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各執一詞

見首相呂夷簡只是沉着臉沉默不語,陳執中只好接着道:“前幾日鹽鐵副使王博文到永安皇陵祭拜,京西路都轉運使徐平提起,此時天下缺錢,而歷來錢帛並行,不可使絹價再這樣持續跌下去,應由三司稱提。臣以爲此議頗有見地,如果穩住絹價,則最少三司和各州縣府庫在賬面上不會虧損太多,能稍緩缺錢窘狀。”

呂夷簡沉聲道:“官府出面和買絹帛,固然可以穩定絹價,但收進來的絹帛積壓,無處可銷,過幾年絹價跌下去,又當如何?那時賬面不好看,如何說?”

王曾高聲道:“臣以爲徐平此議比推行錢莊新政可行多了,絹帛入府庫,將來價跌可以從容處置,總會有新的辦法。其實就是絹價不跌,絹帛存在府庫也會朽壞,過不了幾年數匹才能當新絹一匹,損失又能有多大?”

絹帛不是銅錢,儲存是會折舊的,多存一年就多折一年的價。尤其是內藏庫裡的陳絹最多,前些日子發出來的,十匹還當不了新絹一匹,不跌價也會折舊。

呂夷簡併不知道剛纔王曾和蔡齊在政事堂剛剛商量過此事,以爲他是習慣性地跟自己作對,聽了他的話冷冷地道:“這兩年雖然三司寬裕了些,但左藏庫裡也沒有多少陳絹,每年夏稅收上來只是堪夠賞賜罷了,哪裡來折舊的事!現在貿然收絹帛入庫,如果不想坐等價跌虧損數目,難道又學前些年抑配給官員和軍士不成?”

一直沒說話的宋綬此時道:“呂相公說的是,州縣或許有些存絹,都是系省錢物,數目不多。左藏庫要管官員的衣賜,加上禁軍廂軍所用,委實沒什麼存絹。現在從民間和買上來,只好存進庫裡,那就折舊和價跌相加,到時不知要虧損多少了。”

坐在上面的趙禎沉默不語,他自己的內藏庫陳絹最多,實在沒底氣說話。從太宗皇帝開始,便不斷擴大內藏庫的財源,真宗皇帝又擴了一波,到現在有數十州軍的錢絹是直接交到內藏庫的。內藏庫向外出的又少,年數最久的陳絹有十幾年前的。

王曾面容清秀,此時老了,一副慈眉善目的樣子,說話不急不緩:“說府庫存絹不多那是以前,今年可就不同了。不然的話,河南府幾千萬貫的飛票哪裡來的?若都是不用絹用銅錢或者金銀,又怎麼會有三司兌換不了飛票的事?陳龍圖,不知我說的可對?”

陳執中捧笏恭聲道:“相公所言即是,各地州縣的飛票大多都是客商用絹帛兌付,此時解到京師來已經不少,左藏庫此時確有不少存絹。而且,因爲絹價下跌,很多發出飛票多的州軍,都因此虧了錢糧數目,如何考課還沒有定論。”

此時統計,雖然總賬經常用貫匹石兩這樣的詞語概括,是把錢的貫數、糧的石數、絹的匹數和白銀的兩數相加,有的時候還加上草的圍數。但實際上的分賬中,並不把這些單位看作等值,是要按照市價換算的。這樣一來,開出飛票多的州軍,可能今年境內經濟發展良好,主管錢糧本來能考個上等,結果被絹價下跌拖累,一下子可能成了負數。地方官當然認爲這是非戰之罪,對這種考評結果不服的。負責錢糧考課的三司也認同不公平,正在想辦法進行調整,只是還沒有確定的結論。

王曾朗聲道:“因爲今年棉布大賣,民間的絹可能大多都收到州縣的庫裡了,此時絹價下跌,跌的就是朝廷的錢糧。我以爲,徐平說的有道理,朝廷應當詳議!”

呂夷簡一時語結,沒有接話。

其實一年民間有多少新絹是可以大致估算的,夏稅收的數目一定,稅收的比例歷年基本穩定,不難根據夏稅推算出民間的絹來。可惜這種詳細的統計只有徐平在的時候鹽鐵司做了,度支和戶部兩司並沒有,現在坐這裡的人,對民間到底有多少絹也沒個數據。但可以肯定的是,河南府未兌付的飛票數目已經超過兩稅,則民間的絹只怕真集中到官府了。

見呂夷簡不說話,趙禎對王曾道:“依相公之見,徐平的稱提之說果然可行?”

王曾捧笏:“臣以爲可行!京西路棉布大賣,而且看起來以後可能一年比一年多,絹價必然會跌。此時朝廷收絹,可說是寅吃卯糧,雖然解一時之難,但也確實有隱患。”

呂夷簡冷冷地道:“當然是有隱患!所謂剜得心頭肉,補得眼前瘡,寅吃卯糧是那麼容易吃的?把難處推到後面,到時恐怕就會成心腹大患!棉布越來越多,那麼下年朝廷夏稅還要不要收絹?要不要讓百姓交棉布?如果不變,那才真正難辦!”

一邊的晏殊道:“到了這個時節,百姓也沒有準備,怎麼可能改種棉花。下年夏稅自然還是按往常年一樣徵收,不然會出大亂子。”

呂夷簡沉聲道:“不錯,不要只看眼前的絹,還要看到後面。一年夏稅不變,那兩年變不變?三年變不變?夏稅收的匹數不變,但絹價已經跌了,縣官的錢糧便就虧空,到哪裡去補?如果按照跌的絹價,讓百姓多交,則一家種桑養蠶,民婦一年到頭,也不過就是織那麼幾匹,到哪裡多去?就成了無端盤剝百姓了!”

王曾輕聲細語道:“到了這個時候,朝廷不受些損失是不可能了。其實也沒有什麼,棉布發賣相當於憑空多了許多錢糧,絹上損失些並不算什麼,足以找補回來。夏稅自然還是跟以前一樣收,不可能讓民戶多輸絹。先帝曾有詔旨,勿得增加賦斂,重困黎元,陛下自然不能違背先帝遺志。至於收上來的絹,別找出路就是。”

呂夷簡冷哼一聲:“什麼出路?絹帛無非製衣禦寒,現在京西路的棉布出來,比絹帛價廉而且精美,越積越多的絹帛賣給誰去?至於說棉布多收錢糧,哼,現在多收的錢糧沒有見到,倒是朝廷多了無數煩惱!徐平年少氣盛,一心要顯示自己的功績,考慮不周,事情做得太急太粗,才惹出了這無窮事端!依我看來,不能再任由他如此下去,這次如果依着他的意思稱提絹帛,下年不知又會生出什麼事來!”

呂夷簡這話出口,殿裡一時靜了下來。

現在是三司欠着京西路的錢糧,呂夷簡話風一轉,說徐平無端給朝廷找麻煩,意思可就變了。站在中央的角度看,確實是京西路多出來的錢糧還沒有影子,麻煩卻來了。

(備註:縣官是當時的常用語,指朝廷或者國家,並不是指知縣或縣令的意思。)

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98章 演練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35章 申峒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32章 東華門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64章 口袋陣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2章 空調第39章 先來後到第73章 點將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8章 種士衡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80章 投名狀第66章 新鮮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35章 天機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59章 合謀第183章 擒獲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74章 埋伏第229章 圍寨第152章 橫死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45章 將校營第3章 秀秀(下)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99章 前奏第29章 端午(上)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1章 徐家莊第13章 折支第58章 夜戰(中)第229章 圍寨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47章 生意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73章 點將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63章 瞎氈來歸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59章 合謀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69章 做做樣子第82章 祭奠續第155章 攻城(下)第32章 小縣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3章 秋意第46章 外戚第145章 三不朽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81章 談不攏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15章 奇觀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章 桂州
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98章 演練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35章 申峒第104章 往事難忘懷第32章 東華門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52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164章 口袋陣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213章 速回慶州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12章 空調第39章 先來後到第73章 點將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83章 有放有收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8章 種士衡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27章 歷史的輪迴第180章 投名狀第66章 新鮮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35章 天機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08章 茶法之辨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59章 合謀第183章 擒獲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74章 埋伏第229章 圍寨第152章 橫死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41章 白壁題詩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45章 將校營第3章 秀秀(下)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99章 前奏第29章 端午(上)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1章 徐家莊第13章 折支第58章 夜戰(中)第229章 圍寨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47章 生意第171章 呂夷簡的憂慮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73章 點將第84章 三衙改制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63章 瞎氈來歸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34章 假于闐國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59章 合謀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69章 做做樣子第82章 祭奠續第155章 攻城(下)第32章 小縣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3章 秋意第46章 外戚第145章 三不朽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81章 談不攏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15章 奇觀第126章 不是盜賊的盜賊第1章 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