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講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能動的反作用。

歐陽修這些人天天讀的那些聖賢書,不能說錯,只是已經與社會脫節。偏偏他們又特別地自信,絕不肯承認錯的是自己和聖賢的言論,錯的只能是世界。嚴重一些的,甚至就此傾向於與社會實際脫離,只活在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世界裡。

進士出身的官員必須從州縣幹起,本來就是糾正這種不通世事的弊端,因爲這個年代的很多縣只能跟後世的鄉鎮相比,算是政權的最基層。偏偏歐陽修在州縣的這幾年,對政事幾乎完全不參與,快快樂樂一混就過去了,導致他的這種不通世事的傾向愈加嚴重。

跟這種人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他覺得他自己就是道理,只能靠以後讓事實說話。

出了這件事情,徐平也沒有心情再在鋪子裡閒逛,與李璋便要離開。

王素上前道:“待制,莫忘了後天在我莊裡相會。”

徐平點頭,與李璋隨便給盼盼買了兩個泥制的小玩具,便就一起出了鋪子。

到了州橋邊,與李璋分別,在路邊順便買了一小籃新鮮的櫻桃,便翻身上馬,帶着隨從緩緩向城外行去。

徐平最近在思考前世學過的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問題。

大量的改革思潮出現在這個年代,絕不是沒有來由的,不是哪個人拍腦袋想出來。如果說歷史上的慶曆新政還是傳統的政治思想的延續,再稍後的王安石變法就帶有顛覆性的革命性了。雖然表面上看依然是對管仲、桑弘羊和劉宴等人理財思想的延續,實際上因爲讓官營商業無孔不入地涉及到了工商業的方方面面,已經與以前的政治思想大不相同。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思,這種改革思潮由王安石集大成並不是偶然的。

自晚唐五代時起,中國的南北方差距越拉越大。北方連年戰亂,除了剛剛過去的這幾十年,就沒有個太平時候,而南方則相對平靜。就是在太祖平定江南時,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一直穩步向前。

真宗朝的休養生息,使這種差距越來越明顯。

北方所恢復起來的小農經濟,正是養育傳統儒家思想的土壤,北方學者多道學家,正是這一現象的反映。而南方依靠良好的基礎,充分利用了統一後全國市場的形成,商業更加繁榮,一種新的重商主義的思潮正在慢慢形成。

與這種思潮同步,南方官員大量進入中央朝堂,新的政治思想慢慢形成氣候。這一大批南方來的官員,所形成的政治力量,纔是最終由王安石掀起狂瀾的倚仗。

如果不能改變北方的這種經濟現狀,還是任由小農經濟緩慢恢復,那麼歷史上王安石所遇到的改革阻力,終有一天徐平也會遇到。這是由現在的社會現實決定的,並不以哪個人的意志爲轉移。改革與保守,背後是整個國家經濟現狀分裂的現實,並不是簡單的政治立場,更不能簡單機械地認爲支持慶曆新政的中小地主,幾十年後就成了反對改革的官僚大地主。這種似是而非的階級論,在事實面前是站不住腳的。

階級矛盾從來都是人類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政治行爲都能夠歸類到階級矛盾上去。更不要說劃分地主與農民,地主中再分中小地主和大地主階級的階級論了。

正是因爲這種社會現實,徐平纔會在三司搞大規模的工商業,而在民間又力主推行大的莊園農業。只有打破北方現在的小農經濟,後邊的改革纔不會成爲無源之水。

政治盟友是不可靠的,官員的政治立場並不是一成不變,實際上很多人的政治立場的形成都與他們遇到的社會現實息息相關。社會現實變了,很多官員的政治立場都會變,歷史上的司馬光和王安石年輕時還是好友呢。至於陰謀詭計搶班奪權更加不可取,玩火的行爲很可能會把自己燒死。回京的路上,見過了丁謂和胡旦,徐平就一直以這兩人爲戒。

只有自己一直站在歷史大勢的潮頭,纔是最穩固的進身之階。以爲自己聰明,可以拉攏官員形成自己的勢力,但凡有這種苗頭出現,都會被皇權一巴掌拍死。

中國是大一統的國家,與歷史上歐洲的小國林立有根本性的不同,具體政策上,歐洲的發展之路沒有太多可借鑑的地方。

所謂養出資本的獠牙,首先撕扯的就是錦繡中原,而不會像歷史上的歐洲那樣到全世界搶掠。對於資本來說,對中國內部進行掠奪顯然比出去搶掠更划算得多。這本就是幾千年來最繁華的土地,資本一旦失控,第一選擇就是對內搶掠。

這也是徐平堅持以三司爲根本發展工商業的原因,如果說一開始還只是因爲官僚的本能,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現在已經是理性的行爲。哪怕在這一過程中徐平本人會遭受一些個人損失,也不考慮放開資本的閘門,去撕咬剛剛恢復的中原大地。

掠奪內部比向外擴張更有比較優勢的時候,資本必須被套上籠頭,哪怕徐平自己有可能成爲最大的資本家,也不能放開。到了這個世界,站在了這個地位,徐平必須要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越是想清楚這一點,立場越是堅定。

出了萬勝門,徐平勒馬看着天邊的夕陽,久久沒有說話。

經過了這一年,徐平已經想明白了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怎麼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與歐陽修這些人的爭論,不過是這一過程中的一小朵浪花,沒有什麼實質意義。只要再過幾年,三司農工商一體的經濟格局形成,新的社會存在必然會催生出新的社會意識,徐平的身邊也必然會聚起一羣政治立場相同的官員。

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當這樣的政治集團形成,便會推動這一改革過程,這是辨證法。

徐平沒有必要去拉攏誰,跟誰結成利益聯盟,那一切都是不可靠的。他結盟的是這整個世界,是這大宋天下,是永遠不會背叛的天下百姓。

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61章 官吏鬥法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7章 實際演示第69章 國子監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章 錢能通神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51章 各有去處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51章 新市場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173章 夜對第28章 殿中議事第230章 約定第30章 攻略(二)第129章 重貶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6章 活在洛陽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29章 刻漏社第6章 知州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3章 一路千里第51章 三路佈防第23章 又想錯了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95章 遷隆峒第145章 三不朽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83章 以打促和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03章 換相(中)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65章 名將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3章 流民第61章 轉機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83章 地形沙盤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3章 屬下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61章 裂痕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35章 食物和酒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87章 時差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0章 送行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61章 開課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08章 老花鏡第51章 三路佈防第74章 請君入甕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213章 預算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09章 補天裂第73章 點將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88章 改制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
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61章 官吏鬥法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7章 實際演示第69章 國子監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章 錢能通神第212章 薅鼓田漏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51章 各有去處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51章 新市場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173章 夜對第28章 殿中議事第230章 約定第30章 攻略(二)第129章 重貶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6章 活在洛陽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29章 刻漏社第6章 知州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3章 一路千里第51章 三路佈防第23章 又想錯了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95章 遷隆峒第145章 三不朽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83章 以打促和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03章 換相(中)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65章 名將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3章 流民第61章 轉機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47章 一年一考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83章 地形沙盤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3章 屬下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61章 裂痕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35章 食物和酒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87章 時差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0章 送行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61章 開課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08章 老花鏡第51章 三路佈防第74章 請君入甕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213章 預算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09章 補天裂第73章 點將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88章 改制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