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新格局

徐平坐在住處的院子裡,看着遠方連綿的大山。那座大山就是太行山,把東邊的大平原跟西邊的高原隔開,造就了中國北方的基本地形。無數的政治事件,都跟這座大山有關。

從太行山裡穿越而來的河流,沖積出了東邊的大平原,是中原文明的核心之地。僅僅看這千里沃土,就知道黃河裡的泥沙有多少。徐平不知道黃河裡的泥沙如何變化,但他知道最近這一兩百年,泥沙淤積嚴重,黃河水患進入了多發期。用一二十年時間,儘快解決掉來自於北方的威脅,把人力物力投入到治理黃河中去,才真正讓這片土地平安富庶。

隨着秦漢兩朝完成了中原的大一統,北方草原受中原影響,也慢慢開始統一。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以千年爲跨度,最終會影響全世界。宋朝面對的周邊格局,是從漢朝開始形成,唐朝基本定型。前世經常有人講,古代東亞是以中國爲中心的天下世界,並以此來分析古代史。實際上未必如此,周朝顯然是不包括各蠻夷之國的。天子是中原的天子,化外並不是天下,天下之民並不包括夷狄。

安史之亂後天下崩潰,在中國周邊形成了另一種國際格局。宋朝也有蕃國,但與以前的朝代不同,要麼納入自己管下,要麼漠不關心。就連朝貢也斤斤計較,沒有其他朝代顯威於四夷的意識。如果朝貢貿易吃虧,宋朝會加以限制,從此斷絕來往也在所不惜。

這是舊的國際格局崩潰,新的國際格局正在形成的時刻。歷史上宋朝沒有頂住,最終被蒙古滅亡,這種新的國際交準則沒有確定下來。徐平已經改變了這個趨勢,要考慮以後的國際交往準則了。由秦漢至隋唐的天子加蕃屬國的局面沒有必要繼續,周邊小國心慕中華文化,願意自動成爲半獨立的蕃屬國,宋朝沒有必要拒絕,但不會再付出過多的政治和經濟資源,更多的是在文化上的擴展。

文明的崛起與衰落,導致全世界的政治格局大變,往往是以數百年爲跨度。人生不過百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意識不到文明的潮起潮落。看歷史,要假設當時的人們不那樣做,而這樣做會如何,歷史必然是另一番面目。其實歷史可能本來就只有一副面目,只要文明崛起與衰落的大勢不變,歷史的結果就已經註定。

目光無法穿越歷史的長河,很容易把當時的強勢文明當作天定,盲目追隨,從而讓民族成爲歷史的背景板。北魏鮮卑崛起,有無數漢人以爲那樣的文明纔是天命所歸,爭先恐後地取胡名,說胡語,穿胡服,甚至去殺漢人。漢人的人心未散,最終證明了那不過是一場虛幻。宋朝面對契丹,軍事上處於劣勢,又有大量的人爭先恐後去學契丹人的軍制,學崛起的党項人的軍制,最後讓文明走進了死衚衕。

背後是一株古老的銀杏樹,金黃色的落葉飄下來,落在徐平的肩頭。徐平拿起這片葉子,看着這一片金黃,一揚讓它在秋色中飛舞。

歷史上蒙古人又崛起了,亞洲大地有數百年的時間,都受他們的影響。廣闊的土地上都是蒙古人建立起的國家,又有人以爲那就是永恆。幾百年後再去看,卻發現他們幾乎沒有留下痕跡。歐洲人藉助工業革命又崛起了,又有無數的人以爲那就是歷史的終點,爭先恐後地去擁抱那些人的語言,學習他們的習俗,以爲人類就是這樣了。

或許幾百年後,後人看那個時代,便如當年那些盲從的國家和民族的人民一樣。如同看蒙古人過去的地方,綠教過去的地方,基教過去的地方,只剩下一片文明的廢墟。

文明是人與人的認同感,由這種認同感而生髮出來文化。不同的文明,認同感是不一樣的,由此而帶來不同的文化。人類還沒有進入大同,認爲只要是人,就應該有同樣的文化是一種幻覺。文化既本於人與生俱來的生物本性,也受具有認同感的人羣所影響,生物性和社會性同時存在。探尋人的生物性,比如心理最底層的對異性的慾望,對危險的自然反應,追尋某種快樂的本性,由此建立正當性,是文化的一部分。人對羣體的認同感,從而對生物本性的剋制,同樣是文化的一部分。這兩者結合起來,纔是文化的全部。只強調一方面的天然正義,實際上是反文明的,是文化退化的表現。

研究同性戀並不違反人的本性,是文明前進,文化形成的表現。但更進一步,認爲這是人的本性,讓社會承認這種本性成爲一種政治正確,就是反文明,文化退化的表現。不能阻擋這種文化的退步,文明就會慢慢走向崩潰。人既有生物本性的一面,也有由認同感而產生的社會性的一面,在這兩面中找到平衡,讓認同感越來越強,文明就逐漸繁盛。反之則就會讓認同感漸漸消失,文明最終崩潰。

前世那些倫理的熱門話題,同性戀是如此,菸草是不是罪惡是如此,讓人上癮的麻醉品正不正當是如此,包括***應不應該合法都是如此。人的社會性表現出社會現象,社會現象會反過來影響人的社會性,個人和羣體相互影響,相互改造。把一個方面認爲是正義的,另一個方面認爲是邪惡的,便就走上了不歸路,終將邁向萬丈深淵。

歷史上從晚唐開始的儒學復興,最終走上了否認人的生物性,認爲一切生物慾望都是惡的,形成理學,就走上了不歸路。把存天理滅人慾,放在剝離了人的個體特質,只存人的羣體特性的政權當中,是正確的。把理學推向社會,以禮求德,則就背道而馳。

當徐平穿越了千年的歷史長河,再看這個時代的文化,就與前世的理解完全不同。在這個意義上,歷史上的王安石達到了其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以至於無人理解。

與王安石相比,他的老對手司馬光最多隻有中人之資,面對王安石這個與他一樣用功的天縱之才,學術上只能被死死壓制。普通人付出辛勤的汗水,一樣可以成爲大家,但以爲大家就是學術的頂點,要去打倒那些自己理解不了的人物,就會拖文明的後腿。

與王安石講道理沒一個人是對手,但對他的主張不能理解,最終他的改革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當文明慢慢退步,甚至沒有了文化的文人編出各種各樣的段子,來嘲笑他。這是文化退步,文明最終慢慢消散的悲哀。

徐平不希望自己成爲歷史上那個失敗的王安石,他的每步改革都小心翼翼,儘量維持住人心,維持住正在形成的中原文明的認同感。對內施仁政,對外興義戰,而不反其道而爲之,就是爲了這個目的。人不是神,漢文明連天命都放棄了,怎麼會再去認一個神。你想的未必就是正確的,不管你怎麼篤定,都可能會錯。甚至你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對的,做下去也可能是錯的。人就是這樣,你有什麼辦法?

仁政不一定溫和,暴政不一定殘酷,仁和暴不是用手段來區分的。仁政,就是時時注意人心向背,施政向着增加認同感的方向去。哪怕有時候要走彎路,也是正確的彎路,不能夠一步跨過去。制度和政策,一直在個人和羣體、人民和政權的互動中進行,而不是由一方做決定。不管是哪一方來做決定,政權不理人民的聲音是暴政,完全由人民來決定同樣是暴政。找到中間的平衡,便就是合格的政治家,不然政治的變革最終還是會失敗。

秦朝統一,秦始皇的政策難道就是錯誤的?只怕還是正確的多。秦二世而亡,漢朝依然行秦制,卻有天下數百年。人的認識是正確的,你的政治未必是正確的,人就是這樣複雜,有什麼辦法?政治家只能去適應人民,不能讓人民適應你。

沒有人民的理解,沒有同伴的理解,哪怕得到了人民的信任與擁護,行暴政依然會失敗。面對這種失敗的改革,去分析具體的制度和政策實際沒有意義,不是因此失敗。

徐平如此有耐心,與契丹周旋,打打和和,便就是顧及宋朝百姓的人心。朝廷裡的官員,對收不收燕雲十六州都意見不統一,更何況天下之民。等到衆志成城,那個時候再把十六州一鼓而下,任何困難就都不再是困難。

與契丹交往的過程,也是重建國際格局的過程,新的國際規矩要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政治的舞臺上,小國是隨着大國起舞,想做主角只能做大國的棋子。宋朝和契丹處理好關係,哪怕最後把契丹趕出中原,契丹被其他勢務所滅,政治規矩後來者也要遵守。

去年的豐州一戰,加上今年的這一戰,都不是爲了擊敗契丹,奪哪些土地,而是要讓契丹認清現實,接受新的國際格局。

文明潮起潮落帶來的國際亂局最終要穩定下來,最重要的是大國關係要穩定下來。這個年代如此,千年之後也是如此。不是歷史的終點,大同社會的天下一家時代就沒有真正到來,最終大家還是要各自關起門來過日子。鄰居之間禮儀往來,互通有無,相互貿易是正常的行爲,認爲所有的人都是一家,要過一樣的日子就是想多了。國際化是短暫的時代特徵,不是歷史的必然,新奇感最終會讓多數人厭倦。勢力之家遊走於各國,想世代做人上人最終會被人民所拋棄,經濟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最終會隨着時代大潮慢慢走向末路。特別是具有剝削特徵的金融,一旦不再全球化,世界格局將大變。

文明的復興,必然是以復古爲特徵。歐洲沒文藝復興的崇羅古和希臘的古,技術革新就不會最終發展成工業革命。只有重新認識歷史,拾起祖先的榮光,洗刷祖先的恥辱,才能真正邁向新生。宋朝再次出現文明認同,同樣是依賴儒學復興。沒有歷史的文明想要崛起,只能夠去認一個祖宗。

人類文明是有記憶的,有什麼辦法?徐平只能夠小心翼翼,維持住祖先專下來的這一種認同感,緩緩前行。這是祖先留給後人最寶貴的財富,自當珍惜。

第124章 死城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01章 七源州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79章 坐觀成敗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71章 戰場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08章 使氣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6章 活在洛陽第35章 災民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98章 定策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0章 巡視河道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3章 盡頭牙第78章 彈劾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38章 統計學第59章 致太平(一)第11章 治術(二)第23章 蔡襄之錯第38章 青苗貸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34章 同年歡宴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179章 宣傳戰第140章 先聲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37章 月夜雜談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80章 按規矩來第87章 好事第298章 夜襲第99章 搞事情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56章 破城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章 徐家莊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48章 轉折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86章 有錢人第41章 串香第35章 我有三策第71章 意外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78章 要知恥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36章 組織第22章 忠州來人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38章 統計學第293章 敕勒川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94章 立場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81章 準備迎駕第49章 戰後忠州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章 再臨鄭州
第124章 死城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08章 對面的人家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101章 七源州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79章 坐觀成敗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71章 戰場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08章 使氣第39章 先來後到第16章 活在洛陽第35章 災民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98章 定策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97章 黃金彪的難處第10章 巡視河道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3章 盡頭牙第78章 彈劾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38章 統計學第59章 致太平(一)第11章 治術(二)第23章 蔡襄之錯第38章 青苗貸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12章 權在手,跟我走第34章 同年歡宴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179章 宣傳戰第140章 先聲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37章 月夜雜談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80章 按規矩來第87章 好事第298章 夜襲第99章 搞事情第94章 春狩防秋第156章 破城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章 徐家莊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48章 轉折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186章 有錢人第41章 串香第35章 我有三策第71章 意外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78章 要知恥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230章 衆矢之的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36章 組織第22章 忠州來人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38章 統計學第293章 敕勒川第96章 移風易俗第194章 立場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81章 準備迎駕第49章 戰後忠州第232章 培訓中心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1章 再臨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