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

淳于薊和蒙榆、田寰收斂了枇冉與圪鬻二將屍首,州兵幾乎全軍陣亡,僅剩下十七人能戰,但已人人帶傷。城內吏民僅有十餘人活了下來。千五百餘具屍首整齊擺放在城西沙地上,何其慘烈,士卒、吏民無不悲傷痛哭!

雖然已是午後申時將盡之時,但七月流火,天氣依然十分炎熱。無法準備這麼多棺材,淳于薊只能用棺木收斂枇冉、圪鬻、碣石老酋長與數十人,其餘殉國英烈只能裹着厚厚的氈毯下葬。

在赤水河畔安葬完陣亡人員,剩下的士卒與吏民全部聚集到大漢副使淳于薊面前。令淳于薊難以想象的是,這渾身是血的十七個州兵士卒,在隊率甘偄率領下依然虎虎生威。而東北疏勒州數十名官員多數戰死,只剩下戶監陶壚一人。

大敵當前,東北疏勒州官員、國兵衝在最前面,無一畏死,大氣如虹!

隊率甘偄、戶監陶壚都是碣石部族人,也是原碣石國的戰士。碣石部族近三百人,老酋長率領他們與聯軍戰至最後一刻,在激烈的巷戰中全部陣亡。此時曾經的碣石國已經只剩下他們二人與五名來自碣石部族的州兵。

城池周邊各村落剩下的人,也都聚集到城西。在一派悲傷的氣氛中,淳于薊站在一輛牛車上,聲音哽咽、滿含熱淚地道,“龜茲人、焉耆人、姑墨人驟然來襲,勢已危殆,東北疏勒州吏民無一貪生怕死,州長、州尉、碣石族老酋長以下千五百餘殉國,然赤河城卻傲然屹立、巋然不動,令本副使感佩不已……”

說着,淳于薊再也說不下去了,躬身向圍攏在他周圍的吏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

努力平靜了一下情緒,他才又道,“呼衍獗想撲滅東北疏勒州是癡心妄想,赤河城忙於夏收疏於防範令吾痛惜。本副使令,以戶監陶壚爲州長,隊率甘偄爲州尉,商尉府將全力支持東北疏勒州重整家園。要迅速重修城池,重建州兵。赤河城離敵最近,從今日始,疏勒軍將遣將助防強敵!”

最後,他握拳高聲呼道,“務要吸取輕敵教訓,只要吏民同心,匈奴人、龜茲人、焉耆人、姑墨人、溫宿人,想滅吾東北疏勒州,相滅吾疏勒國,便是做夢!”

城下吏民們齊聲銘誓,“願隨漢使,重整家園,重修城池,保衛疏勒!”

在激勵士氣的同時,淳于薊及時指出了赤河城疏於防範、倉促應戰,也是大戰失敗的重要原因。血的教訓,令吏民們警醒。

班超當天夜裡便帶着班秉、班騶、權魚、寒菸親自趕了過來,他在淳于薊、田寰陪同下仔細巡視了戰場,連堅強不屈的赤河城吏民都未來得及接見,便又在天明前啓程,匆匆趕回盤橐城。田寰也率兵返回了勒丘城。而權魚、寒菸則在赤河城盤桓了十數日,調撥物資錢糧,幫助東北疏勒州重築城池,招募州兵,安撫吏民!

班超下疏勒後首戰慘敗,官民一戰死傷千五百餘人,赤河城被屠城!

回到盤橐城已是第二天午後,在丹蝶苑蔥嶺堂內,班超趴在沙盤邊整整半天未說話。他在深深地自責、痛惜,以赤河城之固,如果派出疏勒軍一個營守護赤河城,呼衍獗僅僅派出五千騎絕難在四天內破城。

但衆將卻不這麼看,樑寶麟代表衆將道,“大使不必通過,疏勒軍新成,且僅有四千人。呼衍獗手握重兵,疏勒軍以盤橐城爲中心並沒有錯!攻擊赤河,僅有五千卒,這或爲試探,或想隱藏更大陰謀!”

衆將的話令班超迅速警醒,此時不是自責的時候。赤河大戰僅是序幕,呼衍獗真正盯住的目標是哪裡,漢使團該何策應對,這纔是當務之急!

國王與貴族、大臣們聞班超已從赤河城返回盤橐並歸漢使府,便一起來到漢使府打探消息。卻見丹蝶苑井井有條與尋常無異,小姑、寡婦二犬坐在班超案側,冷漠地看着衆人。而漢大使班超正一一派出驛吏,對各城通報赤河城戰況:

“赤河城驟遭敵襲,枇冉與圪鬻以下千五百吏民陣亡。漢副使淳于將軍率軍馳援,終於擊退龜茲、焉耆、姑墨、溫宿聯軍。小小赤河,擋敵五千騎數日強攻,龜茲人慾圖疏勒已難於上青天。本使傳令各國、各州、各城,務要派出巡哨、遊騎、斥侯百里以上,整繕城池、烽燧,謹慎防守,防止再出現類似事件!”

驛吏們迅速一一衝出盤橐城,將漢使令傳到各國、各州!

國王忠與貴族、衆臣們一直呆在堂下,只到班超忙完這才戰戰兢兢地上堂,國王才面向班超痛惜地道,“漢使……一戰亡千五百餘人,疏勒國舉國不足二萬人哪……”

“國王請入坐!”

班超國王與貴族此時最想知道什麼,等國王在側案坐定,才說道,“此戰東北疏勒州傷亡慘重,可呼衍獗聯軍卻亡一千餘百戰精卒,勝敗得失一目瞭然。區區赤河小城,即能擋龜茲、焉耆精騎五千餘數日強襲,今日疏勒國已非舊時!”話鋒一轉問道,“國王以爲,此戰之後,當如何防守赤河城?”

國王忠與衆貴族顯然畏龜茲人如虎,他戰戰兢兢地道,“東北疏勒州離尉頭國太近,孤懸國之東北,此戰過後生口僅剩七百餘人,故本王與衆官商議後以爲,是否……是否暫且撤回疏勒州,待國力漸強後再重建赤河城?”

“……”班超並未回答。

國王忠見班超面無表情,便不敢再說。

十餘年前,疏勒國被北匈奴西域都尉呼衍獗率軍滅國,王族幾被屠殺殆盡。前年疏勒國再遭龜茲滅國,併成爲龜茲國附庸,盤橐城再被屠城。今日的疏勒人,並未從失敗、恐懼的心態中走出來。班超知道,想讓疏勒人昂起頭顱,需要的是一場觸及靈魂的勝利,此時實在是急不得!

但站立一邊的衆將臉都氣得變形,田慮怒斥道,“國王好大方,龜茲人攻赤河城,吾便棄一州。他日匈奴人攻盤橐,國王與衆貴族莫非也要棄疏勒國?!”

田慮單槍匹馬縛兜題、下疏勒國,在疏勒國民間廣爲傳頌,疏勒國貴族無不畏其如虎。此時,聽田慮搶白一頓,衆貴族與國王無人敢回話!

國王忠與衆貴族被噎得無言,忠沉呤一下即咬牙表態道,“本王斷不離盤橐城一步,誓與王城共存亡,此志堅定不移!大戰將起,疏勒國定然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按照大使調度戰敗匈奴人、龜茲人!”

“國王所言,正合吾意。”班超道,“現在當務之急是重整東北疏勒州,需徙一批吏民至赤河城!”

“大使所言正是——”國王忠道,“所謂人亡政息,欲守赤河,關鍵在生口。東疏勒州、無屠國,有墾荒遊民千八百餘人。小王以爲,當徙此兩地部分墾民至東北疏勒州!”

班超一錘定音,“國王此策甚好,凡願移東北疏勒州墾民,三年免賦租,由商尉府每戶給一千錢遷徙之資!”

西域各國民間主要以牛馬駝羊爲“貨幣”,實質主要是以貨易貨,一千五銖錢對下層吏民、尤其對一貧如洗的遊民而言,可不是小數目!

國王與衆臣心事重重地返回王宮去了,班超則與衆將圍到沙盤邊繼續堂議,呼衍獗驟然出兵赤河城,打一拳卻縮了回去,漢使團必須準確判斷呼衍獗真正作戰意圖和方向,這是致勝的基礎!

等幾日後淳于薊、權魚、寒菸從赤河城歸來,漢使團已經基本判明呼衍獗打法,即密謀、籌劃半年,這一次呼衍獗是欲一戰而取于闐國、疏勒國,最後再徹底解決南道問題。但在於闐國、疏勒國兩個戰略目標中,攻擊的真正方向和次序,班超據現有情報還無法判斷。

因此他隱忍着,他在急等胡焰從敵後歸來!

又是五日後,胡焰的斥侯小隊才通過北山(注;即南天山),隱秘穿越溫宿國和尉頭谷叢林,並輾轉經過北嶺城的叢林山地,才返回盤橐城漢使府。

正是在這要命的幾天內,盤橐城內已經風聲鶴唳,一夕三驚,驚慌失措的氣氛籠罩着每一條街道。城內和四周一大批貴族已經已經收拾細軟,舉族絡繹不絕地逃向通向蔥嶺以西的烏即州,隨時準備通過休循谷、鳥飛谷逃向西邊的大宛國。紛囂的失敗氣氛下,盤橐城內國民扶老攜幼,也紛紛逃向鄉下躲避戰火。

焉澠一番成功的戰前運作,完全掩藏了戰略意圖,令斷耳老賊胡焰遣羞。這一次,他派出斥候小隊進入北道諸國,激活了所有潛藏在敵後的潛伏斥侯,到底功夫不負有心人,還是讓他找到了呼衍獗夫婦的蹤跡。

“司馬,呼衍獗在尉頭小城擺着前哨約千騎,又親自率三萬餘大軍駐姑墨南城外大營,隨時都能南下。且內外防守有度,吾軍暫且找不到戰機。以呼衍獗之能,以焉澠夫人之奸詐,手握數萬重兵,勞師遠來動引而不發,其形詭異,似在等待一個戰機!”

“能肯定呼衍獗在軍中?”淳于薊也聽出胡焰話中之義。

“肯定——”胡焰莊重點頭,十分肯定地道,“呼衍獗與焉澠均在姑墨王城外南大營中,雖然隱藏較嚴密,但吾隱藏在龜茲、焉耆國兵中的兩路斥侯均親眼所見,不會有錯……”

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
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十六章 馬失前蹄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二十二章 兵行險道第十一章 舉國動盪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三十四章 班超吮毒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四章 明帝駕崩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九章 煞費苦心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二十四章 楊終發難第四章 命中註定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十三章 局勢惡化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七章 隱秘北上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三十七章 濯淖蟬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