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孫沔的麻煩

讓徐昌跟唐大姐在廳堂裡談價格,徐平和秀秀兩人走到院子裡。

看着入目一派田園風光,徐平對秀秀道:“這裡太過荒涼了些,總讓我想起白沙鎮的莊子。真是想不明白,你是看上了這裡的哪一點。”

秀秀輕聲道:“跟家裡一樣難道不好嗎?我就是想跟家裡一樣。”

“好,你說好那就什麼都好。”徐平一邊說着,一邊與秀秀一起沿着菜園的小路向遠處走去,看一看這宅子的格局。

即使是在城裡面,這裡的土地也不珍貴,菜園裡還有大片的空地。不但是有整齊的水渠,還有幾處小池塘,其中一個大的有半畝多,周圍都是竹林,池邊還有一處小木亭。

到了池塘邊站住,徐平看看左右的風光,口中道:“這種菜的倒是個雅人。”

“官人不知道,唐大姐的丈夫以前是國子監的學生,頗有才氣,據說下一次科舉是要發解的。若是中個進士,這一家人就從此發跡了,只是沒想到年紀輕輕就去了。”

徐平對秀秀道:“原來你認識這個唐大姐,也還以爲是她要賣房子才見到的。”

秀秀嘆了口氣:“唐大姐有一雙巧手,以前就在轉運使司衙門做些雜活,在衙裡幫人縫縫補補,洗洗漿漿,我到了之後認識的。官人,你說一個自小嬌生慣養的小娘子,爲了供丈夫讀書,出去做零工幫襯家裡,是不是挺不容易的。”

“是挺不容易的,也難爲她。”徐平點頭,這是他的真心話。那個唐大姐長得不俗,一看就知道不是出身貧苦人家,嫁人後能夠安於貧窮,確實不容易。女子三不出中有一條糟糠夫妻不下堂,便就針對的這種情況。男人未發跡前,與妻子相濡以沫,妻子含辛茹苦供養丈夫上進,這就是一輩子的感情,自當相守一生。

世人所謂窮書生,其實真正一貧如洗的人家很難出讀書人,能夠脫產讀書的怎麼也要有一點家底。就像這唐大姐家,他丈夫還是有祖傳的這處房子,這十幾畝菜園,才能勉強維持住他讀書的花銷。但家裡人丁單薄,男子專心讀書,一切活計都壓到了女人身上,這就顯得辛苦了。國子監裡讀書,經常跟同學一起出去詩文聚會,不能太過寒酸,這對一個女人的壓力就大了。唐大姐必然是家裡僱人種菜,自己再出去做零工添補。這纔是底層讀書人的常態,說窮還是比大部人過得好,說不窮又過得着實辛苦。

繞遠小池塘,順着水渠一直向前邊走去。

徐平問秀秀:“你是可憐唐大姐,纔買這處房子嗎?”

秀秀笑道:“我可憐她做什麼?你當年讀書的時候我也在身邊,不過那時候一不愁吃二不愁穿,你每日讀上三五本書,就覺得自己是天底下第一受苦的人了。現在想想,比這許家官人不知道強到了哪裡。唐大姐這樣陪着丈夫,纔是貧賤夫妻,一輩子的福氣。她只是命不好,等不到自家官人發跡的那一天罷了。”

到了盡頭,是一條小河,也不知道是洛河還是哪條河的支流。河不寬,水不深,秋色裡水邊的蘆葦已經開始變黃,潔白的蘆花在河面上飛舞。河邊的大柳樹上,不知什麼時候就鑽出一隻翠鳥,閃電一般在水面上掠過,頃刻間就又消失在不知道哪棵大樹上。

徐平輕輕拉着秀秀的手,站在河邊,看着這景色,一時都沒有說話。

以前白沙鎮的莊子裡,還沒有現在這麼多人,莊院東邊的小河便也是這副景象。徐平經常帶着秀秀在河邊玩鬧,看着水鳥飛來飛去,看着蘆花在陽光下飛舞。秋日的陽光灑在水面上,閃着金光。現在想來,那些時光仿如一場夢一般。

徐平捏了一捏秀秀的手,對她道:“這裡其實也不錯,只是在洛陽城裡,這鄉野的景色總有些不着調。等我這兩天忙過去,便找人把這裡收拾一下。菜園改成菜圃,種些花花草草的,牡丹什麼的,再植些修竹,便也就過得去了。好不好?”

秀秀搖了搖頭:“不好,我喜歡這裡,就喜歡這個樣子。”

徐平笑笑,沒再說什麼。未來是個什麼樣子,還是由時光慢慢來改變。

回到廳堂裡,已經不見了唐大姐,連那個小女使也不見了,徐平問徐昌:“怎麼,主人家這便就走了嗎?我們又不急着過來住。”

徐昌道:“已經交割過了,她還在這裡幹什麼?該收拾的她早已經收拾好了。這裡到龍門鎮還有些路,不早點走,到那裡天就黑了。聽說,她們家在那裡的酒樓很冷清,這個唐大姐過去,多少是個幫手,省了僱人。至於房契,過兩天再到河南縣去辦。”

徐平看看四周,心裡總有種奇怪的感覺,這裡以後就是自己在洛陽的家了?好像一切都太過草率,這裡五間舊房,一片菜園,也着實不像個家的樣子。

秀秀走上前,到剛纔唐大姐坐的椅子上坐下,突然笑道:“都說洛陽的女兒家跟其他地方不同,最有主意,家裡事情也能做主。這個唐大姐做事如此爽快,倒是不虛。官人,你看這裡也是一張椅子,也只有在洛陽纔會如此。以後我便坐在這裡,如何?”

“好,只要你喜歡,坐到另一邊去又有什麼!”

徐平笑着,與徐昌一起四處看房子。

剛纔唐大姐在的時候,家主的位置是空着的,那是給她逝去的丈夫留的。不過她坐的地方,也與對面一樣放着一把椅子。

北宋女性一般都不坐椅子,就是在家裡也一般坐杌子,歷史上南宋陸游還感嘆過,到了南宋婦人也開始坐椅子了,再沒有北宋時期那麼規矩。惟有洛陽是例外,這裡男人什麼時候開始坐椅子,女人也同時開始坐了。河南府是後來兩宋理學興起的地方,但同時也是女性地位最高的地方,歷史便就是這麼不規矩,總是在矛盾中迸出火花來。

留守司衙門的後衙,孫沔懶洋洋地靠在椅子上,聽着家裡的知院主管說着事情。

知院道:“官人,我聽人說,那個唐大姐把在陶化坊的宅子賣給徐都漕了,會不會出事情?唐大姐性子烈,必她在都漕面前亂說!”

“說什麼?說我看上了她?”孫沔冷哼一聲,“她的丈夫又不是我害死的,我還怕她到轉運司衙門告我不成?一個寡婦,又沒有子女拖累,我名正言順地找人去做媒,要納她做個外室小妾,難道還犯了王法!河南府不是其他地方,我這留守司通判可不是地方的監當官,沒有不許在地方娶妻納妾的說法,就是鬧上朝堂,我也不怕什麼!”

“官人說的是。不過,唐大姐賣了宅子,手裡有了閒錢,到年底把撲買的錢還上,我們不是白費了心機?龍門鎮裡起那座酒樓,可是花了不少錢。”

“哼,陶化坊那裡的宅子五間破房,十幾畝菜園,能賣幾個錢?這裡不是京城,京城那裡是寸土寸金,西京城裡的宅子可不值錢!唐家老兒撲買酒樓一年,正經生意只做了兩個月,他有多少家產都得搭進去!有時間你到龍門鎮去一趟,讓那個撲買的衙門——叫什麼來着,多上上心,最好讓唐老兒的酒樓一個客人都沒有!”

“小的明天就去。官人已經花了大把錢下去,沒個結果可就虧得大了。”

孫沔直起腰來,嘆了口氣:“唉,要不是這個徐平來,其實也花不了幾個錢。那撲買新蓋酒樓的,賺了錢還敢自己收起來不成?等到年底還不是得乖乖地給我送來。現在徐平新官上任,必然盯得緊,又看我不順眼,這錢是不能收了。可惜!”

知院忙道:“那其他家呢?城裡的分司官,好多家都是每月要送些錢來,我們是收還是不收?這些人不少,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收,不收我吃什麼!對了,你也買些禮物,什麼時鮮果蔬,魚鱉蝦蟹,沒事的時候跟那些人家走動走動。同朝爲官,家裡平時禮尚往來總不犯法。”

“官人說的是,這樣別人還能說出什麼來?”

朝裡的卿監官,可以在洛陽分司,按徐平前世的話說是衙門的洛陽分部。不過沒有任何職事,只是拿俸祿罷了,惟一的工作就是參加各種祭祀,以及五日一次的大起居。

大宋初立國的時候,分司官是一種優待,官員老了洛陽分司拿着俸祿養老,這也是爲什麼洛陽城裡高官宅第衆多的原因之一。後來,官員的待遇上升,致仕之後從不領俸祿到領半俸,最後領全俸,這分司官便就再沒有一點優勢。到了這個年代,分司洛陽已經成了對官員的一種懲罰,相當於閒置,政治前途基本葬送,比降職外任還要重一些。

這些分司官是由留守司管着的,孫沔官不大,可掌握着不少高官的前程。分司官的政治前途基本完蛋,但總有各種原因再起的,只看自己會不會來事。每五日大起居,拜表有時候是由驛站送到京城去,有時候是專門派官員送去。這是一次見皇帝的機會,還有野心的分司官們盯得緊。就爲了這個機會,孫沔一年就收不少錢。

原則上講,留守司不是地方衙門,而是屬於中央朝廷的一部分。比如西京國子監、御史臺和司天監等都在留守司下,這些官員都不是地方官,大起居本來就是朝官做的事。這樣一個在地方而不屬於地方的衙門,憑空多了許多機會。孫沔在河南府管的事情少,但是實權卻不小,最少對官員來說,他留守司的身份比河南府的身份重要多了。

第198章 演練第50章 防秋第72章 魚水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36章 往事如煙第80章 按規矩來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221章 細腰城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168章 田園風第69章 做做樣子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37章 逼迫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1章 清貴之選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章 太后崩殂第210章 狄青第98章 定策第24章 富貴田園第32章 春暖花開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310章 死局第1章 徐家莊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55章 官衙送別第28章 唐大姐第21章 衆人到來第94章 春狩防秋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25章 追捕逃亡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23章 誥命第83章 炸城門第30章 殿試第218章 銀行(下)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64章 歐陽修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章 錢能通神第4章 許願第120章 破陣子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65章 因地制宜第310章 死局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42章 強買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60章 致太平(二)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66章 以民爲師第4章 許願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39章 按律當斬第30章 殿試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章 和尚契嵩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1章 同年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89章 搶佔要地第3章 盡頭牙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02章 首告第229章 圍寨第20章 早朝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1章 潑皮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
第198章 演練第50章 防秋第72章 魚水第5章 人與人不能比第121章 非死即俘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36章 往事如煙第80章 按規矩來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221章 細腰城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31章 霸王鏖兵處第168章 田園風第69章 做做樣子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180章 我們錢多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37章 逼迫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1章 清貴之選第31章 能否鑄錢?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章 太后崩殂第210章 狄青第98章 定策第24章 富貴田園第32章 春暖花開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310章 死局第1章 徐家莊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55章 官衙送別第28章 唐大姐第21章 衆人到來第94章 春狩防秋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25章 追捕逃亡第4章 風雨邕州路第23章 誥命第83章 炸城門第30章 殿試第218章 銀行(下)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102章 一針回魂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164章 歐陽修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章 錢能通神第4章 許願第120章 破陣子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65章 因地制宜第310章 死局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42章 強買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60章 致太平(二)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66章 以民爲師第4章 許願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39章 按律當斬第30章 殿試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5章 和尚契嵩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16章 微不足道的開始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21章 同年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89章 搶佔要地第3章 盡頭牙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02章 首告第229章 圍寨第20章 早朝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1章 潑皮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16章 嶺南故人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