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變

天剛矇矇亮,徐平起身出了房門,在院子裡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活動一下筋骨。

以前天天上朝養成了習慣,想睡懶覺也睡不着。在這個世界,徐平的生活習慣比上一世健康得多,早睡早起,飲食規律。

突然,外面傳來“噔噔噔”的跑步聲,徐平還沒反應過來,院門就被一下子推開。

劉小乙風一樣地捲到了徐平的面前,來不及行禮,高聲道:“郡侯,石閣長等在客廳裡,說是宮裡出了大事,要您馬上去!”

徐平吃了一驚,回京一年時間,還沒碰見石全彬找自己如此緊急。

急匆匆地回房拿了公服,一邊小步跑着一邊披在身上,與劉小乙一起到了客廳。

客廳裡,石全彬不住地踱來踱去,面色沉重。見到徐平進來,沒有任何寒喧,上前沉聲道:“龍體不預,待制以上大臣,立即入宮!”

聽了這話,徐平一下呆在那裡,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趙禎與自己同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會出什麼事情如此嚴重?早朝都不上了,直接讓待制以上的大臣到宮裡去,這是交待後事的節奏嗎?

如果不是前世的知識告訴自己趙禎這個歷史上的宋仁宗當朝很多年,而自己到現在也沒發現與歷史不相符的地方,徐平都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想。

石全彬根本不在意徐平的神情,只是再次沉聲說了一句:“立即入宮!”

徐平強行平靜下心神,一邊讓劉小乙備馬,一邊手忙腳亂地穿着公服。

翻身上馬,徐平便就讓劉小乙叫了兩個門房裡的下人隨着自己,與石全彬帶的人一起,跟在後面進城,到大內皇宮去。

已經到了八月,白天還不覺得,清晨的風裡卻已經明顯帶着了涼意,迎面撲在臉上,讓徐平一下子清醒起來。

進了新鄭門,速度稍微緩了一些,徐平與石全彬並排,小聲問他:“閣長,到底是怎麼回事?聖上怎麼突然間病了?很嚴重嗎?”

石全彬看了看身後,壓低聲音對徐平道:“今天官家收拾整備上早朝的時候,突然間暈了過去,到現在話也不能說。昨天還是好好的,沒有一點徵兆。現在宮裡已經亂成了一團,楊太后作主,吩咐宰執入宮見駕應對,其他在京的待制以上大臣都到宮裡去等候。不過依我所見,官家應該並未到……郡侯萬事小心就是!”

徐平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從太祖那時候起,歷任皇帝都是疾病纏身,這姓趙的一家就沒個身子好好的當皇帝的。燭影斧聲也罷,突發暴疾也罷,太祖去世的時候身子不好是肯定的。太宗則是北伐契丹中了箭傷,年年復發,折磨了他半輩子,他多疑猜忌的性子只怕也跟身上的傷有關。真宗晚年多次中風,其實說是晚年,他去世也不過五十五歲。現在,輪到趙禎了,這病來得比前幾任皇帝還要早。

涼風吹在臉上,徐平的腦子漸漸清醒起來,開始仔細分析。

趙禎這病,徐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們家族有高血壓、腦溢血、中風之類的遺傳病史,一不小心就會發病。大宋開國以來的四位皇帝,除了宋太宗由於常年疾病纏身稍微瘦一點,其他三人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胖到了癡肥的程度。就連宋太祖這位馬上皇帝,也一樣是以身軀肥胖著稱。

胖人最經常得的病是什麼?當然是高血壓了。可惜這個年代沒有這個意識,生活上也不注意,愈演愈烈。

趙家這幾位皇帝也很有意思,在政事上能夠控制自己,保持清醒的,往往在生活上不知道節制,容易放縱自己。而且因爲在政事上向朝臣讓步了,在私生活上就非常堅持,甚至到了任性的地步,私事羣臣怎麼勸諫那也是不聽的。相反在政事上面胡鬧亂搞的,又非常注重養生,往往能夠長壽。

趙禎依然遺傳了這個毛病,他很注意做皇帝的職業道德,政事上保持克制,尊重宰執爲首的羣臣的權利和地位。但在另一方面,私生活卻不管別人怎麼說,都是我行我素。羣臣勸諫他保重身體,他只當沒聽到,偶爾還會發點小脾氣。

以前有劉太后管着,劉太后去了之後楊太后的性子軟,從小溺愛他,現在也管不了了。趙禎貪口腹之慾,喜歡大魚大肉,還好酒,一點都不剋制。按照徐平前世的說法,他的飲食習慣就是高脂肪,高膽固醇,高嘌呤,身子又那麼胖,不出問題纔怪。

而且自從去年廢了郭皇后,皇宮裡再也沒人攔着趙禎了,他像是撒了歡的馬,在女色上也不知道節制。因爲寵愛尚美人和楊美人,天天膩在一起,已經被臺諫言官上章說了許多次,他根本就聽不進去,這次終於鬧出事來。

想到這裡,徐平心裡暗暗嘆了口氣,身子纔是本錢,虧待什麼也別虧待自己啊。

摸了摸自己腫得有點怪異的臉龐,徐平心道,看看我,爲了除那病根,多大的痛苦都捱了下來。趙禎一方面是見大臣冬天不生炭,夏天不打扇,宮裡晚上口渴了因爲心念身邊的人,怕他們受責怪,強忍着回去才喝水。另一方面,吃起來沒夠,喝起來就想醉,見了漂亮女人就想膩歪着。

矛盾嗎?其實不矛盾。正是因爲需要他剋制的時候他剋制了,能夠放縱的時候就特別放縱,而且自己認爲理所當然,誰說也不聽。

說我吃點好的浪費公帑?好,我吃羊肉,即使在開封城裡,羊肉也不過是與豬肉同價,大多數時候還沒有豬肉貴,除了不能吃的牛肉,這就是最便宜的肉了。趙禎最喜歡的一道菜就是把羊肉煮得稀爛,吃再多也吃不膩。同樣他也喜歡吃海鮮,聽說一隻蛤蜊要價數十千,就能夠強自忍住,實在忍不住了也就是躲着偷偷吃,不敢讓人看見。但誰敢不讓他吃羊肉,他就跟誰急,還讓不讓人吃東西了。

誰能拿他有辦法?惟一有辦法的楊太后又狠不下心,還常偷偷給他送好吃的呢。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扮演着許多角色,有的角色光彩奪目,有的只能讓人一聲嘆息。都是普通人,誰能夠挑選角色,並去演好每一個呢?

一到東華門,就明感覺到了緊張氣息。雖然並沒有增加侍衛,但站在那裡的每一個人都明顯神經緊張,平時並不太嚴的門禁也一下子嚴了起來。

辦過各種手續,徐平讓劉小乙帶着家人等在門外,自己與石全彬一起進了皇城。

垂拱殿外,罕見的兩位閤門使同時當值,李璋更是手按腰刀,帶人守在門前。

因爲有召見大臣的詔旨,免了平時的繁瑣手續,也並不需要再由政事堂回執,石全彬與徐平一起進了閤門,向大內深處行去。

經過李璋身邊,與他對視一眼,李璋輕輕向徐平點了點頭,以示事情並沒有到無法收拾的地步。趙禎這次就是病而已,雖然嚴重,但並不危及生命。

沿着遊廊繞過垂拱殿,便就到了趙禎正寢福寧殿。此時殿外已經站了不少住得近的待制以上大臣,徐平家在城外,是最晚來的幾人之一。

石全彬向徐平示意,自己到前面,去向正持各種事務的閻文應回報。

非常時期,在場所有的大臣都面容嚴肅,並沒有人交頭結耳。雖然見到了不少熟人,徐平也並沒有上前去打招呼,而是默默地選了個角落站在那裡。

這種場合,任何不必要的動作都會引起別人的聯想,最得當的做法,便就是默默等待。真正主持大事的自有宰執大臣,徐平這些人只是在這裡等候吩咐。

天邊露出了魚肚白,露水不知道從哪裡來,不知不覺間就沾溼了袍服。福寧殿前靜悄悄的,沒有任何聲音,整個世界都一片死寂。

徐平沒來由地想起了真宗駕崩,事後傳出來的種種故事。那一天,或許大臣們也像今天一樣,只能站在殿外,默默地等待消息,聽候宰執們的處置。

突然,不遠處傳來鐘響,使人一陣恍惚,不知是宣德門傳來的鐘聲,還是殿裡的什麼禮儀。在這裡站上半天,所有的人都有點麻木了。

過不多久,便有贊導的聲音傳來,徐平隱約聽見,是魏國大長公主到了。

這是除了八大王趙元儼外,趙禎父親輩裡剩下的另一人,地位不比尋常。附馬李遵勖出鎮許州,同時兼任京西路安撫使,大長公主並沒有隨着他去赴任。

大長公主儀仗到了殿前,羣臣問安,因爲沒有贊引,聲音參差不齊。

徐平也一樣跟着喊了一聲:“恭迎大主!”

卻沒有任何迴應,看着大長公主進了福寧殿。隱約間,聽到殿裡傳來呂夷簡的怒喝,此後便就消寂無聲。

徐平想象得到,必然是呂夷簡責問爲何大長公主冒然進殿。皇帝不能理政,此時是宰執作主,平日威風不可一勢的閻文應都戰戰兢兢,生怕被哪個宰執看不順眼。

當然,此時宮裡還有楊太后,依大長公主一向溫順的性情,沒有太后吩咐,她是不會自己拿主意進到皇帝寢殿裡去的。

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32章 長命縷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99章 外任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294章 養起來第201章 提舉官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251章 危機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13章 教閱第62章 新場務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49章 串連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79章 宣傳戰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46章 收割機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6章 難處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10章 除害第196章 三角城第289章 唐龍鎮第24章 大動作第19章 遊園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06章 望遠鏡第5章 報恩第59章 夜戰(下)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252章 驚夢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4章 談判第20章 匪訊(下)第57章 原則第39章 文理荒謬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03章 事發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64章 一拍兩散第36章 釀酒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5章 追捕逃亡第71章 意外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18章突然遭遇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4章 治術(五)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60章 騷亂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40章 冬雨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51章 綠影亭第81章 試探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207章 離別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80章 起風雷第154章 攻城(中)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57章 清場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
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32章 長命縷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99章 外任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294章 養起來第201章 提舉官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251章 危機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13章 教閱第62章 新場務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49章 串連第2章 這個技術不好細說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8章 徐昌定親第179章 宣傳戰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46章 收割機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9章 孫沔的麻煩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6章 難處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10章 除害第196章 三角城第289章 唐龍鎮第24章 大動作第19章 遊園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06章 望遠鏡第5章 報恩第59章 夜戰(下)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252章 驚夢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24章 談判第20章 匪訊(下)第57章 原則第39章 文理荒謬第70章 無所不包的三司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03章 事發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64章 一拍兩散第36章 釀酒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5章 追捕逃亡第71章 意外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18章突然遭遇第36章 折騰契丹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4章 治術(五)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60章 騷亂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33章 公事中沒有我覺得第40章 冬雨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51章 綠影亭第81章 試探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110章 廣發邀請帖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08章 另一個世界第207章 離別第98章 民思無邪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80章 起風雷第154章 攻城(中)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57章 清場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