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白沙鎮

上午徐昌過來看了徐平好幾回,見他不吭聲,最後忍不住道:“我一會要去鎮裡,大郎不去嗎?”

徐平這才反應過來,昨天酒肉也請人吃了,莊裡也規劃了,不能沒有下文,便對徐昌道:“好的,我們一起同去。”

莊裡並沒有馬,兩人一人騎了一頭驢,順着莊後的土路向白沙鎮去。

此時正是四月中旬,剛剛入夏,應該是草木繁茂,牛羊遍野的季節。可路上兩邊都是荒地,長着蘆葦雜草,偶爾露出的地面,泛着白花花的鹽鹼。

這哪裡是記憶中的中原,簡直如同到了漠北荒原一般。徐平心中暗暗嘆氣,前世說起北宋,都是汴梁城的繁華,卻不想京城的周圍,是如此的荒涼。

此時的中牟縣,超不過四千戶,最多兩萬人口,還不如前世的一個小一點的鄉人口多,實在是難以想象。宋朝按戶等攤派稅賦,爲了降低負擔,一般每戶的人口都很少,多立戶,少交稅嗎,實際人口可能兩萬都不到。

一路走着,徐平暗暗記算路程。馬驢騾,如果不趕,正常速度差不多是四五公里一小時,因爲馱了人要慢一些,也應該有三四公里一小時。這都是他們這行要知道的常識,也是當年的中國推行半機械化的遺留。

直走了一個多時辰,終於進入了白沙鎮裡。

白沙鎮緊靠着金水河,因爲通航,店鋪都開在河邊。徐家的酒樓是最豪華的建築,很是扎眼。酒樓周圍,稀稀拉拉的幾間米鋪、雜貨鋪和客棧之類。各店鋪的後面,有三兩百戶人家。

徐平突然“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徐昌扭過頭,奇怪地看着他:“大郎笑什麼?”

徐平搖搖頭:“沒什麼,沒什麼。”

他突然想起,這個時代肯定有人這麼描寫白沙鎮,人口密集,店鋪林立,市井繁華。這裡畢竟是個鎮啊,鎮就有監鎮收稅,必然商業到一定程度了,不然收的銳連監鎮的俸祿都不夠,朝廷就要虧本了。

後世的人看了一定會被騙,哪裡能想到這裡連徐平前世一個稍大點的村子的規模都沒有,稀稀拉拉大大小小加起來幾十家店鋪,連個收稅員都不會派給你,收這點稅不夠與這幾家店鋪鬧心的。

兩人騎驢到了徐家酒樓門口,門外挑了一個酒幌子,上書四個大字:“清風徐來”,甚有詩意。

劉小乙和一個小廝穿着新衣,黑鞋白襪,甚是精神,正在門外迎接客人。見到徐平二人,急忙上來牽驢,口中高聲喊道:“小官人來了也!”

徐平下了驢,與徐昌進了酒樓。

此時正是中午時間,樓下坐滿了,人聲鼎沸,生意竟然不錯。

這大多都是金水河上跑船的,而且都是小本生意。這裡已經離汴梁不遠,吃飽了可以一氣到京城。離京城越近物價越高,省一點是一點。

一個小二上來迎着二人,一路領向後院。

徐昌問小二:“怎麼不見譚主管?”

小二嘆口氣:“都管快不要提起,這裡的周監鎮上個月討了一房小妾,沒事便在我們酒樓閣子裡逍遙。每次來都要譚主管上去服侍,主管煩也煩死。”

徐平奇道:“這個周監鎮是什麼人物?有天大的後臺,敢在自己管下討妻納妾?不怕有人告上去?”

小二搖頭:“民不與官鬥,我們這些小民,誰去與這些官宦人家淘氣?”

按宋朝規定,官員不能在自己管下找女人,只能買僱婢女女使之類。這自然是防止官員營私舞弊,可實際上只要沒人告,也沒人當回事。

譚主管叫譚本年,原是徐家在東京城裡開酒樓時的老人,隨着徐家搬來白沙鎮,管着現在酒樓裡的一應雜務。依徐平前世的說法,這就是個職業經理人,按月領錢,還有分紅。嚴格來講,他的身份與徐昌差不多,與徐家一樣是有主僕名分的,不過不同於徐昌是家養的,他一般不參與徐家的家務。

沒多大一會,到了後院,小二回到前邊忙去了。

徐平二人到了父母房前,丫環迎兒看見,急忙進去通傳。

隨着迎兒進了房,只見徐正夫婦據着一張桌子,張三娘黑着個臉,面色不大好看。

徐平行罷了禮,張三娘道:“你們兩個來得晚了些,洪婆婆剛走。前天我才說了莊中一應事情由洪婆婆主張,你們兩個昨天就給我鬧出許多花樣。大郎年紀小,且不去說他,徐昌你是個老成人,怎麼鬧的!”

徐昌看看徐平,心中暗暗嘆口氣,低着頭也不回話。

徐平只好硬着頭皮道:“不關徐昌的事,都是我自己主張的。那個洪婆婆沒辦點見識,田莊交給他管,不是白扔了?”

張三娘冷着臉道:“你有多少見識?幾天不見,學會頂嘴了!”

徐正摸了摸下巴上稀疏的鬍子,慢悠悠地道:“你昨天釀的酒,我嚐了一些,甚是好力氣,算得是上等佳釀。聽說是用酒糟蒸的?怎麼不見你對我們講起?這也是一條生錢的路子。”

徐平忙道:“徐昌也對我說來,只是我想,這昨近只有我們一家賣酒,又不能賣到別處去,再是佳釀,也只是分自家生意,沒什麼意思。”

徐正嘆口氣:“我的孩兒,你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們酒戶人家開糟釀酒,誰能保證不出個意外?或者酸了,或者敗了,用酒糟蒸出酒來正好補上,也省好多釀酒的糯米。今年大旱,你不知道糧價漲到哪裡去!”

張三娘不高興地對丈夫道:“老漢,你說這些幹什麼?我這正教訓孩子呢!你別岔開話!”

徐正道:“你便不教,孩子也比從前乖巧得多,那個洪婆婆,我看也不是個幹事的,趁早給她幾貫錢打發回家去!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接手了這酒樓,哪裡想到存下的酒壞了那麼多!我的頭髮都愁白了不少。”

張三娘道:“你說這些有什麼用?三句不離個錢字,我看你就是個從銅錢眼裡鑽出來的!”

徐正道:“錢似蜜,那是一滴也甜!要不是缺錢使喚,我們怎麼會跑到這鄉下地方來?東京城裡繁華熱鬧,多少好處!”

張三娘冷笑道:“那是,東京青樓裡姐兒也多,哪像這裡,就三兩傢俬娼,你便是有心,也去不得!”

徐正把臉一扳:“孩子面前,你亂說什麼?沒個分寸!”

又對徐平道:“這兩天你就住在這裡,把那個蒸酒的法兒傳下,貼補貼補。現在酒樓裡三兩天開一糟,哪裡受得了。”

徐平道:“酒糟裡纔有多少酒?能濟什麼事?怎麼,酒樓裡現在酸敗的酒很多嗎?我有辦法讓它們變成好酒。”

徐正眼睛一亮:“真的有辦法?我兒,你就是個天生開酒樓的,不枉我賣了幾十年酒,才生下你!”

張三娘不耐煩地道:“孩子是我生的,我要讓他去讀書做官,哪裡會再跟你一樣賣一輩子酒!”

徐正擺擺手:“不要聽你媽媽亂扯,賣酒有什麼不好?住的高樓廣屋,穿的綾羅綢緞,不都是從酒上掙出來的?你跟我說,怎麼治壞酒?”

徐平道:“這要看看再說,酸敗得厲害不厲害。”

徐正急忙吩咐迎兒去酒庫裡拿了兩瓶酒過來,就在屋裡打開。

徐平聞了聞,道:“這一瓶並不厲害,只需加清石灰水濾過再煎,再與好酒混在一起,就沒事了。另一瓶就有些重了,酸味除不乾淨,只好用水淋洗,再放到鍋裡上甑蒸了才行。”

徐正道:“果然還是要蒸嗎?加石灰水是個什麼道理?”

徐平脫口而出:“酸多了,當然加鹼了!”

見衆人表情更加疑惑,急忙改口:“清石灰水可以去除酸味,這是平常的道理,爹你試試便知。”

見徐正半信半疑,徐平心裡出了口氣。酒裡雖然是有機酸,終究還是弱酸,清石灰水是鹼,酸鹼中和,生成不溶於水的鈣鹽,過濾掉就好了。這知識雖然簡單,對這個時代卻太超前了些。

有了辦法,徐正是一刻也坐不住,叫了徐昌,兩人到酒庫裡試驗去了,屋裡只剩下張三娘和徐平兩人。

張三娘臉色和緩下來,拉着徐平在自己面前坐下,撫着他的頭道:“自來到鄉下,我兒確是乖巧了不少。大郎啊,你心裡有主意,做孃的只有高興,哪裡真有訓斥你的意思?不過你也爲娘想一想,洪婆婆自小看着我長大,如今無依無靠,我怎麼忍心慢待她?你也多擔待她一些。”

與張三娘如此親近,徐平有些不自然,但他到底還有先前那個紈絝的一些殘存意識,母子天性,也不排斥。說起來徐平的父母是真疼他的,不過用徐平前世的話說,張三娘和徐正都是事業型的,並不想把他拴在身邊。

想了一下,徐平道:“媽媽念舊,我也理解,不過只要隨便安排洪婆婆個職事,錢照數給就是了,何必把整個莊子給她管?”

張三娘道:“依你說,要怎麼辦?”

徐平道:“只讓她管院子裡面的事,田裡我自有主張。”

張三娘低頭不說話。

徐平一急,就把昨天自己畫的草圖拿了出來,遞給張三娘。

張三娘把那張紙接在手裡,橫看豎看,一頭霧水。

徐平便指給她,哪裡是河,哪裡是溝,哪裡是渠,哪裡要種稻,哪裡要種樹。哪裡是果園,哪裡是菜圃,哪裡又要養羊,哪裡又要養牛。

張三娘苦笑:“罷了,這些等你爹爹回來再說,我卻沒個主意。”

第11章 遇仙樓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23章 蔡襄之錯第59章 掃雪第40章 炸山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6章 召對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42章 審問第215章 合夥第94章 萬事俱備第50章 防秋第83章 炸城門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9章 理通事順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239章 馬帥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215章 合夥第41章 中間派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8章 殿中議事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165章 版權費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34章 亂局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48章 私鹽販子第284章 告罪使第35章 活字第97章 布衣上書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37章 夜對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14章 邊亂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54章 買馬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65章 因地制宜第40章 從前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46章 外戚第10章 除害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67章 選擇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95章 垂釣黃河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2章 空調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85章 閒適日子第153章 攻城(上)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章 徐家莊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3章 蠻人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75章 人質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9章 共剪西窗燭
第11章 遇仙樓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23章 蔡襄之錯第59章 掃雪第40章 炸山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194章 富礦之地第6章 召對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142章 審問第215章 合夥第94章 萬事俱備第50章 防秋第83章 炸城門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19章 理通事順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239章 馬帥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215章 合夥第41章 中間派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8章 殿中議事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165章 版權費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34章 亂局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48章 私鹽販子第284章 告罪使第35章 活字第97章 布衣上書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333章 不給兵要給人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37章 夜對第38章 必勝之勢第162章 原來如此第14章 邊亂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54章 買馬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65章 因地制宜第40章 從前第260章 宜將剩退窮寇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97章 人非少年時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46章 外戚第10章 除害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67章 選擇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95章 垂釣黃河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2章 空調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85章 閒適日子第153章 攻城(上)第228章 歐陽修論錢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7章 尷尬的接風宴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1章 徐家莊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13章 蠻人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75章 人質第167章 有虛有實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96章 取他人頭來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9章 共剪西窗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