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

bookmark

已經到了深秋,清晨的風吹在身上,冰涼刺骨。

禹藏花麻在西使城旁邊的小山谷中走過來走過去,踩得腳下的枯草呀呀亂響,不時擡頭看一看剛露出魚肚白的東方天空,滿面都是焦急之色。

野利遇乞低聲對他說道:“放寬心,一會必然會是個吉兆。我告訴你個消息,不要傳揚出去。前些日子已經議定,邈川首領一聲金龍將娶烏珠的另一女爲妻,與你一起做本國附馬。而且不只是一聲金龍,流落在宗哥城的唃廝囉次子磨氈角也已經歸附本國,只要你這次取了秦州城,則隴右之地就盡歸你們幾個所有。到時守住隴山的關口,誰能奈何你們?”

“哦——”禹藏花麻答應一聲,沒再說什麼,也看不出高興不高興。

禹藏花麻的勢力在蘭、會兩州,因爲跟河湟吐蕃各部族的關係比較疏遠,也沒有可能把勢力延伸到那裡,他關心一聲金龍幹什麼。現在党項在蘭州到狄道去的馬銜山隘口築了兩座小城瓦川和凡川會,隔絕了蘭州與河湟的道路,兩者各不相干。

正是有禹藏部的存在,党項對唃廝囉用兵,走的是北線打犛牛城,而不是從蘭州發兵。

瞎氈主動提出歸附大宋,磨氈角卻在這個時候陰附党項,細究起來,其實都跟被党項攻滅的西涼六穀蕃部的殘存勢力有關。廝鐸督帶六穀殘存勢力的大部依附唃廝囉,因爲六穀蕃部跟党項不共戴天,唃廝囉只能堅決反抗党項,而與唃廝囉敵對的勢力便大多站到了党項一邊。而瞎氈依附的是六穀中的龕谷蕃部,不管他的意願如何,反正是必須站在党項的對立面,只能附宋。只有遠離湟水流域,黃河和洮河一帶的蕃部,才能在兩者中間保持中立。兩強對立,夾在中間的小勢力實力不夠,只能選擇一邊站。

其實党項的元昊又何嘗不是如此?夾在契丹與大宋之間,他的父祖都是左右逢源,從兩邊吃好處。能夠有這種局面,是因爲党項的勢力足夠強大,契丹和宋都用得到他。元昊連這種局面都不能接受,非要自己稱帝,那就看他有沒有這麼大的腦袋戴這頂帽子了。

一道金光從遠方的山頭上崩射出來,天地間突然一下子就亮了。

“時辰到了!”一個巫師打扮的人厲聲喝道,帶着兩個徒弟牽住了一腔羊。

禹藏花麻和野利遇乞都緊張起來,緊緊盯着巫師的一舉一動,生怕錯過了每一個細節。

牽住羊,巫師帶着兩個弟子乾淨利索地宰殺了,剝了皮,連內臟都一起掏了出來。

巫師仔細看了羊的內臟,手拄木杖,對着太陽高聲喊道:“腸胃無礙,心中無血,出師大吉!此次出戰必然取秦州城,這是上蒼給大王的禮物,不能違背天意!”

禹藏花麻長出了一口氣,與衆人一起歡呼。

野利遇乞滿臉都是笑容,對禹藏花麻道:“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你還猶豫什麼!”

禹藏花麻對着東昇的太陽,張開雙臂,高聲道:“天意已降,哪裡還敢再有疑慮!此次我們併力出兵秦州,一定要萬衆一心,全力對敵。——如有違誓,有如此箭!”

一邊說着,一邊取了一枝箭出來,一折兩半,自己收了一半,另一半交給野利遇乞。

野利遇乞小心收了斷箭,高聲道:“大家合力伐宋,如有違誓,有如此箭!”

說完,把手中的斷箭高高舉了起來,聚在小山谷裡的人一起歡呼,聲勢震天。

蕃羌重巫卜,在出兵之前選個良辰吉日,提前一夜焚香禱祝,在谷裡燒五穀彩布。第二天清晨宰羊,如果羊的胃道無阻,則表示出兵無礙,羊的心中無血,則表示出兵大吉。

一直猶豫不定的禹藏花麻得了這個吉兆,再無疑慮,心中如放下了一塊大石一般。

野利遇乞更是鬆了一口氣,慶幸自己終於完成了任務。党項全國設十二監軍司,在邊境駐重兵,但由於應對的重心是大宋和契丹,面對西蕃的監軍司兵力較少。具體說,是防備契丹七萬人,對鄜延、麟府兩路五萬人,對環慶、涇原兩路五萬人,甘肅路駐軍三萬人防備西蕃、回紇。其餘駐紮於腹心一帶的重兵,是屬於機動的進攻力量。直面秦州的是天都山附近柔狼山北的西壽監西司,而蘭州附近卓羅城的卓羅和南監軍司,因爲中間有禹藏花麻相隔,反而跟秦州無關,主要用來防備唃廝囉和河西。

這是元昊稱帝的第一個年頭,秋冬時節必然有大戰,党項抽不出多少兵力來與禹藏花麻一起進攻。西壽監軍司來三千人,已經是野利遇乞現在能夠調動兵力的極限了。那裡和在韋州的靜塞監軍司一左一右扼葫川,也不能真當涇源路的大宋重兵不存在。

党項軍制,每一正兵配三人左右的負瞻,漢人的說法就是雜役。這是蕃羌風俗,不但是党項如此,契丹和吐蕃也是如此,是他們部落奴隸制在軍事上的反映。所以別看党項動不動就出兵數萬數十萬,真正的正兵其實並沒有多少。

元昊的第一次對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還是放在了鄜延路和麟府路。他們對那裡已經做了長時間的軍事準備,摸清了地理人情,做了針對性的部署,又有橫山羌相助,是最適合發動大戰的地方。而且在元昊稱帝之後,大宋雖然加強了邊地州軍的軍事力量,卻沒有針對党項的統一方略,有很多漏洞可抓。對鄜延動兵,党項全境的軍事力量都被抽調,位於西側的右廂同樣也不例外,野利遇乞想幫禹藏花麻也無兵可用。

党項是全民皆兵,聽起來好像非常厲害,實際上這是建立在部落奴隸制基礎上的。正兵就是一個一個小的奴隸主,負瞻、寨婦等等雜役算是農奴,戰事起來,正兵拿着命去搶財貨人口,負擔則轉嫁到那些雜役之流身上。要知道即使正兵戰死,他們的地位也是由子孫承襲,農奴的地位幾乎不可能改變。即使不把這些雜役當人,壓迫得狠了,他們也總會起來反抗。所以必須打勝仗搶到財貨,來補充戰事的消耗,一旦打了敗仗,特別是核心主力被吃掉的話,則就有可能發生大亂。

野利遇乞鼓動禹藏花麻進攻秦州,其實並沒有指望他能真地佔領那裡。到底党項不是跟禹藏部一樣窩在山裡的土大王,這點見識還是有的,幾萬臨時湊起來的部落兵怎麼可能攻得下那樣的重城,宋軍就是不反抗,城門關起來任他們打也得打上幾年。野利乞遇的目的是藉此牽制住西線的宋軍,並作爲疑兵牽制宋朝的注意力,放鬆對東線的警惕。

至於禹藏花麻失敗怎麼辦,野利遇乞管他們去死,他的勢力削弱了党項就進佔西使城。

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187章 包拯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5章 家的味道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33章 我有秘法第79章 一劍平亂第135章 **未遂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98章 夜襲第100章 鑄錢第76章 稅改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80章 起風雷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4章 治術(五)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88章 百官圖第67章 找盟友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20章 定計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21章 舊人第6章 召對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1章 衆人到來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41章 亂局第93章 新鐵錢第1章 再臨鄭州第15章 分工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3章 治術(四)第35章 活字第121章 煙花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129章 新場務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288章 分岐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5章 閒事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36章 狂徒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75章 僵局第26章 龍門酒家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9章 遊園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68章 大新聞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46章 泉布第18章 種士衡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56章 國柄第65章 因地制宜第50章 大典(上)第54章 解散佛社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72章 三個關節第225章 新消息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24章 大動作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1章 轉機第151章 抓捕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74章 請君入甕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8章 交接第13章 蠻人第292章 兄友弟恭
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187章 包拯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5章 家的味道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33章 我有秘法第79章 一劍平亂第135章 **未遂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298章 夜襲第100章 鑄錢第76章 稅改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80章 起風雷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4章 治術(五)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88章 百官圖第67章 找盟友第67章 決心已定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20章 定計第127章 素手解煩憂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21章 舊人第6章 召對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1章 衆人到來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41章 亂局第93章 新鐵錢第1章 再臨鄭州第15章 分工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13章 治術(四)第35章 活字第121章 煙花第222章 兩路出山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129章 新場務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288章 分岐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5章 閒事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204章 國計民生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236章 狂徒第22章 三司集議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75章 僵局第26章 龍門酒家第117章 事情敗露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9章 遊園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168章 大新聞第89章 搶佔要地第146章 泉布第18章 種士衡第67章 海外琉璃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56章 國柄第65章 因地制宜第50章 大典(上)第54章 解散佛社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72章 三個關節第225章 新消息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24章 大動作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1章 轉機第151章 抓捕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74章 請君入甕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8章 交接第13章 蠻人第292章 兄友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