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逼迫

三皇廟的後院裡,熊熊的烈火炙烤着架子上的鴨子,不時有鴨油烤出來,滴到下面的柴火裡,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旁邊劉小乙和魯芳帶着兩個兵士削了幾根長長的竹枝,串上洗淨切好的獐子肉,伸到火上去烤。

在不遠處,架着一口大鍋,在裡面煮了剩下的獐肉和骨頭,水已經燒開,發出“咕咕”的聲響,香氣慢慢從鍋裡飄蕩開來。

徐平一向秉承自己有肉吃,則就讓屬下有湯喝的原則,自己吃肉的時候,必定會煮一大鍋肉湯,讓大家最少有那味道到嘴裡。而且肉湯煮得久,味道便足,而且裡面的營養也不缺,不至於讓屬下虧欠了身子。

大銀杏樹下,徐平和李參相對而坐,一邊品着茶,一邊閒談。

把手裡的茶杯放下,李參笑道:“待制在三皇廟裡燒肉飲酒,這廟裡主持的道人不知道心裡怎麼想,就不怕神靈沾了葷腥?”

“他們不應該怕!但凡祭神,怎麼也得備個三牲,可見神靈是不忌葷食的。這些守廟的這也忌那也忌,是被胡人傳來的習俗蠱惑,我們漢人哪裡來的這習俗。他們若是覺得我在這裡烤肉飲酒犯了忌諱,得先想想自己對不對得起祖宗,再想神明的事。”

李參聽了哈哈大笑:“待制說得好直白!”

徐平道:“本來就是。平常百姓三餐不繼,哪裡還想着忌諱葷食,都是這些飽食終日的纔有那心思。覺得吃不下去,老實餓幾頓就好了!”

嘆了口氣,李參看着徐平,臉色嚴肅起來:“待制這話意有所指啊——”

“李通判這麼說,我也不好否認。河陰雖然不是大縣,但滿縣只有一家上戶,這事情你以前知道不知道?莫說地方貧瘠這種託詞,五等戶的分等,本來各地就標準不一,總不能河陰比孟州其他縣差這麼多!”

李參緩緩地道:“我作爲一州通判,管着一州民事,若說是不知道就矯情了。這河陰縣實在是與他處不同,不管按什麼標準來,都是隻有一家上戶。”

“鄉村民戶分五等,自然是有分五等的道理。如果連五等都分不出來,那就說明這個地方有問題,李通判明的不明白這個道理?”

聽了這話李參就笑了起來:“徐待制,天下之大,各種奇異的事情應有盡有!怎麼就不能有個縣民戶分不出五等來?蔣大有一家,我再三關照過,河陰縣這裡一直報上都沒有作奸犯科的事情,難道我還能把他家裡抄了?”

徐平冷笑一聲:“全縣只有一家上戶,你說這家是守法良民,這話你自己信不信?”

“我如何不信!縣令姚澤廣雖然入仕前只是張太尉家裡的幹人,但爲人精明,到河陰縣任職之後也是兢兢業業,他的話總不是憑空白說!”

“姚澤廣,兢兢業業?——是,沒錯,前天他審的一樁案子,一家的孩子跑到舅舅家玩了,婦人以爲自己的孩子丟了,來縣裡遞了狀子。姚縣令把所有的差役全都派出去,自己親自帶隊,幾乎把整個縣都翻過來。昨天又有一件案子,一家的雞被隔壁的狗吃了,來報案說是村裡有偷雞賊,姚縣令又忙了一天——”

李參微笑:“小小地方,本來就都是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姚澤廣事事親爲,雖然難免有小題大做之嫌,終究是一片勤政愛民之心。”

“李通判,你當我傻的嗎?!”聽見這話,徐平猛地一拍面前的石桌。“我自從進士中第,也是在州縣做了六七年的人,如何不知道這種把戲!地方豪強,爲了不讓官方找自己的麻煩,專一捏着地方親民官的脈門做事。來個貪財的,便就有大把銀錢孝敬你,來個不貪財要做事的,便就天天有這種小案子讓你不得閒。不管是姚澤廣,還是你李參,都是在地方多年爲官,辦事得力,政績突顯,不知道些?”

李參見徐平變了臉色,知道再說一些虛言沒用,沉聲道:“徐待制到底要如何?”

“我剛纔已經說了,最遲秋後便要開渠,河陰縣裡要出人力物力!”

李參緩緩地道:“就是現在,下官也敢作保,縣裡一定不會誤了工期!”

“然後呢?一條水渠修成,我徐平被這一縣裡的人罵上千百年?我做的是對朝廷有益的事,對地方有好處的事,這好處要讓地方百姓感受得到,不是來找罵的!”

李參沉默了好一會,才沉聲道:“待制還是把話說清楚,到底要我如何?不管那蔣大有還是童七郎,都與我非親非故,要殺要剮,只要待制的一句話!”

徐平冷笑一聲:“我說的不清楚嗎?全縣只有一家上戶,那就絕不可能從來不做作奸犯科的事!你去把這背後的事情查清楚,按律治罪,該殺就殺,該發配充軍就發配充軍!不是我要對他要殺要剮,而是查清楚他是該殺還是該剮!”

“如果,我是說如果,那蔣大有和童七郎兩人都確實是守法良民,該如何處置?”

“如果你查出這種結果來,我便就移文京西路轉運使司和提刑司,讓他們派人來查。我還是那句話,只有你用不用心去查,絕對沒有他們是守法良民的事!到了那個時候,李通判也明白會發生什麼,我們三家聯名參你,欺上瞞下,魚肉地方!”

到河陰縣這些日子,徐平自然已經知道了這縣裡情形的大概,說到底這縣裡的人口也只不過相當於他前世的一個大村子。雖然不知道各種細節,但蔣家和童家兩戶大戶人家聚斂了縣裡的絕大部分財富,遵紀守法做到這一點就是侮辱人的智商了。只有犯的事情是大是小的問題,而沒有犯不犯事情的問題。

正是篤定這一點,徐平纔對李參的態度非常惱火。依李參的資歷,不可能看不出這一點,卻一個勁地推託,仗着知州李迪給自己難看嗎?真是這樣,自己也大可以繞過李迪去,京西路轉運使楊告是三司條例司裡出來的老人,有的是辦法收拾李參。

作爲判孟州的李迪,說穿了不過是掛名而已,公事完全可以不經過他,直接向李參下刀。這種州府,無論是功勞還是過錯,從來都是直接算在通判頭上的。

李參坐在那裡,一直沉默,過了好一會才道:“徐待制,容我三思!”

徐平看着對面的李參,見他表情沉穩,沒有絲毫慌亂,顯然心裡是有章程的,淡淡地道:“無妨,我在河陰縣還要待上些日子,你可以仔細考慮清楚,也把這縣裡的情形查探清楚。三皇廟的房間多得很,便住在這裡吧。”

李參又道:“待制不是說在路上抓了三個追捕逃亡的公人,縣裡又不認他們,還有一戶逃亡的人家。不知道方便不方便,讓我明天審問一番。”

“這有什麼不方便的,本就是你治下的人口。不過人是我帶過來的,事關我的清眷,審問的時候要我的人在一邊陪伴。”

“下官明白,自然該是如此。”

見兩人都沉默,好像沒有什麼話好說了,劉小乙過來道:“郡侯,肉都已經烤熟了,不如就此開飯如何?”

徐平點頭:“好,跑了一天,肚子也着實是餓了。——對了,難得李通判來,把家裡帶過來的烈酒拿兩瓶出來,今夜放開心懷暢飲一番!”

劉小乙應諾,一路跑着回自己的房間裡去。

兵士取了幾把交椅出來,放在火堆前,請徐平和李參過去坐。

到火堆前面坐下,徐平看着火堆上架着的鴨子道:“你們都說是肥鴨,這鴨子哪裡肥了?全身看起來沒有二兩肉,也只能夠啃骨頭!”

劉小乙正好拿了酒出來,聽了笑道:“郡侯說得是,不過野生的鴨子,長成這樣已經是難得,勉強下口吧。哪裡像我們莊上養的,吃之前填喂,那纔是肥。”

徐平連連搖頭:“罷了,你們把鴨子取下來,大塊的肉連皮撕好,放在盤子裡下酒。剩下的骨架拿去燒個湯,給外面的兵士下酒。”

劉小乙應了,把烤着的兩隻野鴨取了下來,撕了肉皮放在個盤子裡。

徐平對依然坐在樹下石桌旁的李參道:“李通判,過來吃肉飲酒!”

李參起身,勉強對徐平笑笑道謝,走到火邊前在交椅上坐了。

劉小乙打開酒瓶倒上了酒,徐平舉杯道:“這是我家裡釀的好酒,現在京城裡賣的價錢可是不便宜呢!李通判,來,滿飲此杯!”

說完,把杯裡的酒一飲而盡。

李參陪着喝了,放下杯子道:“徐待制家裡的酒,不但是在京城裡面有名氣,在京西路也是名酒,多有大的酒樓和豪門富戶飲用這酒。”

徐平吃了一驚:“怎麼,京西路的州縣還允許開封府的酒賣到這裡來?”

“世間的事,總有例外。酒雖然禁榷,但總有一些不禁的渠道,便就有人運過來喝。只要是朋友相贈,不對外發賣,也不算是犯了法例。”

徐平笑着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以宮裡的名義,或者假託詔旨,連西北青唐一帶的大樹竹木都有人私運,幾壇酒算得了什麼,絕對禁絕是不可能的。

到了火堆前,徐平和李參只是喝酒吃肉,都絕口不再提剛纔談的公事。

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272章 換將第70章 兩個榜樣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204章 換相(下)第51章 菩薩轉世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91章 災年第24章 煩心事第22章 新米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48章 軟着陸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53章 一條出路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62章 政壇動盪第93章 新格局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32章 位極人臣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92章 鑿齒蠻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5章 公路第186章 有錢人第4章 許願第54章 將要離去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7章 夜宴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31章 購物券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72章 夜戰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113章 教閱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69章 國子監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206章 望遠鏡第187章 包拯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32章 東華門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265章 瀚海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66章 同年知縣第54章 買馬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21章 煙花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35章 活字第22章 忠州來人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7章 回聲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66章 初戰第61章 意外第227章 拼桌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17章 僵持第36章 組織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55章 利用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4章 規劃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
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272章 換將第70章 兩個榜樣第59章 洞若觀火第103章 衆人登門第204章 換相(下)第51章 菩薩轉世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91章 災年第24章 煩心事第22章 新米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48章 軟着陸第81章 準備迎駕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53章 一條出路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62章 政壇動盪第93章 新格局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32章 位極人臣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92章 鑿齒蠻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5章 公路第186章 有錢人第4章 許願第54章 將要離去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7章 夜宴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31章 購物券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43章 熊二焦五第172章 夜戰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113章 教閱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69章 國子監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206章 望遠鏡第187章 包拯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53章 萬民雲集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32章 東華門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265章 瀚海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66章 同年知縣第54章 買馬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121章 煙花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35章 活字第22章 忠州來人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7章 回聲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224章 安守本分第166章 初戰第61章 意外第227章 拼桌第25章 你們不懂第117章 僵持第36章 組織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55章 利用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49章 天津曉月第14章 規劃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122章左弼右輔鎮南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