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市場的車輪

三匹馬拉着的運貨馬車一輛接着一輛,排在路上一眼望不到頭。在運貨馬車之中,間或還雜着幾輛運客的四輪馬車,顯得有些顯眼。馬車隊伍的兩旁,每隔不遠就有有一位騎士守在車旁,照應着路上可能發生的異常狀況。

以前也不是沒有大隊的運輸糧草的車隊,可從來沒有這般整齊,一樣的。,差不多的馬,就連車上的貨物,也是或箱或袋,給人一種整整齊齊的感覺。

這種嚴整劃一的場面既讓人覺得冷冰冰需要敬而遠之,又有一種別樣的震撼,透出一種超越了人的平常力量的氣勢,雖然這只是一隊運貨馬車,而不是車隊。

王沿有些沮喪,雖然坐在馬車上很舒服,但自己堂堂三司副使,混在這樣一個運貨的隊伍裡,總讓人有些不愉快。

事情怨不得別人,其實劉沆早已經讓人給他準備好了馬匹和隨從,是他覺得自己一個副使,怎麼能夠這樣隨便?對安排好的人和馬挑三揀四,讓劉沆派人去這換那換,結果把劉沆惹惱了,一句現在沒有合適的,讓他耐心等待給打發了出來。

劉沆雖然是天聖八年進士,可榜眼出身,天生就比王沿有優勢。再說兩者的本官也沒差到哪裡去,一個戶部副使還嚇不住他,王沿的能量還影響不到徐平。

到了馬車前,領隊的公吏對王沿道:“王副使,這車在官道上行起來極爲平穩,您儘可以安必乘座。在車上需要點什麼,儘管對小的說。”

王沿擺了擺手:“不必了,到八里鋪也沒有多少路程,一下子就到了。”

說完,擡步上車,低頭鑽進了車廂裡。

這車是專門在東西兩京之間運客的,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實際上因爲要跑兩京之間的驛路,成本比京城裡的四輪馬車更加昂貴。

驛路可比不得城裡的道路平整,而且速度也不像在城裡那樣慢悠悠的,想舒服就要加防震系統。反正設計的載重不大,徐平把整個車廂製成一體,用四杆機構裝到馬車的底盤上,用上好的桑木減震。四杆機構能夠保證車廂一直與地面平行,而桑木雖然硬了點,好在強度足夠,不至於遇到意外車廂飛出去。

沒了前世方便能夠買到的彈簧減震,空氣減震,甚至各種各樣的花式懸掛,這個年代制車,也只好因材就減了,有那個意思就行。

王沿進了車廂,打窗子打開,見車廂裡空蕩蕩的,嘆了口氣,有些無聊。轉頭向旁邊看去,只見另一輛載客馬車窗子緊閉,就連窗簾也都拉下來,完全看不到裡面的情景,不由心中好奇。已經進入初夏天氣,什麼人能在裡面耐住氣悶,莫不是女眷?

旁邊的馬車裡,鄭主管挺直腰板,一臉嚴肅地看着坐在身前的小廝喜慶。他的兩眼圓睜,讓縮在車廂前面的喜慶看着就有些害怕。

“主管,太陽升起來,車廂裡悶熱得緊,不如開窗透透氣吧。”

喜慶陪着小心,低聲對鄭主管說道。

鄭主管悶聲悶氣地道:“幾百里路,我帶摯你坐在馬車上,如此舒服,省了在路上塵土飛揚的奔波。這是多麼大的福氣,怎麼還嫌三嫌四!”

喜慶見鄭主管的樣子嚇人,縮了縮脖子,再不敢開口說話。

這次在西京洛陽開三司鋪子的分鋪,不但是貨物要到那裡賣,就連購物券也一樣要發行到那裡。鄭主管是主事者之一,這次被分派的任務就是攜帶購物券。

任你什麼人物,十萬貫錢揣在懷裡還怎麼輕鬆得起來!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那是寫詩的人沒有真的十萬貫說的風涼話。真有那錢,先不說如何樣的大粗腰能夠纏得下十萬貫錢,這一路山山水水,還是先想好怎麼纔會不被人把錢搶了去。

像這種在三司裡掌管鉅款的公吏,向都是選的殷實之家,幾家作保。官府根本就不怕你捲款跑了,卷的錢自然會從你家裡和保人家裡抄出來還上,然後全國海捕,鬧到最後說不定官府還有的賺呢。這十萬貫錢,鄭主管可是擔着幾家老小几十口的性命,雖然外面隊伍龐大,還有軍隊隨行,依然是緊張得心一直提到嗓子眼落不下來。

剛纔旁邊王沿上車,聽到動靜鄭主管的心裡就怦怦直跳,雖然理智告訴自己開封城外天子腳下絕不會出意外,但卻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

受了鄭主管情緒的感染,小廝喜慶也是緊張得不行,愈發覺得車廂裡悶熱不堪。

看看天色不早,徐平吩咐起程。

龐大的貨運車隊在路上緩緩行動起來,低沉的車輪碾地聲緩緩響起,像一個巨大的怪獸,一往無前地向前碾壓過去。

徐平在路的另一側,帶人騎馬緩緩前行。

看着巨大的車隊緩緩前,徐平的心情莫名地的些激動。兩京之間的這條商路只是開始,接下來的一年,三司還要開通在京西路北部各州的商路,每個州甚至一些大的縣都要有三司的鋪子開過去。用三司的力量,先在兩京之間開成一個統一的市場。

穩固了北部,下年開始便就擴展到京西路南部去。南部的中心襄州在漢水岸邊,正是南船北馬匯聚的地方。三司的商業網絡延伸到那裡,影響便就能夠遍佈長江兩岸。

楊告任京西路轉運使,這些正是他要做的事情。

開封府的另一翼是京東路,西側的南京應天府離開封府太近,另一半的中心青州又離開封府太遠,位於中心的鄆州商業規模卻又差了很多,開拓起來不如京西路方便。

不過隨着王彬與他在高麗的本族談得順利,一旦與高麗通商,甚至由此借道打開與日本的商路,京東路的地位便就比京西路更加重要。那裡還是全國排名前列的絲綢產地,商機也更廣闊,是三司下一步要開拓的地方。

徐平在京城忙了一年,已經打下了基礎,現在三司這輛大車,又駛向廣闊的中原大地了。伴隨着三司屬下這巨大的車隊,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62章 劉員外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3章 蔡襄之錯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251章 危機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27章 超市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21章 煙花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88章 改制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68章 田園風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17章 追獵第113章 教閱第26章 峰迴路轉第66章 無所建明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36章 手舞足蹈第44章 打起來了第21章 割稻第156章 破城第69章 失意者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64章 歸來第22章 新米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63章 放生池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48章 下忠州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58章 軍政結合第29章 攻略(一)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2章 煙花第41章 串香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34章 救星第142章 審問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44章 增兵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10章 小大人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270章 震懾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34章 雜事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51章 春狩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4章 炒花生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02章 首告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23章 出書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98章 一起發財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6章 仁義者何?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62章 算計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73章 地方反應第19章 理通事順第22章 兩個小孩第52章 童七郎第85章 閒適日子第59章 夜戰(下)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19章 審問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56章 錢入戶等第30章 斥責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
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62章 劉員外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3章 蔡襄之錯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251章 危機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227章 超市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21章 煙花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88章 改制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68章 田園風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17章 追獵第113章 教閱第26章 峰迴路轉第66章 無所建明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36章 手舞足蹈第44章 打起來了第21章 割稻第156章 破城第69章 失意者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64章 歸來第22章 新米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69章 姚黃魏紫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63章 放生池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48章 下忠州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53章 甘谷歸附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58章 軍政結合第29章 攻略(一)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12章 煙花第41章 串香第76章 臨機處置第134章 救星第142章 審問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44章 增兵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10章 小大人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270章 震懾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34章 雜事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51章 春狩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4章 炒花生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102章 首告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23章 出書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98章 一起發財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16章 仁義者何?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62章 算計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73章 地方反應第19章 理通事順第22章 兩個小孩第52章 童七郎第85章 閒適日子第59章 夜戰(下)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34章 同年歡宴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19章 審問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56章 錢入戶等第30章 斥責第212章 重回三司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