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秦二

徐平站在櫃檯邊,與陸攀隨口談着最近的生意。陸攀新來,與徐家的關係不像酒樓那邊的譚本年一樣親密,說話就拘謹許多。

說了幾句,陸攀嘆了口氣:“主人家的鋪子在白沙鎮太過委屈,如果開在東京城裡,就要好很多。我聽跑船的說,這些日子東京城裡汴河邊上,也有人學着我們酒鋪裡的樣子,用大鍋賣些下水滷貨。一天賣下來,得的錢儘夠他們養家餬口,竟比我們這裡還要強上一些。”

徐平一愣:“京城裡也有人學我們做生意了?”

陸攀點頭,嘆了口氣。

這種大鍋生意,最適合在碼頭集市的地方做,如果再配上一鍋羊肉湯,吃喝起來又便宜,又能飽腹解饞。

徐平還想着什麼時候回到京城,開個專門賣這個的連鎖店呢,連同白酒一起在開封飲食界立起一塊招牌,沒想到這纔沒多久就被人學了去。

不過這也沒辦法,別說這個時代沒有知識產權保護,就是徐平的前世,一家黃燜雞米飯出來,也攔不住一樣的開得滿大街都是。

在棚子靠邊的地方,一個瘦小的中年人靠着一個小煤球爐,就着碗白酒吃着裡面的豆腐皮和牛肚。

徐平指了指那裡,問陸攀:“秦二吃的那種,京城裡還沒賣的吧?”

陸攀道:“他們做不出我們這種爐子,還沒聽說。”

徐平點點頭,只是盯着那邊專心吃喝的秦二,不再說話。

秦二名爲秦懷亮,原是離此不遠的一家農戶,自己家沒有地,佃了別人家二三十畝種着。在這個不缺地的地方,這種是極窮的了,全家財產只有兩間草房,算是固定資產,不算客戶。

他的老婆早就去世,只有一個女兒秦玉娘相依爲命。玉娘長得有幾分姿色,去年被這裡的周監鎮看上,買去做了小妾,秦二的日子纔好過了一些。

就在上個月,這個秦二不知交了什麼運,得了一筆錢財,在鎮上開起了一家小小客棧,翻身成了有頭有臉的人物,人人稱爲秦二官人。

要知監鎮是個不入流的小官,俸祿低得可憐,是不可能有閒錢支援秦二的。大家都傳說秦二運氣好不知在哪裡撿了一錠銀子,到中牟縣裡的金銀鋪換成了銅錢,纔開起了這家客棧。

有白銀出現,這件事就引起了徐平和桑懌的注意,兩人輪流換班,到鎮上盯着秦懷亮,希望能發現什麼線索。

中牟縣城裡的金銀鋪桑懌去查過了,用了些手段,查出秦懷亮確實去兌過銀子,而且那銀子是真正的十足紋銀,並沒有問題。金銀鋪是專門做這行生意的,他們的眼光絕無問題,不可能用藥銀騙過他們。

不過秦懷亮是徐平得到的惟一線索,還是沒有放棄。

見徐平盯着秦懷亮看,陸攀小聲道:“這個秦二,今年是交了好運,不但得了銀錢開起了個小店,而且據說最近還搭上了個女伴,解解他的**。”

徐平對這種桃色新聞興趣不大,隨口問道:“是哪個女人這麼沒眼色,看是一個風一吹就倒的傢伙?”

陸攀的聲音更小,幾乎是附在徐平耳邊道:“就是你們家裡的洪婆婆。”

“什麼?!”

徐平像被針紮了一樣,轉身瞪着陸攀。

陸攀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小聲說:“我也只是聽說,沒親眼見過。”

徐平點點頭:“空穴來風,他們必是有什麼事情落在別人眼裡了,不然不會有人這麼傳。”

自從上次打了秀秀,洪婆婆便失去了張三孃的信任,雖然依舊僱在家裡,但只是處理些雜務,不再管事。不過洪婆婆的僱錢一文不少,她家裡最近也沒有什麼用錢的地方,手頭並不緊張,怎麼會搭上秦二這貨?

男女之間的事本來就說不清楚,一下看對眼了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徐平雖是心裡存了這個疑惑,也只是壓在心裡,不再去深究。

秦懷亮把一小碗酒喝完,乾巴巴的瘦臉也紅潤起來,走到櫃檯邊,對陸攀道:“主管,這一頓也一起欠着,等我賣了酒一起來還。還有,力氣大的‘酒鬼酒’再給我打二十升。”

秦懷亮的小旅店裡也賣酒,都是從徐家這裡佘的,賣了酒再來還錢。這是鄉下小店最常見的經營模式,也是徐家在這一片酒類專賣權利的保證。秦懷亮的小店剛開沒多久,住的都是貪便宜的窮人,只賣最便宜的酒。

陸攀叫過個小廝,給秦懷亮打了酒,用兩個木桶裝着,讓他挑回店裡。扁擔和木桶也都是徐家的,來還錢的時候一起還回來。

酒都裝好,秦懷亮打了個飽嗝,轉身看見徐平站在一邊,忙彎腰見禮:“原來小主人也在店裡,原諒小的眼瞎沒看見!”

陸平注意到了他的眼中有一絲驚慌,迅速掩去。

對他笑笑:“秦二官人,生意還好啊?”

秦懷亮訕笑:“小主人取笑小的,我哪裡敢稱官人?只是開家小店,全靠主人店裡照顧,賞口飯吃。”

見徐平也不想多聊,便彎腰擔着酒桶,向徐平和陸攀告辭。

徐平坐到一個煤球爐邊烤着火,看着秦懷亮擔着酒桶一腳高一腳低地向自己家小店行去。

寒風吹着他的衣角,卷着枯葉從他耳邊刮過。在這料峭的天地中,這個身影孤單而瘦小,顯得有一些淒涼。

事情真地跟這個人有關係?

徐平心裡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在前世受的教育,幾十年都在講述一個道理,窮人都是應該受到照顧的,他們有太多太多的無耐。雖然真正工作之後,符合這個道理的事情見得太少,但年輕人總有一個理想,如果我坐到了什麼位置,定會讓天下不再有孤寒。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是幾千來落魄文人的理想,又總是被坐上高位的文人們所遺忘。徐平前世是個落魄的小人物,在心底深處還是保存了這份理想,雖然工作中農民兄弟也給了他無數的不愉快,這種樸素的感情還是沒有被磨滅。即使到了這個世界,他也天然對窮人有一種親近感,不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要站到窮人的對立面。

然而理想終究是幻想,感情也終究是一時的感動,如果秦懷亮真地捲入了燒煉白銀的團伙中,徐平也想不出什麼理由去原諒。

正在徐平坐在那裡瞎想,自己也理不清自己的思緒的時候,桑懌騎着一頭毛驢來到了酒棚外面。

下了毛驢,讓小廝牽去拴住,桑懌來徐平身邊,問他:“小莊主,今天有沒有什麼消息?”

徐平搖搖頭,又點點頭:“開旅店的那個秦二,倒真是有些可疑。”

桑懌嘆口氣:“那我們多注意他一些,其他地方都沒消息。”

桑懌這些天都是到附近的金銀鋪去打聽,看哪家收到過藥銀,追查線索。

此時白銀不是通用貨幣,一般來說都是要到金銀鋪兌換銅錢使用,不會直接拿出去買東西。那夥人煉出藥銀來,應該要與金銀鋪打交道纔對,除非他們有大宗交易的渠道銷贓。

宋朝的貨幣很混亂,各地經常有錢禁,別說帶着大量銅錢路上不方便,官府一般也不允許,以免造成銅錢在地方流通的不均勻,更不用說有的地方使用的是鐵錢。商人的大宗交易,都是到三司屬下的解鋪用現錢換票據,到了地方上再換成通用的錢幣,因爲有旨意嚴令各地必須當天兌換,這也還方便。但對於其他人身份的人想帶大量財富遠行,就要靠金銀了。

如果讓徐平選擇一個最合適的銷贓方法,那就是同做邊境貿易的商人合夥,偷偷把藥銀銷到境外去,這種方法最安全。

可徐平和桑懌查了這麼多日子,卻沒有現絲毫這方面的跡象。

在爐邊烤了一會火,兩人又交換了一些看法,桑懌道:“天色不早了,小莊主回莊子去吧,明天我在這裡守着這就好了。”

徐平卻總覺得有什麼事要發生,自己不應該走,對桑懌道:“今天不回去了,我歇在爹孃那裡,同你一起在這裡守一夜。”

看看外面的天色,雨還是沒有下下來,風卻越來越大了,颳得枯枝敗葉到處飛舞。

桑懌便沒有再勸徐平,這種天氣路上也不好走。

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95章 大變第186章 應對第146章 印錢吧第56章 城狐社鼠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2章 煙花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73章 佈置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240章 道理第74章 相互利用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19章 審問第21章 割稻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61章 入社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42章 酒名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78章 提攜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章 太后崩殂第38章 兩地第123章 出書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20章 西行第28章 出使歸來第35章 三輪車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5章 京城故事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38章 出仕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9章 端午(上)第34章 移民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52章 橫死第11章 回莊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98章 試用期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3章 生意第7章 學以致用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43章 重逢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7章 回聲第29章 生活不易第47章 法外之地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章 準備第20章 定計第302章 青冢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13章 教閱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9章 科舉冤家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6章 嶺南故人第72章 三個關節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132章 柳八娘第72章 魚水第157章 清場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83章 有放有收第49章 舊部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0章 匪訊(下)第5章 家的味道第239章 馬帥
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195章 大變第186章 應對第146章 印錢吧第56章 城狐社鼠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2章 煙花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87章 我們投降第173章 佈置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240章 道理第74章 相互利用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19章 審問第21章 割稻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61章 入社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42章 酒名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78章 提攜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章 太后崩殂第38章 兩地第123章 出書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20章 西行第28章 出使歸來第35章 三輪車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45章 京城故事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38章 出仕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5章 你不明白第29章 端午(上)第34章 移民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52章 橫死第11章 回莊第61章 按戶配炭第298章 試用期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3章 生意第7章 學以致用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43章 重逢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7章 回聲第29章 生活不易第47章 法外之地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章 準備第20章 定計第302章 青冢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13章 教閱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9章 科舉冤家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6章 嶺南故人第72章 三個關節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132章 柳八娘第72章 魚水第157章 清場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83章 有放有收第49章 舊部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0章 匪訊(下)第5章 家的味道第239章 馬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