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9章 詠梅

bookmark

在徐家舊酒樓的旁邊,還有一家稍小一些的酒樓,也能看見金明池裡的雪景。張知白看見,便道:“就這一家吧。”

轉身吩咐帶的老僕道:“去在高樓訂個雅靜些的閣兒,不要說出我的名字,免得主人家難做。”

老僕遵命去了,三人便在路邊等候。

不大一會,老僕回來,對張知白行禮道:“稟相公,樓裡已經客滿了,我們是不是再換一家?”

徐平聽見,覺得不好意思,便道:“要不還是到清風樓裡去吧,那裡在高處,方便看風景。我不進他門,這便回去好了。”

張知白笑道:“便是沒有你在,我也不進那樓,你只管安心。”

石延年見徐平爲難,轉身看見汴河的對面有一座小山崗,上面稀稀落落的都是青松,大雪覆蓋下別有一番風情。山崗上,三三兩兩的人在上面擺開酒食賞雪,竟然也頗爲熱鬧。

便對張知白道:“恩相,河對面的那一處山崗也是賞雪的好去處,我們去哪裡好了,讓酒樓主人送些菜餚來便好。”

幾個看了看,一齊說好。張知白便讓老僕去張羅,自己與徐平和石延年帶了隨身兵士過了汴河浮橋。

行不多遠,到了小山腳下,便聽到了絲竹聲,隱隱約約還有女子的歌聲。

張知白皺了皺眉頭:“莫不是有誰在這裡攜妓賞雪?”

不過已經來了,幾人也不好再回頭。此時大雪覆蓋,也找不到道路,幾個人便順着別人的腳印一路走來。

小山不過十幾丈高,三人一路走一路賞雪,走得很慢。此時雪壓青松,紅日高懸,妝出一種奇特的綺麗景色。

要不了兩三刻鐘,三人便接近山頂,只聽山上傳來一聲驚呼:“哎呀,山下上來的莫不是張相公?”

山上的人看得遠,已經發現了他們,再走十幾步,就有人迎了過來。

待來人走近,卻是兩個中年人,都是四十歲左右年紀,都穿着裘皮大氅。一個三絡黑髯,另一個微微有些髭鬚。

張知白看見兩,臉色就有些不大好看。

石延年對徐平道:“今天真是晦氣,來的正是你家的對頭!那個三絡黑髯的就是馬季良史館,另一個是柴宗慶附馬。”

徐平聽了,猛地擡頭去看兩人。

自從那一天聽了段老院子的話,徐家雖然並不曾攙和進白糖鋪子背後勢力的角鬥,但從李家聽來的消息,閻文應身後果然就有柴宗慶的影子。

柴宗慶身爲附馬,又無子嗣,做事一向無法無天,閻文應更是一向大膽,一生主動作死的事太多了,直到最後把自己作死。這兩家身份不比尋常,其實都應該知道徐家和李用和的關係,也知道李用和與當今皇上的關係,但爲了錢財依然是不管不顧,先把錢撈到手再說,以後船到橋頭自然直。

徐平也是無耐,自己一向避免跟這些官臣貴族交往,好不容易出來一次,誰知兩個對頭就湊齊了在這裡等自己。

柴宗慶和馬季良上來與張知白見過了禮,馬季良看見徐平,便不停地用眼光掃過他。

張知白微笑道:“這一位石曼卿,素有詩名,與我相交已久,今日滿城好雪景,我們便到這裡尋個清靜地方賞雪。這一位小友,與曼卿一向友善,家裡釀得好酒,今日恰好尋來,剛好一起飲酒賞雪。”

柴宗慶笑道:“好巧!我和元之兄本來正在他汴河邊的酒樓裡賞雪,恰好遇見京城裡最後填新詞的柳三變,帶了女妓出來遊玩,便一起在這山上擺了個宴席,一邊聽他新填的曲子,一邊看雪景。相公不妨與我們一起如何?”

張知白看了看徐平,見他臉色依然沉靜,便問他:“小友覺得如何?”

徐平道:“相逢不如巧遇,我是市井人家,早聽柳耆卿會填新詞,既然遇上了能夠見一面當然是好。”

馬季良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但有張知白在這裡,他哪裡敢說什麼。有宋一朝,官宦士大夫防宗室外戚就像防賊一樣,好吃好喝供着,但凡被他們抓住了把柄收拾起來絕不手軟。更何況馬季良富商出身,見了張知白這種高官士大夫天然地就覺得自己矮了一頭。

別人再也話,一行人便到了山頂。

山上有五個女妓,明麗豔妝,打扮得多姿多彩。五人都是十五歲左右的年紀,正是花骨朵一般的歲月,在中間或站或坐,有的彈琴,有的奏琵琶。

外圍擺了幾張桌子,上面放了酒菜。一張桌子後面,坐了一個穿青衣的文士,不到四十歲的年紀,三絡黑髯,眉清目朗。

見到衆人上來,青衣文士上來對張知白深施一禮:“學生柳三變,見過張尚書相公!”

此時張知白以工部尚書平章事,位高權重,然而柳三變雖然說得恭敬,眉眼間卻有一股傲然之氣,並沒有諂媚之意。

張知白淡淡地道:“多禮了,我也聽過你的詞名。”

說完,便由柴宗慶引着到主客位落座。

柳三變起身,微微有些悵然,然後一笑,回到了自己座位。

此時柳永三十八歲,少有文名,但到了今年才第一次參加省試殿試,但不幸落第。雖然落第,但由於是第一次,還是一身傲氣,發榜後曾作一首《鶴沖天》雲: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他是一時發泄得痛快,卻不想這首詞的影響太壞。人有傲骨不是壞事,石延年當年被黜落也很灑脫,曾作兩首詩。一爲:

無才且作三班借,請俸爭如錄事參。

從此罷稱鄉貢進,直須走馬東西南。

又一首是借用前人成句:

年去年來來去忙,爲他人作嫁衣裳。

仰天大笑出門去,獨對春風舞一場。

從兩人的詩詞可以看出來,石延年是真灑脫,而柳永卻有一股女人般的怨氣,而且好死不死拿着南唐後主李煜作榜樣,且以煙花柳巷來對朝堂。在他自己覺得瀟灑,在士大夫眼中就是作死了。

所以石延年雖然落第,但得張知白知遇之恩。柳永落第,卻得到了士大夫的白眼,下一次科舉連入場的機會都沒有。後來雖然中進士,也一生官場蹉跎,只是留下了個文名,卻沒留下官名。

要知柳永可不是徐平這樣出身,此時他還叫柳三變,字耆卿,出身於官宦士家。前邊已經說過,北宋士大夫的最大來源就是官宦家庭。柳三變的父親柳宜出仕南唐,由南唐入宋,官至天太軍節度推官。長兄柳三複天禧二年進士,次兄柳三接也以進士爲業,後來與柳三變同榜進士。這樣的家庭,柳三變的作爲就爲他後來一生的飄零埋下了伏筆。

衆人落座,柴宗慶舉杯道:“且飲一杯酒,下來聽柳耆卿新作的詠梅《瑞鷓鴣》新詞。”

衆人飲酒罷,中間女妓便彈起古琴琵琶,其中一個低聲淺唱:

“天將奇豔與寒梅。乍驚繁杏臘前開。暗想花神、巧作江南信,解染燕脂細剪裁。

壽陽妝罷無端飲,凌晨酒入香腮。恨聽煙塢深中,誰恁吹羌管逐風來。絳雪紛紛落翠苔。”

一曲歌完,衆人鬨然叫好。

徐平聽着聲音清麗,曲調婉轉,也禁不住鼓掌。此時的歌曲與後世比起來更多了一份清新淡雅,別有一番滋味。

要知場中伴奏演唱的都是專業人士,不比徐平前世的小明星差了。此時的女妓不可從字面上就認爲與後世的特殊職業者一般,她們應該算演藝人士。宋朝的女妓分爲官妓、軍妓、市妓和家妓,都是以歌舞娛樂爲生,從法律上,並不提供特殊服務。官員與女妓發生不正當關係,是要受到處罰的,有時即使沒有發生關係,接觸多了也會受到處罰。至於民間人士,這種特殊交易只能算是灰色地帶。真正以這種生意爲生的人家,從業者多是主人的養女甚或是親生女兒,規模也都不大。僱人買人是不能做這種生意的,逼良爲娼是重罪。

聽罷新詞,張知白的老僕也把新買的酒菜送了上來。馬季良看見不是自家酒樓裡的,臉色已是不好看。

酒菜擺好,徐平又把帶着的兩壇白酒取出來,讓給衆人倒上,口中道:“這是家中釀的好酒,酒性極烈,這種天氣喝着正好暖身子。”

柴宗慶聞着酒香,讚一聲好:“前些日子,曹寶臣太尉曾用你家的酒遍請老臣,京師都傳你家酒好,力氣大,沒想到今天到了口裡!”

馬季良的臉色已經陰了下來,喝過三巡,對徐平道:“徐家大郎,我們兩家隔着惠民河,也可以算得上鄰居。聽說你近年學問大進,也會做詩詞。今日乘此勝景,也作一首新詞歌來聽聽好不好?”

石延年要爲徐平揚名,接口道:“雲行雖然年幼,詩才卻足可稱道!”

石延年此時詩名已起,由他口裡說出來可信度就高了。張知白便指着山下河邊一株正開的梅花對徐平道:“剛纔唱的是詠梅詞,小友便就以山下的這株梅花爲題,也作一首好不好?”

徐平心裡暗罵,先前詩好那是因爲我是抄的,現在我哪裡抄去?此時被趕着鴨子上架,更加不能被馬季良看了笑話,沉吟片刻道:“我一個市井小民,不懂音律,便依調填一首《卜算子》好了。

舊歲亂插枝,今日花如怒。傲雪迎風百里香,不懼風霜苦。

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塵碾作泥,只有香如故。”

話聲剛落,張知白扭頭看着馬季良,過一會纔對徐平緩緩道:“小友雖然出身市井,但志向高遠,來日必非池中物!”

第81章 臭味相投第49章 天津曉月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73章 童大官人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78章 要知恥第37章 階級法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37章 逼迫第87章 好事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3章 生意第7章 貴人相助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74章 砲戰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79章 黑吃黑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4章 期集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80章 投名狀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23章 生意第64章 三路出擊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00章 鑄錢第165章 試探第2章 黯然離去第250章 修兵書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3章 一路千里第25章 你們不懂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109章 補天裂第28章 蟾宮折桂第254章 出路第10章 巡視河道第59章 合謀第55章 合作社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37章 階級法第27章 小隱君第56章 錢入戶等第59章 分歧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37章 階級法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32章 小縣第21章 衆人到來第109章 補天裂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06章 望遠鏡第201章 陛辭第32章 東華門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31章 造紙第128章 優遷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21章 同年第115章 開戰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7章 回聲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3章 秀秀(下)第45章 追來了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206章 望遠鏡第54章 解散佛社第71章 戰場第4章 郊迎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
第81章 臭味相投第49章 天津曉月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73章 童大官人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110章 清除後患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78章 要知恥第37章 階級法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37章 逼迫第87章 好事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31章 瘋狂時代(二)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3章 生意第7章 貴人相助第249章 一拍即合第228章 大戰將臨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174章 砲戰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79章 黑吃黑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4章 期集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80章 投名狀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23章 生意第64章 三路出擊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00章 鑄錢第165章 試探第2章 黯然離去第250章 修兵書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3章 一路千里第25章 你們不懂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109章 補天裂第28章 蟾宮折桂第254章 出路第10章 巡視河道第59章 合謀第55章 合作社第72章 最後處置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37章 階級法第27章 小隱君第56章 錢入戶等第59章 分歧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37章 階級法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32章 小縣第21章 衆人到來第109章 補天裂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206章 望遠鏡第201章 陛辭第32章 東華門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31章 造紙第128章 優遷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21章 同年第115章 開戰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17章 回聲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3章 秀秀(下)第45章 追來了第176章 錢糧爲綱第206章 望遠鏡第54章 解散佛社第71章 戰場第4章 郊迎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