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

此時,戰場上大戰進程正按照竇固的精心調度發展着。突然,溝口的東側人喊馬嘶,馬蹄聲響成一片,一彪人馬在暴風雪中向胡營狼奔而來,後面漢軍舉着火把,也驟然追殺而至。

這是攻擊漢軍右翼的匈奴人,聽到大營內鳴金,開始撤回大營之內。可倉促奔逃之下,許多人不時被後方漢軍的強弩射落馬下。匈奴大營轅門打開,胥皋王子率匈奴潰兵如潮水一般涌進營去……

“拋車攻擊!”

就在匈奴士卒退回大營的一剎那,永元抓住戰機,揮動令旗,淒厲地大喝一聲,慘烈的抵近砲擊開始了!

胡營內呈梅花形,中間是中軍大營,最是牢固。其餘四營分置四周。北方兩營正中,是糧秣營。待敵衝進轅門,拒馬仍未及合攏的一瞬間,永元抓住戰機,一聲令下,暴風雪中的南山口大營內,“劈劈啪啪”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如山崩地裂一般,一陣石頭、冰塊、火球雨向胡營襲去。

剎那間,胡營內轟然作響,火光四起,轅門破碎,寨柵倒伏,拒馬支離,一排排拋車被毀,濃煙雪霧火光飛騰而起。士卒們狼嚎鬼哭,狼奔豕突,一片狼籍。呼衍王大帳竟然也被擊中,一塊巨大的冰塊從天而降,將兩名千騎長瞬間砸成一灘肉泥。

“倚營拒敵!”呼衍勺急忙奔到帳外上馬,欲揮軍迎擊漢軍掠營。但匈奴各營剛列出迎戰隊形,災難再一次降臨。漢軍拋車營一頓齊射,幾乎完全覆蓋了驚慌列隊的匈奴各營。

“拋車攻擊!”

永元舉着手中的環首刀不斷髮令,十四架拋車呼呼作響,不斷將巨大的冰塊、卵石和火球準確拋向敵營。不足一箭之地的距離,擺出迎戰姿勢的匈奴各營,猝不及防,被砸得人仰馬翻,死傷慘重,哀號四起,人馬慘叫聲,聲慟四野。

然而,更大的災難纔剛剛開始!

就在漢軍拋車營幾輪齊射後,竇固已揮動令旗,勇將渠耆一馬當先,漢軍前軍嗷嗷吶喊着,已如浪潮一般洶涌而至。前軍剛進入外層轅門,與匈奴人絞殺在一起,竇固又舉起大戟,劉萊的中軍重騎營緩慢啓動,也緊跟着前軍突入轅門!

決戰的關鍵時刻,漢軍主帥、老將竇固手執大戟,先於中軍,緊隨着前軍之後開始掠營!

永元一邊令拋車延伸轟擊,一邊驚訝地發現,熊熊熊大火照耀之下,那面河西軍戰旗,那面象徵漢軍戰無不勝的赤色大纛,正在向匈奴營中移動!

而大纛之下,當先一員大將,身被五花甲,肩披着紅色斗篷,頭戴紫金紅兜鍪,手持丈八大戟,坐下一匹白色的戰馬,正帶着氣吞山河之勢,不斷挑落密集的箭矢,揮軍勢不可擋地殺進轅門!

這一幕,拋車營官兵們在黑暗中看得是最清楚了。他們都知道,此員大將不是別人,正是漢軍主帥奉車都尉竇固。決戰時刻到來了,年近六旬的主帥竇固身被矢石,親自陷敵堅營。砲車營士卒們熱淚盈眶,猛烈延伸砲擊,配合漢軍強攻!

漢軍全軍也深受鼓舞,士卒無不爭先,全軍如潮水一般,爭相奔騰而進,不懼傷亡,勢不可擋!

“棄車——執矛——上馬——”

永元一聲令下,拋車營士卒們迅速遠離拋車陣地,退回後陣上馬,準備出擊。他們剛剛離開,胡營內一陣石雨沖天而來,轟鳴巨響中,部分拋車被砸得粉碎。原來,反應過來的匈奴拋車營,剩下的四架拋車已經自發開始還擊。

“出擊——殺——”

“殺——殺——”

後軍主將曹錢見主帥大纛已經突入胡營,便高聲大喝一聲,已經與軍司馬李東當先撲馬衝出。後軍三千騎弩兵和永元的八百拋車兵,舉矛驅馬,齊聲吶喊着,跟着曹錢的戰旗,潮水般從西側轅門向敵營掩殺進去。

此時,剛剛返回轅門之內的胥皋,看着一營慘象,知道最後時刻到來,便大喝一聲,舉着大斧,與漢軍再一次絞殺在一處。匈奴騎兵知已是死地,見胥皋王子回身力戰,俱大受鼓舞。匈奴人不顧傷亡,拚死力搏,竟然以少擊衆,與漢軍短時間內難分勝負。

老將軍竇固位置在前軍之後,他在馬上將戰場形勢看得一目瞭然。他絕不允許兩軍打成相持或混戰狀態,見匈奴人竟然漸漸穩住了陣腳,竇固便在三鼓之後,親自揮動中軍,又適時帶漢軍重騎營加入戰團,將胥皋再一次圍在覈心。

胥皋瞬間便感抵擋不住,眼看本部人馬有被合圍全殲的危險,便下令撤向第二道寨柵之內。匈奴人再一次殺出一條血路,拋下無數屍體,不顧一切地倉皇向大營內側營柵之內退去。

然後,也正是他這一退,洞開了南山口大營內部營柵轅門。竇固、耿忠則揮軍掩殺,緊緊咬着胥皋的人馬,殺進南山口大營核心——中軍大營!

此時,竇固隨屯騎營、重騎營突入第二道寨柵,他揮動長戟,連着挑落三名匈奴百騎長。渠耆率前鋒諸將拚死相隨,衝上呼衍王中軍大帳前的高地,將胡營內的當面士卒斬殺無數,眨眼間便漸漸殺到中軍大帳前。

就在這時,長水營、越騎營、騎弩營和永元的砲車營,喊殺聲震天,又及時全部突入戰陣。漢軍攻擊一浪高過一浪,用巨木搭建的堡壘已經一一燒成了大火球,無數士卒未逃出來,哀嚎慘叫之聲驚天動地。

中軍大營內火光四起,到處都是漢軍,喊殺聲沖天而起。到處都是雙方士卒落馬或被斬殺的哀嚎、慘叫聲。戰馬亂竄,士卒四散逃命,慘不忍睹,亂成一團。

呼衍王仍佇立在大帳之前,骨都候呼衍圖、萬騎長呼衍砭、幕師木都和萬騎長石舂率二十餘將,密集保護着他。見爲首漢將勢不可擋,其身後大纛正是那面漢朝河西大將軍竇融威風八面、令匈奴各部聞風喪膽的河西軍帥旗,呼衍王恨及,悄悄挽弓搭箭,欲射竇固。

竇固衝進中軍大營之內,王子胥皋手舉大斧回身力戰。老將軍老當益壯,一條大戟神出鬼沒,與王子胥皋戰在一處,短時內竟然勢均力敵。怕竇固有失,渠耆和趙統擊殺當面敵將後趕緊過來相助。但胥皋已經被逼急,一柄大斧竟然讓漢軍三員大將短時奈何不得!

幸好正在旁邊激戰的耿忠迅速看出危險,見呼衍王挽弓瞄準竇固,危急關頭,年已花甲的老將軍甩手而出,相隔二三十丈,手中長矛如箭一般擲向呼衍王。

呼衍王正欲拉弓,忽然感覺到了危險,戰場感覺靈驗的他急忙閃身躲避。但疾飛而至的長矛,仍然“颼颼”作響,連續刺穿了呼衍王身前的兩名千騎長。這一幕令呼衍王大驚失色,眼看大勢已去,便驚惶中脫口下令道,“各軍速離大營,到營後溝內曠野,結陣再殺!”

木都急忙阻止,“大王,兩軍相持,斷斷不能……”可是已經晚了,金鑼聲已經響起,正打得難解難分的南呼衍部各營聞令都大驚,眼見火光中那面黑色大纛開始向營後溝內移動,匈奴各營便將無戰心,只能且戰且走,向營後移動。

漢軍渠耆、趙統、孫喆俱是百戰勇將,他們抓住戰機,揮動各營追着匈奴人的屁股窮追猛打。全軍大氣如虹,勢不可擋,向黑暗中的溝內深處殺去!

胥皋率十一員戰將拚死保護呼衍王逃進溝內數裡,才暫時脫離漢軍追殺。看着溝兩側斷崖雪壁,溝中積雪較深,天上暴風雪正急,猶如人間末日,呼衍勺仰天長嘆,“天欲滅吾,如之奈何!”言畢,拔劍欲刎。一旁的王子胥皋眼明手快,迅速用刀格開。

木都安慰道,“大王,勝敗乃兵家常事!漢兵虎狼之師,竇固詭計多多端,其勢盛,急切不可擋。吾軍可速過白山,至蒲類國收拾人馬,據白山之險,再作他圖。疏榆谷有數萬之衆,可聚能戰者萬餘人,且單于援兵不日即至,那時再與漢兵一決雌雄……”

此時大營已陷竇固之手,各營已成驚弓之鳥,木都不得已建議撤至山北!

“漢兵奸詐,吾不過先損山南。絕非山窮水盡,望大王珍重……”呼衍圖等衆將也一齊勸道。呼衍王覺得衆將所言有理,便收拾殘兵,僅得數千人。此刻,溝內火把晃動,四面八方都有人仍在激戰。只一會功夫,被打散的匈奴騎卒們,便彙集而來,人數漸漸近萬。

“漢軍奸詐,吾料其定有防備。全軍死戰,速過白山!”南山口溝口內到處是喊殺之聲,不敢再等了,黑暗中的呼衍勺命胥皋親爲先鋒,與勇將木都合兵一處,加速沒入白山之中,便迅速與一支悄然陷入溝內深處的漢軍短兵相接。

恰如呼衍王所料,竇固果然早有防備。大軍仍在溝內各處與匈奴散兵交戰,曹錢即按照竇固戰前部署,帶本部人馬從溝兩側先入溝中,用強弩封住入口。百戰名將竇固夠狠,他這是想在南山口徹底埋葬南呼衍部大部人馬!

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四章 海底撈月
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九章 藏兵之地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三章 召見王景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十四章 西域商賈第十六章 風雪孤城第四章 秘進伊循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二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四十二章 小宛吃醋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四十六章 自備軍糧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三十二章 借首一用第五章 痛下殺手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八章 竇府慘淡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二十三章 寶鐗神駒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八章 名門之後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四章 海底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