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河邊的官署

營田務在趙洛鎮的官署就建在汝河邊上,旁邊有一個自己的小碼頭。確切得多,這裡不像一個官府的衙門,更像是汝河邊的一個貨場,官署反而是附帶的。

正如人說話會有鄉音,官府的機構也是如此。營田務從一開始就是開荒種糧,治下只有工人,沒有普通的百姓,建築便就天然帶着種田人的因聊陋就簡。而且跟一般的鄉村不一樣,這因陋就簡裡表現出來的不是小家子氣,而是一種簡單粗獷的氣息。

就如趙洛鎮上這處官署來說,建築不多,而且用料樸實,連最簡單的裝飾都沒有。但佔地非常大,把住了好大一段河岸,圍起來的裡面好大的貨場草場。門前一條寬廣的石子路,直通到不遠處的大道上。石子路比大道還寬,走在上面覺得心慌慌的。

兩年時間裡王拱辰早已經脫了當年的書生氣,不管是來時的鄉間小路,還是這寬廣的石子路,他都是談笑風生,這些地方就像天然屬於他的地盤。

人總是不知不覺中被環境所改變,徐平心裡暗暗感嘆。王拱辰能變成這樣,不僅僅是由於營田務的環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王拱辰一手建起營田務,便就發展迅速。雖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困難,但並沒有人爲的阻撓,工作效果立竿見影,政績突出。

突飛猛進發展中的事業也會影響到從事這一事業的人,身上時時表現出一種奮發向上的氣質,這真是別人羨慕不來的。此時的王拱辰,與兩年前館閣裡讀書的那個窮書生真是判若兩人,多了自信,多了奮勇爭先的信心。

官署看着很大,實際裡面並沒有幾個人,就這幾個人還在院子裡開了菜田,建了圈棚養殖家畜家禽,時時不改營田的本色。

到了官署的後院,汝河邊上一排大柳樹,樹下胡亂擺了幾副桌凳。

王拱辰吩咐自己隨從把衆人的馬牽走,拴到養馬的地方喂些草料,對徐平幾人道:“都漕、知州,我這裡簡陋了些,你們莫要挑理。”

徐平和趙諴忙道不會,看着譚虎帶人過去收拾桌凳,擺放整齊。

王拱辰笑道:“我們種田的人,都隨性慣了,不如都漕的人這麼講究。這裡我來過幾次了,桌子都是這麼擺得亂七八糟,今天第一回見到終於整齊起來了。”

徐平道:“隨性好,整齊只是好看,未必有你隨性擺得方便。”

口中雖然如此說,但並沒有叫住譚虎幾個,任由他們把這裡收拾得煥然一新。

這不是徐平窮講究,只是不同的風格。他習慣有嚴格的紀律,高度的組織,行動最好能整齊劃一,不喜歡標新立異。沒有什麼對與錯,不同人有不同的氣質。

收拾完畢,幾人分賓主落座。王拱辰在位子上坐下,左右看了看,突然大笑:“被譚虎幾個人這麼一收拾,我怎麼就覺得陌生起來,這不是自己的地方了呢!”

幾個人一起笑,趙諴道:“雲行兼着提舉本路營田,這裡本來就是他的地方!”

本處的監當官過來行禮,王拱辰道:“今天我們這裡有貴客,你有什麼好物招待?”

監當官拱手:“回官人,手下幾個小的今日午後到汝河裡下了幾網,捕了幾條好大的金色鯉魚,還有一蝦蟹之類。院子裡本來養的有雞鴨豬羊,宰了已經洗得乾淨,只是不知道客人們的口味,不知是要煮了吃還是烤了吃,放在那裡。”

王拱辰擺了擺手:“那有許多講究,你只管又煮又烤,做熟了上來就是。對了,先來幾盤瓜果下酒,菜慢慢上來。”

監當官應諾,轉身去了。

這監當官是最低級的小武官,從公吏升上來的。營田務裡大量的這種人,要麼就是從公吏中依例選拔上來,要麼就是各種禁軍廂軍中的小武官。反正種田只要出力,不會鬧出大的亂子,這些應府得來。這種營生,讀書人也不願意來做,只能依靠他們。

要不了多久,幾樣瓜果時鮮菜蔬端了上來。無非是河裡的菱藕,樹上的桃杏,地裡的西瓜葡萄,還有院子裡菜地種的幾樣新鮮時蔬。收拾的手法都很粗糙,菜大多就是一撅兩半擺在盤子裡,好在新鮮水靈,看着讓人心喜。

王拱辰混在意,問徐平:“都漕,今天我們是飲烈酒還是水酒?對了,這裡還有自釀的果酒。附近山裡盛產陽桃,小的們拿來釀了猴兒酒,味道還不錯。”

徐平看了看趙諴,笑道:“就喝猴兒酒好了,我們這裡也沒有嗜酒的人。”

王拱辰答應,轉身吩咐了下去。

陽桃就是徐平前世所說的彌猴桃,這裡附近山上不少。這水果摘了之後不好儲存,山外有人當寶,想吃吃不上,山裡的人則視若泥土,一到秋天樹下到處都是,直接爛掉。營田務從來不缺的就是這些,便就拾了回來釀成酒。稱爲猴兒酒是因爲傳說這種釀酒之法是學自山裡的猴猻,實際上現在的釀酒都是徐平改良過的,只是沿用舊名罷了。

太陽落下山去了,白天的酷署慢慢消散,汝河上吹來帶着水汽的涼風,吹在人的臉上分外神清氣爽。四周低山連綿,靜靜臥在暮色裡,顯得分外安祥。

說是在山裡面,其實這一帶是很大的一片山間谷地,汝河沖積出來的小平原,土質非常肥沃。只是因爲晚唐五代戰亂,這裡人煙稀少,慢慢成了山間荒地而已。營田務選在這裡,便就是看中了這裡土層肥厚,而且有汝河及其幾條小支流,水源不缺,是從事農業種植的好地方。惟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周圍都是小山,一遇到暴雨的時候山洪暴發,無處泄水,容易發生水災。汝河不是什麼大河,排水的能力差了一些。

汝州唐州,這個年代這種山裡的小盆地谷地很多,基本處於荒廢狀態。不是因爲這些土地貧瘠,只是因爲這一帶的人口太少,沒有人力開發。這兩境內的山都是小土山,並不是無法開發的石頭山,一有人力,農業具有非常大的潛力。

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18章 種士衡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20章 破陣子第196章 補丁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11章 根源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7章 貴人相助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11章 封堵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3章 進城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07章 離別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97章 流年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36章 組織第69章 光耀門楣第74章 無妄之災第265章 瀚海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29章 重貶第164章 歐陽修第70章 南下大道第230章 約定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52章 驚夢第88章 改制第167章 獵犬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3章 生意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66章 以民爲師第250章 修兵書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74章 埋伏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220章 星空(下)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66章 金光洞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93章 汝州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86章 應對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81章 準備迎駕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63章 在路上第36章 手舞足蹈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59章 民間亂相第50章 防秋第201章 陛辭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18章 草市第24章 嫉妒第146章 立言之志
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18章 種士衡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120章 破陣子第196章 補丁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11章 根源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7章 貴人相助第40章 清香白酒第111章 封堵第112章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第3章 進城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07章 離別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97章 流年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36章 組織第69章 光耀門楣第74章 無妄之災第265章 瀚海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129章 重貶第164章 歐陽修第70章 南下大道第230章 約定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252章 驚夢第88章 改制第167章 獵犬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第22章 忠州來人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3章 生意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66章 以民爲師第250章 修兵書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107章 誰會那麼蠢?第74章 埋伏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220章 星空(下)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66章 金光洞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93章 汝州第141章 分頭行事第186章 應對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81章 準備迎駕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327章 攻守三策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第63章 在路上第36章 手舞足蹈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59章 民間亂相第50章 防秋第201章 陛辭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225章 四輪馬車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08章 進城走正門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53章 炭價風波第156章 做事就好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18章 草市第24章 嫉妒第146章 立言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