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11章 困獸之鬥

bookmark

熊熊的烈火烤得大殿裡熱烘烘的,一身冬裝的野利仁榮有些燥熱,倒是一邊的張陟神情來淡,沒有什麼表情。元昊坐在火堆旁,一手持着酒壺,一手拿着塊肉在咬。

猛地灌了一口酒,元昊把酒壺扔在地上,紅着眼睛問前面站着的兩人:“竇維吉說是支撐不住,連要降的話都說出來了,這多麼多天過去了,怎麼到現在西壽監軍司還是好好在那裡?你們說一說,是不是宋軍也沒那麼厲害,竇維吉心生異志?”

張陟神色平靜,淡淡地道:“烏珠,宋軍也在攻我們,他們戰力如何,野利大王可不會說假話吧?事出非常必有妖,明明宋軍可以攻下西壽監軍司,卻遲遲不動,只怕所圖非小。”

“圖?他們能圖什麼?那處監軍司我不要了,他們還能怎樣?”元昊一邊說着,一邊又把地上的酒壺抓了起來,仰頭喝了一大口酒。

張陟道:“天都山裡值得宋軍費盡心思的,也只有烏珠了。臣以爲不攻竇維吉,是宋軍的緩兵之計。只怕他們正向這裡調遣兵力,想把烏珠困死在天都山裡。”

元昊手中的酒壺停在半空,靜靜聽着,沒有說話。

野利仁榮上前一步道:“烏珠,張相公所言甚是,要三思啊——”

元昊把酒壺緩緩放下,背對着兩人,沉聲道:“他們還有兵調嗎?”

“據我們所知,隴右還有在會州的曹克明一軍,不下萬人。而且涇原路的兵馬一直未動,那可是數萬之衆。環慶路雖然大隊人馬去攻白豹城,但是剩下的兵馬,慶州也能湊出萬把人來。如果那兩路的兵馬齊集鎮戎軍,我們再要出天都山,可就不容易了。”

聽了野利仁榮的話,元昊冷笑,問道:“那我們該如何?莫不成坐在這裡等死?”

張陟向野利仁榮示意,上前一步道:“烏珠,此時沒有他法,必須當機立斷。竇維吉那裡已經管不得了,烏珠當立即帶大軍出山,進攻鎮戎軍。不管攻不攻得下來,都不能在那裡久待,而後轉頭北上,守住去韋州的道路。如此天都山即久了,我們依然能夠依託韋州與宋軍周旋。只要韋州還在,宋軍就不敢去攻靈州,他們總要防我們斷其後路!”

元昊轉過身來,眼裡的紅色已經褪去,面色沉靜了許多,問野利仁榮:“阿舅也是如此想?韋州地利可比天都山差得多了,在那裡我們又能守多久?”

野利仁榮道:“只要守住韋州和鳴沙縣,保興、靈兩州無虞,我們就有與宋軍對峙的本錢。只要能夠堅持,總會有辦法,我們會迎來轉機的!”

“河西呢?河西幾郡就不要了嗎?”

元昊問起河西之地,張陟和野利仁榮都不說話。現在連自己能不能保住都成問題,哪裡還能夠管到哪裡。用河西之地換大宋退兵,已經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了。

見兩人不說話,元昊也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再是發瘋,他還是有一個多年征戰的指揮者的判斷。馬銜山和天都山盡入大宋手中,再想保住河西之地就不可能,雙方連結的道路已經斷了。將來是讓西邊的駐軍靜觀變化,還是徹底放棄那裡,來援黃河一線,無非就是這兩個選擇,而且多半是後一個。

沉默了一會,元昊對張陟道:“相公所說的轉機,莫非是契丹那邊?”

張陟點了點頭:“不錯,現在惟有契丹能夠幫我們一把。太祖、太宗能夠與大宋周旋數十年,無不是藉助契丹之力。烏珠且暫放下一時意氣,向契丹上書修好。”

趙德明曾經爲元昊請婚於契丹,耶立宗真即以宗室女嫁與元昊,即爲興平公主。德明活着的時候,對元昊有所管束,聯姻讓兩國關係良好。不過德明一死,元昊便與興平公主鬧出矛盾,兩國關係也開始惡化。特別是耶立宗真逐漸擺脫其母蕭耨斤控制,真正掌握契丹大權之後,對野心勃勃的元昊相當警惕,禁止党項使節在契丹買銅鐵,開始採取一定程度的經濟制裁。寶元元年,興平公主去世,耶律宗真遣北院承旨耶立庶成持詔責問,兩國的關係降到冰點。等到元昊自立,是同時叛宋叛契丹的,已成敵國了。

單以帝王間的個人關係而言,元昊與耶立宗真的關係比與趙禎惡劣多了。是以宋與黨項開戰,契丹一直觀望,耶立宗真同樣想打元昊,只是沒有大宋方便而已。

兩國的關係終究不是取決於帝王的好惡,哪怕忍着噁心,覺得屈辱,元昊現在也只能向契丹求援。耶立宗真再是看不上元昊,爲了契丹的利益,多半也會抻出援手。只是支援的力度有多大,党項也指望不上,能夠保這一國苟延殘喘就非常不錯。

元昊沉吟良久,點了點頭:“若是遼主願和,我暫且低頭又何妨?大丈夫能屈能伸,時勢使然而已,忍得這一時,度過難關,加倍找回來就是!”

張陟長出了一口氣:“烏珠能如此想,則一切還有轉機!爲今之計,當先遣重臣攜禮前往契丹,急速快行,現在天都山軍情如火等不得!我們這裡,烏珠立即整軍,而後帶大軍出山。大宋的鎮戎軍能取則取,如不能取,則轉頭北上,把韋州與鳴沙縣連起來。”

野利仁榮道:“烏珠出山之後,天都山只管先交與微臣。我們約以時日,守到那時我再帶兵去與烏珠會合。只要鎮戎軍以北道路暢通,他們就奈何不了我們!”

元昊重重點了點頭:“事已如此,便聽阿舅和相公之言!”

在心裡,元昊其實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他的賭性比這兩位老臣重得多,一直在等的並不是竇維吉的消息,而是宋軍的消息。就這麼灰溜溜地逃出天都山,元昊無論如何也不甘心,一心想着宋軍露出什麼破綻,再打一個三川口那樣的勝仗。只要有這麼一場勝仗,則對內有交待,可以提振士氣,對外則是重要的議和籌碼。

一敗再敗,被打得潰不成軍,去向大宋議和很容易想得到結果,不會比自己的祖父得到的更多,甚至會把葫蘆川以西的地盤全部丟掉。有一場勝仗在手,則表示自己與大宋還是示均力敵,不但在大宋那裡不會過於狼狽,也防止契丹需索無度。

元昊是個不甘心失敗,也是個不承認失敗的人,哪怕結果已經註定,他也要放手搏上一搏。這種人就是這種性子,不能從對方咬一塊肉下來,就覺得自己吃了天大的虧。

第28章 唐大姐第43章 插手忠州第119章 審問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22章 兩個小孩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29章 邕諒路第30章 攻略(二)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80章 轉機第56章 驚變第44章 細鹽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42章 酒名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64章 金光頂第98章 破上思寨第289章 唐龍鎮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34章 期集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82章 水淹三軍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83章 炸城門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39章 朝爭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98章 試用期第154章 攻城(中)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0章 治術(一)第98章 民思無邪第76章 稅改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59章 分歧第63章 官聲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11章 李覯第113章 教閱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3章 蠻人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93章 拔牙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39章 待以客禮第71章 戰場第19章 遊園第215章 合夥第58章 夜戰(中)第36章 孟州通判第81章 各逞其能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18章 銀行(下)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3章 治術(四)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36章 往事如煙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30章 分道揚鑣第42章 動盪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88章 棄杖不殺第42章 酒名第5章 公路第27章 夜宴第95章 遷隆峒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35章 我有三策第312章 郵寄司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11章 以假僞真
第28章 唐大姐第43章 插手忠州第119章 審問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22章 兩個小孩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29章 邕諒路第30章 攻略(二)第20章 繡花枕頭第180章 轉機第56章 驚變第44章 細鹽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42章 酒名第106章 天下一家第64章 金光頂第98章 破上思寨第289章 唐龍鎮第6章 不同的做事態度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34章 期集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82章 水淹三軍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83章 炸城門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39章 朝爭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298章 試用期第154章 攻城(中)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69章 砲擊軍營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70章 文人的優越感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37章 中牟主簿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10章 治術(一)第98章 民思無邪第76章 稅改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59章 分歧第63章 官聲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111章 李覯第113章 教閱第88章 棄杖不殺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3章 蠻人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38章 與陳堯佐的分歧第193章 拔牙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39章 待以客禮第71章 戰場第19章 遊園第215章 合夥第58章 夜戰(中)第36章 孟州通判第81章 各逞其能第85章 猛虎入狼羣(三)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18章 銀行(下)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3章 治術(四)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36章 往事如煙第79章 皇帝的後花園第30章 分道揚鑣第42章 動盪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59章 致太平(一)第27章 牧草換豆第106章 桑懌南來第88章 棄杖不殺第42章 酒名第5章 公路第27章 夜宴第95章 遷隆峒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35章 我有三策第312章 郵寄司第80章 按規矩來第111章 以假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