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引誘

“羣衆就像海洋,一般情況下是寧靜平和的,但一旦有風吹來,立刻波濤洶涌。”——蒙森

※※※

正當海羅德準備開口詢問阿克巴魯斯需要何種賞賜時,一旁的蘇雷納就大聲地說到,“只要你能夠成功將克拉蘇誘入沙漠,那麼整個底格里斯河與紅海間的航運就全交給你打理了。另外,戰勝後的我將獲得敘利亞與蓋拉夏的封賞,到時那兒與黎凡特間的貿易也交由你來壟斷。”

阿克巴魯斯的小眼睛精光閃閃,頓時點頭哈腰,感謝蘇雷納的好意盛情,就彷彿對方纔是帕提亞的國君般,在蘇雷納身後的海羅德,反倒備受冷落起來,帶着華美冠冕的他,臉部肌肉抽動了幾下,眼角對着渾然不覺的蘇雷納閃過一道兇光,轉瞬即逝。

他的父親弗拉底斯三世被暗殺時,他本人正鎮守舊都,位於帕提亞興起的深山之地,但自從這個帝國成爲個帝國後,基盤無疑不在荒涼貧瘠的高原,而是在兩河間那繁華如星的城市之上,但不幸的是,在泰西封和塞琉利亞,陪伴在父親身邊的,始終是他的弟弟明達茲,他和住在那兒的希臘僭主、猶太王族和阿拉伯酋長關係比較密切,現在能掀起叛亂也是得到這些人的支持,自己呢,雖然得到了蘇雷納家族的認可,並且被他們家族戴上了王的冠冕,不過始終生活在七大榮族的陰影之下,現在蘇雷納竟然無意識地開始替他“封疆裂土”,簡直是無法忍受,顏面掃地,到底這兒誰纔是阿薩西斯!?

但是海羅德還是壓抑住情緒,將顫抖的手指悄然縮到了袍子的下面,強笑着跟進,說蘇雷納說的賞賜是完全正確合理的,我也毫無意見。

泰西封的郊外,底格里斯河的河洲上阿娜西塔神廟,冒出了縷縷祭祀的煙火,蘇雷納手持旗旄,站在校閱的山丘之上,他的私軍——一萬名手持反曲弓,外帶短劍與斧頭的輕裝騎兵,高聲吟誦着口號,圍繞着山丘,分成幾個內外相連的大圈,不斷繞行奔跑着,攪起的煙塵遮蔽了上空。而在泰西封的北門,國君海羅德的公軍:大部分由帕提亞年青貴族組成的重裝步騎,大約五千名精甲重裝騎兵(蘇雷納只有兩千名不到),二萬名輕裝騎手,外帶同等數量的輕裝步兵,還有數千名希臘化的重裝僕從兵,浩浩蕩蕩朝着奇諾多夏城撲去。另外還有部分人馬,在底格里斯河上搭建了許多輕便的浮橋,渡了過去,加強了對塞琉利亞城的圍困(泰西封與塞琉利亞城基本屬於隔河對望的位置)。

這時候,已是開春的季節,羅馬冬營處周圍的一些民衆,開始吆喝着耕牛,在小麥田裡播種一年的期望,班比昔神廟裡,前來的阿克巴魯斯酋長,正在巧舌如簧地蠱惑着,所有的將佐,包括從奇諾多夏前來述職的李必達,分列坐在神廟廳堂的兩側,聽着這位酋長的天花亂墜:

“現在的局勢已經定啦!帕提亞那些可憐的傢伙,連稅收最豐富的城市塞琉利亞,都被叛黨給佔據了。他們的馬匹、兵士都缺乏給養和薪資,總督閣下完全能穿過朱柯瑪的浮橋,只要疾行幾個晝夜,這對強壯的羅馬兵士來說根本算不得什麼難事,就能抵達巴比倫與塞琉利亞,因爲這兩座城市相差沒有一百個羅馬裡,還有極好的飲用水,佔據了這兩處,再配合李必達烏斯將軍的奇諾多夏,所有美索不達米亞的民衆、商人都會投降您的啦!鄙人甚至懷疑,中途不會爆發什麼大規模的戰鬥。”

結果阿克巴魯斯的長篇大論,最後被喀西約無情地怒喝打斷了,這位年輕的財務官極力勸告所有的人,“帕提亞的主力大軍已經出動,其戰力絕非是先前的小小僭主所能比擬的,敘利亞邊境的一些要塞駐軍已經和他們交手,許多人逃回,更多人被俘被殺,因爲帕提亞人毫無疑義地使用了新型強勁的弓箭,並且敘利亞沙漠可以任由他們的軍馬馳騁,他們是在誘導我們前去,隨後使用騎兵和弓箭將我軍包圍殲滅,居然還有居心叵測的人說敵方缺乏馬匹和武器?總督閣下,我們不能再矇蔽自己的雙眼了,我身爲財務官必須提出這樣的方案,那就是全部讓前突的要塞駐軍盡數撤回,能撤回多少算多少。隨後整個遠征軍,四個軍團沿着幼發拉底河右岸,三個軍團沿着左岸,夾河駐防,並且招募大量當地的輕裝弓手入伍,足以讓對方的輕騎兵鎩羽而歸,隨後我們再發起追擊,總之不能將制動權交到帕提亞人的手中。”

喀西約的方案,得到了包括首席副將歐古塔維斯在內大部分將佐的贊同,甚至連克拉蘇的兒子也說,如果這場戰事是由凱撒指揮,他必定會尊重喀西約的意見去執行的。鬧得在場的克拉蘇有點猶豫也有點惱火,這個敘利亞的戰場,他是沒有見識過的,畢竟他之前的軍事生涯,幾乎就在意大利本土,只要追着那些鬥劍奴的隊伍,不斷地拖垮他們,逼迫他們回頭決戰,就會無往而不勝,但這種連國界線都無從談起的鬼一般無邊無際的荒原,還有面目戰力都飄忽不定的敵軍,讓克拉蘇感到無所適從。但是遠征已是箭在弦上的事情,穿過沙漠作戰是毋庸置疑地,難的是對時機的把握,這明顯超出了他的能力範疇。於是,克拉蘇將渴求釋疑的目光,轉向了他最好的兩位肱骨朋友,申索瑞努斯和梅加貝身上,結果前者認爲應該繞道亞美尼亞,沿着奇諾多夏的方向攻入帕提亞;而後者則嚷嚷着原計劃不變,七個軍團滾滾前進,足以碾碎帕提亞人那孱弱的騎兵,因爲梅加貝的經驗,大部分也是追隨克拉蘇所得的。

最終,克拉蘇將目光投向了他最信任的李必達身上,對方是所有大方案與大目標的執行者,他信得過對方!

“我認爲……只要能夠一路謹慎地憑藉着幼發拉底河右岸的工事城塞,還是能挫敗騎兵的包抄的,我在攻打佩魯西姆要塞,就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過沙漠,奪取了對方的要點,獲得補給後進一步深入埃及。”李必達一錘定音,並且隱瞞了安東尼從“泰豐鼻孔”迂迴攻擊的真相。

當李必達憋了半天冒出這麼句話後,簡直都讓喀西約抓狂了,若不是集體有將佐在場,他當即就把拔劍和對方拼個你死我活了。真是沒想到,整個聯席會議討論到最後,均衡的把手是掌握在這位的手裡,怪不得剛纔他一直沉默不語,更沒想到的是,這位的方案就是要把軍團給徹底送葬掉,也不知道是真蠢還是假裝。

但下面,李必達的分析居然還振振有詞,“從朱柯瑪渡過幼發拉底河後,有處要塞名叫西納卡,具備了相當規模的城牆和倉廩,足以屯兵之用,而後再朝南行進五十個羅馬裡,便能抵達邊境處的卡萊城,只要在卡萊一口氣越過沙漠,便能成功逼近巴比倫或塞琉利亞,而達到這一步的話,就等於這場戰爭我們贏了,尊敬的總督閣下。”

這話重新給予克拉蘇翻盤的機會,他趁機說沒錯,而且西納卡與卡萊間,還有不少忠勇的七軍團百人隊分散駐防,若我坐視不理,他們會被帕提亞軍隊各個擊破,遭受滅頂之災的。

“哎!況且現在亞美尼亞等有力的王國,都在看着閣下的舉動,來決定歸屬,若是讓他們覺得我軍懦弱的話,那可就前功盡棄了。”李必達很肯定地慫恿道。

當時敘利亞的六、七軍團,一個在奇諾多夏附近,一個則在南部的卡萊附近,分散駐防,克拉蘇當然有理由前進,將他們重新在自己的鷹標下集結起來,擊敗帕提亞,推進到目標都市,最好看到那美麗的海洋。

這不,克拉蘇當即決定了,留下第一軍團外帶五百名ala騎兵讓喀西約帶領,暫時駐防在朱柯瑪,掩護大軍渡河,克拉蘇與歐古塔維斯領着主力,即二、三、五三個軍團,準備在一個月後進發,第一目標是西納卡城,一旦克拉蘇進入此處,七軍團就放棄現今各自的駐防地,與總督會合。而六軍團暫時由李必達節制,並在奇諾多夏牽制住帕提亞國君海羅德的主力隊伍,給克拉蘇長驅直入創造有利條件。

“放心交給我吧,只要第四和第六軍團歸我,而後再加上我之前於埃及、利比亞私募的兩個軍團,定能挫敗海羅德。”李必達信心滿滿地說到,一旁的喀西約恨不得當場把他給戳死,血濺五步。

遠征塞琉利亞的具體步驟,就這樣確定下來。接下來的一個月當中,對於克拉蘇而言甚是無趣,就是不斷地取得補給,做好戰備,但對於李必達來說卻未必輕鬆了,他知道蘇雷納的那一路敵人,因爲都是彼方的私族騎兵,人數不會很多,若是克拉蘇不動,蘇雷納也是不會輕舉妄動的;但奔着奇諾多夏來的,可是海羅德的絕對主力,動不動可不是自己說了算的!

他急忙離開營地,快馬加鞭,趕赴奇諾多夏,這時在軍團和被徵發壯丁的努力下,城防已經完成太半,薩博甚至僱傭了部分人力,又從特格雷塞塔的河流奧平河,開鑿了條河渠,直達奇諾多夏城,如是——昔蘭尼人軍團,與塞拉匹斯軍團,整整一萬人,外加兩千名附屬騎兵大隊,是沿着這道新河渠秘密過來的,李必達在會齊人馬後,立即做出人事安排,那就是指令馬可·安東尼擔任敘利亞第七軍團司令官,這是克拉蘇賦予他的陣前機宜權力。

“將分散在南面數十乃至上百羅馬裡開外的七軍團兵士,都帶着靠攏到城塞下,你現在這個司令官,除了扈從外,就只剩旗標了,能不能儘快做到?”這是安東尼履新後接到的第一個命令。

“無所謂,但是叫杜鬆維耶的騎兵大隊伴隨我行動,我們得廢棄所有的前沿城堡,僞裝成敗退,而後給帕提亞那樣養羊的破落戶點顏色瞧瞧嘛!”安東尼試探性地問道。

“那是當然,當然要給帕提亞點厲害看看,海羅德以爲我們這路是偏師,並且亞美尼亞也會配合他夾擊我們,恰好可以抓住他的這個狂妄與疏忽,狠狠打擊他們下!”聽到李必達這個回答,安東尼滿意地帶着調令離去了。

現在李必達的手中,已經着實地握有三個半軍團的實力,而且一個半還屬於擁有正規番號的,他在奇諾多夏城中的校場上深吸口氣,決定——這些人手我來挫敗海羅德那種貨色,還是綽綽有餘的。

於是乎,奇諾多夏的羅馬軍偏師,猛然地,出人意料地提前出動了!

海羅德的大軍前進在莽莽起伏的荒野山丘當中,這兒到處是古代文明的“墓地”,在舊的城市廢墟上,只有野獸和遊牧民出沒了,到處都是坍圮倒下的雕塑,還有敗落乾涸的引水渠。這位國君的隊伍隨着各部族的投效,變得越來越龐大,亞述、米希亞、阿拉伯人組成的新加入的弓箭手、駱駝兵正在驚人地拖慢整個軍隊的行軍速度,此刻已是四月份的天氣,但是飄忽不定的沙漠是沒有“季節”這種概念的,海羅德將笨重的冠冕與米底長袍脫下,只穿着開口的輕便波斯襯衣,面色潮紅滿是汗水地倒在肩輿上的靠枕前,幾名宦官和侍妾不斷忙前忙後,鑷起冰塊給他消暑。

周圍,被陽光折射變形視野裡,帕提亞的烤箱騎兵,人馬滿身披掛,盔尖閃着讓人不快的光芒,接着就是穿着花點或條紋袍子和長褲的輕裝步兵們,有的舉着巨大的柳條盾牌與長矛,有人挎着弓箭和斧頭,就像一道五彩繽紛的河流般,在海羅德國王的身後,是根本不靠譜的阿拉伯牧民,他們大多騎着母馬與駱駝,大熱的天也把毛髮與容顏給用頭巾遮蓋住,因爲他們認爲露出頭髮是極度不詳的,手裡都舉着長而薄的刀片,海羅德倒是害怕隨時會給自己來這麼一下子。

“這個該死而恐怖的天氣。”國王不停地埋怨着,將嘴裡的碎冰咬得吱呀吱呀作響,不由得懷念起了涼爽宜人的帕提亞山谷行宮,但現狀如此,也只有先碾壓掉當面的敵人,再與亞美尼亞軍隊會師纔是正途了。

接下來的,和羅馬人的小規模接觸戰鬥,讓海羅德與他的將軍們感到不安,在東部邊境與敵方敘利亞戍守軍團作戰的蘇雷納,不斷有攻城略地的捷報傳來,但在這道北面戰線上,羅馬軍團根本沒有困守一地的意思在裡面,許多城堡和水源,被他們預先廢棄,兵力也被靈活地抽調走了,帕提亞人的輕裝騎兵,在奧平河和奇諾多夏城外的一百二十羅馬裡距離處,遭遇到了羅馬人的僕從騎兵,似乎是高盧人與努比亞人聯合而成,並且有輕裝弓手協助他們作戰,戰術極其古怪,根本不像是傳統的羅馬軍團——當帕提亞輕騎上前時,對方的騎兵就跳下馬,將馬匹置於身後的保護下,和步兵聯合在一起列成寬大的橫陣,箭如雨發,並且他們手裡的弓,射程與威力絲毫不弱於帕提亞人手中的,專門撿着帕提亞的坐騎射,並且羅馬人還會在陣地的前沿或兩側的山麓或森林裡,事先埋伏小股的重裝步兵,對佯裝敗退或者真的敗退的帕提亞騎兵,進行短促突擊,經過一連串的打擊,帕提亞騎兵往往無法獲得重新集結的機會,不然就是誘敵變成真的潰退,屢戰屢敗。

海羅德氣急敗壞,對面的羅馬人似乎早有準備,有意識地分成兩到三個戰鬥團體,就在奇諾多夏城以南的堡壘羣廢墟里,輪流不斷地打擊着己方大軍的前衛,他想集結全軍和羅馬的將軍決戰,但對方的速度也是飛快,根本不給他這個機會,許多時候就連精於速度的帕提亞人,也只能跟在後面吃灰。

這次李必達遊刃有餘,他完全模仿庇主《馬西人戰史》裡,馬西國當年調戲吊打羅馬人的招數,或者是塞脫烏里斯以前在西班牙對梅特拉或龐培展開的游擊戰術。即依託奇諾多夏豐裕的儲藏爲基地,讓以重裝戰術爲準則的四、七軍團快速收縮,駐防在外牆戰線,並且隨時出動部分大隊,配合安東尼、杜鬆維耶的騎兵,以及賽爾哈的塞拉匹斯軍團作戰,不斷牽制消耗帕提亞國王的隊伍。至於法奧比納斯的昔蘭尼人軍團,被賦予額外的使命——他們冒着夜色出發,突然佔領了奧平河右岸,能夠威脅到帕提亞大軍糧道的拉米伊山,並且燃起了煙火,豎起了旗標,在對海羅德發出了色彩鮮豔的警告。

這下,數萬龐大軍力的帕提亞人,感到了極大的苦惱,他們無法從肉眼判斷,哪一邊纔是羅馬人的主力,最終海羅德決定穩妥爲上,他將全軍分爲三部分,一部分讓將軍門緹斯帶領,負責在北面進攻從奇諾多夏出來的羅馬人;而後他親自帶領右翼,大部分是精選的重甲騎兵和輕裝騎兵,左翼則由另外位叫納西卡的將軍統帥,這一翼人數最爲衆多,大部分是投石手、弓箭手和各類輕裝步兵,還有阿拉伯的駱駝兵,納西卡不得不將其分爲了前後兩陣。

爲了保障進攻拉米伊山左右兩翼間的縫隙,不被羅馬人攻入,海羅德將最重裝的數百名“烤箱騎兵”充當了“鏈條”的角色。

就在龐大的帕提亞軍陣在漫天飛塵裡艱難調動時,李必達留下了安東尼的第七軍團,和保盧斯的四軍團,並讓佩特涅烏斯留守奇諾多夏城,而後帶着塞拉匹斯軍團和騎兵大隊,外帶兩個輔助弓兵大隊,在山坡北面機動,疾馳到了拉米伊山上,“不要豎起任何旗標與隊標,弓箭手用皮革囊保護好弓弦,全部隱藏在山谷和昔蘭尼人軍團的背後。騎兵大隊也是如此,將所有的坐騎馬匹放低伏倒。”

這樣,所有的精兵都隱藏了動向和殺氣,李必達與薩博等將佐登上高地,觀測着山下一片塵囂的海羅德的軍隊,隨後命令埃西歐人,在己方的右翼部位,割去一切的長草和灌木,形成了道突擊的平坦通道。

“作戰的決勝區位,就在我方的右翼,所以戰時我來親自指揮!還有,左翼讓法奧比納斯注意加強縱深,來抵禦帕提亞騎兵的衝擊。”

“那中央部分呢?中央部分可是正對着對方的烤箱騎兵,他們從頭到腳都包裹在甲冑下。”薩博提醒道。

“那是海羅德的鏈條,負責鞏固左右兩翼的,除非意外情況,不然是不會對我軍發起突襲的。”李必達很肯定地預判着。

接下來兩天裡,羅馬軍隊居然是主動挑釁的一方,李必達深知以海羅德的指揮能力,他所能影響的範圍,就只能在自身所處的右翼,那麼一旦挑釁成功的話,讓帕提亞人的各翼脫節,也可以打亂敵人步驟,取得勝利。於是羅馬人很小心翼翼地沿着山坡朝平地推進,但每前進半個一個弗隆距離,就會挖掘攔馬溝,當他們發覺帕提亞毫無動靜時,就會重新填平壕溝,繼續緩慢地喊着口號朝前。

李必達用希臘文寫就的挑戰文書,每隔三個時刻,就會送入海羅德右翼軍後方的總帥營帳裡,在哪兒豎着很醒目的帕提亞皇室徽標,還有用於祈禱的祖先肖像壁石,李必達的嘲笑是赤裸裸的,“我已經在一日內向偉大的阿薩西斯您送來了這麼多封挑戰書,就算是羅馬城裡最驕傲的貴婦,此刻怕也熱情地爬上了牀榻和我合歡了,但是阿薩西斯您還像個矜持的貞女般。”

海羅德最初將這些書信置之不顧,但李必達依舊不斷派人送來文書,其中有一封直接如此寫道,“待到明天的時候,不管阿薩西斯閣下您是否應戰,我都會主動發起攻擊,因爲兩軍間相隔的距離越來越近了,近到石頭和弓箭都可以互相拋射到對方身上,我不願意讓部下過分激動,而失去對他們的控制,所以明天凌晨一刻,我就會發起猛攻!”

“叫全軍做好防護,沒有王上的命令,任何將軍不可以私自越過界線,和羅馬人交戰。等到明日,我會親自鼓動右翼騎兵,先挫敗對方的進攻,再突破羅馬人的陣線,全部殺死他們”海羅德倒是沉得住氣。

這會兒,荒漠和羣山的天氣突然一變,暗色的霧靄和大風,突然席捲了對壘的兩軍,遵循阿薩西斯的尊令,再加上如此惡劣的天氣,所有陣線上的帕提亞軍隊,都靜靜在營地前做好守禦姿態。

第8章 彈壓祭壇第12章 “後備兵”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24章 處置第12章 時雨第16章 小豔后的圖謀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12章 時雨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9章 上陸第23章 辛克雷人第33章 奔走第27章 繒彩的路第12章 金古盧姆第31章 遺孀分配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30章 庫里奧的拜謁第13章 盡情反攻第1章 爭分奪秒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23章 考古隊選拔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14章 扁豆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11章 阿皮隆保衛戰第14章 消失的龍第3章 身騎白馬第6章 各翼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7章 巧舌如簧第25章 軍號第12章 塔普蘇斯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10章 六軍團與六軍團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11章 卡拉第4章 三句話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30章 生死銘牌第1章 隧道和渡槽第24章 處置第3章 身騎白馬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17章 悽慘的突圍第9章 恫嚇第3章 神秘三腳架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13章 軍心歡動第5章 措手不及第14章 土崩瓦解第4章 護民官們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14章 訓誡第13章 盡情反攻第8章 與加圖的談判第1章 新陣型第3章 春風得意第16章 父執們第20章 拉科尼亞第5章 翁與婿第28章 整編第29章 孤獨第29章 代理指揮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1章 怒火焚城第31章 遺孀分配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24章 僑民法務官的棘手案件第20章 拉科尼亞第15章 maxima第8章 後院起火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3章 軍心歡動第23章 卡萊救星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第33章 返航第2章 鬥劍第5章 庫里奧反轉第28章 艦隊入港第29章 掃蕩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15章 maxima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16章 父執們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8章 血之河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8章 彈壓祭壇第28章 火遁第9章 客人第5章 密約第23章 赫利斯滂的老兵第19章 斬首
第8章 彈壓祭壇第12章 “後備兵”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24章 處置第12章 時雨第16章 小豔后的圖謀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12章 時雨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9章 上陸第23章 辛克雷人第33章 奔走第27章 繒彩的路第12章 金古盧姆第31章 遺孀分配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30章 庫里奧的拜謁第13章 盡情反攻第1章 爭分奪秒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23章 考古隊選拔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14章 扁豆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11章 阿皮隆保衛戰第14章 消失的龍第3章 身騎白馬第6章 各翼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27章 克萊奧帕特拉的誘惑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7章 巧舌如簧第25章 軍號第12章 塔普蘇斯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10章 六軍團與六軍團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11章 卡拉第4章 三句話第2章 馬略與尤利烏斯法第30章 生死銘牌第1章 隧道和渡槽第24章 處置第3章 身騎白馬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17章 悽慘的突圍第9章 恫嚇第3章 神秘三腳架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13章 軍心歡動第5章 措手不及第14章 土崩瓦解第4章 護民官們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14章 訓誡第13章 盡情反攻第8章 與加圖的談判第1章 新陣型第3章 春風得意第16章 父執們第20章 拉科尼亞第5章 翁與婿第28章 整編第29章 孤獨第29章 代理指揮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1章 怒火焚城第31章 遺孀分配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24章 僑民法務官的棘手案件第20章 拉科尼亞第15章 maxima第8章 後院起火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3章 軍心歡動第23章 卡萊救星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第33章 返航第2章 鬥劍第5章 庫里奧反轉第28章 艦隊入港第29章 掃蕩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30章 預言家與宴會第15章 maxima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16章 父執們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8章 血之河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8章 彈壓祭壇第28章 火遁第9章 客人第5章 密約第23章 赫利斯滂的老兵第19章 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