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談判

豆兒在小火爐邊靜靜地溫着酒,秋日的陽光灑在她的身上,伴着身旁樹上不時飄下的幾片發黃的樹葉,寧靜而祥和。

徐平與父親徐正相對坐在院中的亭子裡,好久都沒有說話。

父親明顯老了。

在白沙鎮得了張天瑞的消息,徐平第二天就趕到了京城裡,生怕因爲這件事情父親再氣出個三長兩短來。沒想到進了家門,竟然發現父親過得很悠閒,絲毫都沒有生氣的樣子。說起白糖鋪子的事,徐正只是讓徐平拿主意,自己打定了主意做個甩手掌櫃,再沒了去年的銳氣。

沉默了一會,徐平問道:“朝廷要收白糖鋪子,阿爹怎麼想?”

徐正呵呵笑着:“收了也好,省了多少心!不過制白糖的法子都在大郎的腦子裡,可得多要點好處!”

“那可是一年近十萬貫的生意!”

徐平沒想到父親這次能夠平靜地接受,加重了語氣提醒。

徐正嘆口氣:“那又如何?錢哪有賺夠的時候?我們現在在京城裡也安了家下來,中牟的田莊收拾好了也有近萬貫的近賬,富比王侯了。我本是在家鄉活不下去纔來京城賣酒,到這一步,這一輩子也知足了。”

徐平見父親說得很真誠,心中鬆了口氣,問他:“阿爹能這樣想就好。對了,把白糖鋪子轉讓出去,你和母親以後住在哪裡?”

徐正擡頭打量着周圍,口中道:“這座宅子不好嗎?以後我和你母親就住在這裡,安養晚年。等到了後年,你和素娘成了親,生下一兒半女,我們老兩口含飴弄孫,那也是神仙一樣的日子。”

“你們能這樣想就好。”

既然父親想得開,徐平就放下心來。白糖的生意不做就不做,一年近十萬貫的收入,這麼多錢他也不知道怎麼花,還是安心搞自己的鄉下莊園。從今年開始,莊裡養的羊向着萬隻的數字邁近,加上其它收入,田莊裡一年也能有一萬多貫的收入,還是東京城裡數得着的員外。

與父親談過,到了中午的時候張三娘又嘮叨,說是好多熟人都告訴她,這次徐平把制白糖的法子獻出去,可以向朝廷要個官身。拿捏得好了,說不定能直接做個京官呢。

徐平只是笑笑,並不搭話。對很多低層選人來說,京官就是個分水嶺,踏上這一步才真正有個官的樣子。很多沒有出身的選人折騰一輩子,都跨不出這一步,在底層蹉跎到死。石延年在底層做了多少年,直到出知金鄉縣,才換了京官倒數第二等的太常寺太祝,可想這也多難。進士出身之所以被推崇,就是因爲等次稍高一點的進入仕途就從京官起,贏在起跑線上。

但對徐平來說,知道了這個時代這種雜流出身的官沒有任何前途可言,便從來不放在心上。說白了,這種官做了還不如不做,除了這個時代的一些官迷,沒什麼人願意以這種途徑當官。如果要做官,還是老老實實地去考個進士出身,走到哪裡都能擡起頭來。雖然大部分的進士,尤其是名次靠後的進士其實也是在底層蹉跎一輩子,但身份在那裡,人人都尊敬。

摸了父母的底,徐平心裡也就有了數,知道該怎麼去與三司談了。

來到京城的第三天,三司來人,通知徐平去三司衙門裡談事情。

徐平是手握制白糖技術的人,只有三司求他,沒有他去求三司的道理,只是推託,連叫了兩三次,徐平都推說身體不好,就是不去三司。

到了第十天,三司的人終於憋不住了,直接來到了徐平家裡。

聽到三司來人,徐平急忙讓豆兒給自己弄點姜水在臉上塗了,才由張三娘扶着來到了客廳裡。

幾個兵士和吏人站在門外,客廳裡面的主位上坐着一位面色微黑的中年官員,身材中等,面色沉重。

徐平對這個時代的官制也不熟,看不出這官員是幾品官。不過看樣子,應該是個在三司裡面說得上話的,急忙上來見禮。

那官員仔細打量了徐平一遍,沉聲道:“你就是徐平?”

徐平見他面色不善,也不敢放肆,小心回答:“小的正是徐平。自來到京城就染了風寒,一直不見起色,沒去拜訪官人,萬望恕罪!”

那官員擺了擺手,並不糾纏這些,自我介紹:“本官李諮,忝爲現任三司使。今日登門,有些事情與你商量。”

徐平吃了一驚,沒想到三司使會直接出面來談,原還以只會被個小官過來隨便打發他。要知道三司使被認爲位比執政,比宰相雖然差了許多,便與參知政事和樞密副使相差卻不大,是大宋最核心的幾位官員之一。

徐平忙上前重新見禮,在一邊陪坐的徐正和張三娘也嚇了一跳,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

“我今日登門的目的,想必你們也已經心裡有數,就是爲了白糖生意要收歸官榷的事。”說到這裡,李諮嘆了口氣,“這些事情,本來是要由鹽鐵副使和判官來處理的,但現在都職位虛懸,只好我來了。”

徐平沒敢接話。這事情他也有耳聞,朝廷讓孫奭和知制誥夏竦爲首重議茶法,把李諮主持制定的貼射法廢了。廢了茶法之後朝廷又追究責任,鹽鐵副使和鹽鐵判官作爲直接主管部門的領導,都被降官外放,一些具體負責的公吏甚至被流放沙門島,對三司相關人員的處罰相當苛刻。就連三司使李諮自己也受到了彈劾,不知什麼時候就要被擼帽子。他對白糖專榷這麼積極,只怕也存了個將功贖罪的心思,讓茶法的風波儘快過去。

三司是鹽鐵、度支、戶部三個部門的統稱,以三司使和副使總領,其他每個部門都有副使和判官,作爲主管官員。三司使總領三部,各部門不再設正使,以副使爲長官。各種物品的專賣事宜基本都歸鹽鐵部,茶法出問題當然首先追究他們的責任,此時舊官已免,新官卻還沒上任。

爲了陳茶,徐平一不小心也摻和進了茶法的漩渦中,聽了李諮的話,哪裡還敢捊他虎鬚,只好小心說道:“有什麼事,相公儘管吩咐。”

李諮沉着臉,手指在桌子上有節律地敲着,很久都沒有說話。

過了好長時間,李諮才道:“白糖專榷,我決心已下,上報了朝廷,也無人反對,只是讓我參詳。直說了吧,如今國用艱難,這麼一條財路必須要收到三司屬下來,你們有什麼要說的?”

徐正看了看徐平,默默退後了兩步。自從經了上次事情,徐正就決定凡是與官府打交道的事情都交給兒子,自己不去着急上火地費那個心。

徐平上前一步,斟酌了一會,對李諮道:“我們都是合法做生意,朝廷說收就收上去,總要給我們點補償吧?”

李諮淡淡地道:“你們要什麼補償?”

不等徐平回答,李諮又加上一句:“與你們合夥的另一家我自去說,你們不用理,只管說你們自己的話就好。”

這是個漫天要價的時候,徐平仔細想想纔回答:“不說那間白糖鋪子,如何制白糖卻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朝廷把鋪子收了也沒什麼用。”

“我當然知道,不然我來找你們幹什麼?”李諮面無表情,“你只管說,要怎樣才肯把白糖方子獻出來?”

徐平知道再東拉西扯也沒意思,狠下心直接問道:“我從來沒有想過獻出去,原來只想靠這一個方子安享一輩子的富貴。相公應該知道,白糖鋪子一年賺的錢不少,足可以夠我們一家富貴一生了。絕了我們這一條財路,不知朝廷要用什麼作爲補償?”

“你想要什麼?”李諮的面色平淡,不起波瀾。

徐平不上當,只是問道:“朝廷願意給我們什麼,相公何不說出來,讓我們仔細斟酌。”

李諮冷笑一聲:“斟酌?你們想斟酌什麼?我上門來問,已經是天大的恩典,只要你們的要求不太過分,我都會盡量滿足。如果貪得無厭,我自然會另想辦法,三司也不只是向你們買這一條路子。”

這話就有些赤裸裸威脅的意思了。不過這也是實話,三司衙門管了大半個朝廷的事務,尤其是與錢相關的,無所不包,對付徐家這樣一個商戶,有無窮的辦法。可以讓你一文錢都得不到,自己哭着喊着乖乖把方子獻上去。當然爲了朝廷的臉面,也爲了自己名聲,李諮都希望徐平自己主動獻出來,不過卻不能獅子大開口。實際上這些年月主動向朝廷獻這類秘方的人並不少,真宗朝時獻制鍮石的方法是失敗的,這些年江南有人向朝廷獻浸銅法卻是成功的,就是使用鐵片從硫酸銅溶液裡置換銅出來,使產銅量一下上升許多。那一家就被封了管銅礦的官,這纔沒多久的事。

其實還有一件事李諮沒辦法明講。自從他提出白糖專榷的提議,朝裡雖然沒人反對,也沒人敢反對,但還是有一些小插曲。參知政事呂夷簡以極其隱蔽的方式向李諮暗示了徐家和李用和的關係,提醒了他李用和的身份。這種事情沒有人敢去查證,但李諮也不能當作不知道,這才主動上了徐家的門。要不是有這層關係,哪裡容得徐平裝病不去三司衙門,李諮派出兩個公人就架去了。

徐平仔細揣摸着三司能夠給出的價碼,心中明白,最好不要直接要錢,而是儘量換成其他讓三司覺得不爲難的東西。

看着李諮,徐平小心地說:“我們家裡在白沙鎮上開得有一家酒樓,釀的酒就是在京城裡也有名氣,卻由於不能在京城賣酒——”

李諮看着徐平,微微一笑:“白糖專榷之後,准許你們家在京城賣酒,每日以一千升爲限,除了麴錢,不再另收稅!”

既然知道徐家開酒樓,李諮算準了他們會提出這一條,早就準備好了優惠條件。其實麴錢照收,允許徐家在京城賣酒,侵犯的只是京城裡其他酒戶的利益,朝廷沒有付出任何代價。

徐平見答得痛快,急忙加碼:“我們家在中牟還有一處田莊,原來都是淳澤監牧馬的荒地,開墾艱難,再過兩年就收錢糧了——”

“免你們田莊二十年的賦稅,乾脆我再大方一點,從現在騏驥院的牧馬地再劃出兩千頃給你們,只要開墾得法,一起免二十年錢糧!還有嗎?”

“沒了,沒了!”

徐平大喜過望,沒想到李諮這麼夠意思,自己的莊子一下能擴充幾倍,二十年沒有賦稅,這就真能趕上白糖鋪子的利潤了。

實際上對李諮來說,淳澤監的地好幾年了都賣不出去,白白荒在那裡,招人墾種還要三司付出成本,劃給徐家根本就是無所謂的事。三司手裡京西路和開封府的荒地不知有多少,荒得他們都以愁,白給人種也願意。

見徐平還算識時務,李諮的面色也緩和下來,對徐平道:“既然說好,那你養兩天身子,便到三司衙門把制白糖的方法傳下來吧。”

徐平剛要答應,一回頭看見父親徐正在一邊神情有些黯然,知道他心裡還是不捨這一樁生意,心中一動,對李諮道:“相公,剛纔說的都是給我們家裡的好處,其實也不用朝廷付出什麼。向朝廷獻秘方,朝廷不都還賞官身嗎?不知我們家裡有沒有?”

李諮打量了一下徐平,問道:“怎麼,你還想要個官身?這也不難,不過你年齡還小,不足二十,卻不到銓敘的年齡。”

此時一般官員的升遷主要靠磨勘,除特殊情況外,一般要求職事官從二十歲開始銓敘,也就是成年才能正式做官,徐平還差了幾年。

聽了李諮的話,徐平忙道:“相公誤會了,我是給我阿爹要個官身。他辛苦了一輩子,朝廷收了白糖鋪子,阿爹沒了事情做,若有個官身在身上,也好安養晚年。至於在下,如果要作官自然是參加科舉中進士,不需如此。”

李諮聽了,轉身看着徐正,想了一會,才點頭道:“好。不過話先說在這裡,我可以給你們一道告身,至於要任什麼實職,我就管不到了,看你們自己造化。如何?”

徐平急忙點頭稱好。

向朝廷獻秘方被採納,除了賞賜,基本都會賞個官做,這本就在李諮的意料之中,只是沒想到徐平是給父親徐正要的。孝道本就是朝廷提倡的,這點變化其實還是好事,李諮痛快應承下來。

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11章 遇仙樓第125章 搜尋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60章 慶功第24章 煩心事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289章 唐龍鎮第11章 清貴之選第67章 猜測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214章 蠟丸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31章 造紙第167章 獵犬第172章 農事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33章 矛盾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314章 偷營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68章 交易第100章 鑄錢第47章 生意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44章 增兵第2章 準備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41章 串香第35章 三輪車第27章 牧草換豆第51章 大典(下)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21章 同年第194章 立場第117章 僵持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32章 柳八娘第79章 坐觀成敗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55章 解套說一下最近情況第53章 秦二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202章 換相(上)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72章 換將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27章 大捷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55章 晏殊之論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34章 救星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76章 增兵第37章 閒散日子第3章 護衛鐵騎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21章 割稻第26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11章 根源上架感言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68章 冬日牡丹
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61章 有樣學樣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11章 遇仙樓第125章 搜尋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60章 慶功第24章 煩心事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289章 唐龍鎮第11章 清貴之選第67章 猜測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214章 蠟丸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31章 造紙第167章 獵犬第172章 農事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33章 矛盾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314章 偷營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68章 交易第100章 鑄錢第47章 生意第95章 垂釣黃河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44章 增兵第2章 準備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41章 串香第35章 三輪車第27章 牧草換豆第51章 大典(下)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21章 同年第194章 立場第117章 僵持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132章 柳八娘第79章 坐觀成敗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155章 解套說一下最近情況第53章 秦二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202章 換相(上)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272章 換將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27章 大捷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55章 晏殊之論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70章 曲線挽留第134章 救星第98章 東南茶法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76章 增兵第37章 閒散日子第3章 護衛鐵騎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50章 席捲諒州(中)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63章 天大的功勞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21章 割稻第26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11章 根源上架感言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68章 冬日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