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

鷲雕營、崑崙屯一人兩馬難題順利解決,野炊後班超一回到漢苑便在崑崙堂迅速升堂,堂議即將到來的大戰!

國王廣德、王妃南耶、國相私來比帶着于闐國全套戰爭機器參加了堂議,輔國候尉遲仁、大都尉休莫廣鵛、輔國侯瞿羅渥、左將軍訖耶、右將軍尉遲霸、左都尉伏闍屠、右都尉尉遲硅七位重要將領與會,而漢使團全體人員、鷲雕營、崑崙屯屯長以上衆將,則全部參加堂議。

崑崙堂濟濟一堂,但于闐國君臣臉上都寫滿憂慮!

冬季並非用兵之時,九月份剛在皮山戈壁上血戰過一場,隆冬來臨,呼衍獗重兵驟出於闐,滅國威脅令國王廣德和他的將領們面色嚴峻,氣氛極其壓抑!

也難怪,旱災肆虐年餘,于闐綠洲已滿目瘡痍,國力衰弱,幾乎不堪一擊。漢使團新組建的鷲雕營、崑崙屯不過兩千餘人,于闐國全部兵力不足二萬三千人,且絕大多數是步卒,府庫無存慄,于闐國根本就支撐不了如此一場大戰!

班超和漢使團衆將的盡情,一點也不比于闐國君臣輕鬆!

如果說陰曆九月皮山大戰取勝有許多機巧成份,那麼這一仗,將是雙方重兵硬碰硬對壘的一場硬仗,對於闐國是滅國和護國之戰,對漢使喚團則是生死存亡之戰。這一仗如果戰敗,于闐國吏民和尉遲氏王族將被屠國、滅族,而漢使團將徹底被逐出西域!

皮山大戰已經暴露了于闐國的孱弱,呼衍獗籌備數月,北道諸國有雄兵近十萬,如果傾巢而來,再有西邊的莎車國相助,孤立無援的于闐國將面臨滅頂之災。但班超判斷這一局面不會出現,漢軍在涼州大營秣馬厲兵,蒲奴單于爲防範漢軍驟然北征,斷然不敢允呼衍獗傾巢盡出!

當然,爲防備萬一,他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即如果呼衍獗孤注一擲、傾巢而來,西城一旦失陷,他將率領鷲雕營、崑崙屯帶着于闐王族尉遲氏退向鄯善國,背靠河西敦煌郡,等待冬末春初竇固再徵白山之時,重複于闐國!

從九月大戰後開始,漢匈雙方伐交的重點是莎車國!

漢使團秘戰歸中軍從事胡焰負責,他及其麾下的斥侯以及當年當沙匪時手下的嘍囉們,與焉澠夫人西域都尉府的斥侯們進行血腥的較量。但莎車國王齊黎態度曖昧,左右逢源,莎車國貴族心向北匈奴,成爲胡焰心中一塊心病!

班超甚至曾想更換莎車國王室漵勒耶氏,由同爲莎車國元老貴族的悉志無屠取代齊黎爲莎車王。但最終,他經過長考後放棄了這一想法。漵勒耶氏統治莎車數百年,即使小霸王國王賢時代,漵勒耶氏也深得貴族和吏民愛戴,廢除漵勒耶氏王族,莎車國將陷入長期動盪,對南線戰局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次崑崙堂議,正是在上述複雜的背影下舉行的。爲讓氣氛不致太過緊張,“漢使夫人”紀蒿親自煮好中原楚郡鹽茶,裡面還專門加了崑崙山參、花椒、蔥薑末,鹹香四溢,由衆婢僕給將領、大臣們一一布上。

崑崙堂的中間是胡焰和華塗精心製作的巨大沙盤,班超和國王廣德面北站在沙盤南面,“漢使夫人”紀蒿和王妃南耶站在他們兩邊。衆將也都離案按序在沙盤四周分三排站定,胡焰手拿竹杆開門見山地介紹了敵情,接着是堂議,衆將各抒己見,激烈爭論半個時辰,莫衷一是。

半個時辰後,胡焰對衆將的諫或議未加歸納或評議,便直接開始部署,惴惴不安的于闐衆將這才知道漢使早已有陳謀在胸,所謂的堂議不過是例行套路,不可或缺。

胡焰言語直白,無一絲修飾,“呼衍獗以爲漢使團已上崑崙山,故而公開集結大軍重兵來犯。此人乃久經戰陣之輩,卻公開擺出南進之態,絲毫未加掩飾,何邪?大軍集結、拜將點兵之處就在姑墨國石城,似乎生怕于闐國不知大戰將至,其間分明有詐!”

“其實,諸位看看西域地形便不難撥開迷霧,呼衍獗此戰只能用‘正奇兼進、東西轉換’打法。所謂‘正奇兼進’,指先以黎繁爲‘正’兵,順於闐河公開南下吸引吾軍注意力。而呼衍獗會另遣大將率兵順墨水河(注:即今蔥嶺河)隱秘南下,進入莎車國並再一次逼反國王齊黎,並將莎車軍爲‘奇’兵出皮山州。所謂‘東西轉換’,即當吾于闐全軍力拒莎車兵時,黎繁會由‘正’轉‘奇’,直出並閃擊西城!”

呼衍獗謀劃數月,龜茲、焉耆、莎車兵強悍,分明是欲一戰而奪于闐,嚴峻的敵情令國王廣德與衆將被壓迫得喘不過氣來!

胡焰接着道,“呼衍獗東西對進,正奇相合,看着嚇,其實弱點也十發明顯。那就是,聯軍戰線漫長,糧道千里以上,只能求速戰取勝。據此,漢使定下‘以逸待勞、西拒北守、先破莎車、後擊黎繁’方略。即在皮山方向,以強兵堅壘拒之,折其銳氣後再謀敗之。在鷲巢方向,固守要塞,破其糧道,待其兵臨西城之下,再拖、餓、疲之,最終一鼓而聚殲之!”

“具體陣勢爲:請國王與王妃坐陣西城,由大漢鄯善都尉林曾爲主將,以‘堅壁清野、堅守待變’策破黎繁。令右相私來比、輔國侯瞿羅渥、左將軍訖耶、右將軍尉遲霸聽林曾將軍節制,率于闐國兵前軍、中軍四營人馬約萬人,固守西城,保衛國王、王妃。如黎繁一鼓南下,便在西城下與其相持,待皮山方向擊破莎車後,再聚殲西城下之敵。”

“令大都尉休莫廣鵛、輔國侯尉遲仁、左都尉伏闍屠,節制後軍兩營人馬,會同西夜國、拘彌國兵,共約七千人,至西皮水商道據守堅營固壘,阻莎車國兵東進。需相持半月以上,莎車人必退。彼時可驅兵追擊,只至莎車城下,並再取莎車國。令左相蘇榆勒、右都尉尉遲硅,節制偏師兩營助防皮山城,擊退犯皮山城之敵後,屆時按漢使令行事!”

“請國王下令舉國吏民堅壁清野,各部族牛羊馬駝盡轉移至西城以北戈壁之上結營暫住。大戰期間,鷲雕營、崑崙屯另有使命,由漢使團節制。漢使已派出信使,令大漢鄯善都尉林曾將軍,率三千鄯善國兵迅速進軍西城,爲大漢于闐守將,漢使團不在於闐國期間,負責節制于闐國、鄯善國國兵!”

胡焰說完,看一眼衆將,“衆將都聽清了嗎?如有異議,請即道來!”

“聽清了……”這是一個龐大的應敵計劃,衆將看着沙盤都在沉思。

大都尉休莫廣鵛捋着鬍鬚沉思着道,“以七千人拒萬人以上,如相持半月後莎車人不退,吾當奈何?”

肖初月道,“大都尉只需按漢使令相持即可,需在西皮水一步不退。至於莎車兵,大使自有妙計令其退兵!”尉遲仁和休莫廣鵛心裡一肚子疑問,但見肖初月說得如此肯定,只得將話都嚥了回去。

國王廣德看着沙盤忽然擡起頭,“大使,如黎繁爲正兵,或會剿滅鷲巢,吾鷲巢守軍是否要撤進西城?如要堅守,吾西城守軍是否要增援鷲巢?”

班超搖頭道,“西皮水大營、皮山城、鷲巢要塞均是此戰關鍵節點,需堅定防守,不得遲疑。鷲巢本使另有安排,漢使團斷然不會允鷲巢有失。鷲巢要塞守軍千人足也,只要會守敢守,固守數月無憂。國王只專心坐陣西城即可,西城乃于闐國根本,西城守軍不得增援鷲巢。傳令鷲巢守將,人在要塞在,需戰至最後一人!”

“北守西攻,妙——”宰相私來比率先反應過來,整個戰役部署十分嚴密,可漢使團、鷲雕營、崑崙屯作戰方向胡焰卻沒有透露。他白鬚顫抖,突然淒厲地驚叫了一聲,抱拳向班超道,“大使,如此安排,大使莫非是要離開于闐國?”

“啊,漢使要離開?!”休莫廣鵛這一聲驚叫,令國王尉遲廣德、尉遲仁和瞿羅渥兄弟三人嚇了一跳。廣德剛回到自己案前端起白玉耳觥呷了一口茶,聞言“噗”地噴出,“匡當”一聲,耳觥脫手,在案上摔得粉碎。

于闐國君臣臉色煞白,連王妃南耶都花容失色,他們最怕的事還是發生了!

瞿羅渥愣了半天,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地問,“大使,呼衍獗之所以畏於闐,實是畏漢使團,更是畏大使!今漢使團離於闐,黎繁必傾巢來西城,如林曾都尉不能及時趕到,僅吾萬餘人馬守西城,小侯以爲太險了……”

說來說去,還是沒信心。班超和胡焰對視一眼,一時想不出該如何回答。侍女們又剛煮了一罐新參茶,並加了鹽、大姜、花椒等佐料,紀蒿親自給國王重新換上茶觥。

“務要傳達至每一國兵,大戰期間,漢使不會離於闐國!”胡焰莊重地道。于闐國君臣和衆將都緊張地看着班超和胡焰,可胡焰這話並未解了于闐君臣的疑慮。堂內有些尷尬,衆人都看出了,漢使分明是不想透露大戰期間漢使團的具體動向!

僵持了一會,紀蒿輕聲打破寂靜,“黎繁有兵兩萬,能用於大戰者不過萬五千人。西城有兵萬餘,國王是據城防守,有堅城爲依託有何懼哉?!如此一場驚天大戰,漢使需要統籌各方,即便暫離西城,吾爲漢使夫人仍在西城耶。大戰期間,吾斷不離漢苑一步!”

班超、胡焰聞言都怔了一下,他們本想令紀蒿轉移到西夜國呼犍谷城暫避大戰呢,這胡女還真當自己是“夫人”了,這種會上大話能隨便說麼?

或許知道班超臉肯定又黑了,紀蒿說完大話,她根本不敢看黑臉男人一眼,目光堅定決絕地直視着廣德,毫無怯意。紀蒿這話真正的含義是,漢使雖然離開西城了,可漢使把自己夫人還留在西城,如何會讓西城有失,你們還怕什麼?!

“壯哉,夫人!”紀蒿剛說完,國王廣德脫口而出,“冬季于闐國蕭條,吏民飢寒交迫,呼衍獗此時大兵壓境,是欲一戰而滅于闐哪!要生存,于闐國便要遵照漢使部署,上下一心打好這一仗!要打出于闐的威風來,使呼衍獗未來幾年不敢犯于闐!”

漢使團衆將一齊怒視着國王,夫人不過安慰一句,廣德連一絲客套都沒有便照單全收,幾乎有綁架漢使夫人之嫌,這令他們大爲不滿。可大話是夫人親口說出口的,言之鑿鑿,字字珠璣,他們心裡便是着急現在也愛莫能助!

廣德本就是馬上戰將,漢使志在整個西域,他看出漢使必有重大行動,想留漢使團守在於闐國是不可能的。他趕緊接上紀蒿的話,就是要令班超無法反悔。他的盤算是,只要夫人在西城,你就是走遍天下,心總還得掛念着這裡,你就不會聽憑黎繁取西城!

但這事做得似乎不太仁義,因此心驚肉跳地給衆將鼓勁打氣後,他又恭恭敬敬地帶着歉意向紀蒿鞠了一躬,“衆將放心,夫人放心,廣德粉身碎骨,必保夫人平安!”

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
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十七章 十年一夢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三十八章 戰機驟現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三十章 榻前較量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二十七章 當廷雜考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八章 大禍驟臨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七章 國運角逐第三章 形勝之地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九章 王師來了第三十三章 再決勝負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