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館娃宮賦

以”上驚空壕色施碧草“爲韻

黃滔

館娃宮,即吳王夫差爲西施所建的宮室。范成大《吳郡志》卷八:”《吳越春秋》《吳地記》皆雲闔閭城西有山號硯石山,山在吳縣西三十里,上有館娃宮。又《方言》曰:’吳有館娃宮。‘今靈巖寺即其地也。山有琴臺、西施洞、硯池、玩花池,山前有采香徑,皆宮之故跡。“

吳王歿地兮吳國蕪城[1],故宮莫問兮故事難名[2]。門外已飛其玉弩[3],座中才委其金觥[4]。舞榭歌臺[5],朝爲宮而暮爲沼;英風霸業[6],古人失而今人驚。

想夫桂殿中橫[7],蘭房內創[8],丹楹刻桷之殊制[9],扣砌文軒之詭狀[10]。如從渤澥[11],徙蓬闕於人間[12];若自瑤池[13],落蕊宮於地上[14]。繡柱雲楣[15],飛蛟伏螭[16],基扃鬱律[17],鉤楯參差[18]。碧樹之珍禽夏語,綠窗之瑞景冬曦[19]。吳王乃波伍相[20],輦西施[21],珠翠族來[22],居玉堂而洞[23];笙簧擁出[24],登綺席以逶迤[25]。觸物窮奢,含情愈惑,欲移楚峽於雲際[26],擬鑿殷池於檻側[27]。花顏縹緲[28],欺樹裡之春光;銀焰熒煌[29],卻城頭之曙色。殊不知敵國來攻,攢戈耀空[30],虎怒而拿平雉堞[31],雷訇而擊碎簾櫳[32]。甲馬萬蹄[33],卷飛塵而滅沒[34];瓊樓百尺[35],爆紅燼之冥濛[36]。悉由修袖舞殃[37],朱脣唱隙[38],瑤階而便作泉壤[39],玉礎而旋成蘚石。恨留山鳥,啼百卉之春紅;愁寄壠雲,鎖四天之暮碧[40]。

悲夫!往日層構,茲辰古壕,香徑而同歸寂寂[41],稽山而杳自高高[42]。遺堵塵空[43],幾踐羣遊之鹿[44];滄洲月在,寧銷怒觸之濤[45]。已而西日匆匆,東波浩浩,鬆楸而駢作荒隧[46],車馬而輾通長道[47]。彼雕牆峻宇之君[48],宜鑑丘墟於茂草。

(《唐黃御史文集》卷一,《四部叢刊》影印本)

[1]吳王:指夫差,繼父闔閭爲吳王,打敗越國,後爲越王勾踐所滅。

[2]難名:難以名狀。

[3]玉弩:玉弓。弩爲以機括髮箭的弓。

[4]金觥:較大的酒器。

[5]舞榭歌臺:任昉《述異記》捲上:”吳王夫差築姑蘇之臺,三年乃成,周旋詰曲,橫亙數裡,崇飾土木,殫耗人力。官妓數千人,上別立宮,爲長夜之飲。造千石酒鍾,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龍舟,舟中盛陳妓樂,日與西施爲水嬉。“

[6]霸業:王霸之業。

[7]桂殿:用桂木建造的宮殿。

[8]蘭房:飄着蘭香的屋子,常指婦女居室。

[9]丹楹:廳堂前柱叫楹,常漆成紅色。刻桷(jué):有雕刻的屋椽。方形的椽子叫桷。

[10]扣(kòu)砌:玉飾的臺階。《文選》班固《西都賦》:”於是玄墀扣砌,玉階彤庭。“李善注:”扣砌,以玉飾物也。“文軒:雕刻成花紋的窗子。詭狀:奇異的形狀。

[11]渤澥(xiè):渤海。

[12]蓬闕:蓬萊山的宮闕。蓬萊爲神話傳說海上三座神山之一。

[13]瑤池:神話傳說神仙所居之處。周穆王曾宴西王母於瑤池,見《穆天子傳》卷三。

[14]蕊宮:即蕊珠宮,道教傳說天上上清宮有蕊珠宮。

[15]雲楣(méi):畫有彩雲的橫樑。房屋的橫樑叫楣。

[16]飛蛟伏螭(chī):指宮殿的裝飾刻畫。蛟、螭皆傳說中的龍屬動物。

[17]基扃:門礎,門的基石。鬱律:高貌。

[18]鉤楯(shǔn):欄杆。欄杆的橫木叫楯。

[19]曦:陽光。

[20]伍相:伍子胥。《戰國策·燕策二》:”昔者伍子胥說聽乎闔閭,故吳王遠跡至於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鴟夷,革囊。

[21]西施:越國美女,勾踐獻之於吳王夫差,夫差爲之於硯石山建宮名館娃。吳地方言謂美女爲娃。

[22]族來:聚族而來。

[23]玉堂:華美的廳堂。(hòng)洞:相連不斷貌。

[24]笙簧:代指音樂。

[25]逶迤:綿延不斷貌。

[26]楚峽:楚懷王遊高唐,夢神女薦枕,見《文選》宋玉《高唐賦》。

[27]殷池:《史記·殷本紀》:”(紂)以酒爲池,縣肉爲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爲長夜之飲。“

[28]花顏:指西施美麗的容顏。

[29]銀焰:指銀燭之光。

[30]攢:聚集。

[31]拿:攻取。雉堞:指高城。城上矮牆叫堞。

[32]訇(hōng):雷聲。此指炮石聲。簾櫳:門窗。

[33]甲馬:披甲的戰馬。

[34]滅沒:消滅。

[35]瓊樓:建造華美的樓閣。

[36]爆:燃燒。冥濛:模糊不清。

[37]修袖:長袖。

[38]隙:仇恨。

[39]泉壤:積水之地。

[40]碧:指碧雲,日暮之雲。

[41]香徑:採香徑。范成大《吳郡志》卷八:”採香徑在香山之旁,小溪也。吳王種香於香山,使美人泛舟於溪以採香。“

[42]稽山:會稽山。《左傳·哀公元年》:”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稽。“即此。

[43]遺堵:留下的土牆。

[44]羣遊之鹿:《史記·淮南王劉安列傳》:”(伍)被悵然曰:’……臣聞子胥諫吳王,吳王不用,乃曰:“臣今見麋鹿遊姑蘇之臺也。”‘“

[45]怒觸之濤:王充《論衡·書虛》:”吳王夫差殺伍子胥,煮之於鑊,乃以鴟夷橐投之於江,子胥恚恨,驅水爲濤,以溺殺人。“

[46]楸(qiū):木名。荒隧:荒涼的道路。隧,道路。

[47]輾:車軋。

[48]峻宇:使宮室高峻。

此篇爲一律賦。吳王夫差窮奢極欲,建宮室,寵西施,以至國亡身死,歷史上無數文人墨客爲之抒發感慨。此賦借憑弔館娃宮遺址,總結了吳國滅亡的歷史教訓,希望統治者們以夫差爲鑑戒。”彼雕牆峻宇之君,宜鑑丘墟於茂草“,正是此賦的創作主旨。賦先從吳宮荒蕪寫起,再寫當年館娃宮的壯麗景象,以及夫差醉生夢死的生活。第三段內容急轉直下,寫越國來攻,吳國破滅,昔日歌舞之地如今已變成一片廢墟,從而完成全賦的主題。此賦文辭清麗,描寫生動。李調元說:”唐黃滔《館娃宮賦》昔盛今衰,各以三韻敘次,佈置停穩,尤妙在起韻末聯雲:’舞榭歌臺,朝爲宮而暮爲沼;英風霸業,古人失而今人驚。‘對法變化,恰好領起下文’想夫桂殿中橫,蘭房內創‘一段,此賦家正眼法門。“(《賦話》卷二)浦銑說:”題有不得不用哀豔者,如《館娃宮賦》是也,黃御史更加以煉句煉字,便成千秋絕調。“(《復小齋賦話》卷下)所評甚是。

(尹佔華)

第7章 塵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75章 醉賦並序第105章 春愁賦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61章 閔己賦第17章 靈臺賦(1)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61章 閔己賦第12章 青苔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71章 夢歸賦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72章 囚山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68章 賦賦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69章 寒鬆賦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36章 拔河賦第67章 雞距筆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105章 春愁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26章 石賦並序第36章 拔河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90章 三怪物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7章 塵賦並序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62章 別知賦第12章 青苔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95章 江南春賦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40章 紙鳶賦第12章 青苔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50章 夢渴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67章 雞距筆賦
第7章 塵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75章 醉賦並序第105章 春愁賦第28章 汝州薛家竹亭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61章 閔己賦第17章 靈臺賦(1)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61章 閔己賦第12章 青苔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71章 夢歸賦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72章 囚山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68章 賦賦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69章 寒鬆賦第30章 吊軹道賦並序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36章 拔河賦第67章 雞距筆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105章 春愁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26章 石賦並序第36章 拔河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90章 三怪物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7章 塵賦並序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62章 別知賦第12章 青苔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95章 江南春賦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40章 紙鳶賦第12章 青苔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50章 夢渴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67章 雞距筆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