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好事

做到宰相當政,徐平怎麼會再跟王沿計較?話說回來,王沿雖然功名心重,個人能力卻無可指摘,由他來管河事確實合適。提舉河事不只是修黃河,更重要的是管從禁軍轉過來的幾十萬人。王沿這些年不是在嶺南就是在西北,有帶軍的經驗。

至於黃河到底怎麼修,徐平還沒有成熟的方案,還要繼續考察過才定。黃河的基本條件就是那樣,想一勞永逸只怕不可能,工程量只怕會非常之大。

議過了禁軍改制的事情,趙禎對徐平道:“宰相前些日子言,如果契丹遲遲不與本朝立誓約,今年秋冬可能再起戰事。以打促和,朕總是擔心把握不好。”

徐平拱手:“能不能把握好,只看本朝軍力如何。對外大多歸於武事,武事當然決于軍力。縱然互市貿易,使節往還,民間交往,諸如此等事,多還是以武力爲根基。講要以打促和,必然是本於本朝兵力,能不能勝契丹,勝了能打到哪一步。”

明鎬道:“禁軍未改制完成,河北之軍便大半指望不上。守或有餘,但攻尚不足,是以北伐恢復燕雲是不能想的。與契丹起戰事,只能是與去年豐州一般的小事,不能是大戰。”

如果未改制的禁軍只起輔助作用,能夠用於跟契丹作戰的軍隊,除豐勝路外,只有約三十萬人。三十萬大軍,沒有後續跟上的梯隊,還不足以徹底擊敗契丹,佔領十六州。這是不能大打的基礎,除非禁軍改制完成,有了足夠兵力,並形成正規軍和預備役的梯次結構,纔有跟契丹全面開戰的基礎。遊牧民族全民皆兵,戰爭動員能力不可小視。

要想恢復幽州,戰略上講應當先佔領雲州,截斷遊牧騎兵從北方草原來的道路。只有斷了這一臂,中原王朝才能集中兵力,與以遼東爲根基的契丹戰於幽州城下。所以今年之戰,只能是跟去年的豐州一戰差不多的情況,一場有限目標的局部戰爭。

徐平道:“以現在而論,燕雲之地民心未附,契丹國勢尚盛,實在不是大舉北伐的時機。兩國立約,保持一段時間的和平,內修國本,從容應對纔是取勝之道。只是契丹自恃軍力強盛,不得銀絹,便不肯立約,一直拖到現在。誓約未立,本朝便不能大規模地改革禁軍,兵力被拖在這裡,不知何年何月才完改制完成。之所以要打,就是打掉契丹人覺得自己軍力佔優的迷信,讓他們正視現實,簽下兩國都認可的和約來。”

此事徐平等人跟趙禎有過議論,只是沒有決定細節。最近這些日子,徐平對北邊契丹的山川地理、軍隊佈防瞭解之後,已經有了大致方略。

“接下來的日子,爭取在十一月前,在從河東路的忻州、代州,到河北路的定州、雄州一線,能夠集結約六到八軍,二十萬到三十萬整編過的禁軍。如果那個時候契丹還不定約,則不管用什麼理由,一定要打一仗。河東路禁軍出瓶形寨,奪靈丘、飛狐,與北平軍北上的禁軍合攻易州。此一仗,奪下飛狐陘,讓契丹的山前山後難以呼應。沒了這一條道路,山前和山後地區就只剩北部的居庸關可以來往,以後不管是攻幽州還是攻雲州,都不必顧忌敵斷我後路。河北路其餘兵馬自雄州、霸州北上奪永清、范陽。若是能夠佔住這一片城池,則就完全剝掉了幽州南邊的外圍,地利本朝與契丹共有。”

明鎬補充道:“還有一點,去年豐州一戰,是契丹攻本朝守。最終契丹無可奈何,但是心中並不服氣,總覺得輸得窩囊,非公平對決。是以心存僥倖,總覺得軍力還是強過本朝,不得銀絹堅決不肯議和。如果今年正面攻敗契丹,讓其拋棄幻想,儘早定下和約。兩國議和,本朝的禁軍改制纔好從容展開,施政也纔好推到河北、河東等沿邊地區。”

總而言之,今年要打的一仗,佔地盤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正面擊敗契丹,讓他們接受軍力已經北不如南的現實。接受了現實,才能夠相對公平地立下和約。邊境平定,沒有了隨時發生大戰的危險,各項改革才能從容展開。

北巡之前,徐平是不想打的。從党項反叛,仗已經打了好幾年了,不能沒完沒了。改革需要安穩的內外環境,不然很容易被外部因素干擾。以徐平現在的地位,不需要軍功來增加威望,他立下的功勞已經夠多了。奈何契丹放着歲幣不放,就是不肯低頭。拖下去不是辦法,那就只能再打一仗了。西北攻不下宋軍防線,契丹不服氣,那今年就改一改,讓契丹防守,宋軍進攻,看最後是個什麼結果。

這是雙方軍力的比拼,佔地盤不是主要目的。要想徹底打掉契丹的僥倖心理,戰略欺騙和突然進攻就不可取,就是當面鑼對面鼓,擺好陣勢的攻防戰。所以徐平不怕現在就告訴劉六符,再不及時定和約,到了秋冬就再打一場,連進攻地域都不怕告訴他。

契丹人信不信,怎麼想宋朝不管,反正會認真準備這一戰。這一次不是運動戰,而是在狹小地域的大兵團對決,宋軍會動用全部的力量,把最先進的軍事裝備全部用上。

趙禎對戰事還是有些不放心,道:“契丹有備而來,若是據城固守,好不好打?”

徐平笑道:“據城固守,契丹若是這麼打仗,十六州他們哪裡守得住?攻城守城,非契丹所長,如果他們真在那幾城跟多們硬抗,則必敗無疑。多半契丹人不會死守,而是會派騎兵南下,找尋戰機。契丹人打仗,多是以攻對攻,不會以己之短來對本朝之長。”

杜衍道:“若契丹騎兵南下,實難抵擋,要早作防備。”

南邊的大名府可是以北巡的皇帝在,別讓契丹大軍兵臨城下,又鬧成真宗皇帝時澶州之戰的局勢。趙禎現在信心滿滿,真到那個時候,未必比他父樣強多少。

徐平道:“此事不得不防,是以等到秋後糧食一收,滹沱河以北的各個州縣,堅壁清野。糧食全部收到城池中,包括百姓口糧,也全部入城,設專門官倉代其保管。治下的百姓編伍,設專人,烽煙一起,即全部撤入城中。若契丹騎兵來,使其無糧草可濟。沿線各軍廣佈偵騎,不得讓其如入無人之境,四處遊蕩。當然,前線數十萬大軍,不可能讓契丹大股騎兵南下,只是預作防備罷了。讓契丹人見了,鬆懈下來,到時仗好打。”

王凱從頭到尾參與了西北党項戰事,跟契丹人打這樣一場仗,在他眼裡不是大事,無非是跟當年攻卓囉城差不多罷了。道:“此次戰事是個機會,可以讓忠佐司將校營中的將校們,預加演練,推測方略。戰事起來,也可以到前線實際學上一學。”

徐平點頭:“此事可行。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學得再多,不如真正地參與一次戰事。戰前他們仔細推演,戰時參觀,戰後由教習講解,這是好事。”

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3章 折支第104章 多賣酒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34章 都不可行第31章 探花郎第26章 餘波第55章 利用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81章 試探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46章 分別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90章 發酒發肉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15章 奇觀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50章 抓捕第40章 冬雨第196章 補丁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1章 黃白朮第35章 活字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81章 談不攏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33章 家信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76章 稅改第51章 大案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4章 治術(五)第23章 蔡襄之錯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41章 串香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202章 換相(上)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04章 換相(下)第60章 致太平(二)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319章 使節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235章 天機第19章 匪訊(上)第29章 端午(上)第146章 分別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98章 三人成虎第4章 郊迎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56章 國柄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4章 煩心事第123章 出書第90章 捉襟見肘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6章 知州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74章 砲戰第43章 重逢第279章 破城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79章 破城第104章 多賣酒第205章 蛻變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37章 夜對第9章 準備抓人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42章 配合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92章 收權
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3章 折支第104章 多賣酒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34章 都不可行第31章 探花郎第26章 餘波第55章 利用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81章 試探第32章 位極人臣第146章 分別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90章 發酒發肉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15章 奇觀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50章 抓捕第40章 冬雨第196章 補丁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1章 黃白朮第35章 活字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81章 談不攏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33章 家信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76章 稅改第51章 大案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4章 治術(五)第23章 蔡襄之錯第70章 山溝溝裡轉第167章 準備做大事第41章 串香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202章 換相(上)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204章 換相(下)第60章 致太平(二)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319章 使節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235章 天機第19章 匪訊(上)第29章 端午(上)第146章 分別第28章 文明世界纔有德第98章 三人成虎第4章 郊迎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262章 應對之策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56章 國柄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4章 煩心事第123章 出書第90章 捉襟見肘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6章 知州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74章 砲戰第43章 重逢第279章 破城第191章 慨然以天下爲己任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26章 峰迴路轉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79章 破城第104章 多賣酒第205章 蛻變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37章 夜對第9章 準備抓人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42章 配合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46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92章 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