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塵埃落定

“官人,快看,南城門有人逃出來了!”

譚虎指着前方,踮着腳喊道。

徐平看了看遠處亂糟糟的人羣,有的大包小包,有的拖兒挈女,老的老小的小,沒頭蒼蠅一般向南邊逃去。

搖了搖頭,徐平嘆息道:“卻沒想到甲家如此沒擔當,讓這些平民百姓替他們打頭陣。他們家在這裡經營百年以上了,這樣做,不怕人心盡失嗎?”

“人心?官人高看這些土酋了!若是他們注重人心,又哪裡來那麼多慘事?都是些蠻橫慣了的人,哪裡會管小民死活?”

“譚虎,你騎我的馬下山去,趕在這些人前到谷口,吩咐韓道成,無論如何也不能放甲承貴父子逃走。抓不到活的,死的我也要!”

譚虎應諾,臨走又問道:“甲家父子娶的都是交趾公主,對於這兩位公主,官人是什麼章程?”

“蕃邦小國,哪裡來的什麼公主?活的最好,死的也無所謂,只要不讓她們逃了就是。人在我們手裡,對交趾談起來也是個籌碼,儘管交趾王未必在意她們兩個,但也得在意臣下的口實。”

譚虎領命,轉身離去。

徐平看着山下的州城,宋軍已經攻入城裡,有的地方冒起黑煙,不知什麼房子被燒着了。在山上隱約可以看見,城裡現在已經一片混亂,各種各樣的人在城裡跑來跑去,有的呼天搶地。

戰爭不是大姑娘繡花,沒有那麼嫺靜端莊,而是暴力對暴力的最野蠻對抗。戰端一開,必然血流成河,沒有人可以阻擋這個過程。

今天徐平不會進城,作爲主帥,他沒這個心情面對這最殘酷的時候。等到明天一切塵埃落定,他再進去主持大局就好。

徐平沒有什麼婦人之仁,但也沒有欣賞暴力與流血的癖好,能夠眼不見心不煩,便儘量不要去面對。

淥州到諒州的山谷裡,丁峒主心神不寧地問範志祥:“你說山谷外面有宋軍大隊人馬,到底有多少人?”

“黑壓壓的看不到邊,哪個知道到底有多少?”

“你都看過了,心裡還沒個數?”

“有什麼數?”範志祥對纏着自己的這個老狐狸煩透了,別人一聽說被斷了後路,都急吼吼地要回來殺出一條血路,就只有丁峒主纏着問東問西,生怕被坑了吃一點虧。

看丁峒主一臉警惕的樣子,範志祥沒好氣地道:“宋軍陣前,光騎兵就一眼看不到頭,最少也有千八百人,後面的步軍更不知多少了。那個時候我先要保住自己的命,還能一個一個去數他們的人頭?”

丁峒主聽範志祥的語氣不善,便住口不問,但眼裡的神色,明顯警惕的神色更濃,也不知信不信範志祥的話。

“前面還有三里路就是谷口了,大家都休息一下,養足精神!前邊有數千宋軍,必然是一場惡仗,千萬不能急躁!”

走在前面的一個土兵首領高聲吩咐,隊伍慢慢停了下來。

這些土兵來自十幾個小勢力,互不相統屬,要不是淥州已經搶光,而範志祥說的又太嚇人,他們很難湊到一起做一件事。

“呯!——呯!呯!”

正當土兵們在谷底紛紛找地方喘口氣,順便吃點東西的時候,南側山上突然響起幾聲爆響。

衆人被嚇了一跳,雞飛狗跳,有眼尖的就看見頭頂天空隱約有一團青煙,在晴朗的天空中好像一朵淡淡的花。

丁峒主從地上蹦起來,仰着脖子看着天空,等到青煙不見了才垂下頭,向地上啐了一口:“直娘賊,定然是宋軍的探子,向谷外報軍情呢!”

範志祥已是驚弓之鳥,緊張地問道:“你怎麼知道?”

“呸,都來了這些日子,你還是孤陋寡聞!也難怪你一直守在那樣一個又窮又小的地方!這東西叫煙花,蔗糖務的宋人經常拿來在山裡示警,節慶日子的時候,他們還放了湊熱鬧呢!”

“你又知道!我還說是響箭呢!見鬼的煙花!”

範志祥一邊嘴硬強辨,一邊看着天空,臉色陰沉。自己招集來的這些土兵也有三四千人,說起來不少,但谷外宋軍明顯訓練有素,結果不容樂觀。

山谷外,隨着一聲號角響起,軍營裡的兵士紛紛列陣,在谷前排開。

高大全披掛整齊,提了長槍,翻身上了馬,直向陣前而去。

自前天把出谷的一隊土兵嚇跑,就再沒了聲息,他在這裡呆得也有點無趣。聽說諒州城都已經攻破了,他卻還在這裡養膘。

太陽過了頭頂,繞到了身後頭,把影子鋪在身前。

高大全騎在馬上,安靜地看着前方的山谷。這幾天派出去的探子報了淥州那裡的情況回來,他知道到那裡搶掠的交趾土兵在那裡待不久了。

淥州、思陵州及其附近山區,原來人戶也不過一千多,一下涌進去四五千人,哪裡能禁得起他們折騰。加上韓綜組織了有計劃的撤退,雖然沒有堅壁清野的效果,大量的物資糧草還是已經轉移走了,地方根本就養不起這麼多人。

這個地方地廣人稀,農業極不發達,淥州水田又少,農人一年忙到頭,收穫的糧食連家裡妻小都填不飽肚子。說得難聽一點,要不是讓治下百姓吃糠咽菜,甚至用樹皮野草裹腹,那些土官頭人都收不上糧食來。

這種窮困地方,再怎麼搶也沒什麼油水,這也是徐平堅持宋軍只守谷口而不進山驅趕的原因,沒多少日子,進去的交趾人就要被餓出來了。

陽光照到谷口,像在一個怪獸身上撕開了一道口子,那裡晴晰明亮,與周圍蒼莽的山巒比起來明顯不同。

當交趾土兵從這道口子裡鑽出來,就格外地顯眼。

高大全身邊的掌旗親兵看着出來的交趾兵,在谷口慌慌張張地佈陣,不由覺得緊張而又興奮。他雖然是一個小兵,但帥旗卻掌在他的手裡,身後的數千兵馬都要隨着他手裡的帥旗而動,想起這一點,就覺得口乾舌燥。

見谷口已經出來了一百多交趾土兵,高大全眯起了眼睛,手在槍桿上旋了旋,一下握得更緊。

見宋軍大陣一直沒動靜,交趾土兵的膽子漸漸大起來,出谷的速度明顯加快,不多時,就在谷擺出了三百多人的軍陣。

高大全眼猛地一睜,舉起左臂,高聲喊道:“第二指揮,隨我殺敵,餘軍不動!膽敢違軍令者,斬!”

說完,一聲爆喝,提馬馳出軍陣。

隨着高大全出擊,他身後作爲中軍的鄉兵騎兵第二指揮陸續跟上,旋風一般奔向谷口的交趾土兵。

範志祥帶着部下正走到山谷不遠處,見到迎面而來的宋軍,“啊呀——”叫了一聲,又扭頭躲回山谷裡。

不過一箭多一點的距離,眨眼間便到。

高大全率先奔入交趾軍陣,手起刀落,一刀就砍翻了正在那裡指揮的小頭目。身後的騎兵跟來,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在谷口來回衝殺。

土兵沒有正式兩軍交鋒的經驗,既擺不出正規的陣形,也沒有強弓硬弩掩護,這個時候面對飛馳的騎兵,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是亂糟糟地向山谷裡跑。後面推前面,前面擠後面,在谷口亂成一團。

在這兩三百人衝殺兩三個來回,高大全見倖存的交趾兵大多已經逃回山谷裡,傳令掌令兵,帶着本部打馬迴歸軍陣。

擊敵於未成陣的時候,是最佳的開戰時機,高大全沒有宋襄公那種迂腐的道義,自然是不會放過機會。利用山谷的地形,高大全的這一指揮騎兵就可以把交趾土兵死死封在山谷裡。

韓道成在山谷外面,看着不遠處倉皇向南逃竄的甲峒軍民,眼睛銳利的像鷹一樣,分辨着每一個人的身形。

徐平交待的有兩點,一是不要急於追殺,要等州城裡再也沒有大量人涌出的時候才動手,避免把人又逼回城裡去。再一個就是一定要抓住甲家的人,最好是一個也不要放走。

最早出城的都是老弱婦嬬,韓道成看得清楚,至今還沒有青壯男子出現在人羣裡,所以穩住隊伍,靜靜等待。

甲承貴父子也不是傻子,當然知道宋軍圍三闕一,必然在空出的一面外圍佈置得有伏兵,哪裡真會好心放人走。所以他們出城前,先派人把城裡的平民百姓驅趕出來,時機到了自己才混在人羣裡逃跑。宋軍就是有追兵,也總不能把逃的人殺得一人不留。最好的就是能夠等到晚上,渾水摸魚。

“可恨,太陽剛一升起來破就被攻了,怎麼也等不到天黑了!”

甲繼榮在衙門口,看着天上的太陽咬牙切齒地詛咒,這見鬼的日頭,怎麼就不掉下來?越是不想見它的時候,越是這麼明晃晃的。

看着門口的兩輛牛車,甲繼榮皺着眉頭對身邊的人道:“都什麼時候了,母親怎麼還捨不得家財?這牛車一出城,豈不是告訴宋軍是我們出來了!”

身旁的親信哪裡敢回話?只是苦着臉不敢開口。

看了一會,見母親還是在衙門裡不出來,甲繼榮黑着臉吩咐:“等到了城門那裡,你們弄點亂子出來,把重要財物都背在身上,一定把這車丟了!”

他的正妻是當今交趾國王李佛瑪的女兒,見諒州風聲不對,早早就帶着孩子去升龍府了,躲過了這場災難。

漢人有話,夫到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甲繼榮這些蠻人可沒有這種話,因爲不需要。睡在一起才叫夫妻,如果自己遭了難,那位交趾公主扭頭就會再找個人嫁了,說不定離了諒州這邊疆之地,她還興高采烈呢。

對蠻人來說改嫁實在是稀鬆平常,徐平來的那個世界,儂智高的母親阿儂,爲了聯絡各方勢力,改嫁了好幾次。

至於正妻之外的妻妾,都這個時候了,甲繼榮哪還有心思敢她們。沒有狠起心來取了她們的性命,而只是關在一間屋子裡,已經是開恩了。什麼夫妻恩情,終歸還是沒有自己的命重要。

“我從升龍府嫁到這裡,爲你生兒育女,吃了多少勞苦!你們父子,就這這把家說丟就丟了?這麼逃出去,我有什麼面目回王宮,怎麼見做了國王的兄弟?一樣是出身王室的金枝玉葉,我怎麼這麼命苦?”

甲繼榮的生母,那位交趾的長公主哭哭啼啼從衙門裡出來,一邊走一邊數落着身邊的甲承貴。她年輕的時候,父親李公蘊還是黎朝的大臣,那個時候還是御賜的黎姓,後來趁亂奪了黎朝小皇帝的皇位,遷都長龍府,她也水漲船高成了交趾的公主。

越是這種出身,越是迷戀富貴榮華,想起這一逃出去,不但沒了現在擁有的財富地位,還要受兄弟姐妹的白眼,越想越是悲傷。

甲承貴這些日子病情一直不見好轉,一路咳嗽着,一路聽着身邊妻子的唸叨,臉色黑得跟鍋底一樣。偏偏他又不敢發作,出了諒州,就全要靠交趾王室照拂了,怎麼敢再得罪這位大靠山。

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勢力,那是千好萬好,王室也求着自己把公主嫁過來。一旦失了諒州這根本之地,到了王城裡是個什麼樣子,那可就是難說得很了。依着交趾的習慣,公主是有用處的,要用來拉攏地方實力派的。要是以後諒州沒有奪回來的希望,自己的妻子改嫁其他地方土官都有可能。

想到這一點,甲承貴心裡就苦笑不已。自家父子兩人都娶公主,看起來恩寵無比,但自己卻明白,王室李家看重的不是自己和兒子,看重的是諒州這處要害之地。這次逃難出去,如果父子兩人的妻子都棄家而去,再去改嫁其他當紅的人,這臉真是丟得沒地方放了。

到了衙門外,伺候着妻子上了牛車,甲承貴來到兒子身邊,低聲問道:“都安排妥當了?想想還有什麼拉下的沒有?”

“該想到的都想到了,沒想到的也沒必要再留戀了。阿爹,我們還是快趁亂出城去吧,等宋軍把城佔住,前面的路只怕也會封掉。”

聽兒子的話,甲承貴點點頭,看了不遠處的妻子,又沉聲問道:“那兩輛牛車怎麼辦?乘着車無論如何也是逃不掉的!”

“我已經安排好了,出城的時候安排點亂子,讓阿母從車上下來,自有人扶着走。至於財物,能拿多少是多少吧。”

甲承貴點頭,目射寒光,欲言又止。

太陽滑過了中天,城中的喊殺聲越來越近,整個街道上已經亂成了一團。

甲繼榮小心道:“阿爹,我們該走了——”

“走,該走了。”甲承貴點着頭,終於下定了決心,猛地轉頭看着兒子,“大郎,記住我一句話,必要的時候,你阿母——該放手時要放手!此一去升龍府是龍譚虎穴,她對我們未必是福!記住了!”

(今天有事,狀態也不好,就只有一更了,抱歉。)

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38章 兩地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40章 清香白酒第67章 晾到一邊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0章 新的生意第6章 買書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1章 矛盾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57章 千里西來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3章 一路千里第38章 再見故人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4章 賜名第63章 工場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01章 抽血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99章 搞事情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11章 酒精燈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45章 追來了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7章 小隱君第194章 立場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30章 約定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34章 同年歡宴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77章 交涉第3章 人之將去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30章 端午(中)第231章 購物券第181章 錢明逸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78章 要知恥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155章 解套第66章 同年知縣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65章 試探第6章 酒第258章 拆借第67章 晾到一邊第315章 亂戰第4章 炒花生第27章 夜宴第30章 攻略(二)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0章 送行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31章 造紙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215章 妥協第80章 花開富貴第135章 **未遂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
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38章 兩地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40章 清香白酒第67章 晾到一邊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0章 新的生意第6章 買書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1章 矛盾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57章 千里西來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3章 一路千里第38章 再見故人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4章 賜名第63章 工場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01章 抽血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99章 搞事情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11章 酒精燈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45章 追來了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7章 小隱君第194章 立場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230章 約定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34章 同年歡宴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77章 交涉第3章 人之將去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25章 你不明白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30章 端午(中)第231章 購物券第181章 錢明逸第164章 我也不想來啊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78章 要知恥第14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下)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155章 解套第66章 同年知縣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41章 陳公堤徐公路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49章 戰後忠州第165章 試探第6章 酒第258章 拆借第67章 晾到一邊第315章 亂戰第4章 炒花生第27章 夜宴第30章 攻略(二)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0章 送行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31章 造紙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215章 妥協第80章 花開富貴第135章 **未遂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