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統一指揮

回到帥廳,徐平把韓琦的密信交給王凱,讓他帶人把任福的行軍路線在地圖上標出來。

徐平知道韓琦的意思,他還是對任福不放心,自己又無力做具體安排,通過這種方式把指揮權交給徐平。兩軍隔着六盤山,來往不便,但軍事上相互隔絕,各幹各的,更多還是因爲制度上的因素。倒不是朝廷擔心邊疆帥臣權力過大,從一開始,讓夏竦任陝西經略使,到後面讓夏守贇任陝西都部署,朝廷都想有重臣宿將統一指揮西北戰事。後來還是分成幾路各自作戰,是因爲在實際上操作上,沒有辦法統一指揮軍隊作戰。

統一指揮不是設一個大官統管就可以了,要有制度、人力、組織上的保證,此時的宋軍缺的恰恰就是這些。哪怕在徐平前世,統一指揮最重要的也不是任命一個總司令,而是設置指揮的司令部。這個司令部設起來了,纔有選合適的人任指揮官的問題。

帶着將校把任福的行軍路線在地圖上標註出來,註明里程,軍隊人數,路上糧草,王凱向徐平回命。隴右都護府所知道的涇原路情報只有這些,再詳細也沒有了。

在地圖上略比劃一下,徐平道:“任福一軍沿涇水逆流而上,到瓦亭寨轉北,到鎮戎軍約二百里。一日行軍四十里,五日夜當能到鎮戎軍,也就這兩三了。”

王凱道:“涇原路兵馬原先都是分駐各寨,點集需要時間,只怕還要晚上一兩天。”

徐平搖了搖頭:“韓經略來書,一再說任福立功心切,不肯等兵馬集結。只怕他會一邊行軍,一邊讓各軍到沿路的寨堡,如溪流入河,行到鎮戎軍才把各部集結完畢。”

韓琦讓人送密信蠟丸來,必然是他對任福多有擔心,不能按常理推測。徐平對於求勝爭功並不反感,這是一支軍隊應該有的精氣神,任福的行軍安排沒有問題,隴右諸軍經常這樣邊行軍邊集結。他擔心的是涇原路各軍沒有進行這種戰役集結的能力,在如此高強度的行軍中,該集結的集結不起來,或者勉強到了卻沒有直接投入戰事的能力。

指着地圖,徐平道:“昊賊出天都山,無非兩路。一是攻劉璠堡,而後轉羊牧隆城,沿瓦亭川攻德順軍。再一個攻彭陽城,或取乾興、天聖諸寨北上,或東向入原州,沿山間道路去攻慶州,或者北上去韋州。如果昊賊入瓦亭川,則所有道路皆被我們封住,那是自投死地,絕無翻盤可能。是以瓦亭川可以棄而不守,哪怕讓昊賊攻入秦州境內,把他所帶的番賊精銳和他自己全部殲滅,也是值得的。”

“不管番賊做出什麼聲勢,以今日之勢,實際上他們已經沒有南下可能。不然就是自投羅網,入我彀中!任福一軍北上,最重要的還是守住鎮戎軍,其他皆不足懼!”

徐平點頭:“不錯,所以韓經略讓任福守三川寨、鎮戎軍和懷遠城有其道理。不過如此一來,番賊向北和向東的路就空了出來。北路有我們堵截,東去——就只能看環慶路了。”

隨着譚虎對鎮戎軍帶的秘密偵察,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道路逐漸摸清。党項出天都山之後,是有小路東去,繞道彭陽到原州。那一帶都是生羌,宋軍控制不力,環慶路不早作準備的話,很容易被偷襲。不過元昊旦南下,就非常可能被從北邊趕過來的桑懌幾支大軍咬住,再也沒有北逃的可能。最重要的,還是封住山中去韋州的道路。

王凱道:“依樞府呂相公札子,是命環慶路和涇原路一起出兵,前往天都山。既然任福已經星夜趕往那裡,想來環慶王經略也會派兵馬前去。”

因爲在邕諒路表現突出,王沿已經爲天章閣待制,同樣做到一路帥臣。到了這個地位他反而清醒了許多,不再跟當年一樣與徐平鬧那些無所謂的彆扭,當然現在徐平的地位他也鬧不起來。經過邕諒路歷練,腦子清醒王沿就不會出大的亂子。

指着地圖,王凱道:“依末將估計,王經略也會如韓經略一般派本路兵馬佔據乾興和天聖諸寨,扼住從山中去韋州的道路。只是那裡的禁軍主力已經趕往華池,王經略手中只有幾萬駐泊禁軍,不知道能夠點集起來多少。”

看着地圖,徐平沉默了好一會,最後才斷然道:“傳令任福,讓他不去三川寨,改以大部兵馬駐鎮戎軍、懷遠城和定川寨。如果昊賊來攻,則據城固守,力保不失即可。如果昊賊大部北去,他們則銜尾而追,只要不讓番賊從容逃去即可,不必激動,候隴右兵馬!”

王凱應諾,道:“鎮戎軍以北,有溝壕,不早做佈置,則番賊北去,鎮戎軍的兵馬只怕一時追之不及。而如果早架橋樑,則又便宜了番賊南下,有些棘手。”

溝壕是曹瑋在鎮戎軍的時候沿着古長城而立,就是用人力挖掘深溝,在溝岸以大木樹牆,是爲了防範党項騎兵馳突而設。溝壕要起作用,最要緊的是守軍得到預警之後要及時反攻敵人,不配合反攻的防禦設施是擋不住敵人的。所以這些溝壕,從宋軍一方架橋比較容易,就是爲了能從鎮戎軍一線反攻。不過預架橋樑,也同樣給了敵軍便利。

想了想,徐平道:“還是算了,不要讓任福預先架橋。終究不是我們所管的軍隊,要留有餘地。北邊有桑懌三軍堵着,山路行軍不便,昊賊又能跑哪裡去?”

說完,徐平又道:“任福是馬軍都虞侯,若僅以軍職論,除夏太尉外,兩路之中以他最高。行軍作戰,最忌令出多門。告訴任福,如果環慶路也派了兵馬,皆暫時歸他節制。讓環慶路兵馬駐乾興、天聖三寨,互爲犄角,堵住番賊山中北去韋州的道路!”

“這——”王凱猶豫了一下,“那兩路的兵馬並不歸都護節制,下這樣的軍令有越權之嫌。我們傳令任福,是有韓經略來書,環慶路卻無此便利。到時軍前,任福以都護軍令去管環慶路的兵馬,他們不聽指揮怎麼辦?戰後無法分說清楚。”

徐平嘆了一口氣:“他們聽了我的,出了簍子我自己去向朝廷交待。如果不聽,放跑了昊賊,戰事就會遷延下去,多有變數。我爲一路之帥,自然該有帥臣的擔當,不能瞻前顧後,致使戰事不利。你只管給任福擬軍令,讓他權領鎮戎軍所屬全部城寨兵馬。”

軍隊作戰,最怕的就是令出多門,這一個軍令,那一個軍令,還互相矛盾。不但是讓前線的將士無所適從,戰後功過還說不清楚。任福是涇原、環慶兩路除夏守贇外軍職最高的將領,當然要以他爲主。這樣做倒不是徐平越權,緊急時刻,他這樣做並不犯忌諱。現在朝廷的主流意見是給前線將帥更大的權力,而且越集中越好,當然最重要的是打勝仗。

任福爭功好勝,但他也確實是老於軍伍,而且勇猛善戰,在鎮戎軍一線是最合適的前線指揮官。徐平不但心他的指揮會出問題,擔心的是他能不能把多支軍隊捏到一起,配合起來堵住元昊。正是因爲任福沒有這個威望,徐平纔不惜擔上越權指揮的嫌疑,以自己的名義把所有前線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他。

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7章 貴人相助第145章 將校營第121章 煙花第217章 銀行(上)第173章 佈置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5章 理政(一)第97章 雪中論兵第33章 家信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54章 將要離去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95章 強兵策第332章 建節第206章 望遠鏡第93章 新格局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293章 敕勒川第62章 新場務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207章 離別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30章 端午(中)第195章 大變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26章 不要失職第88章 紙醉金迷第82章 別機機杼第30章 攻略(二)第10章 野味第19章 宣詔使臣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59章 民間亂相第82章 別機機杼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94章 養起來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30章 審計司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5章 理政(一)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3章 盡頭牙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27章 大捷第157章 清場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179章 意外第173章 夜對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146章 泉布第204章 換相(下)第75章 僵局第214章 蠟丸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08章 使氣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66章 金光洞第172章 夜戰第115章 開戰第242章 交涉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95章 衝突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
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7章 貴人相助第145章 將校營第121章 煙花第217章 銀行(上)第173章 佈置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5章 理政(一)第97章 雪中論兵第33章 家信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00章 南來歸宋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34章 一城二虎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54章 將要離去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107章 再見已非當年第295章 強兵策第332章 建節第206章 望遠鏡第93章 新格局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293章 敕勒川第62章 新場務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207章 離別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30章 端午(中)第195章 大變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26章 不要失職第88章 紙醉金迷第82章 別機機杼第30章 攻略(二)第10章 野味第19章 宣詔使臣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59章 民間亂相第82章 別機機杼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294章 養起來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30章 審計司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79章 遠方的漢人第15章 理政(一)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238章 貨運馬車第3章 盡頭牙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27章 大捷第157章 清場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179章 意外第173章 夜對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146章 泉布第204章 換相(下)第75章 僵局第214章 蠟丸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08章 使氣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66章 金光洞第172章 夜戰第115章 開戰第242章 交涉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95章 衝突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