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

已經到了深秋,天氣愈發地涼了。金水河裡的水變得冷冽,好像也更加凝重,水面上飄着落下來的枯葉,隨着水波上下起伏。

酒鬼亭裡,徐平與石延年相對而座,桌上簡單幾個菜,還有大瓶的美酒。

邕諒路已經確定下來,幾方博奕,人選也已經大致確定。

章頻官位太低,顯然不再適合擔任廣南西路轉運使,將調回京來,另有任用。接替章頻的是前樞密副使,現在任陝州知州的範雍。範雍鹹平年間進士,天聖年間由三司使任上升任樞密副使,皇上親政後樞密院人員全部換掉,範雍出知陝州。廣西是邊區,一般人都不願意到那裡上任,現在要求的官階又高,只好重新起用這些被貶的人員。

邕諒路仿河北路舊例,設安撫使,以此時閒置的範諷爲第一任。範諷自太后去世後到處鑽營,此時仍然沒被趕出京去也是不容易,有這個機會,就要被丟到天邊去了。自真宗朝張齊賢擔任涇、原等州軍經略安撫使後,開了文臣領軍的先例,後來河北四路各設安撫使,慢慢參用文臣。但文臣領軍終究還沒形成制度。邕諒路以範諷這個文臣爲帥,也是考慮到大仗徐平已經打完,以後是民事爲主,軍事爲輔。

以前邕州知州曹克明爲邕諒路馬步軍都部署,統管軍事,駐邕州,馮伸己爲副都部署,駐欽州。下設都監二人,一駐田州,一駐諒州。原左江道兵馬巡檢桑懌錄前功超擢十五資,以西京作坊副使爲邕諒路兵馬都監,駐諒州。

這些重要職位的人員徐平並沒有提建議的資格,當時在殿裡談起的時候,他只是提了一下曹克明,沒想到最後竟然真地就用了他。

徐平有資格提名的是幾個州縣人選,如太平縣升上來的太平州,新設的諒州和田州,廣源州改來的廣源軍,新設的寧明縣、上思縣、憑祥縣等等。

最終徐平只提名了一個人,就是薦石延年爲新設的諒州知州。

石延年如今惟一的靠山就是範諷,雖然範諷自己不死心,還一心想着留在京城,因爲最近跟呂夷簡搭上了關係,甚至被任命邕諒路安撫使之後,還是在京城裡拖着不走。但事情已經明擺在那裡,因爲範諷曾經主管過御史臺,在臺諫有情分在,現在臺諫忙着清理其他的太后餘黨,還顧不上他。一旦臺諫緩出手來,範諷當年的黑歷史肯定要被拿出來說事,那時候他想走也不可能如現在風光了。

薦舉制就是這樣,舉主倒了原先所推薦的人必然跟着受罰,石延年也必然會被範諷牽連,還不如現在就躲出去。諒州雖然偏遠,但有徐平打下的底子,石延年到了那裡藉着徐平的名字做出點政績不難,也是日後升遷的資本。

小官的命運就是這樣無奈,一日不進朝堂,就只能隨着別人沉浮。除非像徐平這些高科進士,不用別人薦舉,天子門生自然有皇帝照看。可惜這個年代能算天子門生的並沒有幾個人,一屆進士不過只有排在最前面的三五人,其他人還是要各自找路子。

徐平和石延年都不是多話的人,只是默默喝着酒,看着周圍的秋色。

當年徐平還是白身,石延年不過是個小武官,兩人因爲酒結識。多年以來,其實也並沒有什麼深交,但每個人都認爲對方是自己信得過的,經常也聚一聚。不過他們相聚只是談論些雜事,從不討論朝政。

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時候這種完全脫去了世間俗念的交情,也是難得。

多年過去,石延年由當年的小武官轉換成了文人知州,詩名滿天下,官路卻異常蹉跎。太后當政的時候,範諷要薦他,他自己不願意拒絕了。現在太后去了,還要受當年舉主範諷的拖累,老天爺好像成心跟他過不去。

徐平則由白身躋身朝堂,官職升遷之速,本朝極爲罕見,石延年反過來要受徐平照顧了。世間的事,也沒人能說個明白。

看看快到中午,石延年放下酒杯,對徐平道:“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見。”

徐平笑道:“你我正當壯年,日後春秋還長,何必說這話。諒州那裡只是比中原炎熱了些,常年有風,並不是多麼難呆。再者我的人情還在,一任很快就過去了。”

石延年看看徐平:“你在那裡豈止是有人情,我聽趕回京奏事的人說,邕州以南,提起你的名字可止小兒夜啼。以前每說起你都是輕描淡寫,現在朝廷錄功,邕州那裡回朝奏事的不少,大家才知道諒州一戰殺戮之衆,連殺帶俘,交趾青壯十去其二。”

說到這裡,石延年連連搖頭:“與你相交多年,卻還不知道你有如此辣手。”

“別聽那些人滿嘴胡說,除了戰場殺人,我可是一人未殺。”

交趾地盤不足後世的越南一半大,開發也不完全,其實這個時候也沒多少人口,幾仗下來,折在徐平手裡六七萬人。徐平確實沒亂殺人,他只是把俘虜全抓到蔗糖務去種甘蔗了,再加上徐平走後蔗糖務從交趾拉丁,十去其二還是往少裡說了。

此時的交趾已經徹底沒了與大宋作對的底氣,還要靠着大宋的威名嚇唬周圍的大理和占城,慢慢休養傷口。東征王和開國王兩個各自佔住地盤,隨時準備爲了王位開戰,同時拼命巴結邕州官員,以從大宋朝廷手裡爭到大義名聲,

這個時候去任諒州知州,正是撈政績的時候。

兩京官道上,秋風蕭瑟。

徐平看着石延年上馬,拱手作別:“男兒立功在邊關,不必汲汲於一時。今日暫別,祝君有一日榮華歸來!”

石延年拱手,揚繮遠去。

當年徐平送石延年去京東任職是在春天,幾年時間雖然他沒立下什麼大功業,但也從一個沒有前途的小武官變成了今天帶館職的知州。這次送別在秋天,希望幾年之後再見的時候,他能夠更進一步。

第17章 回聲第14章 治術(五)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54章 將要離去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46章 泉布第139章 朝爭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238章 做事難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9章 攻略(一)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36章 手舞足蹈第97章 布衣上書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3章 秋意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28章 唐大姐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1章 衆人到來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6章 活在洛陽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62章 宰相氣度第29章 攻略(一)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64章 金光頂第195章 反攻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02章 首告第72章 夜襲第29章 邕諒路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71章 少取多予第35章 災民第16章 越次入對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96章 機遇第22章 兩個小孩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1章 錢能通神第14章 治術(五)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9章 理通事順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201章 陛辭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1章 黃白朮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60章 窮人當家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59章 分歧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288章 分岐第67章 找盟友第16章 如和縣第308章 怪物第32章 小縣第3章 屬下第19章 匪訊(上)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83章 擒獲第75章 世道變了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33章 得失之間
第17章 回聲第14章 治術(五)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54章 將要離去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23章 又想錯了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46章 泉布第139章 朝爭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77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238章 做事難第308章 戰爭也要本錢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212章 爭功心切第47章 一年一考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9章 攻略(一)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36章 手舞足蹈第97章 布衣上書第33章 得失之間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23章 秋意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145章 恍如昨日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28章 唐大姐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40章 軍令之外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216章 王拱辰開店(上)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160章 政策原因第21章 衆人到來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16章 活在洛陽第202章 兵臨城下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62章 宰相氣度第29章 攻略(一)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64章 金光頂第195章 反攻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02章 首告第72章 夜襲第29章 邕諒路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71章 少取多予第35章 災民第16章 越次入對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96章 機遇第22章 兩個小孩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1章 錢能通神第14章 治術(五)第201章 一舉兩得第19章 理通事順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201章 陛辭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21章 黃白朮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60章 窮人當家第218章 錢是什麼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59章 分歧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288章 分岐第67章 找盟友第16章 如和縣第308章 怪物第32章 小縣第3章 屬下第19章 匪訊(上)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83章 擒獲第75章 世道變了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33章 得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