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內部貨幣

隨口聊了幾句梅花,晏殊小聲對徐平道:“君子易處,小人難防。這個錢明逸,據說自小聰慧,只是不喜歡讀書,文辭粗劣,屢舉進士不得發解。只是他善於鑽營,而且又喜歡挑弄是非,錢家這一代裡數他風頭最盛。我聽人講,這次他走了趙安仁家裡的路子,搭上了呂相公的車。你當衆冷落他,小心他記恨在心,日後對你不利。”

徐平輕聲道:“學士提醒的是,我日後小心在意就是了。不過,越是防小人,小人越是纏上身來。任他魑魅魍魎,我自大道直行就是!”

晏殊點了點頭:“你能夠留心就好,也不用太過在意。一個沒中進士的世家子弟,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對了,最近你們的書編得如何?”

Www¤TTkan¤c○

“該理的已經理清楚,這兩天開始動筆了。不過我們這些執筆的人終究見識淺薄,學士若是有閒暇,不吝指教纔好。”

“看來年前我是趕不回京師了,左右無事,過去看看也好。”

閻文應一死,呂夷簡最近麻煩纏身。以范仲淹爲首,一向穩重的杜衍暗裡配合,朝裡的反呂勢力聯合起來,對呂夷簡步步緊逼。最近一段日子,彈劾呂夷簡同黨的奏章幾乎天天不斷,呂夷簡有些焦頭爛額,京西路這裡徹底顧不上了。

晏殊本就是懾於呂夷簡的權勢才照他的意思行事,呂夷簡一出現危機,他對徐平的態度立刻變了。如果真讓徐平成事,可是大功一件,晏殊自然要參與進來。

至於錢明逸,這次藉着給錢惟演奔喪的機會,賴在西京城不走,就是想找個機會給自己弄個出身。以他的水平,正常科舉中士基本不用想,現在只剩下兩條路可走。一個是大臣舉薦,試學士院,如果成績合格,可以賜進士出身。走這一條路的人也有不少,比如李淑、賈昌朝等人,當然還有一個晏殊代做卷子的馬季良。楊告到處結交重要人物,就是爲了兒子能走這條路。還有一條路就是參加制科,因爲不是正常考試,就有可能被大臣操縱。

制科進士出身尤重於正常科舉,一二等從來不授,三等就相當於狀元,有宋以來到現在纔有吳育一人,歷史上整個兩宋加起來也僅有四人而已。制科又稱大科,比正常的科舉進士更高一等,中了進士的人也可以再次參加,比如吳育和張方平就是。現在的夏竦、富弼、吳育和張方平等人,都是制科進士出身。這一條路,就是錢明逸瞄準了的。

要想強行通過制科考試,不但要有宰執支持,還得有學士院的翰林學士做內應,而且要朝中的大臣最少不強烈反對,缺一不可。有這個能量的,現在只有呂夷簡。現在呂夷簡有些靠不住,錢明逸便就想方設法託其他人的關係。

趙安仁家洛陽,是天禧年間的御史中丞,已經去世。他的妻子是呂蒙正的次女,呂夷簡的堂妹,錢明逸正是借這個關係,搭上呂夷簡的線。

徐平心裡記下,日後留意就是,倒不用特別上心。如果這種層次的官員與自己作對也大驚小怪,官也就不用做了。

王堯臣招呼了衆人,也坐了過來。因爲李若谷不在,分司官員中的元老重臣也沒有人來,連同王拱辰和趙諴,他們幾個人坐了上席。

聊了幾句梅花詩詞,上了酒來,王拱辰勸了幾巡酒,衆人便就四散賞花。

徐平對王堯臣和王拱辰兩人道:“看看年底,咱們之間的賬不能不結,不然來年可就不好安排了。我跟三司商量妥當,先以河南府的飛票做本,印了票據衝賬,好壞把這一難關渡過去再說。我帶了印的樣票來,你們看一看合不合意。”

說完,從袖子裡取了幾長紙票出來,交給在座的幾人,讓他們提意見。

這是用彩棉製作的紙漿,一層一層壓制而成,裡面還混了無色的麻纖維,具體的配方只有徐平和製作紙張的工匠知道,極爲機密。跟交子不同,這些票據印刷是用的油墨,色彩豔麗,而且不同於西川交子的紅黑兩色,這些票據都是多色套印。

衆人傳遍,王堯臣道:“其他都好,只是顏色是不是過於豔麗了些?官方印製出來的票據,還是古樸拙重些好。”

徐平搖了搖頭:“來不及了,這是急就章。印票據的那裡只有這麼一個畫工,他的畫就是這種風格。如果外面找人去畫,要怕泄了機關,被民間不法之徒盜印。”

王拱辰把手裡的票據甩了甩,咔咔作響,口中道:“這種紙,世間哪裡還能製得出來?”

徐平道:“話不是這麼說,就是民間盜印的用不了,總是壞了票據的名聲。且先將定用一年,圖案先不管,易於辨識就好。反正這票據只是在各衙門應用,等到三司能夠兌現飛票了之後,廢掉就是。以後再用,別找高手重畫。”

晏殊道:“這種畫,還是燕待制最拿手,以後可以找他。”

“我也是這樣想,只是燕待制在京城,今年來不及了。”徐平點頭同意,把手裡的票據搖了搖,“畫就先如此,其他的地方有沒有不合適的?”

趙諴把拿着的票據左看右看,小聲說道:“其他都好,就是這圖案文字都是橫寫,是不是不妥當?又不是匾額,會不會讓用的人誤會?”

不管是交子還是關引,基本都是豎排的,徐平是因爲怎麼都看不慣,按照前世的習慣改成了橫版。反正這些都是他來定的,也沒有一定之規,習慣了就好了。

王拱辰就覺得橫版順眼:“這是當錢來用的,按三司慣,都用這數碼來代替文字。你們且看,這壹後面跟着三個零,就是一千文,一貫足。若是堅版,反而不便了。”

徐平在三司曾經推廣過前世的阿拉伯數字,不過各地還沒有完全改過來,只有王拱辰習慣使用,其他人還只是聽說,一提才能夠想起來。

聽了王拱辰的話,幾個人再三看了一遍,果然還是橫版合適一些。

最後晏殊問道:“這票據若只是在衙門裡用,爲什麼不直接銷賬?何必一定要這些呢?”

王拱辰笑道:“學士此問,我來回答。比如我營田務,拿了這些票據回去,可能就會向三司鋪子買農具,向各地衙門買牛買馬。反過來,他們也可能買我這裡的糧食棉油。這種交易日日都有,而且還可能我向鄧州買了牛,又向河南府賣了糧食,向外運貨跟民間一樣要交過稅。要是勾賬,這賬可勾不過來。”

見晏殊還是有些理解,徐平道:“學士,其實這就跟民間交易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道理。如果不是當時錢貨兩清,而是五馬換六羊,一筆交易就不知道要多少時日。如果讓衙門之間勾賬,還以營田務說,如果唐州營田務一時要想買幾頭耕牛,而本地並沒有貨物要發賣,蔡州的營田務要賣棉油,這來回勾賬的時間就把時機耽誤過去了。不僅如此,多個衙門之間勾賬,到了清賬的時候,必然是一團亂麻,理也理不清楚。”

晏殊仔細地想一想,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要是各衙門間沒有這種支付手段,交易的時效性就得不到保證,而且攢下來的賬籍,最後就誰也理不清楚了。自從出仕,晏殊出任的多是地方官和詞臣,就是在三司任職,也是兩手一甩,全靠着手下官吏做事。這些具體的施政行爲,他沒有別人的感觸那麼深。

這些票據其實跟平常使用的貨幣是同樣的作用,不過限制了使用範圍而已。要是真正說起來,天下的貿易也大致是平衡的,有買總有賣,爲什麼不能以物易物?商業規模大了必然要貨幣,不然交易的效率就讓人無法接受了。

不過晏殊還是有一點想不明白,問徐平:“要是這些票據能夠使用,在京西路的各衙門間通行無礙,其實河南府手裡的飛票並不是非兌不可,是也不是?”

“學士,話可不能這麼講。”這一點徐平不敢有絲毫馬虎,必須要跟晏殊說清楚。“這些票據是用於京西路各衙門間交易使用的,不能用於民間,哪怕是三司鋪子,收了之後也要跟飛票衝抵,這還要他們手裡有足夠的貨物才行。票據不能行於民間,對各州縣,特別是對營田務非常不利。本來他們今年賺出了這麼多錢財,可以僱更多的人手,可以指射更多的荒地,可以開更多的溝渠,可以修更多的道路,可以建更多的房子,但票據不能用於民間,就只好停下來。票據應急,但荒廢了營田務一年的發展。”

這種內部使用的票據,僅能用於京西路官方的內部經濟體系,維持正常運轉,但擴大再生產便就受到了限制。這一點纔是最要命的,商品經濟不能擴大再生產,整個經濟鏈條就生鏽了,短時間還可以,時間一長就要出大問題。

第123章 出書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60章 釜底抽薪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1章 德政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9章 理通事順第148章 軟着陸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章 秀秀(上)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236章 堵截第37章 夜對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99章 傳承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40章 炸山第52章 酒鬼亭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0章 野味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2章 父老第27章 牧草換豆第34章 都不可行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3章 屬下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1章 治術(二)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35章 **未遂第158章 桃花運第195章 反攻第151章 新市場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93章 新格局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6章 前奏第7章 第一權臣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22章 清路第10章 治術(一)第35章 衆說紛紜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51章 春狩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28章 意外之喜第40章 誰承其後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49章 舊部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68章 別跟着我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10章 小大人第180章 投名狀第183章 擒獲第138章 憤怒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308章 怪物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250章 修兵書第135章 **未遂第104章 多賣酒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7章 我做好人第167章 獵犬第60章 騷亂第115章 奇觀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6章 召對
第123章 出書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60章 釜底抽薪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1章 德政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19章 理通事順第148章 軟着陸第16章 越次入對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2章 秀秀(上)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236章 堵截第37章 夜對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58章 升任副使第199章 傳承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40章 炸山第52章 酒鬼亭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0章 野味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2章 父老第27章 牧草換豆第34章 都不可行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3章 屬下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1章 治術(二)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35章 **未遂第158章 桃花運第195章 反攻第151章 新市場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93章 新格局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6章 前奏第7章 第一權臣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22章 清路第10章 治術(一)第35章 衆說紛紜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51章 春狩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204章 一日破五寨第28章 意外之喜第40章 誰承其後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49章 舊部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68章 別跟着我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10章 小大人第180章 投名狀第183章 擒獲第138章 憤怒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55章 官衙送別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308章 怪物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250章 修兵書第135章 **未遂第104章 多賣酒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7章 我做好人第167章 獵犬第60章 騷亂第115章 奇觀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6章 召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