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

班超的前院正房三間,兩側廂房共四間。馮家搬回三輔安陵後,班秉、班騶和僕從、小廝們住廂房。正房只有班超與芙蓉、慕容越三人居住。東頭上房是班超住,西頭下房是芙蓉、慕容越住。每次習武完畢,班超都是與班秉、班騶在廂房洗浴乾淨,再回正房休息,從不讓芙蓉侍浴。

一天晚上,芙蓉自己在西頭房內洗浴,恰好班超要外出,叫了幾聲芙蓉光答應着卻不出來,倉促間便掀簾而入。芙蓉當時正坐在桶裡,聞班超叫,知要找衣服,便一邊答應着一邊倉皇從桶裡爬了出來,恰好這時班超進來了。一瞬間,班超癡了,怔怔地盯着她。

芙蓉牙一咬,便低着頭,將珠圓玉潤、瑩白如玉的侗體轉過來面向着他。室內空氣彷彿凝固了,芙蓉腦袋一片空白,耳邊只聽班超讚嘆道,“姊姊,汝真美啊……”就在這時,班騶在外面叫,說該走了,班超便一轉身掀開簾子走出房外。當天晚上,芙蓉和慕容越一直給班超留着門。

那幾天,班超感覺魚府風聲有點緊。班超和班秉、班騶三人,連續幾夜都是整夜在魚府蹲守,只到感覺危險過去。當天夜裡到黎明前,班超纔回來。聽到院門聲響,芙蓉心裡一直嘣嘣狂跳,可班超卻直接回到自己室內大睡開了。

芙蓉出生低微,從來就不敢妄想做妾。遇到班家自己命夠好的了,能留在班家,呆在班超身邊,當牛做馬侍待他一輩子,她也就心滿意足了。雖然這樣想,但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涼。對一個單相思中的女人來說,尤其這個女人還是個過來人,心上人的無視,是對她最致命的打擊。

雖然主婢二人從未有過什麼事,班超甚至從未碰過她和慕容越,但和在五陵原時一樣,班超視芙蓉爲姊姊,兩人還是很親近,甚至班超還很願意聽她的話。

一次班超從蘭臺歸來,晚上與班秉、班騶三人習完武,坐在廳內讀了一回書,突然將書簡轟然扔到席上。班超涵養深厚,善辯但卻木訥寡言,很少有他失控的時候。芙蓉知他肯定是在蘭臺受了委屈,便一言不發,將書簡收拾好,重新擺到他身前案上。她知道,他心裡有不快事,一定會向她吐露。果然,不一會兒,班超便恨恨地對她和慕容越講起白天在蘭臺發生的事兒。

原來,下午班超抄錄六安侯劉盱寫給漢明帝的奏章,言欲再休竇氏妻(注:即竇融的長子竇穆之女),重新娶回原妻,並在奏章上歷數竇穆罪狀。漢明帝對這份奏章未批一字,顯然也感到超級無聊。班超在抄錄時心裡有氣,便不屑地脫口而出,“既知罪狀,當初何故娶之?”

本來,室內衆書傭各忙的,無人理會他沒頭沒尾的話兒。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結果尹敏恰好到廳堂,聞其言便將其叫到軒內,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尹敏是長者,且與先父班彪交情深厚,自然將班超當成自己的子侄看護,訓斥完還嚴命他凡事要謹言慎行,勿生事端!

班超說完並大罵了一頓尹敏,心裡的氣才稍順了些。慕容越年小不懂事,也跟着憤憤不平。可芙蓉卻並沒有安慰他,而是輕言細語地道:

“吾原在老夫人身邊侍候,曾聽老夫人與師母說過舊事。尹公乃公子先人摯友故交,是愛惜公子故才巧爲掩飾也。公子不該當衆議論王侯,此是大罪也。如尹公果真是小人,彼當向薛大人舉發公子議論王候之罪。果如此,公子必受罪罰。可彼未舉發,卻背後教之,公子是錯怪尹大人矣!”

班超自是不愚,未等芙蓉說完,他早已醒悟,便後悔不迭,“姊姊所言極是,吾今日錯怪尹大人也,明日當悄然賠罪!”從此,班超有心事最願意與芙蓉說,兩人很是交心。芙蓉則象姊姊愛惜弟弟一樣,細心照料一切。到後來,班超做了錯事,甚至怕芙蓉知道會“開導”他。

在前院,芙蓉是管家,她聽命於芙蓉,二女將前院拾掇得井井有條。芙蓉總是管着班超,而慕容越卻不一樣,班超即使做了錯事,她一定替班超遮掩着。慕容越年輕好動,喜歡跟着三人習武,老夫人將其帶到雒陽,她便知自己遲早是他的人,她一點不急。

過了一段時間,夜玉和雁旋悄悄詢問,芙蓉羞澀地搖了搖頭。“公子班氏後人,潔身自好。不……過,也……快了……師母,少夫人,婢無能也,此事急不得……”芙蓉覺得自己似乎做錯了什麼似的,兩個盛年孤身男女同處一室,竟然什麼事也沒發生,這讓芙蓉很受打擊。

“汝是過來人,可點撥於他……彼不會身體有恙吧?”

雁旋是長嫂,她帶着不滿詢問芙蓉,芙蓉想都未想,緋紅着臉搖了搖頭。班超體格健壯,生命力旺盛,天賦超羣,,芙蓉是貼身侍婢,自然盡收眼底,怎麼可能有問題?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傳宗接代,是首要大事。女人從來心事多,從五陵原倉皇逃出,現在已經在雒陽安定下來,她們便密謀着,要儘快給班老二娶一房媳婦,好給老夫人多添子孫。

難道是嫌棄芙蓉年長?還是嫌慕容越姿色不夠?在樊儇的默許下,和雁旋密謀一頓,夜玉便又到竇府串了一趟門。回來時,車上便多了一個千嬌百媚的美麗少女。這女子不是別人,正是竇府竇夫人的貼身丫鬟秦小宛。

原來,班家從安陵邑搬至雒陽城下西洛大街後,虞四月駕着馬車,樊儇和夜玉曾多次到竇府問安。每逢節日,也都是在竇府陪竇大人夫婦和公主一起過節。此時的竇融已經病入膏肓,邁步都要困難。班家和權家兩族內眷不時來問候、看望,讓老人的心裡感覺很溫暖。

“祖父,汝還好嗎?能聽見吾說話麼?”竇融時常處於癡呆狀態中,連來看望他的是誰都不認識。只有班超來時,胡亂一通叫,他每一次必然會清醒一段時間。

老人抓住班超的手,咳嗽了半天,顫顫巍巍地吐出一口濃痰,只能無力地掛在嘴上。侍婢不是用絹擦,而是用小嘴將他下巴上的痰舔淨,再吐進盂內。

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
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二十七章 從天而降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二十四章 運籌帷幄第二章 漢宮暗潮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十三章 歲月如煙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三十三章 風波驟起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二十三章 蒙榆逞威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