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壞事總容易

在黃河九渡匯入葫蘆川后,黃河出峽口,河面變得寬闊,水流平緩,爲這一地區帶來了豐沛的水源和肥厚的土壤。北面高大的賀蘭山擋住了寒風,山下的這一片水土豐美的平原,是塞外荒漠中難得一見的適合農耕之地。“黃河百害,惟富一套”,興慶府所在,正是後世被稱爲“塞上江南”的河套平原。

正是有了這一片灌溉平原作爲根本,党項纔有了自立的本錢。

不過此時的興慶府,還沒有後世稻桑遍地的景象,唐朝對此地的開墾,在五代亂世中大多已經荒廢,此時不過剛剛恢復而已。自橫山、翰海以北的党項地區,中原王朝之所以屢佔屢棄,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沒有穩固的農業基地,中原政權很難在遊牧地區生根發芽。

從涇原路和秦鳳路出發,越過馬銜山和天都山進攻党項的戰略優勢,便就是這條路線上有一系列的農業盆地,一直到党項腹心的興、夏兩州平原。

興慶城外的唐來渠邊,一處寧靜地漢地風格的小院,童大郎和病尉遲兩據着一張小桌相對而座。旁邊一個小爐,煮了一鍋羊肉,咕嘟咕嘟地冒着熱氣。

飲一杯酒,病尉遲放下手中的杯子,咂了咂嘴,道:“還是我們大宋的酒好喝,党項這裡的烈酒,只是衝頭,沒有半點滋味!”

童大郎看着手裡端着的酒杯,一動不動。病尉遲再去倒酒,童大郎把杯裡的酒一口喝乾,杯子按在桌子上,沉聲道:“兄弟,你覺得今天張元那廝說的事如何?”

病尉遲道:“諸般都好,只是爲番人做事,辱沒了祖宗。”

童大郎重重點了點頭:“我也是如此想!但張元在党項攀上了權貴,若是不從他,只怕會來加害我們。好漢不吃眼前虧,我們的腦袋長着不易,也要愛惜。”

“哥哥莫不是真要幫着張元那廝搞什麼公司?莫要說党項這裡無工無商,根本就搞不成,就是搞得成,我們幫着番人做了事,難道一輩子就不再回家鄉去?”病尉遲端酒的手停在半空,不解地看着童大郎。

童大郎嘆了口氣,道:“不回家鄉又如何?兄弟,不回家鄉也能幫着番人做事啊!我們到党項這裡只是躲禍而已,難道還要真地變成番人!”

見病尉遲滿臉疑惑,不解地看着自己,童大郎又道:“現在党項蕃酋都隨着首領到邊地去了,張元那廝權勢大得很,要想活命,就不得不與他虛與委蛇。我的意思,我在這裡跟他們搞公司,反正也做不起來,敷衍一下罷了。你帶着金銀,到宋地去,找邊地有權的官人通融通融看一看,若是我們把錢獻上去,能不能免了死罪。”

說完,童大郎把一包金銀放到桌上:“這是我們從宋境帶出來的,除了這些時間的花銷之外,都在這裡了。兩國開戰,我們當年的罪也未必非死不可。”

病尉遲看着金銀,略一思索,小心地看了看四周,湊上前小聲道:“哥哥,你若是真有這個心,未必就要把錢獻出去。我聽從宋境販東西的人說,現在延州那裡,大宋開出了賞格,正招攬張元這廝呢。不如我們把他拿了,解到宋境,不是一了百了?”

童大郎聽了,笑着搖了搖頭:“兄弟,哪裡那麼容易。張元在邊地遊蕩數年,哪裡是那麼容易就能拿住的。自去年不就是有人要招攬他,結果卻是他家裡的人被解往內地,換成懸賞他的人頭。現在招攬,也不過是鄜延跟那裡自作主張罷了。”

這事情說起來病尉遲就有些不痛快,張元、吳昊這兩個忠心爲党項做事的,在大宋反而被高看一頭,答允他們一旦回到大宋,給官給錢。而自己這些堅決不跟番人合作的,卻無人問津,也不知道做這決定的邊帥是怎麼想的。

愣了一會,病尉遲道:“若是如此說,我們就不能往延州去了。到了那裡一問,我們跟張元那廝一向熟識,一定不信我們,一個不好還拿我們的人頭——”

“不錯,不要去延州,到秦州去。我們當年在洛陽,就是徐經略主事,方方面面看起來他做事靠得住。而且公司、銀行這些,本來就是徐經略在大宋搞起來的,跟他說纔有用處。你只要在那裡討到口信,我們回到宋境不問前罪,年後我也到那裡去就是。”

病尉遲想了好一會,才道:“這位經略我們是打過交道的,多少知道一點。哥哥,不是我說,拿着金銀到他那裡只怕用處不大。要讓他免了前罪,只怕要有其他好處才行。”

童大郎擡起頭,看着冬日裡無垠的夜空,天上佈滿繁星,如同鑲滿寶石一般。冷風從黑夜裡竄出來,撲在臉上,一片冰涼。

沉默許久,童大郎才嘆了口氣:“其他好處?若真是如此,無非是我跟張元一起搞什麼銀行、公司,給他搞垮了就是。打仗沒錢,党項能支撐多久?這好處夠不夠?”

自元昊繼位,連年對外征戰,國力消耗巨大。現在跟大宋戰事起來,花錢便就如流水一般,支撐起來分外艱難。本來靠着青白鹽,走私到宋境能換不少錢回來,現在大宋在陝西路低價賣細白鹽,絕了這條財路。不但是絕了党項走私的財路,現在還反過來,党項的沿邊地區很多都開始使用走私來的大宋細鹽,就連興慶府裡好的酒樓都用大宋細鹽,對党項的財政更是雪上加霜。番人在財政上不精細,元昊等首領對這些事不放在心上,非到舉國皆反,他是不會承認戰爭讓國內民不聊生的。但童大郎這些人總是接觸過經濟,卻看得出來,這樣下去,只要兩三年間党項連出徵的軍糧都湊不齊。

如果,斷了党項想靠紙幣攬財的路子,他們還靠什麼支撐戰事?別的邊帥說不好,在秦州的徐平是一定能看出這一點的。童大郎本來在黃河邊燒窖,過得開心快活,莫名其妙捲進賭案裡,發配充軍,從此人生走上了另一條路。當年處置他的,就是徐平,而到洛陽犯下大案,京西路的都轉運使還是徐平。兩人身份懸殊,沒有接觸的機會,但童大郎感覺得出來,這樣的機會送到徐平面前,他一定會抓住的。

想做成一件事難,但想搞垮一件事就容易多了。現在張羅着銀行、公司的張元,實際上沒有接觸過這些,大宋開始這些改革的時候,他正在陝西路沿邊裝神弄鬼呢。厲中壇只想賺錢,金山銀山擺在面前,他連親爹都能賣,更何況張元、吳昊。

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00章 鑄錢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8章 春忙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66章 金光洞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88章 改制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252章 驚夢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42章 配合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90章 發酒發肉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51章 大案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81章 試探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36章 組織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67章 獵犬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77章 交涉第132章 柳八娘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89章 定論第240章 道理第46章 意料之外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89章 定論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78章 提攜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104章 學生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69章 對峙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96章 貴客盈門第6章 書生張載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29章 圍寨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32章 春暖花開第44章 增兵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章 再臨鄭州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75章 僵局第43章 重逢第154章 攻城(中)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1章 治術(二)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75章 世道變了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252章 驚夢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60章 呂公綽第65章 名將第40章 從前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68章 交易第49章 應有權變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94章 去往何處?
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100章 鑄錢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8章 春忙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66章 金光洞第143章 幕後主使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88章 改制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252章 驚夢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42章 配合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90章 發酒發肉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51章 大案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81章 試探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36章 組織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67章 獵犬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77章 交涉第132章 柳八娘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89章 定論第240章 道理第46章 意料之外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89章 定論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78章 提攜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104章 學生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69章 對峙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96章 貴客盈門第6章 書生張載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29章 圍寨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197章 遣散出宮第32章 春暖花開第44章 增兵第16章 仁義者何?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章 再臨鄭州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75章 僵局第43章 重逢第154章 攻城(中)第28章 意外之喜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1章 治術(二)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75章 世道變了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252章 驚夢第304章 那便來戰!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60章 呂公綽第65章 名將第40章 從前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68章 交易第49章 應有權變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94章 去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