做事,只管按着節帥的吩咐去做就好。節帥不是說過,明瞭要去做,不明瞭同樣也要去做,有己的看法先留在肚子裡。現在爭之何益?前邊節帥雖然處置了王守規,也拿住了他的把柄,但他爲本路走馬承受,必然還是會向朝廷密奏。還是先想想如何應對他吧。”

張亢道:“我只是說說而已,該做的從來沒有推託過。至於王守規,不如——”

看張亢眼中現出兇光,徐平道:“想什麼呢!我們如實上報,朝廷怎麼處置,由他們了。”

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11章 李覯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35章 我有三策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316章 大火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30章 約定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96章 改天換地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77章 你倒黴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41章 購置新宅第58章 仙人跳第80章 起風雷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183章 擒獲第1章 錢能通神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50章 大典(上)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1章 遇仙樓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3章 蔡襄之錯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5章 對抗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22章 新米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54章 家賊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4章 邊亂第253章 收網第66章 新鮮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68章 交易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45章 將校營第186章 應對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5章 擺攤第70章 風波起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53章 收網第297章 大政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2章 清路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51章 大典(下)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46章 意料之外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4章 煩心事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25章 搜尋第295章 強兵策第116章 對衝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5章 閒事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53章 秦二第81章 祭奠第11章 德政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24章 死城第15章 閒事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
第13章 受歡迎的購物券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92章 可以招兵第111章 李覯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35章 我有三策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316章 大火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30章 約定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96章 改天換地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77章 你倒黴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41章 購置新宅第58章 仙人跳第80章 起風雷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183章 擒獲第1章 錢能通神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50章 大典(上)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11章 遇仙樓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3章 蔡襄之錯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5章 對抗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22章 新米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54章 家賊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4章 邊亂第253章 收網第66章 新鮮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68章 交易第80章 伏羌寨前第145章 將校營第186章 應對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5章 擺攤第70章 風波起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53章 收網第297章 大政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2章 清路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51章 大典(下)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46章 意料之外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24章 煩心事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25章 搜尋第295章 強兵策第116章 對衝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5章 閒事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53章 秦二第81章 祭奠第11章 德政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24章 死城第15章 閒事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