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消災弭禍

玉遲對秦琬的氣度和手段極爲佩服。

常青這等性子的人,即便存了背叛之心,對舊主仍有幾分眷戀甚至期望,秦琬必是看出來了這一點,纔會先給常青一個“改正”的機會,見常青不後悔,便對之付諸信任,詢問一些無關緊要的王府秘辛。

從柔弱無依的姬妾切入,既可緩解常青的緊張和焦慮,也能挑動他心中藏得十分隱秘的,對女子的不屑和憐惜。先是一口一個“魏王”,公事公辦,不帶半點感情,偏生在最後的時候幽幽來一句“六王叔”,瞬間拉近距離,說得卻是聽上去半點都不可怕,細想卻讓人毛骨悚然的“圈禁”……可以說,常青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乃至心緒起伏,全在秦琬的掌控之中。

一番問答下來,常青對魏王的背叛之心只會更加堅定,就連理由,秦琬都幫他又找了一個。

與冷酷、陰鷙、自私、刻薄的魏王相比,大度寬容又處於劣勢的秦琬簡直能稱得上聖賢了,選擇這麼一位新主子,絕對算得上“棄暗投明”,不是麼?

秦琬的手段已足夠讓人敬畏,她的胸襟卻讓人敬服——正如她所說,背主之人多半討不了好,你背叛了第一個主子,第二個主子便不可能對你付諸完全的信任,因爲他會覺得,你也可能背叛他。這也是當年廢太子倒行逆施,仍舊有許多家族追隨,險些造成傾國之禍的原因。實在是他們已經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廢太子一邊,即便聖人寬容,他們也不能樂顛顛地重返仕途,除非不要名聲,與其如此,還不如殊死一搏。但玉遲瞧秦琬的樣子,竟真打算用常青,還沒半點鄙夷和勉強,這等氣度,千萬個人裡頭也難尋一個。

他對秦琬讚歎不已,秦琬何嘗不驚歎於他的肚量?親手覆滅全家的仇人就在眼前,哪怕只是一把刀,那也是一把沾滿了至親鮮血的刀。若非親眼所見,誰能想到,爲尋罪魁禍首復仇,玉遲明知常青所作所爲,依舊將之引薦給秦琬,還稱呼常青爲“常兄弟”?她甚至有些慶幸自己的表現入了玉遲的眼,若是沒入,魏王勢力鞏固之日,便是玉遲離開長安之時。

秦琬可沒忘記,玉遲自發妻死後,遲遲沒有續絃,身邊也無姬妾侍婢侍奉,連個子嗣也沒留下。往好裡想是爲了復仇,不願牽連他人,往差裡想,那可就讓人膽戰心驚了。

胡人可不歧視商人,大商賈買個貴族身份,步入上流階層的比比皆是。玉遲知禮,不會貶妻爲妾,可如今他既無妻妾又無子嗣,誰能攔着他政治聯姻?胡人可沒漢人那麼在意原配續絃的差距,再說了,玉遲雖人到中年,卻有權有勢,有才有貌,膝下荒涼,無論誰嫁給他都能立刻當家,再生個一兒半女,與原配發妻也不差什麼。

真要讓玉遲迴了西域,那纔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有這麼一位對新帝滿懷敵意,在西域又左右逢源,勢力極大的主兒在,花錢買個身份,舉着這塊遮羞布,娶個大貴族之女,邊境還不知要起什麼風浪,戰火重燃都不是不可能。

這一點,秦琬還真沒猜錯,無論是在樂平公主所知的“歷史”,還是莫鸞、鄧凝所記得的前世,回紇入侵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這個吞併了西突厥,與***厥、柔然等部族聯合,讓西域諸國俯首稱臣的部族一度打到了隴右,逼近長安,攪得長安城內人心惶惶,統領大軍的回紇左賢王藥羅葛。骨力咄祿的大名更是響徹四方。不知多少人想置他於死地,多番刺殺皆被他那漢名爲“青”的侍衛統領化解。若不是衛拓早年就在西域佈下暗棋,回紇可汗驟然暴斃,骨力咄祿只是回紇可汗的女婿而不是兒子,後方不穩,不得不撤兵,給了大夏喘息之機,從而收買回紇權貴,支持回紇可汗之子與骨力咄祿槓上,大夏能不能熬到秦宵登基都難說。

這件事徹底奠定了衛拓首相的地位,從那之後,深得魏王信重的次相連慕和中書侍郎祝平,即更名改姓後的祁潤聯起手來都沒辦法撼動衛拓一絲一毫。

胡人來中土多半會入鄉隨俗,給自己起個漢名,漢人將之視爲“歸化”的表現,也懶得記胡人奇奇怪怪的姓名。正因爲如此,無人知曉如今的西域第一商賈,西域各國權貴的座上賓,曲成郡公府的西席,真名喚南宮熠,漢名玉遲的胡人名字正是骨力咄祿。若是樂平公主知曉此事,寧可錯殺一萬,也不會放過一個的。

至於姓氏……突厥有一部落名爲回紇,回紇的首領世代都姓藥羅葛,現任的回紇首領又滿懷雄心壯志,想要擺脫突厥的控制,就像當年突厥擺脫柔然的控制一般。

秦琬知常青順着自己說得想了下去,微微一笑,正好有一件事想解惑,便問:“秦宵納的那個紀氏,究竟是什麼來歷?”

常青對秦琬已有些順從,聞言便道:“紀氏進府之事,我還不是血影統領,並不清楚此事,只知她並非紀鳴的私生女,好似是紀鳴同宗的族侄女,來自……”他苦思冥想許久,有些不確定地說,“新安縣?”

“新安縣,姓紀……”新安紀家未在世家之列,秦琬回想了一下這二三十年來的紀姓舉子,嗤笑道,“這出身十有八九*是編的,哪怕是平寧縣公的庶女都比紀嵐的侄女靠譜些。”魏王哪會是那種一兩年的交情記上十幾二十年,不辭辛苦照拂對方家人,甚至讓兒子納一個紀家女孩做妾的人?再說了,若真是如此,他也犯不着將紀清露養在府中七八年,平白落人話柄,鄧凝生不出來再去紀家接個適齡的女孩也不遲啊!沒必要非紀清露不可。

說到平寧縣公,常青還真想起一樁事,便道:“平寧縣公面上與魏王不合,暗地裡卻……”

“此話當真?”

常青點了點頭,十分確定:“五六年前開始,平寧縣公府便時不時有人送東西到魏王府,魏王府的人又轉交到安國侯府。此事非我負責,我也不清楚具體如何,只知有這麼一樁關係罷了。”

“五六年前,平寧縣公,安國侯府,魏王……”秦琬尋思着三者的關係,只覺好笑,“說來也巧,五年前我剛回京城,聽說魏王求見,我耍賴不肯走,阿耶拗不過我,讓我坐在一旁的廂房湊個熱鬧。聽魏王把我那庶兄打死平寧縣公的嫡次子一事說得多麼難以解決,言下之意,又是主官刁難,又是平寧縣公霸道,不將堂堂皇子當回事。我當時只覺他句句戳中阿耶的軟肋,心機手段皆是不俗,如今想來,竟還是看低了他。”

玉遲想到一樁事,意味深長地說:“平寧縣公那位崔姓侍妾和她所出的庶女六七年前得疾病沒了,平寧縣公極爲傷心,竟連官都不做了。”

秦琬會意,嘖嘖稱奇:“普天之下也就平寧縣公有這膽量,他能平安活到現在還真是奇蹟。”

先鄭國公的老來子,穆皇后最小的弟弟平寧縣公,蠻橫霸道在全京城都是出名的,更不要說他荒唐到看中了岳父府中的侯妾崔氏,強索過來,寵她寵得沒邊,讓人只知崔氏,不知縣公夫人,嫡子嫡女尚要對崔氏所出的庶子庶女倒退一射之地。

大夏嫡庶分明,庶子庶女的路被律法堵了太多,平寧縣公再怎麼出格,也只是在他活着的時候,他一旦離去,髮妻嫡子想怎麼折騰愛妾庶子就怎麼折騰。這等情況下,平寧縣公焉能不爲庶子庶女謀條出路?

裴家與平寧縣公的情勢差不多,但裴家與皇室並無婚姻,庶子若得了從龍之功,自然凌駕於嫡子之上。穆家卻是皇親國戚,太子又是皇后嫡出,自然瞧嫡出的表兄弟順眼些。

秦琬見過穆家的做派,深知他們從來不將自己當臣子,只把自己當做皇家的正經親戚,平寧縣公是個渾人,極有可能仗着“舅舅的身份和情分”跑去找太子,讓太子破例納崔氏所出的庶女進東宮爲妃嬪。

平寧縣公再怎麼寵崔氏,崔氏也是被許多男人玩過的侯妾,出身擺在那裡。懷獻太子何等驕傲,要什麼樣的女人沒有,個個貌美如花,出身清白,怎麼會看得上一個侯妾所出的庶女?更別說夏太祖早就定下鐵律,庶出後嗣三代不得與皇室有干係,太子怎願惹上這種麻煩?嫌自己的名聲不夠好聽?平寧縣公此舉定會觸怒聖人和太子,看在穆家的份上,他雖然丟了官,好歹保住了性命,至於他的愛妾和庶子庶女就沒那麼好的運道了。穆家先前不管平寧縣公的荒唐事,全因自家太過顯赫,哪怕平寧縣公名聲不好,照樣有無數人家上着趕着和他的兒女聯姻。一旦涉及到了聖人和太子,穆家人立刻耳聰目明,不再做聾子瞎子,毫不猶豫殺了崔氏母女,只留了崔氏之子的性命,好歹平息了聖人的震怒雷霆。如今看來,崔氏怕是真死了,至於崔氏的女兒……非但沒死,還有貴人出面,爲她尋了個好夫家。

想到這裡,秦琬揚起一抹譏誚的弧度,似笑非笑:“戴密案發後,魏王並未捨棄安國侯府,世人皆說他有情有義,誰能想到根子竟在這裡?”

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到失去第五十三章 利益相誘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二百八十章 不敗之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四百七十八章 博望侯爺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二十九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熙盛景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手大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隨口一諾第十一章 誤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九十四章 棘手之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四百四十章 以爲得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師孽徒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貴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二十三章 湊巧第四百八十四章 民族覺醒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四百零七章 思慮甚遠第四百二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細如髮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二十七章 刻薄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七十五章 急功近利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四章 嫡庶第三十三章 救美第三百五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四百三十章 輕盜甲兵第三百章 心繫青雲第二十七章 刻薄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十七章 所爲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六章 自掘墳墓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八十三章 各方算計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
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到失去第五十三章 利益相誘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九十五章 郡主教女第四百四十九章 此生不忘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四百二十章 攜風傾雨第三百七十三章 取之舍之第四十五章 目光長遠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中交易第四百三十四章 斬斷親緣第四百八十章 巧撥千斤第三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六十章 前朝舊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奈現狀第二百七十六章 逼上絕路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二百八十章 不敗之地第二百二十三章 眼界不同第三百零九章 兩位公主第四百七十八章 博望侯爺第三百七十章 新安之變第三百一十一章 鋌而走險第四百一十六章 隔空過招第二百章 卑鄙無恥第一百六十一章 冤假錯案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六十二章 驚世駭俗第三百四十七章 封官賜勳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監手段第一百六十六章 凡夫俗子第一百七十章 家事難斷第八十七章 自食其果第二十九章 分析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熙盛景第三百七十七章 弘農官員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手大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隨口一諾第十一章 誤會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一百零八章 暴戾韓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特立獨行第一百九十三章 善行善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九十四章 棘手之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媵妾盧氏第四百四十章 以爲得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恩師孽徒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三十章 居高臨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魚米之鄉第三十二章 蕭譽第三百五十四章 落井下石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弛有度第四百五十一章 父母之心第四百五十九章 唯我獨尊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鹽政第三百四十八章 以逸待勞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子之貴第三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一十章 對食之舉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二十三章 湊巧第四百八十四章 民族覺醒第七十九章 各有苦楚第四百零七章 思慮甚遠第四百二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八十九章 平輿侯爺第四百八十三章 列土封疆第四百七十三章 一心唯癡第一百二十四章 心細如髮第一百三十七章 有喜有憂第八十章 偏心之名第二十七章 刻薄第二百六十九章 水部郎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職變動第七十五章 急功近利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西都護第一百五十二章 妹代姐職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合常理第四百三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二百零七章 冷酷薄情第四章 嫡庶第三十三章 救美第三百五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九十八章 天降祥瑞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是不報第四百三十章 輕盜甲兵第三百章 心繫青雲第二十七章 刻薄第四百三十一章 直闖宮城第十七章 所爲第一百五十九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六章 自掘墳墓第二百一十七章 誠國公府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第二百八十三章 各方算計第二百七十章 今時往日第三百三十九章 先斷家事