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搞事情

西京城轉運司衙門,王堯臣打開手裡的摺扇看了看,輕輕搖着扇了扇風,又合上,過了一會又打開,看個不住。過了一會,對身邊的正在看公文的徐平道:“以前士人嫌棄摺扇鄙陋,沒有人用。雲行送我這一把倒是錯,用着挺順手的。”

徐平把手裡的公文放下,笑着搖了搖頭:“不在於這扇子用着順不順手,而是扇面非比尋常,那可是燕待制親繪的山水。伯庸,你說這一幅扇面值多少貫錢?”

王堯臣不說話,只是展開扇子,看着扇面,面帶喜色。

摺扇不值錢,最大的好處就是攜帶方便,其他並沒有更大的好處。之所以在後世流行開來,關鍵還在扇面上。團扇也可以繪畫,不過由於形制的關係,畫仕女圖極合適,所以後世摺扇盛行的時候,女子經常用的還是團扇。但畫山水花草就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所以男人用的團扇稍嫌樸素,不如摺扇繪畫多了一份靈動雅趣。

徐平不靠着制摺扇賺錢,主要是用來自用兼送人。身份在那裡,他比較容易就能請到此時的繪畫大家爲自己畫扇面,不管是燕肅這種文人畫家,還是宮廷裡的御用畫師,都要賣徐平這個面子。而且徐家一向給的潤筆豐厚,雙方合作愉快。

官員之間送禮很講究,金銀珠寶受人鄙視,而且也容易引起御史臺的注意,筆墨紙硯這些就方便多了。摺扇自然也是如此,也符合文人官員的身份。

把玩了一會手裡的扇子,王堯臣小心翼翼收了起來,見徐平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便隨口說些公事:“今年夏稅已經收了上來,由於大旱,河南府沒收到什麼。”

徐平睜開眼睛,點了點頭:“這是應有之意,大旱之年,能救災就不錯了,還指望收什麼稅?不過話說回來,收不到夏稅,地方官員的俸祿怎麼辦?要不要轉運使司調撥?”

“沒了夏稅,還有商稅啊!說起來你不信,今年商稅比往年翻了一番還多,差不多把夏稅補上了。多少人報怨你今年在京西路的新政,但商稅是實實在在增加了。”

徐平想了一會,才道:“就是翻一番,也不到十萬貫。河南府是天下重地,不到十萬貫的商稅,實在是有些寒酸。——不過話說回來,以前的商稅裡大頭是酒稅,除非河南府人戶大規模增長,不然酒稅變化不大。這樣說來,翻一番也不容易了。”

“豈止是不容易,本朝立國六十年,這樣的事情都沒有出現過幾次。也就是雲行,你當年在邕州錢糧增長得太嚇人,不把這成績放在眼裡,對我們來說,有此政績,可以說上好多年了。我在河南府做一任,如果年年如此,本官也就升上去了。”

王堯臣一是爲父守喪,二是被叔父連累,官職升的速度有些慢。聽了這話,徐平笑着點了點頭,能幫他把耽誤的時間補回來,也是一樁好事。

不過王堯臣卻嘆了口氣:“本來京西路各州軍商稅都大幅增長,是好事,但偏偏孟州和襄州不實行新政的,漲勢也喜人。那兩州雖然比不上河南府和汝州漲勢迅猛,但與陳州和穎州相差不多。最近有官員議論,爲了新政忙死忙活,也沒見到比那兩州強到哪裡。”

“孟州有黃河漕運,襄州臨漢水,是水陸碼頭。京西路商業以展起來,首先得利的就是那兩州,他們商稅增加有什麼奇怪?不過是牢騷話,不用當真。”

聽到徐平這麼說,王堯臣連連點頭。他還怕這話傳進徐平的耳朵裡,會讓他心生不快呢,沒想到能夠想得開。孟州是到關中的門戶,襄州則是江南廣大地區的門戶,京西路商業發達,首先就從這兩州表現出來,他們的商稅增長慢了纔不正常。

正在這時,河南府田判官隨着轉運司衙門的公人急匆匆地趕了進來,行了禮,對王堯臣道:“通判,西京城裡出事了,快快回官衙!”

王堯臣一驚,站起身來問道:“什麼事情?不要急,慢慢說清楚。”

田判官深吸了一口氣,才道:“下官也是剛剛得到消息,城裡分司的一些官員,跟河南縣裡的公吏鬧起來了。現在已經圍了御史臺,誰也勸不住。”

徐平沉聲道:“爲了什麼?總得有個緣由,不可能憑空鬧事。”

“還不是爲了錢入戶等的事情?城裡的富貴人家,好多都把錢投到什麼公司裡,躲了過去。河南縣的公吏不忿,特意選了今天發錢糧的日子,堵住這些官員——”

看着田判官,徐平冷聲問道:“不僅僅是因爲心中不忿吧?”

“自然,不瞞都漕,縣裡爲了做好事情,定的有賞額。”

徐平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麼。公吏們什麼時候這麼公忠體國了,富貴人家這種小動作他們也去管,有賞額就說得通。分司官都沒有實權,而且正常情況下,他們也沒有了政治前途,沒有天大的機緣,就閒居到死了。這種死老虎自然不放在公吏們的眼裡,雖然不像老百姓那麼好欺負,但也是口邊的肥肉,隨時可以咬一口。

自錢入戶等的政策定下來,便就發生過公吏堵領俸祿的分司官的事情,而且還特別離譜。公吏們抓住領了俸祿的分司官,不是按領到手的錢算,而是據此推算幾個月半年甚至一年的錢數,逼着他們按推算的數額到錢莊去交錢。不過以前都是零星發生,王堯臣處理了幾次,定下規矩,錢數只按看到的實錢算,不許推算,才慢慢平息下去。不過因爲州縣立得有賞額,公吏們貪賞錢,這種事情一直沒有斷絕。

這次鬧大,一定有其他的原因。不過那是王堯臣的職責,徐平不想過問。

王堯臣急匆匆地收拾,準備隨着田判官去,隨口問道:“這種事情以前也有,府衙已經立了規矩,按例辦事就好了,怎麼這次鬧這麼大?”

“通判還記得因爲今年大旱,爲了救災,李知府停了分司官們的錢糧,挪去救濟災民了嗎?這月朝廷的錢糧發下來了,一次補足他們幾個月的俸祿,於是——”

分司官雖然是朝廷的官員,跟河南府無關,但俸祿是由河南府提供的,只是在系省錢物裡走賬而已。今年大旱,李若谷爲了救災,上章免了河南府的夏稅,秋稅還沒有定。自己治下的稅都不收了,怎麼可能還給分司官提供俸祿,直接就停發了,讓他們等着三司從京城把錢糧運來。這些人的俸祿本來就是三司發,他這樣做合情合理。

只是這一次,被河南縣的公吏盯上了,一下子堵住,非要據此重算戶等。河南府跟開封一樣,由徐平做主也已經廢了折支,直接發實錢,幾個月的俸祿還是非常可觀的。

王堯臣向徐平告辭,帶着田判官就要離去。

兩人剛要走的時候,徐平突然問道:“田判官,官員領俸祿又不是非在一天,怎麼這一次都聚在一起了?留守司的人力也有限,做得來嗎?”

“唉,誰知道留守司是怎麼想的,非發佈告讓大家今天去領,可不就出事了!”

徐平點了點頭,淡淡地道:“知道了,你們快些去吧,記住把事情儘量平息下來,不要鬧大。大災之年,那些分司官跟着吃了幾個月的苦,不要難爲他們。”

兩人答應,急急忙忙地出了轉運使司衙門。

看着兩人離去,徐平嘴角不由出現一絲冷笑。世上哪有這麼湊巧的事情?明明知道爲了這點錢先前就鬧出不少事,留守司還故意在一天發。

要搞事情啊!

王堯臣如果不能把事情壓下,引起分司官的公憤,只怕很快就有人上章彈劾徐平的錢入戶等政策。留守司、西京御史臺和各州的知州通判,都是有權利上章彈劾轉運使的,上下相制是趙宋的祖宗家法,官員的權力從來都是相對的。

這是瞅着徐平剛剛出外巡視回來,趁機把事情引爆。

徐平怕嗎?這種互相扯皮的事情有什麼好怕的。你儘管彈劾,我據理分辨就是,這種彈劾理由還奈何不了徐平。這隻能是個引子,後續必須有其他的動作,一點一點不利因素累積起來,才能真正把徐平的新政壓下去。

閉上眼睛,徐平暗暗盤算,對自己有利的是哪些,不利的是哪些。

有利的自然是本路的商稅大幅增加,以及各種工程的順利完工,並經受住了初步的考驗。財力的充裕,才能讓河南府雖然遭遇大旱,救災卻遊刃有餘,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人戶逃亡。不利的就是沒有實行新政的孟州和襄州,商稅增加同樣亮眼,一比較新政好像也沒有什麼用處。而各項大工程雖然完工,卻還沒有發揮作用。

算來算去,有利的因素與不利的因素大致勢均力敵,誰佔上風,全靠着一張嘴怎麼說了。徐平現在所缺的,恰恰就是講道理沒有人聽。

第26章 慶祝第142章 審問第31章 端午(下)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168章 大新聞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319章 使節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98章 夜襲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84章 新軍第87章 我們投降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3章 蠻人第34章 磨鍊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9章 遊園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23章 出書第83章 地形沙盤第41章 串香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77章 賬目第144章 僵局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6章 召對第13章 蠻人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73章 地方反應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7章 貴人相助第28章 唐大姐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94章 養起來第20章 西行第11章 人選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0章 匪訊(下)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251章 危機第14章 賜名第19章 匪訊(上)第10章 野味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83章 擒獲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58章 桃花運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5章 報恩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78章 彈劾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3章 人之將去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284章 告罪使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80章 花開富貴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11章 根源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97章 流年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62章 算計第152章 渡河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71章 北巡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16章 煤球爐第62章 劉員外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90章 各讓一步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31章 造紙第183章 中書條例
第26章 慶祝第142章 審問第31章 端午(下)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168章 大新聞第66章 文臣武將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319章 使節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96章 內外有別第58章 升任副使第298章 夜襲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84章 新軍第87章 我們投降第65章 離開河陰第13章 蠻人第34章 磨鍊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9章 遊園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123章 出書第83章 地形沙盤第41章 串香第188章 以何處爲準?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77章 賬目第144章 僵局第60章 陽光明媚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6章 召對第13章 蠻人第226章 勝則爭功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191章 我也不管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73章 地方反應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112章 五軍齊出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7章 貴人相助第28章 唐大姐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94章 養起來第20章 西行第11章 人選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0章 匪訊(下)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251章 危機第14章 賜名第19章 匪訊(上)第10章 野味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39章 待以客禮第183章 擒獲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58章 桃花運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5章 報恩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78章 彈劾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3章 人之將去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284章 告罪使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80章 花開富貴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11章 根源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97章 流年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62章 算計第152章 渡河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71章 北巡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16章 煤球爐第62章 劉員外第322章 我們一起講道理第90章 各讓一步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31章 造紙第183章 中書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