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小人難防

分賓主落座,司馬光立在父親身後。大人說話,這裡還沒有他的座位。

范仲淹說了自己了的來意,心裡有些惴惴不安,看着徐平。

徐平這纔算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也明白了呂夷簡的用意。一年的時間,徐平已經基本把三司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就是呂夷簡也插不進手去。這種控制不僅僅是做事的態度,更重要的是做事的方法。當提起三司的每一件事情,徐平都比朝廷裡的任何一個人都更清楚,安排得比別人的建議都更合理,這衙門就真成了他說了算了。

現在三司雖然攤子更大,但分潤出來的利益卻少了很多,單單是清查三司屬下的各庫場,就使很多豪門權貴少了一份固定收益。呂夷簡家裡當然也受影響,而且他家的開支又大,自然就會有人在他面前說徐平的壞話。

呂夷簡自己倒未必會花心思在這些事情上,他當朝宰相,光是鞏固權力地位的事情就忙不過來。但架不住他牽連到的富豪權貴多,天天在他面前嘀咕徐平的人多,就無形中給了他一種壓力,不得不壓一壓徐平的勢頭。

想通了這些,徐平有些無奈。呂夷簡還能當多少年的宰相?而自己哪怕以後就是能坐上那個位子,也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後了,他何必跟自己動這些小心思!

見范仲淹和司馬池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徐平笑道:“大丈夫爲人,事無不可對人言!二位既然領了這差事,就盡心盡力去辦就是。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或者模棱兩可拿不準的,儘可以問我,我必知無不言!”

司馬池有些尷尬,對徐平道:“待制,人總是吃五穀雜糧,我們終究是凡人,不可能如聖賢般無一點過錯。這次我和範待制領了這差事,必然要有一些對待制不好的言論回報,得罪之處,還望不要向心裡去。”

“我明白,我自己做了事,難不成還怕別人說?只是一條,凡是我自己做過的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事情原委都說得全了,不管怎樣都不會怪別人。但是如果掐頭去尾,斷章取義,胡亂編排,——那可就不對了!範待制,司馬御史,只要你們守住了這條底線,不管說什麼,我都痛快認領。當然,我相信二位的爲人,像那些捕風捉影,無中生有的話,你們兩位也說不出來!”

范仲淹和司馬池心裡苦笑,什麼是完完整整,什麼是斷章取義?徐平這話說得痛快,但真細想起來,只怕其間的度也不好拿捏。

但又有什麼辦法嗎?這次領的就是這種不尷不尬的差事,想什麼人不得罪,還要給自己落個好名聲,幾乎就是不可能。成全了自己的直名,就必然要得罪徐平,連帶着還要得罪皇帝。而儘可能地說好話,只怕就有士人說自己阿附,又得罪了呂夷簡。

到底該怎樣做,只好等到了地方,走一步看一步了。

又說了一會閒話,范仲淹和司馬池見天時不早,便告辭離去。

徐平讓徐昌把客人送出門去,自己坐在小花廳裡思索。

這一年把三司的事情理順了,但也得罪了不少人,這次就是個信號。呂夷簡人情通透,官場上八面玲瓏,他出手對付自己,肯定不是爲了他一個人的好惡。沒有這點自制力,呂夷簡也坐不到今天的位子上。

呂夷簡代表的是他身後的一股勢力,是覺得在自己手裡吃虧的一股勢力。這一年哪些人在徐平手裡吃虧最大?毫無疑問,就是那幫皇親貴族了。

一般來說,皇親外戚確實沒有實權,就是皇上最親近的李用和,只要是個正牌學士都瞧不上他。但是沒有實權不代表沒有影響力,他們比任何人都更有機會到皇上身邊,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就毀了一個人的前程。

一句話,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徐平家世特別,透過李用和,跟皇上有特殊的關係,較真起來,也沒哪個皇親外戚能夠把他怎麼樣。但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現在的皇上又是個耳朵根子特別軟的人,如果太后嬪妃或者什麼特別親近的人天天在他耳邊吹吹風,不知什麼時候一時心軟就會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來。

呂夷簡多麼精明的一個人,他以宰相之尊,天底下除了皇帝就是他最大,還去拉攏那些皇親國戚,甚至跟他們結親,爲了什麼?不指望這幫人能幫他什麼,只要不壞他的事,偶爾透露點宮裡的消息出來,就足夠了。

現在朝裡大臣之間還有君子之風,哪怕就是被很多人認爲不要臉的呂夷簡,也極少使用下三濫的手段。但那些沒有實權的王公貴族,可就不要面子了,爲了錢財實利他們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什麼話都說得出來,這些人才要時時小心。

恨自己?徐平冷笑着搖了搖頭。

不就是爲了錢嗎?這個年代,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散財童子,跟着自己就有肉吃有酒喝,就有好日子過。跟自己作對的,還想要錢?喝西北風吧!

現在自己只是回到了京城一年,再過上些時間,三司那裡的產業利益終究會溢出來,有大把的錢財要分潤出去。徐平還沒有心情捧着銀錢去求別人,他只要讓自己看得順眼的那些人發財就行了。至於其他人,自求多福,儘可以在角落裡畫小人咒自己。

皇親貴族是在錢財面前最不要臉的人,因爲他們除了錢和享受在政治上毫無前途,摟錢的代價又低,全部心思都在錢眼裡面。以前三司的庫場,幾乎全都是這幫人求人情得了去,所謂三年一任三司使下來,臉皮厚似皮靴,就是應付他們。

徐平掌管三司之前,就連皇家的幾處園林,如玉津園瑞聖園之類,裡面的樹木花卉都被他們賣掉。更不要說每年玉津園裡的麥,瑞聖園裡的稻,都是他們偷光了。

處理了劉太師爲首的三司公吏,受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人。很多皇親外戚的遠房親戚,跟街頭的閒漢沒有區別,就靠着偷三司的東西過日子呢。現在過不下去了,有千百種方法到有勢力的人那裡哭訴,說徐平的壞話。

徐平不在乎,收買這些人得花多大的代價?不用看別人,看呂夷簡就知道了。他自己家裡才得多少實利,身上背的罵名,一大半都是給這幫人背的,僅僅就是讓他們閉嘴而已。現在讓這幫人閉嘴,可沒法讓後世的人閉嘴,呂夷簡這一背可就背了千年。

徐平輕輕嘆了口氣,要讓跟自己走得近的人賺錢啊!只要榜樣出來了,看在錢的份上,這些人會管好自己的嘴的。

現在六月,後邊還有一個閏六月,若是正常的年景,七月中旬就該收棉花了,今年只怕七月初就開始了。現在三司的鋪子和新場務看似熱鬧,實際上產業的規模還是太小,三司又習慣了拼命摟錢,自己不吃飽是不會讓給別人的,熱熱鬧鬧的實際上別人也沒怎麼得到好處。等到紡織業起來,不管制造還是販賣,其利益都無比巨大,大到三司也沒能力全部吞下肚去,那時候纔是有錢人狂歡的日子。

嗯,過兩天讓徐昌出去打聽打聽,到底是哪些人家在跟自己過不去。別人家裡日進斗金的時候,先讓他們冷清幾年,清醒一下自己的腦子。

涉及到錢的事情,徐昌那個圈子比自己的圈子明白,也更加說得開。幹人,除了爲主人賺錢,不就是做這些上不了檯面的事情嗎。

劉小乙見送走了客人之後,徐平坐在位子上好久不說話,也不知想什麼心事。看看時候不早了,小聲催道:“郡侯,府裡酒筵備好了,讓您過去呢——”

徐平回過神來,答應一聲,起身向後院走去。自己一百天的假呢,有的是時間慢慢炮製這幫人,現在還是享受屬於自己的天倫之樂。

路上走得太急,沒有吃早飯,盼盼早已經餓得不行,坐在位子上眼巴巴地看着門口,只等着徐平快點進來。現在徐平是家主了,他不來筷子不能動。

看見徐平的身影,盼盼歡呼一聲,伸出小手就抓面前的筷子。張三娘一把抓住盼盼的手,低聲道:“如此沒規矩,你阿爹沒有坐下,怎麼敢亂動筷子?”

盼盼道:“阿爹疼我,不會怪我的!”

張三娘拿這個小孫女沒有辦法,只好抱在自己懷裡,不讓她亂動,口中道:“我們現在是大戶人家了,你是大家閨秀,要懂規矩,不然以後怎麼嫁得出去?”

盼盼做個鬼臉,渾不當一回事。

徐平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徐正問道:“大郎,剛纔是什麼人來?去了那麼久?”

“是國子監範待制和司馬御史,有點公事聊了幾句,沒有什麼。”

見兒子不想多說,徐正便知趣地閉上了嘴。那個層面的事情,他實在很陌生。

秀秀給徐平的碗里加了飯,低聲道:“官人用飯。”

徐平轉身看了看秀秀,對她道:“這兩天你也累了,去吃飯歇一歇吧。”

秀秀笑了笑,沒說什麼,默默地到徐平身後,靜靜地站在那裡。

第72章 底氣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93章 多方牽連第38章 軍法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10章 小大人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1章 治術(二)第1章 回到從前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3章 誥命第151章 春狩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89章 定論第235章 天機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3章 又想錯了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81章 試探第38章 青苗貸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105章 先生第70章 蜀兵入隴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97章 試探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4章 炒花生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38章 再見故人第91章 大勢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23章 秋意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40章 炸山第61章 意外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章 太后崩殂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8章 兩地第42章 動盪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64章 三路出擊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51章 大案第35章 我有三策第74章 埋伏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51章 春狩第114章 心經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90章 捉襟見肘第17章 盼盼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61章 意外第36章 組織第11章 治術(二)第87章 好事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81章 談不攏第152章 渡河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03章 事發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3章 折支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93章 新格局第52章 童七郎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10章 小大人
第72章 底氣第98章 民思無邪第200章 前方升龍府第93章 多方牽連第38章 軍法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110章 小大人第100章 官不聊生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1章 治術(二)第1章 回到從前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3章 誥命第151章 春狩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39章 謀反誅全族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89章 定論第235章 天機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271章 君子至善第81章 各逞其能第23章 又想錯了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81章 試探第38章 青苗貸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105章 先生第70章 蜀兵入隴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38章 文明之師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75章 李覯的作用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97章 試探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244章 願爲天子牧牛羊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84章 猛虎入狼羣(二)第4章 炒花生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38章 再見故人第91章 大勢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23章 秋意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40章 炸山第61章 意外第75章 世道變了第1章 太后崩殂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139章 柳三變求官第38章 兩地第42章 動盪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64章 三路出擊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51章 大案第35章 我有三策第74章 埋伏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51章 春狩第114章 心經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90章 捉襟見肘第17章 盼盼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61章 意外第36章 組織第11章 治術(二)第87章 好事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81章 談不攏第152章 渡河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03章 事發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3章 折支第52章 一指點出佛主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93章 新格局第52章 童七郎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242章 世間哪有這種大臣第64章 編修三司條例第110章 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