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釜底抽薪

外面的雨一直不停,孫二郎與兩個伴當只好坐在那裡,喝着酒說些閒話。

王安石查賬,與店主議論價錢,孫二郎聽到,不由上前拱手道:“恕小民唐突。官人適才說這店要一百三十貫發賣,這價錢就甚是划算了。”

轉着看了孫二郎一眼,王安石道:“怎麼,這位客人有意要買?”

“回官人,小的委實是有意。只不知縣裡賣不賣?”

王安石看了看這幾個人的行禮,道:“看你們是行商的,不是本地人。”

“回官人,小的是孟州汜水縣人氏,家在孤柏嶺下住,姓孫,人喚我孫二郎。雖然不是本鄉人氏,離得確是不遠。這店鋪只是賣與人打理,不限本鄉人吧?”

王安石沉吟了一會,才道:“倒不限本鄉人,只是店鋪買了之後,免稅一年,以後是要納稅的。若要買店,當要保人,最好有家產在本縣。”

要保人,是擔心在本縣犯案,比如詐騙偷盜之類,犯了事有地方追查。有家產,是收稅不交的時候,有東西抵扣。這是這個年代的通例,一般都會如此要求。

孫二郎道:“小的最近與洛陽城裡製衣的唐大姐說定了,他那裡的碎布衣,大多都由我向外發賣。本縣是大縣,人戶衆多,生意比汜水縣那裡好做得多。小的本來有意要在本縣置辦一處產業,這處店鋪發賣卻是正好。正當路口,總有來往的客人照顧生意。又離着碼頭不遠,我進貨發貨甚是方便。若說保人,只管等到生意要做,找從我這裡進貨向四周發賣的人家就是。家產麼,我買了這處店,不就是在本縣的家產?”

王安石點頭:“如此說倒也要得。明日我便派人張榜,你揭了榜到縣衙去交訂金便是。”

孫二郎千恩萬謝,心中喜不自勝。他的生意做得大了,要在周圍幾個人戶衆多的縣裡開起分店來。鞏縣離着家又近,又是附近數得着的大縣,當然排在第一位。現在做生意都向城裡去,只是城裡的店面必然昂貴。孫二郎做的是鄉間生意,不如選在這裡。

說下了這件事,孫二郎跟伴當商量定了,讓他們兩人帶着貨物返鄉,自己在這裡多住上幾天。他身上帶的錢並不夠,只能先交訂金,讓家裡人儘快送錢來。一百三十貫,對於他們這個生意社來說,並不是多大的數字,拿出來並不困難。

看外面的雨依舊不停,孫二郎便也不走,對王安石道:“官人若是有暇,不知能不能幫我們的社起一個名字。小的們都沒有見識,當日幾戶立社,連名字都沒有。”

王安石想了想,對孫二郎道:“你們是買貨賣貨,做商人的,便叫匯通社如何?匯爲收,通爲散,一買一賣,匯通天下有無,可還滿意?”

孫二郎喜不自勝,口中連連念道:“匯通,匯通,真是極好的名了!謝過官人!”

一邊說着,一邊從懷中取了幾貫錢,雙手遞給王安石:“不成敬意,官人拿去飲酒。”

取名字收謝儀是常例,很多官員就是靠着這個和潤筆作爲外快。不過王安石卻不收孫二郎的錢,推還給他道:“錢你且拿回去。以後只要官心做生意,不要作奸犯科,儘夠了。”

孫二郎千恩萬謝。王安石好人做到底,讓店主取了紙筆,給孫二郎連社名都寫了。

看着孫二郎幾個人在那裡圍着社會觀看議論,王安石心中尋思。洛陽城裡等大地方對工商是按着公司管的,這些鄉下會社,卻並沒有一定之規。他們不向銀行存錢,也不從銀行貸錢,找不到立公司的因頭。財政不由朝廷掌握,就有偷稅漏稅的可能。現在是靠着路上設卡收商稅,對這些行商課稅,逃稅的多。以前靠着地方攔頭,遍佈城鄉,使商人無處逃稅。攔頭對地方騷擾太大,手段粗暴,對商人敲詐勒索無所不至,害處極大。中書已經下了敕令,讓各地方在一兩年內取消攔頭,以後如何做還要另想辦法。

百姓自己立社做生意,算是小型的合夥企業,徵稅不易。做得大了好說,逼着他們按公司制度就可以,就是這些遍佈城鄉的小社,實在難以管理。不管不行,稅賦從他們這裡漏了,就要從別人那裡多收,對其他人不公平。要管,就要另想辦法。

看看外面的雨小了,王安石帶了人,也不到四面看了,徑直回到縣衙裡去。臨走之前再次吩咐店主,明天到縣衙去找自己,另有差事安排給他。

回到縣衙,王安石命人把崔縣尉和李主簿請到自己的官廳。

各自敘禮落座,王安石道:“請二位來,是有事相商。朝廷敕令,各地差役,特別是里正衙前,以後俱要輪差。而且這五年,俱都要從下等戶差來。我想着,現在正當差的這些人,要該如何處置。兩位有沒有什麼主意?”

崔縣尉道:“此事易行,輪差了新人,舊人便讓他們歸家便了。”

王安石搖了搖頭:“此事有些不妥。里正衙前是重役,現在當差的人,前幾年哪個不是費了許多錢財?現在不讓他們押官物,不讓他們保賦稅,里正衙前也就不是重役了。不但沒了以前的害處,現在還有錢發,原來當差的人心中豈能沒的怨言?”

李主簿道:“邑宰如此說,想來心中已有計較。說出來我等照行就是。”

王安石道:“我心中是有一個想法,兩位參酌,看是可行不可行。”

崔縣尉和李主簿一起起身拱手,請王安石吩咐。縣裡不比州里,有通判和幕職官及諸曹官牽制,知州做不到一言九鼎。縣裡就是知縣說了算,簿尉拱手聽命而已。王安石說是請兩人過來商量,實際就是下命令,容不得兩人反對。

讓人兩人坐下,王安石道:“我們作邑,當時時念小民不易。當差的人家,幾年之間就可能敗光家產,委實可憐。如今天下錢糧充足,朝廷爲小民着想,不再讓他們因爲當差而敗家,是一大善政。善當求盡善盡美,是以差役未到期的人,我想讓他們到縣衙來,暫且以役代吏。做吏員不似差役那麼辛苦,多少還有些錢糧,豈不是美事?”

李主簿吃了一驚:“如此,那現在縣裡的吏員如何處置?”

“朝廷已下敕令,要各地不許再設攔頭,稅賦按制徵收。此事不易做,便先讓縣衙裡的公吏接下來。他們都是做了多少年公事的,知道分寸,必然做得好!除了攔頭,縣裡還有各種監當職事,都可以讓吏員去做,免生意外。”

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66章 文臣武將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15章 擺攤第24章 賭鬥第72章 魚水第59章 分歧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章 黯然離去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32章 長命縷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81章 談不攏第83章 以打促和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48章 做假貨的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2章 忠州來人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219章 星空(上)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88章 改制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7章 學以致用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0章 治術(一)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3章 秀秀(下)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93章 王師北來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01章 提舉官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272章 換將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27章 衝突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75章 弒父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00章 鑄錢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58章 怪人知縣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51章 春狩第215章 合夥第128章 換相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17章 追獵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37章 階級法第236章 狂徒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272章 換將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43章 插手忠州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214章 僵局第220章 星空(下)第40章 冬雨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42章 旬估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45章 孟州李迪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8章 唐大姐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25章 廷辨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5章 廷辨第60章 騷亂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
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66章 文臣武將第105章 各有道理第138章 馬踏諒州(下)第15章 擺攤第24章 賭鬥第72章 魚水第59章 分歧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章 黯然離去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32章 長命縷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81章 談不攏第83章 以打促和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48章 做假貨的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22章 忠州來人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219章 星空(上)第233章 郭諮歸來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88章 改制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7章 學以致用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0章 治術(一)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3章 秀秀(下)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93章 王師北來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01章 提舉官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272章 換將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27章 衝突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75章 弒父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7章 自己的路第100章 鑄錢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58章 怪人知縣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51章 春狩第215章 合夥第128章 換相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217章 追獵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37章 階級法第236章 狂徒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272章 換將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43章 插手忠州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214章 僵局第220章 星空(下)第40章 冬雨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42章 旬估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45章 孟州李迪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8章 唐大姐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25章 廷辨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5章 廷辨第60章 騷亂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