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蛻變

樞密院河西房,李璋拿着隴右送來的戰報滿臉疑惑,一直理不出個思路。早就說好的虛北實南,先打天都山南院,放着西壽監軍司不管,怎麼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了呢?

桑懌大軍到屈吳嶺之後,高大全立即進攻達囉城。党項在這裡兵力充足,而且城池堅固,戰事遠沒有北邊那麼順利。最後高大全把自己軍中的大部分火炮到搬到城外,猛轟了半天才轟開城池,一番血戰之後才佔了這個要點,打開了前進的道路。不過向天都山深處的進攻依然是步步維艱,進行得相當艱苦,進展也非常緩慢。

反倒是兵力被大部抽走的西壽監軍司不堪一擊,桑懌軍砍瓜切菜一般,迅猛地向山裡攻去。此時桑懌大軍已經出了山口,進入監軍司所在盆地,一副最後決戰的架勢。

樞密院被前線的戰報搞得一頭霧水,過去幾天了還理不出頭緒來。河西房相對其他房來說官吏不算少,但對於他們要做的事情來說,人力還是不足。要把前線的戰事井井有條地整理出來,爲什麼這麼打,後續會向哪個方向發展,不是靈光一現就能夠解決的,而是要做大量的文書工作。要能夠跟上前線戰事的變化,他們必須按照預先計劃提前估計。可現在隴右戰事跟估計的完全不同,就難住李璋了。

王學齋手裡拿着一份公文進來,對李璋道:“番賊派了衆兵,堵住了擒戎軍進入前面坪壩的谷口,兩軍正在那裡對峙。從他的戰報來看,一時只怕沒有結果。”

李璋揉了揉額頭:“如今北邊宣威軍已經要與番賊決戰,南邊擒戎軍卻連他們的門都沒進去,這跟原來想的不一樣啊。隴右徐平都護那裡有沒有說,下一步戰事如何?”

王學齋苦笑:“打成這個樣子,並不是隴右都護府早就想好的。他們也是因爲西壽番賊突然露出破綻,立即用大軍壓了上去,才成了這個局面。到底後續會如何,都護府並沒有定論,還是要看戰事如何發展,他們隨機應變。——不過,總的原則沒有變,隴右還是以驅趕昊賊,佔住天都山爲目標。至於北邊的西壽監軍司,就當是意外之喜,一個添頭。”

李璋點了點頭,暫時也只能如此估計了。其實西壽監軍司一旦失守,元昊很可能就不會再固守天都山,戰事必然出現變化。不過到底是什麼變化,現在還猜不出來。

讓王學齋坐下,李璋對他道:“聽說此次初戰,一日連破五寨的統兵官是你舊識?”

“是啊,委實沒有想到,他們能做出這番大事!”王學齋不由感嘆。“我本來是京東人氏,那一年遭了水災,隨着官府到河南府就糧。我記得那個時候,學士院王翰林是河南府的通判,隴右徐都護是京西路都漕。我們這些災民分別編入了營田務和洛陽城裡新設的一些場務,一如軍中編伍。我因爲曾經應舉,自幼讀書,被選爲了書手,當時的隊正便是此次初戰的統兵官羅紀,隊副就是副指揮使樑貫成。後來我們三人又一起隨着營田務到了西北,一起入軍,一起升遷。再後來,我就被調入京城樞府做事了,他們依然做統兵官。”

想起往事,王學齋頓生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當時只想着吃一口飽飯,哪裡想到從此就跟營田務扯了關係,能夠有今天的地位。

此次戰後,羅紀和樑貫成必然高升,甚至超遷七八階也不稀奇。徐平軍中打得的勝仗多,將士升遷也快,以致於讓徐平覺得太快了,有時候會產生一種不踏實的感覺。其實與歷史上相比,徐平軍中將領的升遷速度不快,甚至某種程度上過於保守了。如果他知道歷史上的狄青在党項初叛的時候只是散直、延州巡檢,五年之後的慶曆三年就已經做到了涇原路副都部署,一路大帥,就不會擔心自己的屬下升遷過快了。桑懌和高大全的資歷,比狄青不知道高了多少,按照正常歷史上的升遷速度,此時已經可以獨領一路軍事了。

徐平有這種錯覺,一是因爲他前世的印象,覺得軍官升遷不可能如此嚇人。一個連排級的小軍官,三五年間做到軍區司令,這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再一個是軍制的改變,也不允許出現如此劇烈的職務變動,軍官的能力達不到。

按以前的軍制,從最低級的統兵官,到都部署這一級的路級統帥,只要不建節,其實工作只是量變,而沒有質變。一切遵循於階級法,一級壓一級,沒什麼管不了的。而軍制改變之後,軍隊變得專業化、規範化,每一級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要求,特別是戰鬥、戰役、戰略軍團的升遷,對軍官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你立再多的功,可能本身能力確實不適合上一級的指揮,那就只能別作安排。而即使本人能力合適,也要經過相當時間的學習熟悉,才能夠勝任上一級的工作,新軍制下就不再允許升遷得如此飛速了。

王學齋雖然錯過了這次迅速升遷的機會,不過他本是讀書人,現在的工作更合適,再者現在的頂頭上司是李璋,根本就不用擔心前途問題。

問了羅紀和樑貫成兩人的往事,李璋道:“這樣兩個人,都是世代種田的農民,按說也沒有什麼特殊見識,這次怎麼就敢作主發兵呢?若是在其他地方,他們這麼做風險可不小!”

熱衷功名,擅開戰事,本來就是前線將士經常被回在身上的罪名。此次一切順利,他們一日破五寨,後續大軍跟進,立了大功,自然一切好說。如果戰事不順,帶人去了攻隘口卻沒打下來,可說不好他們會不會擔這罪名。

王學齋道:“衙內也曾在隴右多時,知道那裡軍中規矩。當日發兵,是羅紀作爲前方城主的職責,沒有什麼擅開戰事之說。不管成與不成,軍中都不會怪罪,這是隴右諸軍的規矩,也是他們連戰連勝有今日戰功的倚仗。當然,若是其他地方,確實不好說。至於這兩個人能有這見識,自然是在軍中耳濡目染出來的,隴右軍中不就是這樣嗎?”

李璋默默點了點頭,這確實是隴右軍中的特點。現在徐平軍有歷史上留名的大將,也有無數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他們都一起隨着那支軍隊改變。羅紀和樑貫成,可能確實就只是普通的農民,但是多年的軍旅生涯,讓他們具備了一個將領的素質。那支軍隊是由這樣一個一個普通人構成的,這些人隨着那支軍隊一起發生着蛻變。

名將可遇而不可求,但沒有名將一樣要打仗,而且只要組織得力,一樣能打勝仗。認爲一場戰爭離了哪個人就不行,那隻能說明制度和文化出了大問題。只要制度合適,組織得力,一羣普通人一樣可以建立不世的功勳。英雄並不是生來就是英雄,而是站在了時代大潮的潮頭,順應了時代,引領了時代,才成爲時代的英雄。

用接近兩年的時間,現在的隴右軍已經完成了這種蛻變,成爲了超越這個時代的軍事力量,必將主宰這個時代的戰場。只是這種變化是由細微的一點一滴構成的,前線的徐平沒有感覺出來,後方的朝廷也還沒有感覺出來,敵人一樣也沒有感覺出來。他們終將會認識到這一點,戰場上的勝利和失敗最能夠教育人。

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174章 砲戰第43章 賜姓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5章 和尚契嵩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95章 強兵策第20章 送行第61章 官吏鬥法第221章 細腰城第35章 衆說紛紜第27章 小隱君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93章 新格局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161章 開課第168章 田園風第18章 草市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19章 審問第80章 花開富貴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8章 種士衡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0章 繡花枕頭第5章 報恩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60章 慶功第23章 蔡襄之錯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00章 鑄錢第304章 話從前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21章 黃白朮第42章 酒名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3章 誥命第34章 移民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88章 棄杖不殺第57章 千里西來第86章 兩全其美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2章 私下商量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6章 如和縣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45章 安撫第129章 新場務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89章 搶佔要地第7章 實際演示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41章 中間派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1章 潑皮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96章 補丁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章 太后崩殂第60章 騷亂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42章 旬估第18章 春忙第17章 盼盼第71章 少取多予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53章 收網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65章 試探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279章 黑吃黑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67章 獵犬第11章 回莊
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174章 砲戰第43章 賜姓第79章 一劍平亂第216章 狹路相逢第191章 梁園雖好第5章 和尚契嵩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95章 強兵策第20章 送行第61章 官吏鬥法第221章 細腰城第35章 衆說紛紜第27章 小隱君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89章 猛虎入狼羣(七)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93章 新格局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161章 開課第168章 田園風第18章 草市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87章 言官的反擊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19章 審問第80章 花開富貴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8章 種士衡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107章 以僞收假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0章 繡花枕頭第5章 報恩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60章 慶功第23章 蔡襄之錯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100章 鑄錢第304章 話從前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21章 黃白朮第42章 酒名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23章 誥命第34章 移民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88章 棄杖不殺第57章 千里西來第86章 兩全其美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2章 私下商量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6章 如和縣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45章 安撫第129章 新場務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89章 搶佔要地第7章 實際演示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41章 中間派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11章 潑皮第2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96章 補丁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203章 打鐵趁熱第84章 蓄勢待發第1章 太后崩殂第60章 騷亂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42章 旬估第18章 春忙第17章 盼盼第71章 少取多予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53章 收網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65章 試探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279章 黑吃黑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81章 各逞其能第167章 獵犬第11章 回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