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

隋、唐承南北朝之後,在思想界,佛學的發達,可謂臻於極盛。而儒家的闢佛,亦起於此時。首創其說者爲韓愈。宋人闢佛的,頗樂道其說。經學:自魏、晉以後,兩漢專門的授受,漸次失傳,於是有義疏之學。在南北朝時,頗爲發達。然其說甚繁雜,於是又有官纂的動機,其事至唐代而告成。便是太宗敕修,至高宗時再加訂定而頒行的《五經正義》。唐人經學本不盛,治經的大多數是爲應明經舉起見。既有官頒之本,其他遂置諸不問了,於是義疏之學亦衰。惟啖助、趙匡的治《春秋》,於《三傳》都不相信,而自以其意求之於經文,則實爲宋人經學的先聲。

自漢以後,作史的最重表志紀傳和編年兩體。而表志紀傳一體,尤爲側重。又新朝對於舊朝,往往蒐集其史料,勒成一書,亦若成爲通例。唐朝自亦不能外此。惟前此作史的,大抵是私家之業,即或奉詔編撰,亦必其人是素來有志於此,或從事於此的。唐時所修晉、宋、齊、樑、陳、魏、周、齊之史,都系合衆撰成。自此以後,“集衆纂修”遂沿爲成例。舊時論史學的,都說衆纂之書,不如獨撰。在精神方面,固然如此,然後世史料日繁,蒐集編排,都非私人之力所及,亦是不得不然的。又衆纂之書,亦自有其好處。因爲從前的正史,包蘊宏富,一人於各種學問,不能兼通,非合衆力不可。《晉書》的紀傳,雖無足觀,而其志則甚爲史學家所稱許,即其明證。唐代的史學,還有可特別紀述的。其一、專講典章經制的,前此沒有,至唐而有杜佑的《通典》。其二、前此注意於史法的很少,至唐而有劉知幾的《史通》。

與其說隋、唐是學術思想發達的時代,不如說隋、唐是文藝發達的時代。散文和韻文,在其時都有很大的變化。從齊樑以後,文字日趨於綺靡,以致不能達意。在此種情勢之下,欲謀改革,有三條路可走:其一、是廢棄文言,專用白話。唐代禪家的語錄,以及民間通行的通俗小說,就是從此路進行的。此法在從前尚文之世,不免嫌其鄙陋。而且同舊日的文章,驟然相隔太遠,其勢亦覺不便。所以不能專行。其二、則以古文之不浮靡者爲法。如後周時代,詔令奏議,都摹擬三代是。此法專模仿古人的形式,實亦不能達意,而優孟衣冠,更覺可笑。所以亦不可行。第三、條路,則是用古人作文的義法,來運用今人的語言。如此,既不病其鄙陋,而又便於達意。文學的改革,到此就可算成功了。唐時,韓愈、柳宗元等人所走的,就是這一條路。此項運動,可說起於南北朝的末年,經過隋代,至唐而告成功的。此項新文體雖興,但舊時通行的文體,仍不能廢。中國文字,自此就顯分駢散兩途了。後人以此等文體,與魏晉以來對舉,則謂之散文。做這一派文字的人,自謂取法於古,則又自稱爲古文。

韻文之體,總是隨音樂而變化的。漢代的樂府,從東晉以後,音節又漸漸失傳了。隋唐音樂,分爲三種:一爲雅樂,就是所謂古樂。僅用之於朝廟典禮。一爲清樂,就是漢代的樂府,和長江流域的歌詞,存於南朝的,隋平陳之後,立清商署以總之。其中在唐代仍可歌唱的,只有絕句。只有外國輸入的燕樂,流行極盛。依其調而製作,則爲詞,遂於韻文中別闢新體。但是唐代最發達的,不是詞而是詩。詩是漢朝以來,久已成爲吟誦之物。大抵韻文的起源,必由於口中自然的歌調——歌謠。而其體制的恢廓,辭藻的富麗,則必待文人爲之,而後能發揮盡致。在唐代,正是這個時候了。

其時除五言古詩,沿襲前人體制外,自漢以來的樂府,則又變化而成歌行。自齊、樑以來,漸漸發生的律體,亦至此而告大成。這是體制的變化,其內容:則前此的詩,都是注重於比興。唐人則兼長敘事。其中最有力的人物,就是杜甫。他所做的詩,能把當時政治上的事實和社會上的情形,一一寫出,所以後人稱爲詩史。其後韓愈、元稹、白居易等,也是很長於敘事的。唐詩,舊說有初、盛、中、晚之分,雖沒有截然的區別,也可代表其變化的大概。大抵初唐渾融,盛唐博大,中唐清俊,晚唐稍流於纖巧,然亦是各有特色的。宋朝人的詩,非不清新,然而比之唐人,就覺其傖父氣了。

書法,唐人擅長的也很多。大抵承兩晉、南北朝之流,而在畫學上,則唐代頗有新開創。古代繪畫,最重人物。別的東西,都不過人物的佈景。後來分歧發達,才各自成爲一科。而山水一科,尤爲畫家才力所萃。唐時王維和李思訓,號稱南北兩派之祖。南派神韻高超,北派鉤勒深顯。宋元明清的畫家,都不能出其範圍。其擅長人物的,如吳道子等,亦盛爲後世所推重。又有楊惠之,善於塑像。最近,在江蘇吳縣、崑山間的甪直鎮,曾發現其作品。現已由當地鄭重保存了。

第七、教派(佛教與新教)

中國的文明,在各方面都頗充實的,惟在宗教方面,則頗爲空虛。此由中國人注重於實際的問題,而不甚措意於玄想之故。信教既不甚篤,則凡無害於秩序和善良風俗的,都可以聽其流行。所以在政治上、社會上,都沒有排斥異教的傾向。而各種宗教,在中國都有推行的機會。

其中最發達的,自然要推佛教。佛教初輸入時,大約都是小乘。公元401年,鳩摩羅什入長安,大乘經論才次第流傳,佛教遂放萬丈的光焰。

佛教中典籍甚多。大概分之,則佛所說爲經;其所定僧、尼、居士等當守的戒條爲律;菩薩所說爲論。佛教中亦分派別,是之謂宗。各宗各有其所主的經、論。雖然殊途同歸,而亦各有其獨到之處。自晉至唐,佛教的分宗,凡得十餘,其中發揮哲理最透澈的,要推華嚴、法相、天台三宗,是爲教下三家,禪宗不立文字,直指心源,謂之教外別傳,淨土一宗,弘揚唸佛,普接利鈍,在社會上流行最廣。

中國的佛教,有一特色,便是大乘的發達。大乘是佛滅後六百年,才興於印度的。其時已在漢世。至唐中葉,而婆羅門教復興。佛教在印度,日漸衰頹,所以大乘在印度的盛行,不過六七百年之譜。其餘諸國,不能接受大乘教義,更不必論了。獨在中國,則隋唐之間,小乘幾於絕跡,而且諸宗遠祖,雖在印度,其發揮精透,則實在我國,華嚴和禪宗皆然。天台宗則本爲智者大師所獨創,這又可見我國民採取融化他國文化的能力了。

佛教而外,外國宗教輸入的,還有幾種:

一爲襖教(Mezdeisme)。即火教,亦稱胡天。此教爲波斯的國教。系蘇魯支(Zoroaster)所創。立善惡二元,以光明代表淨和善,黑暗代表穢和惡。所以祟拜火和太陽。南北朝時,其教漸傳至蔥嶺以東。因而流入中國。北朝的君主,頗有崇信他的。唐時,大食盛強。波斯和中亞細亞都爲所佔。襖教徒頗遭虐待,多移徙而東,其流行中國亦漸盛。

二爲摩尼教(Manicheisme)。此教原出火教。爲巴比倫人摩尼(Mani)所創。事在公元224年,亦爲波斯所尊信。694年,波斯拂多誕,始持經典來朝。719年,吐火羅國又獻解天文人大慕闍。據近來的考究,都是摩尼教中人。732年,玄宗詔加禁斷。然回紇人信奉其教。安史亂後,回紇人在中國得勢。摩尼教復隨之而入,傳佈及於江淮。文宗時,回紇爲黠戛斯所破。武宗乃於845年,更加禁止。武宗這一次所禁,是並及於佛教的。但是佛教在中國,根柢深厚,所以宣宗即位之後,禁令旋即取消。摩尼教卻不能復舊了。然南宋時,其教仍未盡絕。其人自稱爲明教。教外之人,則謂之吃菜事魔。其教徒不肉食,崇尚節儉,又必互相輔助,所以致富的頗多。

三爲景教。是基督教中乃司脫利安(Nestorius)一派。因爲創立新說,爲同教所不容,謫居於小亞細亞。波斯人頗信從他。漸次流行於中亞細亞。公元638年,波斯阿羅本(Olopen)齎其經典來長安。太宗許其建立波斯寺。745年,玄宗因波斯已爲伊斯蘭教徒所據,而景教原出大秦,乃改波斯寺爲大秦寺。781年,寺僧景淨,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於明末出土。於基督教初入中國的情形,頗足以資考證。

四爲伊斯蘭教(Islam)。此教今日通稱爲回教,乃因回紇人信奉之而然,其實非其本名。此教當唐末,才流行到天山南路。其時適回紇爲黠戛斯所破,遁逃至此,漸次信從其教。至元時,西域和天山南路的回族,多入中國,其教遂隨之而流行。然其初來,則實從海道。何喬遠《閩書》卷七,述其歷史,謂嗎喊叭德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傳教中國。一在廣州,一在揚州,其二在泉州云云。其說雖不盡足據。然回教的初至,當隨大食人從海道而來,則似無疑義了。

第八、探討中外文化

文化兩字,尋常人對於他,往往有一種誤解,以爲是什麼崇高美妙的東西。其實文化只是生活的方式。各國民所處的境界不同,其生活方式,自然不同,文化也因之有異了。人類是富於模仿性的,見他人的事物和自己不同,自會從而仿效。而彼此的文化,遂可以互相灌輸。

中國是文明古國,尤其在東洋,是獨一無二的文明之國,其文化能夠裨益他人的自然很多,然而他人能裨益我的地方,亦復不少。

在東方,朝鮮半島的北部,本來是中國的郡縣,後來雖離我而獨立,可是其民族,久經我國的教導啓發。所以高句麗、百濟,在四夷之中,要算和我最爲相像。簡直可說是我國文化的分支。而此文化,復經半島而輸人日本。日本初知中國文字,由百濟博士王仁所傳,其知有蠶織,則由歸化人弓月君所傳。這兩人,據說都是中國人之後,這大約是東晉時代的事。至南北朝時,日本也自通中國,求縫工、織工。隋時,其使小野妹子,始帶着留學生來。唐時,其國曆朝都遣使通唐,帶來的留學生尤多。歸國後,大革政治,一切都取法於我。從此以後,日本遂亦進爲文明之國。朝鮮是我的高第弟子,日本都是我的再傳弟子了。

其在南方,則後印度半島的一部分,自唐以前,亦是我國的郡縣。所以華化亦以此爲根據,而輸入南洋一帶。其中如瀾滄江下流的扶南,其知着衣服,實由我國使者的教導。又如馬來半島的盤盤、投和,其設官的制度,頗與中國相像。大約是效法交州諸郡縣的。後印度半島,其文化以得諸印度者爲多,然而傳諸我國者,亦不是沒有了。

西南方及西方,有自古開化的印度和西亞及歐洲諸國,和東南兩方榛榛狉狉的不同。所以在文化方面,頗能彼此互有裨益。其裨益於我最大的,自然要推印度。佛教不必說了。我國人知有字母之法,亦是梵僧傳來的。此外建築,則因佛教的輸入,而有寺塔。南北朝、隋、唐,崇宏壯麗的建築不少。繪畫則因佛教的輸入,而有佛畫。雕刻之藝,亦因之而進步。其中最偉大的,如北魏文成帝時的武州石窟,及宣武帝時的伊闕佛像,當時雖稍勞費,至今仍爲偉觀。在日常生活上,則木棉的種植和棉布的織造,雖不知道究竟從哪一方面輸入,然而世界各國的植棉,印度要算最早。我國即非直接從印度輸入,亦必間接從印度輸入的。而蔗糖的製法,亦系唐太宗時,取之於印度的摩揭陀國。西域文化,影響於我最大的,要算音樂。自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隋時,分樂爲雅俗二部。

俗部中又分九部,其中除清樂、文康,爲中國舊樂,及高麗之樂,來自東方外,其餘六部,都出自西域。唐太宗平高昌,又益之以高昌樂,共爲十部。自古相傳的百戲,亦雜有西域的成分。其中最著稱的,如胡旋女、潑寒胡等都是。西域各國輸入的異物,大抵僅足以廣見聞,無裨實用。惟琉璃一物,於我國的工業,頗有關係。此物夙爲我國所珍貴。北魏太武帝時,大月氏商人,來到中國,自言能造。於是採礦山中,令其製造。《北史》說:“自此琉璃價賤,中土不復珍之。”可見所造不少。其後不知如何,其法又失傳,隋時,又嘗招致其人於廣東,意圖仿造,結果未能成功。然因此採取其法而施之於陶器,而唐以後的磁器,遂大放其光焰。這可稱所求在此,其效在彼了。西方人得之於我的,則最大的爲蠶織。此物在西方,本來最爲貴重。羅馬時代,謂與黃金同重同價,安息所以要阻礙中國、羅馬,不便交通,就在獨佔絲市之利,而羅馬所以拼命要通中國,也是如此。直至公元550年,才由波斯人將蠶種攜歸君士坦丁。歐洲人自此,始漸知蠶織之事。

北俗最稱獷悍,而其生活程度亦最低,似無能裨益於我。然而我國的日常生活,亦有因之而改變的。我國古代的衣服,本是上衣而下裳。深衣則連衣裳而一之。腳上所着的,則是革或麻、絲所制的履或草屨。坐則都是席地。魏晉以後,禮服改用袍衫,便服則尚裙襦。要沒有短衣而着袴的,靴則更無其物。雖亦漸坐於牀,然仍是跪坐。而隋唐以後,袴褶之服,通行漸廣。着靴的亦日多。

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
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43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3)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2)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32章 改制與革命 (1)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