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諷
何諷,建中時人。《酉陽雜俎》續集卷二載其佚事一則,餘不詳。存賦一篇。
此賦載《唐文粹》卷九、《全唐文》卷六一八。
不宿食而晨飲[1],困鍾盂以沉寢[2],永春晝而高扃,墮幅巾而橫枕[3]。及乎酒適衷腸,神遊異方,煙生喉舌,惝然如狂[4]。
爰瞰甃以窺汲[5],諒不任於呼吸[6]。俄據河而俯瀆[7],乃器舟而杯斛[8]。倒魚鱉之窟宅,見蛟龍之委伏,猶胃腸之不浹[9],資宴飲而未足。由是奔九江,走五湖[10],手不暇於斡運[11],心不息於躊躇[12]。見波漸竭而百川如線,岸益高而底淤將枯,腹慊爾而未覺[13],肺燥然而不濡。尋至大溟[14],茫然連清[15],豈爾浩瀚[16],而吾量不盈?斟酌未幾,倏見涯涘[17],百靈稽首[18],乞留濡溉。吾腹未充,豈汝爲意?俄傾竭於浩渺[19],奄滴瀝而無漬[20]。瑤宮貝闕[21],盡列平地,三山赤城[22],可以步至。鯤鯨喁[23],相煦以呬[24],大鵬驚攫[25],巨鰲愕眙[26]。四顧燥涸,悒然興情,此情何奇,非吾所知。恨滄海之可罄[27],不足充吾之所思。周遭有截[28],塊然[29]。水府萬族,鹹呼帝闕。帝且不聞,吾欲未竭。方將尋蟻蛭[30],期耿恭[31],問薑母以何在[32],訪舒姑而欲從[33],辨夸父於渭上[34],吊相如於臨邛[35]。
萬計已盡,六腑如燼[36],窗日斜照,飛蚊繞鬢。既驚既覺,可嘆可笑,飲不盡器[37],枯腸已療。搘頤沉吟[38],其意逾深。以吾此日之一夢,見自古不足者之心。
(《唐文粹》卷九,《四部叢刊》影印本)
[1]宿食:隔夜的食物。
[2]鍾盂:盛酒器。鍾,酒杯之大者。盂,似碗。沉寢:沉睡。
[3]幅巾:古代男子以巾一尺束髮,稱幅巾。
[4]惝(chǎng)然:不滿足貌。
[5]爰(yuān):乃。瞰:俯視。甃(zhòu):指井。
[6]不任:不勝,不堪。呼吸:此指吸飲。
[7]瀆:江、淮、河、濟爲四瀆。
[8]器舟:以舟爲容器。杯斛:以斛爲酒杯。斛,量器名,十鬥爲一斛。
[9]浹(jiā):沾潤。
[10]九江:長江水系的九條河流。歷來說法不一,見《尚書·禹貢》“九江孔殷”孔安國傳、孔穎達疏。五湖:《周禮·夏官·職方氏》:“東南曰揚州……其川三江,其浸五湖。”說法亦不一。或以太湖爲五湖,或以太湖及附近四湖爲五湖。
[11]斡運:謂動轉。
[12]躊躇:志得意滿貌。
[13]慊(qiǎn)爾:不滿足貌。
[14]大溟:大海。
[15]連清:即漣清,盪漾着清波。
[16]浩翰:廣闊無邊貌。
[17]涯涘(sì):邊際。
[18]稽首:叩頭。
[19]浩渺:浩蕩無邊。
[20]滴瀝:水下滴。
[21]瑤宮:白玉飾的宮殿。貝闕:貝飾的樓觀。此以指龍宮建築。
[22]三山:神話傳說東海中的三座神山,即方丈、蓬萊、瀛洲。赤城:道教傳說中的山名。《初學記》卷八引《登真隱訣》:“赤城山下有丹洞,在三十六洞天數。”
[23]鯤:一種大魚。鯨:鯨魚。(yǎn)喁(yōng):魚在水面張口呼吸的樣子。
[24]煦(xǔ):以鼻口之液互相浸潤。呬(xí):喘息。《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25]攫(jué):抓取。
[26]眙(chì):驚視。
[27]罄(qiìng):盡。
[28]截:此謂阻斷。
[29]塊然:孤獨的樣子。(diè)(niè):即嵲,高峻之山。
[30]蟻垤(dié):蟻穴外隆起的土堆。《韓非子·說林上》載管仲、隰朋從齊桓公伐孤竹,冬反,失道,行山中無人,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寸而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31]耿恭:《後漢書·耿恭傳》載耿恭據疏勒城,匈奴困之,絕水道,恭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嘆曰:“聞昔貳師將軍拔佩刀刺山,飛泉涌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整衣向井再拜,水泉涌出。
[32]薑母:《水經注·渭水》:“岐水又東徑姜氏城南爲姜水。《帝王世紀》曰:‘炎帝,神農氏,姜姓。母女登遊華陽,感神而生炎帝,長於姜水。’是其地也。”
[33]舒姑:舊題陶潛《搜神後記》卷一載古有舒氏女,與父至臨城之蓋山斫薪,女坐地化而爲泉,後人稱此泉爲舒姑泉。
[34]夸父:《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
[35]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曾客臨邛,娶卓文君歸。有消渴疾。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36]六腑:指胃、大腸、小腸、三焦、**、膽。見《素問·金匱真言論》。
[37]盡器:將容器中的水喝完。
[38]搘(zhī)頤:即支頤,以手託頰。
評
此賦夢渴,題材新穎,構思別緻。寫酒後晨睡,夢中乾渴難熬,喝乾河瀆江湖猶不爲足,遂至大海,斟酌而飲。水中生物皆哀求口下留情,“吾腹未充”,不予理睬。再去尋水訪泉,正無計可施之時,忽然醒來。於是一杯水尚未喝完,便“枯腸已療”了。作者最後說:“以吾此日之一夢,見自古不足者之心。”尾帶諷意,是歷來作賦者常用的手法,不一定說明作者的創作意圖。作者大肆渲染的是“渴”,“渴”可以賦予多種含意,這個“味外之旨”可由讀者自己去聯想體會。李商隱詩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漢宮詞》)於喻意上也許受此賦的啓示。又,曾季狸《艇齋詩話》:“東坡‘飛蚊繞鬢鳴’,出《文粹》何諷《夢渴賦》。文潛詩亦云:‘飛蚊繞枕細而清。’”可見此賦還是頗有影響的。
(尹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