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章 秀秀(上)

bookmark

回到大廳,徐平坐了一會,便乖乖到門口等着。畢竟對自己來說,這是個陌生的世界,萬事小心謹慎,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來。

徐昌站在門口,好奇地看了徐平一眼。印象裡這位自小就是無法無天,不知禮法爲何物,每天都是呼朋引伴,牽黃架鷹,怎麼一下這麼懂事了?莫非家道中落,人就一下長大了?

並沒有等多久,張三年娘一行就到了廳外。

徐平急忙上去見禮罷了,迎着到廳裡坐下,徐昌自去安排點茶。

張三娘見徐平乖巧,臉色好看了許多。喝了茶,對衆人道:“家裡現在的光景,不比從前了,你們也應該多少有些耳聞。前些日子,員外得罪瞭如今正當紅的馬史館,他是太后的親戚,又提舉着在京的各司庫,沒辦法,家裡把萬勝門外的酒樓典賣了,回到鄉下來。我們家大業大,不能坐吃山空。可這處田莊雖然不小,卻是個賠錢貨,今年自春以來大旱,一分收成也沒有。我和員外還想過些年把酒樓贖回來,只好到白沙鎮上去買了個酒樓,一切從頭開始。往年在東京城裡,我們都是取班樓的酒賣,自今以後,要買曲自己釀了。”

張三娘嘆了口氣,接着道:“諸般事情千頭萬緒,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麼照顧不到的,都海涵些吧。這處田莊,我和員外是沒精力管了,自今天起,洪婆婆到莊裡來,一切事情都聽她吩咐。徐昌,你也是家裡的老人了,好好陪着大郎,不要闖出禍事來。”

徐昌答道:“小的明白,夫人安心。”

轉頭看看一邊強繃着臉的洪婆婆,心中暗暗嘆口氣,也不分辨什麼。

張三娘看了看林文思,又道:“今年開封府大旱,災民不少,流民多了事情就多。再加上今年是大比之年,多少落第的舉子在東京消折了盤纏,一時回不了家鄉,流落在開封府各縣,不定就要生出什麼事來。大郎,往年在東京城裡,由着你的性子胡鬧,今後就收收心吧,好好在莊裡跟着林秀才唸書,不要再去招惹往日的那幫狐朋狗友。徐昌老成,你多聽他的話。”

徐平急忙道:“孩兒明白,定然不讓媽媽擔心。”

見兒子乖巧,張三孃的臉上終於有了點笑容,對坐在身邊的林文思道:“親家,我們是自家人,你和素娘便在莊裡住下,多多督促大郎的課業,不要讓他走到了邪路上去。”

林文思苦笑道:“放心,我理會的。”

他也是個落第的舉子,張三娘剛纔說的實在讓人心酸。

徐平心裡卻有些不是滋味。聽張三孃的口氣,也沒指望他能讀出個名堂來,只是讓他有點事做,不要惹事就好了。這做法,倒與前世不少父母想法相通。難道在這些人眼裡,自己真就是個沒出息的混混?

把話交待完,張三娘又道:“人生在世,哪能沒個溝沒個坎的?雖然現在家裡光景不好,只要勤快,總能否極泰來。想當年,員外一個人挑個擔兒到東京城裡討生活,還不是掙下來偌大家業?大家安心過日子就好。”

徐平撇了撇嘴,老爹真正發家,還是因爲娶了一門好親吧?

說到這裡,張三娘才把先前的那個小女孩招過來,對徐平道:“這是秀秀,莊子南邊放羊的牧子任安家的女孩兒,今年八歲。說來可憐,前幾天他放的羊被人盜走了幾十只,地裡又沒收成,只好把這女孩兒典在我們家,六十貫典賣十年,以免流徒之苦。你身邊正缺個人使喚,便讓她跟着你吧。”

徐平看秀秀,她正擡起頭來,四目相對。

秀秀的目光怯怯的,有點好奇,更多的是驚慌,神色裡透着茫然。

徐平心裡莫名地就像被針紮了一下。他來到這個世界,這幾天來雖然不是錦衣玉食,也是衣食無憂,甚至在可見的未來裡他會衣食無憂一輩子,並沒有覺得這個世界多麼無法忍受。

現在突然就這麼一樁賣兒鬻女的事情出現在面前,就這麼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女孩,還什麼都不知道,就被賣到自己家來。她的年齡還小,或許還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不知道這已經決定了她的一生。

對奴僕來說,宋朝可能是中國古代最有人情味的,從皇帝到大臣,都承認他們是國家的編戶齊民,同樣是良民,國法上的歧視也並不嚴重。

可這又如何?爲什麼同樣是賣身,長得好看的年輕女子價錢就高?因爲最少在賣的這段時間裡,主人擁有她們的身體。將來有一天,即使她們回覆自由身,也不可能嫁入稍微好點的家庭爲妻。誰會相信你還是個黃花閨女?

宋朝沒有婢不可爲妾這一說,甚至成爲正妻的也有不少,就連現在的太后,不也是個二婚嗎?但是,那樣的機緣,有幾個人能碰到?

徐平不是個同情心氾濫的人,但一個人的命運就這樣輕易地被打上另類的標籤,讓他覺得很不舒服。

秀秀不知道徐平在想什麼,對她來說,徐家可以算是恩人。她爹作爲牛羊司屬下的牧子,放的是朝廷的羊,一下丟失三十多口,捅到官面上,足夠流放他州,家破人亡。她們家現在急需用錢,買羊補上,上下打點。

張三娘一是覺得她家可憐,再一個是他們家剛剛搬回來,要在鄉親們面前留個好印象,給的價錢很不錯,十年六十貫,足夠解決問題了。

而且牙婆還偷偷告訴她,這家人很好,即使是婢女,也能吃得飽穿得暖,而且不過是典賣十年,到時不耽誤她嫁人。

現在擔心的,就是跟的這個主人性格怎樣,不要經常打罵就好。

張三娘卻沒心思琢磨這兩個人心裡怎麼想,看看天色不早,便安排開飯,吃過了她還要回鎮上酒樓去,幫丈夫的忙。

太陽剛剛下山,天還大亮着,徐平便吃過了晚飯。這裡是鄉下,沒有東京城裡豐富多彩的夜生活,百無聊賴。

今年大旱,到現在都沒下過雨,雖然剛剛入夏,天氣已經熱得不行,一絲風都沒有。這個年代,又沒有空調風扇什麼的,徐平身上粘糊糊的,覺得悶得慌,很想洗個涼水澡。

一回頭,卻見秀秀依然跟在後面,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懷裡還緊緊抱着她的那個小舊花布包袱。

徐平怔了一下,對她道:“你去找洪婆婆,讓她安排地方休息吧。我要洗個澡,這天太熱了。”

秀秀忙道:“哦,那我去燒水。”

徐平笑道:“燒什麼水,這天熱得跟鬼一樣!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說完,從屋裡拿了條毛巾,向後院裡的井邊走去。

秀秀跟了兩步,想起什麼,便又縮了回去。

徐平到井邊,見周圍沒一個人影,便打了一桶水,到牆邊楊樹底下,渾身上下用涼水擦了一遍,通身舒暢。

把水倒了,徐平搖搖晃晃地向回走。此時太陽已經落山,起了涼風,迎面吹在身上,說不出地愜意。

回到東廂自己小院,卻看見秀秀坐在門前的臺階上,膝蓋上放着她的小包袱,她的下巴就壓在包袱上,怔怔地看着地面出神。

聽見腳步聲,秀秀一下跳了起來,忐忑不安地看着徐平。

徐平愣了一下,對秀秀道:“你還在這裡啊?”

秀秀低着頭,一雙腳在地上碾來碾去,囁嚅着不說話。

徐平笑笑:“也好,既然沒事,就陪我說回話吧。”

說完,走到臺階邊,噗地吹一口,也不管吹乾淨沒有,一屁股坐了下來。見秀秀還站在那裡,對她道:“你也坐。”

秀秀哪裡敢坐,又不好站在那裡居高臨下對着徐平,便在他旁邊蹲了下來,怯怯地看着他。

徐平也不在意,問她:“你家裡還有什麼人?”

秀秀道:“我爹,爹孃,還有我弟弟虎子,今年五歲了。”

徐平嘆了口氣:“你還有個弟弟,比我家熱鬧。”

他是獨子,父母又忙得天天不照面,穿越而來本就惶恐,沒個人說話更加覺得孤獨。

徐平的父親徐正,原是這附近的人,年輕的時候混不下去,一個人去東京城裡闖蕩,挑着一副擔子走街串巷賣酒。幾十年省吃儉用,終於存下了一點錢。在他三十八歲那年,因爲老實能幹被一個開腳店的看中,就把女兒張三娘嫁給了他,繼承了產業。張三娘那年不過十八歲,比丈夫整整小了二十歲,老夫少妻,又加上產業是自己的,不免就強勢了些。過了兩年,生下兒子徐平,徐正已經四十歲了。老來得子,又有張三娘維護,徐平自小就嬌生慣養。

繼承了丈人的酒樓後,徐正順風順水,漸漸攢下萬貫家財。

前些年中牟的淳澤監被廢,朝廷招人買這裡的土地,因爲土地貧瘠,根本賣不出去。徐正因爲是本地人,又有些錢,便被強配下來,買了這處田莊。

自從這事之後,徐家便開始走背運,去年不知怎麼得罪了馬家。據說是馬家看中了徐家酒樓正處於金明池邊上,位置好,便使了手段。內情除了徐正和張三娘再沒一個人知道,反正是徐家把酒樓典賣出去,全家搬回中牟。

此時的中原與前世相去甚遠,遠沒有那樣的人煙稠密,甚至說一句地廣人稀也不過分。黃河兩岸多是沙地,只能長草,糧食收成很差,遍佈的都是朝廷的牧馬地。宋朝馬政管理又差,很多牧馬監時興時廢,入不敷出。這處淳澤監便是例子,前幾年廢棄,地又賣不掉,如今還有騏驥院裡的幾千匹馬養在這裡,只是沒有牧馬監的編制了。

秀秀見徐平不說話,心裡惴惴不安,眼巴巴地看着他。

徐平回過神來,看見秀秀的樣子,不由笑道:“你小小年紀,被賣到我家裡來,怕不怕?”

秀秀低下頭:“我也不知道。”

兩個人便不再說話,沉默了一會。

秀秀許是蹲得久了,挪了挪腳,託着手裡的小包袱,想起什麼,突然對徐平道:“我有好吃的從家裡帶來,請你吃吧。”

說完,秀秀把包袱打開,裡面是幾件洗得乾乾淨淨的舊衣服,旁邊用塊花布包了一團不知什麼。

當秀秀打開那團花布,徐平腦袋嗡地一聲。

那竟然是一包花生!

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71章 北巡第113章 教閱第37章 逼迫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144章 僵局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55章 利用第32章 長命縷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36章 狂徒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20章 送行第114章 盛宴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32章 春暖花開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3章 秋意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6章 不要失職第29章 名人第9章 科舉冤家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86章 應對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226章 自助餐第29章 端午(上)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09章 階下囚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92章 可以招兵第31章 牛官司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14章 心經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1章 矛盾第22章 清路第124章 死城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65章 離開河陰第38章 出仕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6章 書生張載第19章 宣詔使臣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39章 按律當斬第3章 進城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95章 反攻第28章 唐大姐第63章 官聲第41章 購置新宅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
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71章 北巡第113章 教閱第37章 逼迫第114章 兄弟情誼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144章 僵局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55章 利用第32章 長命縷第66章 無所建明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36章 狂徒第148章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116章 走馬爲誰雄?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20章 送行第114章 盛宴第121章 彈破琵琶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32章 春暖花開第299章 桃園三結義第23章 秋意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26章 不要失職第29章 名人第9章 科舉冤家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175章 別來無恙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86章 應對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326章 要交給你了第226章 自助餐第29章 端午(上)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209章 階下囚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25章 追捕逃亡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92章 可以招兵第31章 牛官司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77章 風波將起第247章 誰不知我高提轄!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114章 心經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21章 矛盾第22章 清路第124章 死城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26章 果酒燒烤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65章 離開河陰第38章 出仕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6章 書生張載第19章 宣詔使臣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71章 惡劣至極第39章 按律當斬第3章 進城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95章 反攻第28章 唐大姐第63章 官聲第41章 購置新宅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10章 波州來人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73章 報信的嗢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