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初稿已成

轉運使司衙門裡,王堯臣對徐平小聲道:“雲行,自從朝裡的御史中丞換人,晏學士明顯來得少了,而且就是到了這裡,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有興致問我們的事。”

徐平道:“人之常情,呂相公可不是什麼心胸豁達的人,讓他知道了晏學士天天混在一起,學士回朝之後日子不好過。”

王堯臣搖了搖頭:“晏學士爲人太過謹慎了些,豈不知越是怕什麼越來什麼。”

能不謹慎嗎?朝廷裡的位子除了宰相和樞密使,晏殊大多都能幹,但也同樣沒有哪個位子非他不可。晏殊文采斐然,爲此時的時文大家,但這個年代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文章寫得好的。而真論治績,晏殊沒有拿得出手的,他的功勞,大多都是在興辦教育,發現培養人才上面。這就很尷尬了,晏殊發現培養的人才現在還都是中下層官員,最多如范仲淹等人做到中高層,缺少堅定的政治力量支持他。

再過一二十年,朝廷裡的骨幹力量有一大半受過晏殊的恩惠,那個時候他的好日子就來了。至於現在,他還是不得不忍耐,而偏偏他又是個忍受不了清苦寂寞的人。

人各有志,徐平理解晏殊,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不能強求別人做什麼。面對呂夷簡的壓力,最根本的還是要靠自己。《富國安民策》只要編好了,結合京西路的治績,呂夷簡強壓是壓不住的。徐平的政策是有經濟基礎的,是有政績擺在那裡的,是真正給了百姓好處得到百姓擁護的。改革要想成功靠什麼?羣衆運動和上層政治鬥爭結合起來,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因爲現在朝裡的情況比較複雜,徐平還沒有鋪下身子到京西路的民間去,這次呂夷簡真要是強壓,不做任何妥協,徐平也不介意深耕羣衆基礎,幾年之後把呂夷簡拉下臺來。不過是新舊衝突太過激烈,對社會的衝擊太大,徐平不想站到風口浪尖上去。

趙禎對官員結黨非常敏感,他對大臣尊敬,對大臣放權,是有不結黨這個前提的。歷史上呂夷簡一直到死,也沒有人抓住他結黨的把柄,這是趙禎信任他的基礎。而反對呂夷簡的,幾乎都在他強大得讓人失望的勢力前,選擇結黨,當然不被趙禎信任。

這一點徐平同樣瞭解,所以他從來不立山頭,有志同道合者,但沒有小團伙。徐平心裡明白,只要自己要搞黨爭的苗頭一出來,從此就會失去趙禎的信任。

改革是爲了成功,爲了這個目標,徐平不介意做一些妥協。

把手裡的書冊翻過整理好,王堯臣對徐平道:“西京也有刻書的地方,現在活字甚是方便,爲何不讓人把這些冊子印出來,還要費這麼多人力抄寫呢?”

“書一付印,流到什麼人的手裡我們就難控制了。現在還不到時候,不好讓這冊子流到民間去,先抄寫一些,給該看的人看吧。伯庸,最近朝堂裡雲譎波詭,很多事情看不清楚,我們應當謹慎一些,不要露出把柄給人抓住。依我看,最好是把心力放到這《富國安民策》上,朝堂裡的事情一概不問。我們做的是於國於民都有好處的事情,任誰都說不出什麼來。等到有了機會,上給朝廷就是大功一件。”

“坐山觀成敗,唉,惟今之計也只好如此了。”王堯臣嘆了口氣,繼續翻着桌子上的冊子。他是個淳厚君子,對政爭既無心也沒有興趣。

不過徐平並不是坐山觀成敗,不參與朝廷爭鬥是他理性的選擇。靠攏呂夷簡,就得罪了現在反呂的人,而這些人的能量在十幾年後會大得超乎想象,無論朝裡朝外,他們都佔據了主流。這是他從前世記憶裡得到的結論,現在的反呂主力在歷史上的地位太重了。而參與倒呂,就不可避免地沾上君子黨的標籤,這是趙禎最忌諱的,對自己有害無益。這個時候團結在一起反對呂夷簡的人,歷史上基本都是在趙禎晚年纔得到重用,徐平心裡清楚。

所以最明智的,徐平就是安心編自己的《治國安民策》,當朝堂的政爭明朗,才決定自己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讓新政推行下去。

李參過來,對徐平道:“都漕,看看就到年底,這些日子我要回到孟州去,年底的雜事不好放手不管。還有來看孟州行新政,我要回去安排。”

“好,反正現在有了初稿,大家都仔細地看一看,看有什麼我們沒想到甚至謬誤的地方,好及時修改。年歲不饒人,李相公年紀大了,精力不比從前,孟州的事情還是要靠你。”

李參道:“都漕安心,我一定把孟州的事情辦好,不出亂子。還有,李相公以前曾經提起,等我們編的書有了初稿,帶一冊給他,看一看對新政也瞭解一些。”

徐平笑道:“這是應該,不過現在抄出來的書都是楊副使在管,不管是誰拿走,都要在他那裡記下名字,連我也不例外。你去尋楊副使,讓他寫個字據來,便就可以拿走一冊。”

“下官明白了,這便就去找楊副使。”

事情要由專人負責,這是徐平的習慣,李參已經適應了。書還沒有定稿,傳出去之後不知道會引起什麼樣的議論,影響編書的進程,所以徐平嚴禁外流。就是各州縣的主官觀看,也是由種世衡帶着書到各地走一趟,順便把各地的意見帶回來。李迪身份特殊,當然可以例外,他願意看這本書,本就是對徐平的善意。

看着李參離去,徐平對王堯臣道:“年底了,朝廷應該平靜一陣子,我們也可以放心安排來年的事。河南府去年春夏大旱,秋天又澇,今年農事要提早安排。”

王堯臣道:“我已經吩咐人去做了,只是現在新開的漕渠已經行船,春天缺水,到時引水灌溉難免影響運河水量。此事兩難,我一直要問你該如何處置呢。”

“運河一開,就絕不能夠斷航,不然影響太壞。引水無非是引洛河裡的水,主要是壽安、偃師與河南、洛陽四縣。你派人下去,讓這幾個地方不要多開水田,哪怕官府補貼些錢糧也是可以的。只要不開水田,影響便就不大,鞏縣和氾水那裡的新築的大壩,去年秋季攔蓄了不少洪水,足以供給沙口以下漕河所用,並不需要洛河的水。”

經濟中心特別是現在的洛陽這種工商業中心交通是命根子,而水運是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引洛入汴的水渠是無論如何不能斷航的。不能因爲沙口築壩之後蓄起水來,上游便就拼命開田種稻。特別是偃師和河南兩縣,水田必須要控制。

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84章 蓄勢待發第42章 強買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22章 忠州來人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37章 閒散日子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53章 攻城(上)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95章 大變第65章 離開河陰第30章 攻略(二)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25章 你們不懂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88章 改制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6章 越次入對第250章 修兵書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67章 獵犬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6章 餘波第11章 人選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9章 變夷爲夏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91章 軒然大波第69章 失意者第128章 優遷第44章 細鹽第53章 秦二第3章 洞房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32章 長命縷第41章 意外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7章 衝突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229章 圍寨第31章 能否鑄錢?第77章 交涉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05章 先生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章 錢能通神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47章 應對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6章 往事如煙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60章 新的門路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78章 提攜第3章 護衛鐵騎第3章 護衛鐵騎第49章 戰後忠州第33章 家信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88章 棄杖不殺第99章 搞事情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46章 忠州事發第6章 手段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30章 審計司第16章 越次入對
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84章 蓄勢待發第42章 強買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22章 忠州來人第44章 往事難回首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37章 閒散日子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53章 攻城(上)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95章 大變第65章 離開河陰第30章 攻略(二)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25章 你們不懂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27章 西南邊事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88章 改制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16章 越次入對第250章 修兵書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67章 獵犬第50章 京城故人第26章 餘波第11章 人選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9章 變夷爲夏第86章 考慮問題的角度第91章 軒然大波第69章 失意者第128章 優遷第44章 細鹽第53章 秦二第3章 洞房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32章 長命縷第41章 意外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7章 衝突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229章 圍寨第31章 能否鑄錢?第77章 交涉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05章 先生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1章 錢能通神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47章 應對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36章 往事如煙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60章 新的門路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78章 提攜第3章 護衛鐵騎第3章 護衛鐵騎第49章 戰後忠州第33章 家信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88章 棄杖不殺第99章 搞事情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30章 分道揚鑣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46章 忠州事發第6章 手段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30章 審計司第16章 越次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