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4章 細鹽

bookmark

一邊議論着甲寒的表現,幾人一邊向納質院裡面走去。

瞎廝鐸心聽衆人盛讚自己的弟弟,不知怎麼心裡有點不舒服。弟弟的未來會怎樣?他想象不出來,不過聽說朝廷定的是與本來的部族無關,才讓他安心一些。否則的話,以現在甲寒的聲勢,如果回到部族,十之八九未來會接首領的位子。

說了一會甲寒,張香兒問阿廝鐸:“你是不是聽說甲寒被賜了姓名,纔要把藥廝哥送到納質院去?現在的納質院好是好,不過進去之後,可就跟本來的部族無關了。你一向都要藥廝哥接你的位子,他進納質院,你豈不是還要另選別的人?”

阿廝鐸笑道:“我早就已經打聽過了,入了納質院後也不是不能回本族,不過要舉族奉迎,全族歸順。到時我們藥家族把他迎回來說是,別人能說什麼?”

聽見這話,瞎廝鐸心的父親忙回頭問道:“還有這種事嗎?那我們族裡豈不是也可以把甲寒迎回來?不知道朝廷有沒有說,回到族裡之後可不可以不做首領。”

“不做首領你們迎回去做什麼?他在朝廷做事,有品級俸祿,不是更好?”

“說的也是。”老者點了點頭,低頭想着心事,不再說話。

瞎廝鐸心的心裡猛跳,突然有了一種不詳的預感。父親的話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想把弟弟迎回族裡?如果甲寒真地回去自己怎麼辦?還能順利接首領之位嗎?

其他人並沒有注意瞎廝鐸心表情的變化,依然興致勃勃地討論着各自的兒子在納質院的表現。張家族的戍奈因爲不是張香兒的親兒子,不可能被迎回去,反而灑脫一些。反正秦州不追究他用義子冒充兒子納質,現在對戍奈好一些,將來真有出息了對本族也有好處。

這些質子不說將來做大官,哪怕就是在秦州當一個公吏,對本族都有極大的好處。你在官府裡有人,便就可以比別的部族得到更多的關照,不管是賞賜還是貿易,隨便從官府手裡**好處出來,都受用不盡。

看看快到走到房子那裡的時候,張香兒突然道:“咦,這裡還有賣鹽的?這鹽好細,怎麼又白得跟雪一樣,跟以前秦州賣的鹽不一樣啊!”

鹽是很敏感的物資,幾個人湊上前去,圍着擺着的幾盒食鹽看了又看。

這幾盒是樣品,真正要買要到另一邊堆成大堆的那裡,是以他們這裡倒不擠。

看了又看,瞎廝鐸心看了看父親,問一邊站的吏人道:“不知這鹽什麼價錢?”

那吏人看了看幾人,道:“這是上好精鹽,無泥無沙,最有鹽味,一斤十文足錢。”

聽了這話,瞎廝鐸的臉色一下變得鐵青,悄悄拉了拉父親的衣袖,小聲道:“這裡賣的上好細鹽,一斤十文。這樣下去,我們族裡鹽池出來的鹽還有誰買?”

先前陝西沿邊州軍食鹽實行入中法,按運送糧草物資道路的遠近,各地鹽價不同。秦鳳路高於鄜延、環慶、涇原諸路,給商人的價錢是每斤十八文。但這是官府給商人的優惠批發價格,招攬商人的,真正的解鹽的市價則要三十多文。而從古渭鹽池和党項、吐蕃來的青鹽,一般售價爲每斤十五文,所以秦鳳路的居民,實際上大多吃的是走私來的青鹽。

爲了打擊走私,朝廷的做法是按人戶強行攤派食鹽。如陝西路中部和東部的永興軍和同州、華州等地,強行攤派給人戶的食鹽價格是近五十文。這件事情的邏輯是這樣的,解鹽跟走私的青、白鹽比沒有價格優勢,朝廷又要鹽利,又要打擊走私,單憑經濟手段無法做到。強行把食鹽攤派下去,你反正有了高價鹽了,總不會再買走私鹽吧,一舉兩得。食鹽實行強行攤派制度,實際上就變成了稅,一種變相的人頭稅。

沿邊的幾路,因爲作戰和安撫戰區百姓的需要,不實行食鹽攤派,只是嚴厲打擊走私而已。所以秦州的食鹽,官價是三十多文,私下裡賣的走私鹽則基本是十五文。

徐平把鹽價定在每斤十文,使党項運過來的走私鹽完全無利可圖,他們的運費就不止十文了。而附近的古渭周圍和疊、宕兩州的蕃部私鹽,賣十文還是難夠賺錢的,但跟三司鋪子賣的細鹽相比,質量就差了許多,同樣失去了競爭力。

上丁族最大的財源就是鹽池,與之相比,放牧的牛羊馬匹反而不重要了,剛剛還因爲聽說秦州開始允許蕃部賣馬有些開心,此時瞎廝鐸心父子心中一片冰冷。

見瞎廝鐸心面色鐵青,不定就要做出什麼事來,他父親拍拍他的手,低聲道:“此事我們回去再商量,這裡是秦州城,不要惹出禍事!”

張香兒和阿廝鐸站在一邊冷眼旁觀,他們族裡沒有鹽池,平時對上丁族靠着食鹽發財眼熱不已,也沒少鬧矛盾。秦州低價賣上好細鹽,他們樂觀其成。自己也是要買鹽的,三司鋪子的做法對他們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見瞎廝鐸心父子默默站到一邊,張香兒對阿廝鐸道:“這上好細鹽,才十文錢一斤,這次回去要派人來買幾百斤回去,莫要來得晚了。”

阿廝鐸道:“幾百斤怎麼夠?我們都是族帳衆多,最少也要買幾千斤!甚至幾萬斤!現在秦州城裡又讓私下賣馬,價錢必定比以前好了不少,隨便賣幾匹就夠買鹽了。”

張香兒連連稱是,與阿廝鐸圍着賣食鹽的地方轉來轉去。

瞎廝鐸心的父親心裡五味雜陳,朝廷賜了兒子姓名他感激不已,只想着無論如何也要報答朝廷的恩典,沒想到接着就迎來這當頭一棒。族裡最大的財源就是鹽池,普通的族人還好說,鹽池再賺錢跟他們也沒有關係,但對首領和隨着來這些重要族人,這就是斷了他們的財源啊。佔據着鹽池,這錢簡直就跟白揀來的一樣,放牧多少牛羊才能比得上?

第180章 轉機第206章 望遠鏡第134章 亂局第297章 大政第53章 一條出路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50章 防秋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章 秀秀(下)第55章 合作社第20章 定計第3章 盡頭牙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9章 其心可誅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83章 地形沙盤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53章 收網第97章 流年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5章 報恩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02章 首告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44章 增兵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2章 父老第18章 徐昌定親第66章 金光洞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59章 洞若觀火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78章 提攜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32章 東華門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87章 好事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4章 邕州城外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14章 盛宴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3章 人之將去第215章 妥協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1章 同年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20章 星空(下)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93章 汝州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54章 官與民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41章 串香第80章 伏羌寨前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18章 父母妻小第44章 細鹽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58章 桃花運第9章 變夷爲夏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19章夜戰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6章 手段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6章 酒第202章 換相(上)第88章 紙醉金迷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70章 南下大道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20章 西行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227章 拼桌
第180章 轉機第206章 望遠鏡第134章 亂局第297章 大政第53章 一條出路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50章 防秋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8章 蟾宮折桂第3章 秀秀(下)第55章 合作社第20章 定計第3章 盡頭牙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9章 其心可誅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83章 地形沙盤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53章 收網第97章 流年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5章 報恩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02章 首告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44章 增兵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2章 父老第18章 徐昌定親第66章 金光洞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59章 洞若觀火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78章 提攜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32章 東華門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87章 好事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4章 邕州城外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114章 盛宴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3章 人之將去第215章 妥協第51章 三路佈防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1章 同年第14章 歐陽修認輸第220章 星空(下)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93章 汝州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54章 官與民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41章 串香第80章 伏羌寨前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18章 父母妻小第44章 細鹽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158章 桃花運第9章 變夷爲夏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19章夜戰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6章 手段第126章 選差外州第6章 酒第202章 換相(上)第88章 紙醉金迷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49章 且去讀書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70章 南下大道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20章 西行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227章 拼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