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生意

郭諮問徐平:“小莊主,你地裡種那麼多蘆粟是要作什麼用?”

徐平隨口答道:“養牛養羊啊。”

郭諮怔了一下,問道:“就是用來養牛羊?”

“怎麼了?不行嗎?”

養牛羊的效益高,別說這個時代一畝地就產那麼個一石兩石的,就是徐平前世一畝地一兩千斤的產量,也比不過養殖業啊。

郭諮聽了只是搖頭。這周圍都是荒地,有多少牛羊放牧不了,要去專門種牧草,這話聽着都缺心眼。

徐平想的可不一樣,如果市場不大,搞牧業肯定是不划算的,可如今京城周圍羊肉缺的厲害。宋朝以羊肉爲貴,不但皇宮裡基本只用羊肉,就是京城裡的官員,除了俸祿之外每月還有口料羊呢。牛羊司雖然牧羊數十萬,也還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每年從西夏和契丹要進口數以萬計。徐平莊裡就是養得再多,也不愁賣不掉。

桑懌是昨天回來的,對徐平的話也不以爲然,農業當然以糧爲本。問道:“對了,你這收割的機器能不能收稻麥?”

徐平想了一會,才道:“那要試試才知道。”

按說這種收割機是不行的,但宋朝種的稻麥品種與後世不同,種植技術也大不一樣,此時種的稀疏很多,就說不好了。

三人正在瞎聊的時候,有莊客進來稟報,李端懿和李用和回來了。

把人迎進莊裡,因爲天熱沒有進屋,只在院裡通風的地方喝茶。

徐平把新制的三罐白糖交給李端懿,對他道:“這些都是這兩天新制出來的,太尉可放心了吧。”

李端懿看看,笑道:“小莊主果然有這手段,事情就好辦了。只是不知道你一天能制多少?”

徐平道:“那就看有多少糖了,其實洗起來也快。”

徐平只告訴李端懿糖的顏色要洗,至於怎麼洗就不能說了。

說過了白糖,徐平又問起那夥盜賊的事情。

李端懿卻不想說,問徐平:“你關心這些幹什麼?”

徐平便說前些日子莊子周圍鬧盜賊,搞得自己這裡也不安定,並把桑懌介紹給李端懿。

李端懿看看桑懌,有點驚奇:“聽林士奇學士提起過你,說是最善捕盜,有意向朝廷舉薦。原以爲是位高大壯漢,沒想到也只是平常人。”

林士奇就是林特,字士奇,雖然是當今皇上爲太子時的舊臣,但因爲依附丁謂,此時被貶爲許州知州,依例帶京西路安撫使兼本路兵馬巡檢。桑懌活動的地方正在他屬下,而且離許州不遠,因此竟也聽說過。

桑懌自己也吃了一驚,沒想到自己的名字已經進了這些高官耳朵,急忙上來相見,謙虛幾句。

見了桑懌,李端懿才提了點盜賊的事情。他此次的任務是整頓羣牧司廂軍的秩序,那夥盜賊雖然聽說過,但卻沒有見到,當是隱藏起來了。這是地方上的事物,自有開封府界提點司去管,他不會插手。

聽了李端懿的話,徐平和桑懌對視了一眼,兩人知道這事情只怕還有反覆。此時的開封府界提點司依然在京城裡,對地方上並不怎麼上心。

李端懿並不想多談這件事,喝了一會茶,便與郭諮和李用和一起告辭離去,同時帶走了新制的三罐白糖和那輛三輪車。銀兩他早已讓手下人回開封取了過來,都是五十兩的銀鋌,有皇宮的印記,當是不知什麼時候從宮裡賞賜下來的,絕對地足質足量。

這三人是要回中牟縣商量公事,之後李端懿就回開封。他的身份尊貴,下來定下大的方向,其他小事自然有手下去辦,不會耗在這裡。郭諮與李用和當然沒有這個待遇,還要忙上些日子,李璋便在莊裡呆着沒走。

兩千兩白銀放在手裡太過扎手,徐平讓桑懌和高大全與自己一起,帶了送到白沙鎮上父母那裡,而且與李端懿合作的事也要商量。

三輪車已經賣掉,徐平只好騎馬,高大全和桑懌兩人騎驢,白銀分成三份,分別在馬和驢上馱着。桑懌倒還罷了,高大全身形高大,騎在一頭小驢身上便有些可笑。

此時正午剛過,正是一天裡最熱的時候,又沒有一絲風,三人都被曬得臉上出油。尤其是高大全跨下的小毛驢,一個勁地出長氣。

徐平看了也是好笑,問桑懌:“聽說關中產驢,比其他的地方都高大,幾乎不弱於差一些的馬,秀才有沒有聽說?”

桑懌搖頭:“從未聽過,驢就是驢,怎麼能與馬比!”

徐平心裡暗歎一口氣,他前世的關中驢可是著名的大驢品種,如果這個時代有就好了。驢耐粗飼,而且負重耐勞,比馬好用多了。

到了酒樓,三人已是汗透衣裳。徐平讓劉小乙帶桑懌和高大全去喝一碗酸梅湯解暑,自己找一個小廝跟自己把銀兩抱入後院父母房裡。

徐正夫婦正在歇涼,見徐平弄了幾個大包袱進屋,張三娘問道:“大郞,你又弄了什麼玩意來孝敬爹孃?”

徐平把小廝打發走,才笑道:“這次我帶來的,是阿爹最喜歡的東西。”

說着把包袱一個一個打開。

徐正和張三娘傻愣愣地看着那一堆白花花的銀子,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過了好一會,張三娘才一把把徐平拉到身前,小聲問他:“我聽說最近這裡有燒煉白銀的方士,大郎,你是不是與他們做了交易?我跟你說,你阿爹雖然愛錢,但我們可不能做這犯禁的事!”

徐平哭笑不得:“媽媽說哪裡去了!這都是十足紋銀,還有皇宮裡的印記呢,怎麼可能是假的!”

徐正走上前,用手摸着桌上的銀鋌,一一仔細看過,才長出一口氣:“果然都是真的!我也活了幾十年,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多白花花的物事!大郎你實對我說,這都是哪裡來的?”

徐平便道:“是京城裡一個高官李太尉,有公事路過我們莊子,看上了我前些日子制的那輛車,用兩千兩白銀買了去。”

見父母還是不信的樣子,便把賣車的情形詳細說了一遍。

徐正吸了一口氣:“那輛車子,值兩千兩白銀?你實話對我說,制那輛車你花了多少本錢?”

徐平想想道:“大約也有百十貫錢。”

“那我們還開什麼酒樓!”

徐正的眼睛都瞪了起來:“乾脆我們把這裡酒樓賣了,一家三口回莊裡去制車子去!省得你媽媽整天唸叨你不來看她!一輛車子就能賺差不多兩千貫錢,我們一年只要製出個十輛八輛也就夠了。”

徐平見了老爹的財迷模樣,笑着說道:“阿爹說的不錯,一年十輛車子我們倒是能製出來,只是就怕一年遇不上一個像李太尉這樣,願意掏銀子的傻子!那我們制了車子又有什麼?”

徐正聽了這話冷靜下來,嘆了口氣:“原來這生意只能做一次的。”

“這生意不做,還有其他的呢。”

徐正聽了這話,轉身看着徐平:“我兒還有其他生意?”

徐平便把自己與李端懿商量的白糖生意說了一遍。

張三娘不信:“那糖我也吃了,並沒甜到哪裡,怎麼會有人出大錢?”

徐正卻道:“婦人家終究竟是見識有限,只知道吃甜!我卻覺得這個李太尉說得有道理,真正的大富之家,哪裡還管甜是不甜,只管要東西好看。我聽說宮裡皇上吃菜,一大桌都是看的,誰去吃它!”

徐平道:“我們不管這事行不行得通,行不通我們也少了什麼,那都是李太尉要去操心的。只說如果行得通的話,阿爹做不做這生意?”

徐正想回京城都快想出病來了,當然是千肯萬肯。

至於本錢,由於白沙鎮的酒樓開了沒多久,本來是很緊張的,但有了兩千兩白銀在手,也就差不多了,了不起再去借一些。宋朝限制高利貸,借錢的年利大約是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再高官府就不管這種債務了。而且不管怎麼利滾利,最後還的最多隻是借的錢的兩倍。只要有抵押有保人,錢並不怎麼難借,所以本錢也不用操心。

與父母商量了一會,這事情也就定了下來。

第165章 試探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74章 相互利用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4章 邊亂第8章 交接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75章 弒父第36章 孟州通判第208章 使氣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55章 利用第97章 布衣上書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53章 攻城(上)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24章 賭鬥第214章 僵局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40章 軍令之外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251章 危機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03章 事發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91章 大勢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67章 晾到一邊第43章 賜姓第179章 宣傳戰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77章 你倒黴第196章 神針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97章 雪中論兵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199章 外任第6章 書生張載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215章 妥協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9章 問道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204章 換相(下)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41章 亂局第40章 軍令之外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314章 偷營第217章 追獵第46章 意料之外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87章 包拯第2章 秀秀(上)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53章 亮劍第308章 怪物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25章 歸正人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23章 秋意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31章 探花郎第61章 裂痕第200章 營田務
第165章 試探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74章 相互利用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4章 邊亂第8章 交接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75章 弒父第36章 孟州通判第208章 使氣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280章 狄青離去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55章 利用第97章 布衣上書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53章 攻城(上)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38章 天聖寨攻防第24章 賭鬥第214章 僵局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40章 軍令之外第275章 驅虎吞狼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251章 危機第248章 仿三州故事第103章 事發第114章 千古佳對第91章 大勢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67章 晾到一邊第43章 賜姓第179章 宣傳戰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77章 你倒黴第196章 神針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01章 要出人命?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87章 時代特色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97章 雪中論兵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199章 外任第6章 書生張載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215章 妥協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26章 不要失職第193章 一攻一守第9章 問道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21章 廢折支,發實錢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204章 換相(下)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41章 亂局第40章 軍令之外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314章 偷營第217章 追獵第46章 意料之外第220章 任福方略第187章 包拯第2章 秀秀(上)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53章 亮劍第308章 怪物第138章 翻唱新聲第125章 歸正人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23章 秋意第24章 祖先的呼喚第31章 探花郎第61章 裂痕第200章 營田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