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

果然,江革返回故郡臨淄不久,楚王劉英便派遣賓客統領王平,帶着重禮聘請其爲中傅。這次,剛受到皇帝處罰的江革,僅僅“猶豫”了數日,便接受了楚王之請,帶着自己的門人燕廣,主僕二人一起進入楚國,擔任王世子中傅(注:即楚王子老師)……

再說三輔,佛陀東下兩個多月後,約到八月末,右扶風秋曹密報人在太華山營地的華鬆,又一支大型西域鄯善國商隊,順着官道進入茂陵邑貿易。

秋曹在縑帛書中說,“商隊有鏢師四十餘,不同尋常。呼衍歷仍藏身隗裡,商隊鏢師已經進入司馬莊園。竇戈已確認,‘鏢師’盡爲北匈奴‘國師’手下死士,爲當年擄掠之漢人子弟,從小經酷訓而成,甘爲‘國師’而死!”

華鬆閱過密帛,雪白的長鬚陣陣顫抖,他倒吸一口涼氣,才說道,“死士盡來,司馬南之禍不遠矣!”感嘆畢,又對班超急令道,“仲升,雖然楊大人口令未至。吾擔心右扶風秋曹有危,汝速帶精幹人員至三輔!”

“末將遵令!”班超趕緊帶着華塗、甘英等十餘人,當天夜晚潛入安陵,到凌晨時分便藏身到了位於成國渠畔的班氏田舍中。

當年,田舍被歹人焚燬,芙蓉夫龍三與兩子曾葬身火海。班氏一族逃到雒陽後,馮墾接手班家四頃薄田,爲便於耕作,馮墾便又在原址上按原樣重建了田舍。現在,這個田舍中僅有班前一家居住。

正是凌晨前最黑暗的時分,班超一行順着田埂小路,悄然馳到田舍前。看門狗“汪汪”地狂吠兩聲,便躲到大門後的犬舍內。胡柏下馬,悄然躍上牆頭,翻進院內。他剛落地,一個男人從黑暗中衝出,舉着鐵鍬便不顧一切地撲了上來。

胡柏沒有理他,等到鐵鍬快到身前才閃開,並回手輕鬆下了鐵鍬,嘴裡低聲喝道,“自己人,勿要狂燥,汝家二公子回來了!”

原來,這男子正是班前。一陣馬蹄聲停在院前,兩聲狗吠讓他驚醒了。接着,土狗竟然嚇得直哆嗦,班前知道有狠主兒來了,便想也未想,提着鐵鍬躲在黑暗中廂房內,從窗口藉着微光監視着院子。而身後,老婆與三個娃兒都戰戰兢兢地擠在榻上,瑟瑟發抖。

二公子班超在太華山練兵,且出手便辦了縣令和弓家,讓班家的徒附們大受鼓舞。但班前知道,班家這是又與更多厲害世族人家結下了樑子。是禍躲不過,還是來了,有本事去對付二公子啊,幹嗎朝着人家的徒附撒氣?本來,他想拚了,反正人家是來報復的,自己一家肯定是活不成的,索性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的。

現在一聽說是二公子回來了,便趕緊衝過去拉開院門,將班超等人迎了進來。十一名士卒牽着戰馬魚貫進入院子,馬廄內已經有兩匹馬、六頭牛,放不下這麼多牲口,大院中班前新移栽了兩排楊槐樹,有五六匹戰馬便只能拴在院中樹下。

班超站在院中,見正房比過去要高大,共有六間。地基比過去要高,全是木質結構。正廳前壁取下豎板,便通透穿堂間,完全是大戶人家房屋格局。房頂上,還有兩重飛檐。兩邊的廂房有十幾間,夯土牆面,茅草苫頂。他知道,這肯定是馮墾的手筆。想想當年在田舍中的貧窮卻美好的時光,眼裡不禁溼潤起來。

班前見班超揹着手百感交集地立在院中正中,便說道,“老夫人與公子返回雒陽後,馮太公自雒陽歸,便開始築了這院子。這次官司後,馮太公對吾言,田地、田舍盡返還班家,作爲謝禮。二公子,進入正房啊!”

班超點點頭進入正房,只見廳內地上鋪着席子,上面擺放着三案,纖塵不染。他知道,班前這是留着正房,等着他班超歸來時好住。而班前與老婆孩子一家人,則守着下人本份,只住在竈屋內。

這時,班前的老婆也起來了,帶着兩個虎頭虎腦的男娃倉皇進來施禮。班超與衆卒一齊還禮後,對班前道,“吾此次歸來,有大事要辦。這兩天,吾可能要躲在田舍中,切勿外泄,亦勿讓外人進入田舍!”

“公子放心,別的都好辦,只是嗇夫隔三差五常來飲酒,怕是……”

“馮兄是自己人,不要緊,他來便讓他來見吾。最近,安陵有什麼新鮮事沒有?”

班前一家對主公班超來到,自然十分歡喜。籠罩在三輔上空的陰雲,身爲徒附的班前自然感覺不到。聽班超問安陵事,班前欣喜地說道:

“今年雖風調雨順,由於讓官司鬧的,收成不太好,但倉內有餘糧,明春餬口沒問題。弓家被辦了,奪佔各戶田地,已盡數發還。男女連坐,男子盡徙戍力,婦人全部官賣爲婢,或至邊塞爲役婦。十幾名有姿色的年輕女子,則全部出爲官婢,真是報應哪!陳家、馬家、朱家等十四戶大族,本來想一齊進太華山向公子謝恩,被吾和馮太公擋了。但各戶都送了一頭牛或馬,有幾頭養在班家村……”

班前說了很多,在班超聽來全是新鮮事兒。

這時,班前家的已經燒好粥,炕了粢餅,煮着鹹魚,全部端了上來,一邊忙活,也一邊感嘆道:“二公子啊,汝當大官,班家好有面子呵,吾也跟着臉上有光。陳二爺閨女出門子,朱太公小孫子過百歲,李三嬸子孫子辦喜事,王三大爹家裡失火,當家的都以公子名義隨了份子,倍有面子,還都是上坐。”

或許是見到二公子公興,這個愛說話的婦人又忍不住嘻嘻地笑了起來,吁吁叨叨地道,“嘻嘻,還有更厲害的。官司贏了,馮太公與李二家的也斷了,這**子好似丟了魂兒,大病了一場。現在與馮夫人恩愛得很,馮夫人又有喜了。只是官司雖贏了,馮太公卻變得沉默寡言了……”

衆人都讓她說得笑了起來,吃完朝食,班超帶着士卒們開始補覺。餉食(注:午飯)後,班超至院中餵食牲口。田舍外的農田裡,除了正在勞作的班、馮兩家的徒附們,安靜得很。

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三十二章 圍營打援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二十四章 潛入楨中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
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一章 想死也難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十一章 鄯善公主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七章 官道歷險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九章 暗夜殺手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八章 于闐危急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三十六章 父女論戰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三十二章 圍營打援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一章 艱難抉擇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二十六章 竇固出征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二十六章 于闐河畔第二十四章 潛入楨中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