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遠征籌劃

“每次射箭時,箭遠遠得飛出,帶着我們的祈禱,沒有敵人可以在面前生還。”——《梨俱吠陀》

※※※

雙方開始激辯不已,庫里奧在一旁默不作聲,他從來都是八面玲瓏皆不得罪的,即爲龐培營建巨型劇場,又對克拉蘇與凱撒有求必應,其實李必達喊他來,就是起到個窗口作用,既瞭解龐培的動向,也有意向龐培透露自己的動向。

現在的李必達,完全不畏懼龐培和小加圖,他有什麼好畏懼的呢?妻兒安全地在米蘭與伊利里亞的別墅裡,有他私人招募的兵士保護,他也送走了這個世界的父親,至於馬可斯因爲他之前在公衆前的演說,龐培與小加圖不但不敢爲難他,還不得不把部分遺產分給他,以壓服民衆的怒火。

另外,李必達也明白現在的形勢,他阻攔克拉蘇去東方“作死”的機率是無限接近於零,而且這樣做也不符合他的利益,在他的眼中,比真實位面提前四年出去,必敗的克拉蘇,或者說得更嚴重點,必死的克拉蘇,還能有什麼留給自己的?

沒錯,就是他用私財募集的七個軍團。

哪怕慘遭殲滅的話,憑藉我的能力,搶救出兩三個軍團毫無問題,想到這李必達的嘴角浮現出笑,而後他叫奴隸們將一面巨大的鑲嵌式地圖板,擱在大家的面前,並且平心靜氣地讓所有人都停止爭吵,聽聽他的方案。

“唔,你叫我再一次性贊助凱撒一千五百個塔倫特,讓他就地私募個十四軍團,另外李必達的十三軍團與十二軍團首席千人大隊,必須歸還高盧行省的軍團建制,隨後小克拉蘇帶着二千名愛杜伊騎兵歸還我的建制,加上李必達烏斯你在昔蘭尼、埃及招募的編外軍隊,一起出徵。”克拉蘇沉吟道。

“沒錯!”李必達而後用鍍金指揮棒,在地圖板上指點,“馬上我先返回昔蘭尼,還有接近半年的時刻可以整備,刨去十二和十三軍團,我還有三個軍團的雛形,隨時可以擴充完整。而後在來年二月時,我帶着這三個軍團,沿着克里特、塞浦路斯,抵達小亞的西里西亞,而後借道優伯特尼亞王國,對的那兒的女王是我的故交,北上亞美尼亞取得援兵;至於閣下您,帶着七個軍團,沿着同樣的海道,前往敘利亞接手比布魯斯的位置。我們兵分兩路,閣下直驅塞琉利亞,而我繞亞美尼亞的山道南下威脅帕提亞人的首都和糧道。”李必達而後又在地圖板上劃了幾道,“到時候閣下要運用羅馬總督的權力,動員一切東方附庸國的人力參戰,重點是蓋拉夏王國,當年金槍魚深入征伐對方時,這個王國提供了巨大的穀物、牲畜方面的支持,而我則動員優伯特尼亞與亞美尼亞的騎兵與物資。另外,我即刻就派出人手,在克里特、塞浦路斯還有敘利亞建立三到五個永久的補給兵站,以供閣下行軍之用。”

克拉蘇包括巴薩圖斯與埃布羅在內,都頻頻點頭,若是克拉蘇這位執政官真的抽中敘利亞的話,那麼李必達這個遠征方案堪稱完美。

這會兒輪到庫里奧拆臺了,他開始詳細盤問,“我想詢問下,執政官閣下的七個軍團,有戰鬥力的是多少?”

這個疑問讓克拉蘇有些尷尬,他只是含糊地回答,軍團的將佐、資深百夫長都從伊特魯尼亞、坎佩尼亞的退伍安置區復役而來。至於兵士方面,有三個正規軍團,他馬上會從元老院獲得編成權,在意大利本部徵募;而兩個輔兵軍團,從薩丁尼亞、西西里私募;最後,敘利亞現任總督比布魯斯,還有兩個戍守軍團,剛剛鎮壓了耶路撒冷的哈希迪暴動,也頗有戰鬥經驗。

“也就是說,閣下將來遠征的軍隊所出有三,一是李必達烏斯將軍獨立統帥的別路軍,一是從意大利及周邊徵募的人馬,一是敘利亞的留守軍隊。閣下,我有理由對您能否指揮便利發生憂慮,另外帕提亞王國並非是當年的鬥劍奴可比,它是個強盛的國度,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馬匹與弓箭。”庫里奧攤攤手,表示了自己的憂慮,但他話說得並沒有那麼激烈,這在克拉蘇的耳朵裡,好像只是位朋友可有可無的,出於小心謹慎的善意勸告,將來是作爲抹異色,點綴他偉大的遠征勝利的。

李必達觀察了次席執政官閣下的臉色,心中有數,便直接開始“圓”起來,“來年時,執政官閣下將所有的武備與給養籌措完畢後,我在前方開闢道路,而後先清掃敘利亞與美索不達米亞周邊的敵人壁壘,訓練好兵士,讓他們積累豐富的經驗後,留在敘利亞越冬,待到後年開春,我與執政官閣下再一鼓作氣,合擊帕提亞,取勝的機率我認爲還是佔了七到八成的——即便未能給予敵方決定性的殲滅,閣下的任期也長達五年,我們一樣可以依託敘利亞與亞美尼亞,兩面蠶食,必定能打通通往賽里斯帝國的通道。”

“不需要等到來年!”已經接近六十歲的克拉蘇奮然而起,慷慨而言,“對於這次遠征來說,我擔憂的根本不是帕提亞王國的實力,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我們羅馬軍團已經厭倦了對東方的輕鬆勝利和劫掠,大部分百夫長根本對那兒的敵人產生了憐憫感覺,他們十萬人也戰勝不了我們一個滿員的軍團,金槍魚之前對本都的戰爭已經很好地證明我的觀點。我擔憂的只是,許多羅馬民衆還對我的軍事指揮能力不信任,一直認爲我只能參與鎮壓鬥劍奴起義這樣的‘對內非正規戰爭’,說我只能打贏奴隸組成的烏合之衆,所以直至現在,我也沒有贏得一場凱旋式,那麼將來當我站在美索不達米亞富饒的巴比倫城時,那些人必然會爲過去對我的輕視感到懊惱。”

這克拉蘇是真瘋了,他居然要提前結束執政官任期,前去遠征帕提亞,真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來作死,李必達眼珠轉了轉,隨即提出爲難的事情——您突然辭去最重要的執政官一事,如何繞過協和神殿、百人團會議?當然最重要的,您需要與首席執政官龐培協調好。

“這是自然,我馬上就和格涅烏斯·龐培,還有凱撒,在魯塞爾村再度秘密聚會,到時候你隨我一起去。”克拉蘇洋洋得意地說。

最近這段時間,整個羅馬城無異於在燃燒,兩位執政官,龐培忙着在阿爾巴鄉村別墅和嬌妻卿卿我我,克拉蘇整日不是忙着籌措資金、軍備,就是在協和神殿打嘴皮官司。城市化爲了無政府主義的樂園,以克勞狄爲首的一派,開始與剛剛嶄露頭角的特里阿里在街頭縱火毆鬥,克勞狄的基盤是馬克西姆排水溝和埃文迪尼山的無業暴民,特里阿里的基盤則是外地進入羅馬的老兵油子,前者人數衆多態度狂熱,後者經驗豐富作戰彪悍,一時間在各個十字街頭和集市上,打得難分難解。

克拉蘇要求提前卸任,前去敘利亞接手的提案,在元老院遭到前所未有的瘋狂反對,這些特選父親雖然有時候會鬧很大的笑話,但在對外事務上許多人還是十分冷靜的,“帕提亞的暴君,海羅德正在集結恐怖的兵馬,蹂躪敘利亞行省的邊境,我們必須深入追討,並且可以與傳說裡的賽里斯帝國攜手,夾攻這個邪惡的巢穴。”他的發言引起了許多人的起立和喝倒彩,西塞羅的好友埃提烏斯駁論尤其尖銳,他做出個形象的結論,“以現階段共和國的實力,我們對埃及、小亞還只能保持着附庸體系,無法直接吞併之,而敘利亞而今只是一個前哨基地,無法在那兒保持大規模的駐軍,執政官所帶去的七個軍團,大部分是菜鳥,缺乏意志和經驗,您的方案實在是異想天開,是在葬送共和國的軍隊和榮譽。”

聽到這個反駁的克拉蘇怒火中天,但元老院大多數人都符合埃提烏斯的言論,他們不理解,爲什麼明明帕提亞根本沒有對羅馬採取過什麼實際的敵對行動,執政官還要前去征伐,那麼師出無名的話,就算不得場正規的戰爭,只能算是克拉蘇私人遠行東方去搶劫,這是共和國最無法忍受的。

散會時,克拉蘇滿是憤恨地離開,但還是不解氣,便轉身指着臺階和門廊前的諸多雕像,狠狠啐了口,高喊道,“我會從東方載譽歸來,整個共和國都會澤被我的恩惠,我的目標不僅僅是帕提亞,還有更遙遠的巴克特里亞和印度。”

結果他的大言,更是引起了元老們的搖頭與鬨笑。

下面,狂躁的克拉蘇決定離開羅馬城,他取得了凱撒的同意,也再度邀請到了龐培,於魯塞爾村再度會合,商討具體的事宜。

並且,克拉蘇硬讓李必達跟隨他一起上路,因爲羅馬城規定,城中必須要常駐一名執政官,所以龐培的密會與克拉蘇是錯開的,李必達便在魯塞爾所購買的村落裡,和孩子與女人們度過了頗長的平靜日子。

“交給民會好了,我會和克勞狄通氣的,票數不夠的話,也有個解決辦法——和上次一樣,我暫時停止對蠻族的攻擊,提前讓兵士進入冬營,隨後派出一半的兵士,共三萬到四萬人,返回羅馬城投票。”魯塞爾村,由倉庫改造的會場裡,凱撒對着老朋友兼金主這樣保證着。

克拉蘇點點頭,說也只能這樣了,而後凱撒與李必達之間互相使了個眼色,便繼續建議到,“元老院和護民官都在阻攔你,這也沒關係,利用偉大的龐培的威信,只要他肯出面替你擔保,市民還是會放你前往敘利亞的。”說完,凱撒哎呦着起來,慢慢半蹲在克拉蘇的面前,就像個年輕人對待長輩那樣,恭敬地牽住對方的手,鼓勵說,“就我的戎馬經歷來說,戰爭是什麼?就是統帥堅強的決心,粉碎一切的決心,想想當年羅馬之敵漢尼拔,再想想亞歷山大——據說亞歷山大就是看到了色諾芬所著的《長征記》,就明確了波斯帝國不堪一擊的事實,當他遠征前,所有的親友臣僚都反對他,不過亞歷山大是如何做的?永遠充滿着熱情和希望,最終抵達了印度。”

是的,是的,之前克拉蘇被攻擊到信心不殘的地步,斯巴達克斯的鬥劍奴起義始終是他心頭的痛,即便靠的是他一力私募軍團成功鎮壓的,但兵士私下裡只稱呼他爲“指揮官”而不是像龐培和凱撒那樣的“凱旋將軍”,元老院也拒絕給他凱旋式,哪怕是最低等的,難道是他對鬥劍奴的戰爭真的沒有絲毫的榮譽嗎?不,是那幫傢伙,認爲授予自己凱旋式,就代表承認共和國的軍隊在和奴隸正規作戰,這代表恥辱,於是就把我給犧牲掉了!

混蛋,我必須得證明自己了,聽到凱撒的鼓舞后,克拉蘇又燃起了與年齡不符的雄心壯志,他似乎看到了美索不達米亞的無垠平原,直到巴克特里亞的綿綿山區,無數城市都伏倒在他腳下,到時候再兵分兩路,一路北上去尋找賽里斯帝國壟斷絲綢生意,一路南下去印度征服,壟斷香料的生意。

就是這樣。

初秋時分的魯塞爾,李必達穿着遮人耳目的便服,騎在了馬上,尤莉亞與波蒂拉着孩子倚在門前,與男主人道別,不管怎麼說李必達的心情沉重,按照他了解的歷史來看,即使他走比較安全的亞美尼亞,依託山脈與帕提亞對角,但遭到殲滅的可能依舊存在,與高盧、埃及戰場都不可同日而語,他知道帕提亞騎兵的厲害,更要命的是,到時候還要撈克拉蘇的殘部,或者向克拉蘇考靠攏,都要冒着極大的生命危險。

想到這個,他再度將孩子們的木刻像帶上,並且事前就寫好了遺囑,交給了尤莉亞保管,他相信命運的存在,但他更堅信帕提亞人的箭矢的威力。

“我萬一死了,不要來找尋我的骸骨了,還有切記不要去投資什麼海事保險,或者礦山,直接把我所有的產業都變賣掉,交給哈巴魯卡去打理,放貸也好,讓利奧長大能得到騎士的身份就行,至於小鴿子可以分給他部分家產,並給予他李必達烏斯家族的名字,讓他自己出去打拼,我對他的能力是放心的。記住,尤莉亞,千萬別用我的遺產投資,千萬,千萬。”李必達先是將裝着遺囑蠟板,連帶自己指環印章的匣子交給尤莉亞,接着又口頭對着尤莉亞複述了兩遍,就等他準備複述第三遍時,尤莉亞摟住他的脖子,上去一個輕吻,說你安心去戰場吧,我會好好打理家產的。

雖然尤莉亞所說的這些話,讓李必達更加覺得背脊發涼,坐在馬背上也提心吊膽,不過現在也只能如此,他在心中重新默唸了下,“富貴險中求”,但是要問現在你還不夠富貴了嘛?李必達便會在心中默認了這樣一個古今顛撲不破的真理:和平年代,毒品就只是毒品;動盪年代,毒品的種類就會有很多,權力、軍隊、戰爭等等,而且這是隻屬於男人的毒品。

終於,他們在蘇特拉山腳下,遇到了前來“換班”密談的龐培,龐培身後居然還跟着喀西約,與另外位將軍,雙方騎着馬,隔着三分之一弗隆的距離,互相叵測而尷尬地笑了笑,而後克拉蘇主動上前,請求龐培能夠爲他的遠征提供幫助,“因爲我們現在是朋友,不是嗎?”

衆人來到蘇特拉山的一處葡萄園裡,在農莊簡易的屋檐下開始商議,克拉蘇雖然說話十分客氣,但下意識依舊把自己當成“三頭怪物”的領袖,喋喋不休着豔羨着龐培與凱撒的武功,意指自己也要渴望在東方建功立業一把,這種話題連龐培都聽得厭煩了。

“這是自然,沒有任何一位護民官,也包括埃提烏斯在內,能夠阻擋您的遠征,我以名譽保證。羅馬的民衆更不需要去關心,他們的心態,就是害怕執政官在任期內突然離開城市,讓他們失去了被保護的安全感而已。”龐培單腳踩在一塊石頭上,不斷地也給克拉蘇打氣,“但是我會繼續留在羅馬城,會依舊兼任西班牙總督,和元老院監察官,相信只要我在城內發言,沒人會阻擾你的。還有,你在今年底就前往東方,會不會太倉促了?”

克拉蘇因爲之前鞍馬勞頓,還在喘氣,他畢竟是個年屆花甲的老者了,在久經戰陣的龐培仍然精神奕奕的映照下,他卻顯得遲暮而呆板起來,那個坐在石頭上,微微弓腰的背影,居然連李必達心中也略有不忍起來,不過他的話語還是很硬氣的,“十月,我就卸掉執政官,前往布林迪西集結訓練我的軍團,李必達烏斯同時前去昔蘭尼。隨後,在下一任執政官上臺時,我們就結束在敘利亞的冬營,分軍出擊。”

聽到分軍出擊這個字眼時,龐培與喀西約同時反應了下,但他們很輕易地又按捺住了內心的看法,同時朝着李必達意味深長地望去,他了解,這定是李必達做的方案。

龐培便岔開話題,又開始詢問克拉蘇的副將配置,對方回答說,最得力的兩位,是申索瑞努斯和梅加貝,前者是位高貴的世家,精通演說與財務,而後者從鬥劍奴大起義就追隨他征戰,是爲經驗豐富的勇敢軍官。另外,來年他的兒子小克拉蘇,也會帶着高盧騎兵,前來與他會合。至於李必達烏斯就更不必說了,他就在站在你的面前,我聽說他之前關於金槍魚的遺產,和你有點小摩擦。

“這您就錯了,和這位新秀將軍有摩擦的是小加圖,不是我,我只是作爲執政官,監督加圖宣讀遺囑罷了。”龐培很狡猾地推卸掉了責任,隨後指了指旁邊的兩位,“既然凱撒送來了令郎和李必達烏斯這麼優秀的將軍作爲您的班底,我也不能過分吝嗇——這位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喀西約,有着全面軍事才能,當然我是不會看錯人的,他旁邊的這位老傢伙,是我之前長期的副將歐塔古維斯,只要有他坐鎮,任何人都不會死。”

這些條件都讓克拉蘇感到分外地舒暢,葡萄園裡頓時滿是歡聲笑語,這位老者和任何人擁抱擊掌,許諾未來給他們的賞賜,“對了,我還有個禮物要送給您我的友人,那就是在紅海邊有個叫阿克巴魯斯的大酋長,在當地也有極廣的勢力,大批的牲口與帳篷,另外極爲精通當地的風土地理,讓他來當嚮導官再合適不過了。”

龐培說着,李必達就在旁邊,用寫字板飛快地刻着各個人的名諱,但克拉蘇卻好像不過分關心這個,更像是位天生的斯多葛樂觀主義者。

當衆人前往葡萄園馬廄去取馬時,喀西約突然走在遲後的李必達面前,切齒說到,“是你慫恿的對不對,你這是葬送所有的人!”

李必達噗嗤笑了出來,“兇手多了去了,難道你以爲凱撒和龐培,甚至小加圖不是?據我所知,反對遠征的只是個正直的護民官,他叫埃提烏斯。我算什麼,一個微不足道的挖墓的,還是唱着靈歌的僕役?”

喀西約在原地擺擺腦袋,指指李必達說,你在躲避責任,掩蓋自己狠毒的用心。

“沒什麼狠毒的用心,難道現在不正是出征的最佳時機嗎?可靠的情報顯示,塞琉利亞城正爆發了反抗帕提亞的巨大暴動,如果你是克拉蘇的幕僚,你會如何判定?”李必達皮笑肉不笑地說道。

對面的那人,正在狠狠拍打着葡萄園柵欄,他確實是無言可說,死亡的戰車正在沿着命運這個車伕所指引的方向轟隆朝前,所有人都是綁在上面的棋子,喀西約自己也是。

在李必達前往馬廄背對着他時,喀西約突然笑起來,連呼有意思有意思,“我決定活下來,不管如何都要在這次遠征裡存活下來,得看看未來的你,是什麼模樣。”

“希望我們都能活着回羅馬,舊的年代即將要結束了。”暮色裡,還有隻在意大利初秋微熱天氣裡倖存下來的蜻蜓,輕輕落在了這位異族人的肩膀上,他這話不知道是說給喀西約聽,還是自言自語,“我出現在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讓時代的風暴更加猛烈嗎?”這時,不知從哪兒冒出越來越多的蜻蜓,在紅色的暮光裡瘋狂扇動薄翼,盤旋飛舞着,這兩個人看着那邊青翠的山脈,正在被巨大的雨雲之影吞噬着——真實的暴風雨,即將來臨。

埃米利大道上,瓢潑的雨水裡,坐在搭着雨棚肩輿裡的克拉蘇眯着眼,在街道上對着旁邊騎馬乘行的李必達喊到,“明天傍晚可以抵達羅馬城,我需要去竈神廟去詢問李希莉婭遠征的禍福,你也跟來。”

第4章 遺囑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5章 大祭司出征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29章 三角關係第8章 後院起火第17章 長袍和女裝第16章 菜單第30章 王冠墜地第8章 與加圖的談判第16章 紅月第22章 大凱旋式第17章 威風堂堂克勞狄第30章 生死銘牌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33章 必然的突變第7章 鴻溝之吻第31章 石頭落地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13章 大祭司的處決第22章 王室葬儀第18章 雷霆萬鈞第34章 破營立營第12章 吹笛者第13章 軍心歡動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17章 合圍第22章 王室葬儀第31章 第一個第19章 僞裝和談第9章 以少圍多第31章 藍圖第10章 步騎並進第32章 南行第7章 安東尼歸隊第2章 下馬騎兵第32章 獸檻的破碎第24章 僑民法務官的棘手案件第33章 孔狄西烏斯的答覆第12章 吹笛者第26章 什麼是羅馬的政治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30章 王冠墜地第29章 父與女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13章 大祭司的處決第22章 農學家與軍團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2章 下馬騎兵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10章 宣戰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13章 Peculium第4章 變局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12章 好感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20章 通往烏爾紹之路第9章 以少圍多第29章 疑惑第27章 追擊之橋第16章 紅月第21章 一位國王的死去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25章 向亞歷山卓進軍第21章 渡河第2章 冰冷浴室第26章 分疆裂土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4章 遺囑第5章 措手不及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4章 穴攻第4章 穴攻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7章 巧舌如簧第7章 受命第17章 當面之敵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9章 一觸即潰第27章 繒彩的路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12章 決戰前夕第14章 扁豆第9章 對峙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30章 攻守第29章 三角關係第28章 整編第12章 反喀提林
第4章 遺囑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5章 大祭司出征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29章 三角關係第8章 後院起火第17章 長袍和女裝第16章 菜單第30章 王冠墜地第8章 與加圖的談判第16章 紅月第22章 大凱旋式第17章 威風堂堂克勞狄第30章 生死銘牌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33章 必然的突變第7章 鴻溝之吻第31章 石頭落地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13章 大祭司的處決第22章 王室葬儀第18章 雷霆萬鈞第34章 破營立營第12章 吹笛者第13章 軍心歡動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17章 合圍第22章 王室葬儀第31章 第一個第19章 僞裝和談第9章 以少圍多第31章 藍圖第10章 步騎並進第32章 南行第7章 安東尼歸隊第2章 下馬騎兵第32章 獸檻的破碎第24章 僑民法務官的棘手案件第33章 孔狄西烏斯的答覆第12章 吹笛者第26章 什麼是羅馬的政治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30章 王冠墜地第29章 父與女第7章 忠誠和背叛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13章 大祭司的處決第22章 農學家與軍團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2章 下馬騎兵第27章 伊西斯的祝福第10章 宣戰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13章 Peculium第4章 變局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14章 賽里斯使節第12章 好感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20章 通往烏爾紹之路第9章 以少圍多第29章 疑惑第27章 追擊之橋第16章 紅月第21章 一位國王的死去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25章 向亞歷山卓進軍第21章 渡河第2章 冰冷浴室第26章 分疆裂土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4章 遺囑第5章 措手不及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4章 穴攻第4章 穴攻第5章 幸運的安東尼第7章 巧舌如簧第7章 受命第17章 當面之敵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9章 一觸即潰第27章 繒彩的路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12章 決戰前夕第14章 扁豆第9章 對峙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30章 攻守第29章 三角關係第28章 整編第12章 反喀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