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

彭城毗鄰前漢龍興之地沛地,經過歷代楚王二百餘年治理,已經成爲漢朝各郡國繁盛之地,成爲東部沿海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

劉莊派使者去西土取經的時候,佛都早已通過海路,在彭城得到廣泛傳播。在時任楚王劉英的推動下,彭城一度與京城雒陽並列爲當時漢帝國的佛教、黃老學的中心之一。且當時的雒陽白馬寺,香火遠遠沒有地處偏遠海濱的彭城鼎盛。

“白馬無此盛景,朕甚憾之!”劉莊在薛池奏章上的批語,讓班超隱隱感到不安。樹欲靜而風不止,北匈奴虎視眈眈,而漢帝國國內也並不太平,一場驚天動地的暴風驟雨,似乎正在無情地醞釀着!

他也理解了劉莊,治河未畢,內憂隱存,北匈奴與羌人謀劃的“牧馬中州”之策,在劉莊軟硬兩手之下,已經被成功破解,漢帝國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漢匈兩國圍繞“牧馬中州”之策,正在緊張地生死較量的時候,沘陽公主劉小翰這個不同尋常的女人,也在按部就班、但卻是悄悄地實施着她自己的“宏偉計劃”。

這幾年,這個意志異常堅定、毅力遠超常人、心機縝密深遠的女人,目光一直死死地盯着她的出生之地--漢宮。她心機縝密,即便是對自己的兩個公主姑姑,她也從未透露過自己的心聲。她常常帶着兩個小女進宮,到長秋宮陪馬後。或帶兩個小女來班府走親戚,有時會在班府一住便是十天半月。

當時竇妤已經六歲,竇洇五歲,在沘陽公主的精心撫育下,兩小女柳嚲花嬌,粉雕玉琢,如美麗的小天使。又彷彿明媚的陽光,偶爾會被白雲縈繞,小臉上、秀眸中,總帶着一絲淡淡的、與年齡不相稱的幽怨,惹人憐愛不盡!

沘陽公主帶她們來班府,可不是來串門走親戚,而是跟着鄧堯、金杏學經文、書法。

她們是孤兒,母親沘陽公主從來不讓她們看見自己的眼淚。竇妤與竇洇姊妹倆聰慧異常,過目不忘。兩兒雖小,卻受其母影響,十分要強。竇妤雖然只有六歲,卻已經能背誦《詩》二百首,且詩賦皆通。最爲難能可貴的是,六歲的女孩,卻能寫得一手優美飄逸的書法。

尤其是皇家高貴的血統,和竇府優越的生長環境,讓姊妹二人出落得天生麗質,年雖小,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不令班府生輝,具有一股與生俱來、超凡脫俗的氣度。竇妤到了六歲時,沘陽公主已經感覺自己教導她甚爲吃力,於是,她將目光盯上了文章錦繡的班家。

她讓竇妤拜鄧堯爲師,竇洇拜金杏爲師。按公主的原意,她最想讓二女拜班昭爲師呢。可當時曹世叔染病在身,班昭不能常住班府,只好作罷。班竇是一家,班府自老夫人、師母夜玉起,上上下下,也視這兩個小女孩如天上的仙女一般,寵愛不盡。

鄧堯與金杏則盡心輔導,兩小兒進步神速。不到一年,連班固子班珩、班珪這兩個頑童,都遠遠不及二女。

班昭來班府時,曾測試過二女。當時只有八歲的竇妤與七歲的妹妹竇洇,已經能解《論語》,且已經隱隱有了大家世族女公子的風範。班昭何等人,她早已經明白沘陽公主的良苦用心,曾故意問,“妤妤,汝長大有何志向,做女博士否?”

“不,吾不想當儒士,吾想陪太子讀書!”竇妤乖巧地搖了搖頭,竟然若有所思地道。

“小孩子說笑而已,班姬(注:班昭又名姬)切勿當真!”沘陽公主趕緊遮護過去,也是急了,竟然直呼其名。覺得不妥,又委婉地掩飾過去,“惠班大才,小女尚青澀,還望呵護……”

班昭雖然年少,此時文名卻早已與兄長班固不相上下,可謂名貫天下。在大漢各大世族,已經沒人好意思直呼班昭其名。故而劉小翰雖貴爲公主,亦對其倍加尊敬。

除了常住班府,沘陽公主與馬後交情深厚,她帶着兩個小可愛,另一個經常去的地方,便是長秋宮。她常常帶着竇妤與竇洇去看望馬後,太子劉炟在長秋宮長大,同樣聰明異常、喜習經書和書法。劉炟少年聰敏,l他與竇妤與竇洇兩姊妹幾乎是一起長大。三人到了一起,便嘰嘰喳喳,互相以爲奇異,有說不盡的親密話兒。

馬後對這兩個女孩也十分喜愛,便囑咐沘陽公主常帶兩小女來宮中陪她和太子。但沘陽公主行事極其低調,她出入宮禁不喜張揚,更不願引人注目,故而在班府仍在極力遮掩。

其實,以班家衆人之智,自然早就明白沘陽公主的內心期盼和深遠心機。鄧堯與金杏盡平生所學,輔導兩個小兒。竇府這些年逐漸敗落,諸竇一直被朝廷重罰,如果兩個小女能進入宮闈,竇氏興旺有日,她們巴不得呢。

永平五年之後的數年,對名貫大漢的遊俠淳于薊來說,卻充滿着血腥和殺戮。大漢也罷,北匈奴也罷,羌人也罷,“牧馬中州”這樣的國家大事,與他一個江湖遊俠暫不相干。與班超在關中人家擊劍後,他便帶着所得的十萬錢,悠悠然“雲遊天下”去了。

東漢建武二十九年(公元53年),他與班超在“關中人家”酒肆一場擊劍,讓他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從此,他遍訪天下名師,十年時間劍道已臻化境。他期盼着回雒陽,再與班超一決高下的那一天。可待他學成後歸來,眼前的一切,瞬間讓他感到天地已經變了顏色!

曾經富可敵國的宋府,已經人去室空,物是人非。府第已易人手,阿母和兩個妹妹均不知去向。衆鄰居聞宋公子歸來,怕染惹血光之災,顧左右而言他。曾經跟隨左右的追隨者,那些商賈子弟們,那些劍坊豪客,俱遠遠地躲避着他。淳于薊幾經周折,才弄清他雲遊這些年,宋家遭遇的家破人亡的慘禍!

原來,他雲遊不久,阿翁宋溫被管家朱寧誣告私製圖讖下獄,不久死在雒陽詔獄之中,屍骨不知去向。兩個妹妹被官賣爲婢,母親則被官賣重新嫁爲人婦。宋家的宅院被變賣,家產不知落入何人之手。淳于薊回到雒陽,便被眼前的一切,徹底擊暈!

即便遭遇如此變故,淳于薊還是找到班超,兩人再在關中人家拚殺一場。這一回兩人堪堪打了個平手,從此,淳于薊便不知所蹤。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內,淳于薊走遍了大漢各州府郡縣。在廣博的漢朝,要找到隱藏的朱寧,無異於大海撈針。但淳于薊毫不氣餒,不急不躁,他用整整五年時間,順民着蛛絲馬跡,一點一點地找到了兇手的下落。

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
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三十四章 砲擊羅晟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九章 舉族活殉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章 犬惹不起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五章 周公夢尋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