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

酒過數巡,李若谷見晏殊對自己比較冷淡,坐在這裡也沒什麼意思,便就託辭自己年老體衰,先回去休息了。李家在洛陽有宅子,李若谷並不住在衙門裡。

看着李若谷離去的背景,晏殊搖了搖頭,低聲對徐平道:“李留守年紀大了,耳朵聽不清別人說的話,我跟他交談,只怕就擾了大家的興致。不過看他怏怏的樣子,不定覺得我冷淡他,心裡編排我的不是呢!”

徐平笑道:“李留守有耳疾人所共知,學士不須爲此事擔心。”

李若谷不大管政務也跟自己的身體有關,之所以到洛陽來,就是因爲耳疾來西京城賦閒。他的耳朵聽不清,當面說話也得大聲他才聽得見,這種場合晏殊確實無法與他交談。

李若谷一走,氣氛一下子輕鬆下來。晏殊爲人是古板一點,但對青年才俊一向都是青睞有加,喜歡跟年輕人交往。在座的王堯臣是狀元,徐平是探花,而且同是一等進士,其他幕職也都是進士出身,正是晏殊最喜歡打交道的人。

冷了的菜撤了下去,上了果子來,徐平命人把酒重新溫熱。

指着桌上的一盤松子徐平對晏殊道:“這是高麗國的松子,前兩日有一個知密州王彬的族弟到這裡來,想向高麗販賣棉布,帶了些土產。學士嘗一嘗,別有滋味。”

晏殊捻了幾顆松子,剝了放到口裡嚐了嚐,點了點頭:“確實不錯,中原難得產這麼大的松子。——說起來你到京西路一年,和王拱辰兩個做得好大的棉布生意!”

徐平道:“我們只是適逢其時,棉花確實比絲麻產得多,而且又容易打理。說起來番邦異域,有不少這種中國所沒有的好物,只是我們知道的少。”

“是啊,先帝曾經取占城稻分賜各地種植,也大獲其利。說起來這些番邦的東西,確實有不少強過中原,只是我們去得少,不知曉罷了。”

晚上起了風,卷着枯枝敗葉咆哮。遊廊裡雖然有火道,但四處透風,不時一陣寒風吹進來,便就冷得刺骨。然後被地下上來的熱氣一烘,一陣冷一陣熱,滋味並不好受。

晏殊卻不在意,談興正濃。又喝一巡酒,晏殊把酒杯放下,對徐平道:“我這次的來意,你應該是知道了。唉,其實按照兩位相公的意思,本是不想派人來的。”

徐平一愣:“哦,我怎麼聽說呂相公是想派梅學士來,只是他年紀大了,才耽擱幾天。”

晏殊笑着搖了搖頭:“你在京西路,遠離京城,內裡的詳情自然不知道。呂相公原來的意思,也是怪分司官員多事,只是如何處置,他和王相公意見相左,只好先派人來查清楚了。這差事落到學士院,最後還是要我酷寒天氣裡跑一趟。”

“不知依呂相公,事情是要怎麼處置?”

晏殊向前湊了湊,看着徐平,壓低聲音道:“依呂相公的意思,分司官員雖然鬧得動靜不小,但京城裡也知道,是因爲他們貪心,政事堂不想理的。但河南府手裡的飛票數額實在太大,三司無法兌付,現在着落在政事堂想辦法。王相公的想法想來你已經聽說了,跟你的意思不謀而合,我不再贅述。呂相公的想法,是穩定絹價,三司鋪子多印購物券,拿不準的事情太多,怕有意外。還是不這樣做,直接銷賬了事——”

徐平的眼睛一下子瞪大:“幾千萬貫的飛票,直接銷賬?京西路的官員哪個肯依!”

晏殊嘆了口氣:“就是知道你們京西路官員必定不肯,所以呂相公才提出來,直接給你們加官酬功。除了孟州和襄州,京西路的京朝官和選人全部都加一官,而且今年由選人改京官的,多給京西路十個人。至於你和王堯臣,因爲最爲勞苦,每人破格提升。依着呂相公的意思,你的本官多年未升了,這次由右司郎中直升給事中。”

徐平一時不知道應該說什麼,沉默不語。右司郎中直升給事中可不是隻加兩官,本來按着徐平的進士出身,帶的帖職和原有軍功,跳過幾級應該由右司郎中升右諫議大夫,這是跳過了光祿卿和秘書監,右諫議大夫之後再升纔是給事中。而實際上右諫議大夫之後有止法,是不能跳的,必由給事中,再升纔是六部侍郎。

六部侍郎及以上,一般就是宰執的本官了,換句話說,給事中對非宰執來說,基本就到頂了。如現在的西京留守兼知河南府李若谷,本官便是給事中,如果沒有機會入兩府爲宰執他這官就到頂了。呂夷簡倒真是好算計,以前一直壓着不升徐平的本官,這次一下升到頂,賣出個天大的人情。而且一旦徐平的本官升到給事中,則官、職就與李若谷完全一模一樣,再加上他的永寧郡侯和以前的軍功,實實在在就他壓一頭,不用爭地位了。

要知道以前以諫議大夫的本官爲宰執的也有不少,這個誘惑足夠大。

見徐平不說話,晏殊以爲他動了心,輕聲道:“只要你這裡鬆了口,王相公便就不好再堅持,這事情政事堂就能定下來了。徐平,於你我算長輩,奉勸一句,此時朝裡呂相公說話的分量是很重的,按他的意思,於你和京西路的官員,於國都無大害——”

沒想到徐平搖了搖頭,苦笑道:“學士有所不知了,此事如果我答應,確實可能對我自己,對京西路這一年辛苦的官員,說不上什麼害處。但於國家,怎麼能說無害呢?政事堂如此處置河南府的飛票,我們這一年就真地白辛苦了!”

“官員做事,無非是要加官進爵。既然政事堂同意加官,如何說是白辛苦?”

徐平能說什麼?他現在短短几句話根本就無法向晏殊解釋清楚。要加官,徐平何必弄出這麼大的動靜?老老實實做一任轉運使,難道還能落下要升的官職!之所以要在京西路把棉花產業做得這麼大,而且是一下子就做得這麼大,就是借這個機會動搖現在的經濟體制。用如此巨大的商品規模,來衝擊原來的自然經濟管理體制,逼朝廷的經濟體系不得不向商品經濟轉化,爲未來的商品經濟開路,迎接新的時代。

萬萬沒有想到,呂夷簡會想用政治手段來解決經濟問題。這是延續了千年的辦法,以往百試百靈,他相信這次也一樣能行。

過了好一會,徐平問晏殊:“學士,我如果不同意呢?”

晏殊嘆了口氣:“要麼你能說服我,否則我只能按呂相公的意思行事了。”

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209章 楊文廣第24章 留客第82章 立足於打第160章 呂公綽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37章 三頭目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43章 賜姓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302章 青冢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87章 好事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77章 你倒黴第15章 理政(一)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5章 軍改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3章 治術(四)第86章 兩全其美第47章 法外之地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99章 搞事情第81章 臭味相投第91章 災年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75章 僵局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295章 強兵策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78章 彈劾第1章 太后崩殂第144章 僵局第9章 科舉冤家第66章 新鮮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67章 找盟友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74章 砲戰第4章 邕州城外第214章 蠟丸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72章 夜襲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217章 追獵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54章 解散佛社第40章 軍令之外第58章 仙人跳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22章 清路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20章 匪訊(下)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23章 生意第213章 預算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72章 三個關節第75章 僵局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52章 酒鬼亭第265章 飛來橫禍
第246章 軒然大波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209章 楊文廣第24章 留客第82章 立足於打第160章 呂公綽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37章 三頭目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43章 賜姓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302章 青冢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87章 好事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256章 皇城司出馬第77章 你倒黴第15章 理政(一)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65章 永寧侯府第15章 軍改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3章 治術(四)第86章 兩全其美第47章 法外之地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99章 搞事情第81章 臭味相投第91章 災年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60章 公平交易第75章 僵局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195章 荒蕪的土地第101章 不能治家,焉能治國?第295章 強兵策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78章 彈劾第1章 太后崩殂第144章 僵局第9章 科舉冤家第66章 新鮮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67章 找盟友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8章 父母妻小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174章 砲戰第4章 邕州城外第214章 蠟丸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72章 夜襲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217章 追獵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54章 解散佛社第40章 軍令之外第58章 仙人跳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22章 清路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20章 匪訊(下)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23章 生意第213章 預算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290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上)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72章 三個關節第75章 僵局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276章 牽連衆多第52章 酒鬼亭第265章 飛來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